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座缺失了“旧”的城市,如同失去记忆的人,而关于杭州这座城市的记忆,则要溯源于吴山脚下的那些粉墙黛瓦与街边坊巷。在杭州被一点点精细化开发的今天,作为杭州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元福里的故事值得更多的记述和发掘。元福里距离西湖仅900余米,犹如西湖画卷之上的一枚浅章,淡淡落于南宋御街。元福巷旧址之上建造的元福里,开始让人们对这些传统街区有了城市更新回归之后的新思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记忆回归;探索
前言:
城市的本质是历史的,一个缺失“旧”的城市,就像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关于城市的记忆,也许会让人想起彼时的亭台楼阁和瓦檐山墙,也许是小桥流水和街边巷坊,也或者就是热闹喧嚣下零星片断的生活影像。面对空前的旧城改造运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尝试以一个专业者的姿态去还原这样的城市记忆,却往往蜕变为“城市切除”,破坏了城市原本的肌理,并因为追求表象的逼真而忽略了记忆回归的内在精神。
记忆的回归,是尊重人的内心向往和生活内容,还原理想的尺度、格局、空间和秩序。我们对前人的尊重,是为了让城市的脉络如同生命般延续下去,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然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独立且游离于城市生长之外的。城市生命的有机表现是把城市的历史作为生长的基本条件, 再将其构造为未来空间的基因。记忆的回归,更是尊重城市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将陈旧的历史街区从被遗忘的角落拉回到城市生活的轨迹中,在保留传统街区空间记忆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记忆价值。对于这一点,gad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探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摘自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种城市记忆的延续
吴山脚下粉墙黛瓦,钱塘江里舟楫来往,南宋御街的坊巷景象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绮丽画面。杭州城自五代以来,历经数朝更替、千年沧桑,而中山路始终是这个繁华古都的城市轴线。在南宋京城,中山路又是通向皇宫的御街。御街中段,即如今的中山中路,曾是京师的闹市中心,诸行百市,样样齐全,大小铺席,处处密集。
元福里即位于杭州中山中路历史街区,是集商业老字号、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建筑群体。地块内的地上建筑共有13栋,包括3栋欧式风格的三层商业办公楼,6栋以二层为主的中式办公楼和4栋二层原貌恢复的中式办公楼。设计中有3项历史保护内容:首先是保留元福巷和光复路原有的街巷空间和城市肌理,其次是原貌恢复4栋2层高的清末中式风格的沿街商业建筑,最后是结合先建建筑,修葺保护地块西侧、北侧的两道民国初年西风东渐时期的历史老墙面。
街巷·市井之味
街区更新的价值不仅限于特色鲜明的建筑形式,更包括街区内纵横交错、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所带来的城市记忆。元福巷作为一个典型的聚落形态历史街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坊巷制”的架构,街区内的建筑主要沿元福巷两侧布置,沿街则以界石分隔每户院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杭城清末民初的历史风貌。
由于基地内建设活动多为自发形成,故而空间形态相对松散,街区的脉络较为多变,体现了浓郁的市井之味。在更新设计中,针对这些空间形式的特征,建筑师通过老照片的对比研究,保留了街巷空间的格局和风格,充分利用原有街道的走向来布置建筑。
通过提取历史元素,对门、廊、窗、墙面、屋顶等建筑构件和建筑界面进行还原设计,例如,石卷门洞的设置,建立起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内部小组团的连接空间,强调了由大空间到小空间的过渡感。这种街巷的回归丰富了建筑群体的传统空间形式,并加强内部空间的开放性和外部空间的连通。
通过原生态自发生长形成的“低层高密度”城市肌理,是历史街区的一个明显特征。传统街巷空间多半狭窄悠长,但因其间微妙变化所形成的小尺度生活氛围,成为了城市的价值记忆。
