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主动问"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曾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大智慧大概就是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在一切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过来,如果没有问题的意识,那问题就成为无源之水。其实,殊途同归,从教育角度讲那就是“问题教学法”,而“问题教学法”能得以贯切实施,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逐步具有主动问的意识,主动问的精神,比如释疑解惑意识,质疑意识等方面,这些才是一堂真正有效课的支撑点。
  
  一、激发学生主动问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由此可知,学生学习知识既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而“主动问”意识的链接作用是何其重要,可想而知。
  一)设置“聚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问
  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课堂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汲取知识。认准一个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去积极地思考和质疑的意识,是学生很重要的能力要素。
  二)设置“悬念”情境诱发学生主动问
  针对学生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知识有意前置应用,展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非凡魅力,创设悬念式情境,以诱发学生揭秘的主动意识。
  比如,我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这篇小说的英文标题是“a kast leaf”,中文有两种常见的译法,一是“最后一片绿叶”,二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哪种译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比较一下,说说你的理解。以此去诱发学生主动问自己。
  三)设置“开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问
  这种情境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决与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巩固已有知识,触类旁通其他知识。
  比如,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可以联系东坡词,从风格、语言、表现手法、思想特点等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去激发学生触类旁通地主动问。
  
  二、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受到别人的影响,受到别人直接或间接的诱惑,缺乏对自己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教育者时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把握住自已的脉搏。
  一)善于问:促使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摆脱惰性心理、畏惧心理、依赖心理,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同时对现阶段学习的知识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找自己疑难的地方。
  二)敢于问:一方面,作为教者要用和蔼的态度,诚恳的眼神,鼓励的语言巧妙地排除学生的畏惧、害羞等心理障碍,让学生遇难敢思,由思而敢问。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于众人和老师的看法,或提出有价值尚需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三)把握好问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做到凡事先思后疑,先思后提,选择最佳时机,学会与人沟通交往。逐步培养自己“问”的思路,“主动问”的意识。
  三、训练学生问题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就是引起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者要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由不懂到懂,这就是展现意识训练的过程。正如一句话说得好,“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①细化层次训练。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第三层,創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做到目标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方法科学化。
  ②强化细节训练。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认真地听,不仅要评价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还要注意语言是否规范,有无语病。不能没有听清回答,就草率表态。也不能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不加评议,把问题搁在一边,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加强巡视、辅导,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反馈、指导、校正,也是不可忽视的。
  ③深化乐学训练。“乐学教育”的杨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乐学中达到训练学生主动问的意识。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孟子强调学习知识、修身养性的关键在于“深造自得”,只有真正去“自得”才能“左右逢其源”。我认为问题教学法中提出的墙养学生“主动问的意识和精神”与孟子的“自得”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是一种“原生态”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逐步具有“主动问意识和精神”这个平台,使文章中那些渗透文化底蕴的一个个汉字在学生面前都站起来,把“语文味”玩出来,以达到让学生把心灵交给作者,又能把作者的心灵拉回来这样比较高的层次,构建真正的和谐课堂。正如《课标》指出的: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的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其目的是使21世纪国民能够在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就承担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任务。学生的地理素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加以灌输和渗透,而传统的地理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往往老师一言堂、一家谈到底,忽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开始的,所以在对儿童进行英语教育方面,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  听,是学习语言第一步。我们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选用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对声音特别敏感。听力活动开始,老师先展示图片,学生一定会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问:“What’s this?”当老师说出答案时,他们一定会积极模仿。这时,一定要注意,儿童
[摘要] 情境设置的合理有效,学习探究的层次性,课堂训练的梯度性,教学评价的正确有效,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性,是构建数学课堂高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创设情境;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目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摆脱不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总是怕学生这不懂那不懂,非要讲透彻才罢休,这样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只会做书本上的题,题型一变,就傻了眼。实
有位文学大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之宽,胸怀能容,先贤无疑作了最生动的诠释。每当想起这番话,我就不由想到这样一件事:  有段时间,一位学生上课总是神情萎靡,有时还打瞌睡,提问时,却还能勉强答上一两点。怎么回事?正面询问吧,他一脸抗拒一言不发,侧面一打听,原来他竟然夜夜流连在网吧。父母离异,都在外忙于生意,爷爷奶奶老弱,根本管不住他
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生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所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课标》中写道:“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即必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应自觉地把语文教育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结合多年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拨动学生心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
[摘 要]“无为而治,学生自治”是“无为”教育艺术和现代教育学相结合,展现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在无形无象,但有声有色的无为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智慧和悟性都会有新的提高。青少年的成长将从他律逐步转入自律。  [关键词]无为而治;学生自治;自我管理;全员管理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促进陕西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旨在为促进陕西省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良性改革服务。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中小学;陕西省    一、积极贯彻落实、完善相关体育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不同层次的直接或间接关于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制层面指导和保护中小学学校体育法
摘要 本文拟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出发,论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提出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归纳的教学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重要性 策略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偏大的一个部分。在如今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大多时候注重文章内容的详细解释,着眼于词句的分析,而语法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导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
【摘 要】《护理学基础》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理论教学要根据中职护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中职护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技能训练,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素质,为医院培养品学兼优的护士。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教学质量 教师 中职护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