通过对杭州清末民初普通民居的研究,设计将原本的功能进行改善,使得建筑尺度得以有效的新陈代谢。元福巷地块原以自发自建的民居为主,其开间进深尺度为2~3 间的浅进深。由于“低层高密度”的布局与现代住宅对日照、间距的要求相去甚远,为延续元福里的平面肌理,建筑师将其使用功能调整为以办公、商业为主。
立面·空间秩序
元福里沿袭了沿街立面的传统风格,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新建部分作为历史的延续,完整了街巷的空间秩序。例如,5# 楼—7# 楼继承了民国初期西风东渐的Art Deco元素,将新建部分作为原有立面的补充和背景,完善了其原有的历史形态。立面材料选取砂岩,与保留墙面的水刷石及青砖材质形成统一。同时,立面窗洞与原有墙面的开洞高度一致,以形成连续的立面节奏。立面的线条位置、顶部的石材栏杆都真实反映了原有墙面的历史特质。
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中,建筑师整体保持了建筑形态,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原貌恢复,并在细节设计中沿用了原有的构件样式和造型,保证了建筑外形的原汁原味。设计中大量运用木作建筑元素,如木质花窗、排门、挑台以及木质墙面等,并对两道欧式墙面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保护,设计欧式造型的石材立面,还原了街道的风貌,唤起人们的城市记忆。同时,建筑师还对屋面进行了重整,更换了破碎的瓦件和槽朽的椽望,并按原样修复了雕花木柱。
细部·记忆深处
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广州的冷巷,之所以可以区分彼此,就是因为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有自己不同的记忆,杭州的街巷也是如此。
记忆往往是场景化的,片段式的。城市历史的记忆便是如此,一块砖、一片瓦甚至一块路石,都是记忆的一部分。元福里项目的设计充分保留了民国初年老杭州民居的各种民间样式,木构花板,里弄石刻,门窗色彩,屋面坡度,青瓦尺寸等等都一一考证当年的依据,使得整个设计得到忠实的还原。
徜徉在元福里的街巷中,无处不勾起每一个杭州人对老底子的种种幸福记忆,套用卞之琳的一句话: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巷中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们秉承对传统文化的崇礼之心,依据历史老照片即巷陌里弄的空间尺度,还原了传统的杭州生活。这里有全面细致的元福里的昨日今朝,透视着杭州的繁华与没落;这里也是都市微更新的微小叙事,记述杭州一个著名街巷的变迁。“历史中那些厚重流淌的部分”,在这里将被找寻和反映。
【关键词】建筑设计;记忆回归;探索
前言:
城市的本质是历史的,一个缺失“旧”的城市,就像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关于城市的记忆,也许会让人想起彼时的亭台楼阁和瓦檐山墙,也许是小桥流水和街边巷坊,也或者就是热闹喧嚣下零星片断的生活影像。面对空前的旧城改造运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尝试以一个专业者的姿态去还原这样的城市记忆,却往往蜕变为“城市切除”,破坏了城市原本的肌理,并因为追求表象的逼真而忽略了记忆回归的内在精神。
记忆的回归,是尊重人的内心向往和生活内容,还原理想的尺度、格局、空间和秩序。我们对前人的尊重,是为了让城市的脉络如同生命般延续下去,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然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独立且游离于城市生长之外的。城市生命的有机表现是把城市的历史作为生长的基本条件, 再将其构造为未来空间的基因。记忆的回归,更是尊重城市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将陈旧的历史街区从被遗忘的角落拉回到城市生活的轨迹中,在保留传统街区空间记忆的同时,创造出新的记忆价值。对于这一点,gad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探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摘自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种城市记忆的延续
吴山脚下粉墙黛瓦,钱塘江里舟楫来往,南宋御街的坊巷景象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绮丽画面。杭州城自五代以来,历经数朝更替、千年沧桑,而中山路始终是这个繁华古都的城市轴线。在南宋京城,中山路又是通向皇宫的御街。御街中段,即如今的中山中路,曾是京师的闹市中心,诸行百市,样样齐全,大小铺席,处处密集。
元福里即位于杭州中山中路历史街区,是集商业老字号、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建筑群体。地块内的地上建筑共有13栋,包括3栋欧式风格的三层商业办公楼,6栋以二层为主的中式办公楼和4栋二层原貌恢复的中式办公楼。设计中有3项历史保护内容:首先是保留元福巷和光复路原有的街巷空间和城市肌理,其次是原貌恢复4栋2层高的清末中式风格的沿街商业建筑,最后是结合先建建筑,修葺保护地块西侧、北侧的两道民国初年西风东渐时期的历史老墙面。
街巷·市井之味
街区更新的价值不仅限于特色鲜明的建筑形式,更包括街区内纵横交错、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所带来的城市记忆。元福巷作为一个典型的聚落形态历史街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坊巷制”的架构,街区内的建筑主要沿元福巷两侧布置,沿街则以界石分隔每户院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杭城清末民初的历史风貌。
由于基地内建设活动多为自发形成,故而空间形态相对松散,街区的脉络较为多变,体现了浓郁的市井之味。在更新设计中,针对这些空间形式的特征,建筑师通过老照片的对比研究,保留了街巷空间的格局和风格,充分利用原有街道的走向来布置建筑。
通过提取历史元素,对门、廊、窗、墙面、屋顶等建筑构件和建筑界面进行还原设计,例如,石卷门洞的设置,建立起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内部小组团的连接空间,强调了由大空间到小空间的过渡感。这种街巷的回归丰富了建筑群体的传统空间形式,并加强内部空间的开放性和外部空间的连通。
通过原生态自发生长形成的“低层高密度”城市肌理,是历史街区的一个明显特征。传统街巷空间多半狭窄悠长,但因其间微妙变化所形成的小尺度生活氛围,成为了城市的价值记忆。
通过对杭州清末民初普通民居的研究,设计将原本的功能进行改善,使得建筑尺度得以有效的新陈代谢。元福巷地块原以自发自建的民居为主,其开间进深尺度为2~3 间的浅进深。由于“低层高密度”的布局与现代住宅对日照、间距的要求相去甚远,为延续元福里的平面肌理,建筑师将其使用功能调整为以办公、商业为主。
立面·空间秩序
元福里沿袭了沿街立面的传统风格,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新建部分作为历史的延续,完整了街巷的空间秩序。例如,5# 楼—7# 楼继承了民国初期西风东渐的Art Deco元素,将新建部分作为原有立面的补充和背景,完善了其原有的历史形态。立面材料选取砂岩,与保留墙面的水刷石及青砖材质形成统一。同时,立面窗洞与原有墙面的开洞高度一致,以形成连续的立面节奏。立面的线条位置、顶部的石材栏杆都真实反映了原有墙面的历史特质。
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中,建筑师整体保持了建筑形态,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原貌恢复,并在细节设计中沿用了原有的构件样式和造型,保证了建筑外形的原汁原味。设计中大量运用木作建筑元素,如木质花窗、排门、挑台以及木质墙面等,并对两道欧式墙面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保护,设计欧式造型的石材立面,还原了街道的风貌,唤起人们的城市记忆。同时,建筑师还对屋面进行了重整,更换了破碎的瓦件和槽朽的椽望,并按原样修复了雕花木柱。
细部·记忆深处
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广州的冷巷,之所以可以区分彼此,就是因为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有自己不同的记忆,杭州的街巷也是如此。
记忆往往是场景化的,片段式的。城市历史的记忆便是如此,一块砖、一片瓦甚至一块路石,都是记忆的一部分。元福里项目的设计充分保留了民国初年老杭州民居的各种民间样式,木构花板,里弄石刻,门窗色彩,屋面坡度,青瓦尺寸等等都一一考证当年的依据,使得整个设计得到忠实的还原。
徜徉在元福里的街巷中,无处不勾起每一个杭州人对老底子的种种幸福记忆,套用卞之琳的一句话: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巷中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们秉承对传统文化的崇礼之心,依据历史老照片即巷陌里弄的空间尺度,还原了传统的杭州生活。这里有全面细致的元福里的昨日今朝,透视着杭州的繁华与没落;这里也是都市微更新的微小叙事,记述杭州一个著名街巷的变迁。“历史中那些厚重流淌的部分”,在这里将被找寻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