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与选择: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永泽 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曾参与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2项,独立主持、完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教育发展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思想理论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社会各领域的多元化。科学、艺术与文化等也打破了原有的僵局,尤为明显的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往与合作已成为时代的有力表征。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融合与渗透,使积极的与消极的、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等多种价值观并存,且正在对峙与碰撞中寻求一种新的整合。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荡,固有模式和传统观念遭到强有力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也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变动性。思想解放不仅带来了人们对事物的全新认识,也带来了人的主体觉醒与解放。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科技革命引发的裂变,毋庸置疑,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可以去大胆地追求与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对学校德育而言,意味着其环境已产生了巨大的变迁。学校德育同其他各类型的教育相比,是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必须完成社会所托付的道德教化的任务,即向新生一代传播政治和统治者所认同、所推崇的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对其自身的制约。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人的品德具有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多样性和多向性。然而,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却依然用统一的标准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用固有的模式在旧的思维中“打转”,使学生在社会发展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和迷惘,产生了对道德教育拒绝或放弃的心态。多元社会条件下所孕育的并非都是“真、善、美”,而是一个相当杂乱的“复杂世界体”。多元价值观、多种经济水平和多种生活方式等令学生目不暇接、力不从心、防不胜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和接受能力,这致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具有多重性。
  由此,学校德育将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重新定位与理性思考的问题。它是一个关涉到诸多因素的复杂“地域”,也是当前德育改革必然要直面的一个问题。那么,学校德育究竟应何去何从?我们究竟应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去理性面对?能否在多元社会条件下去积极适应并超越性地完成其艰巨使命?这是每一位有责任、有良知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理性地反思、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学会判断与选择的理性审思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把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做核心内容,侧重于道德上金科玉律的解释、道德教条的传授及应然美德的生成,这固然重要。但由于学校德育过于偏重于此,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实践表明,一个具有较高品德素质的人,是既具有道德知识又具有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的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道德能力包括道德认知能力、道德推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上述几项道德能力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多元社会背景下,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封闭的,其学校德育也深深地扎根于整个社会的控制之中,它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道德知识的机械化、简单化、静止化接受。时代发展至今天,学会道德判断与选择已成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使然。随着急剧的社会变革,新的、日趋细化的社会群体不断产生,而每一社会群体又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及价值取向,这使范围渐广、层次渐多的价值差异乃至价值冲突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些价值差异及冲突通常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消解,多元价值共存成为整个社会领域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合理地判断与理性地选择,而不是一味顺从或盲从,将成为当前中国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一种“日常行为”。伴随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挑战与冲击将势不可挡。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价值观的碰撞,致使道德选择困惑日益激烈,道德行为判断也趋于相对化。社会现实向学生提出了学会判断与选择的新要求。学校德育虽然期望学生能敛其行、慎其言、弱其欲,按照既定的规范去言、去思、去行,但最终却被“改造”、“训练”成“顺从的一代”。但随着社会控制方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学生感到运用学校传递的道德取向与规范已不能较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道德问题时,他们便会对这些道德取向和规范之合理性产生怀疑,并明确表达另行选择的愿望。这使学生对学校在传递道德取向和规范时所采取的“刚性化”方式日趋不满。他们希望学校德育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和判断、选择的余地,赋予他们一定的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基于此,学校德育必须直面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有效地发展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观察力、思考力、辨别是非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有能力自行判断各种道德问题,学会自己去理性面对人生与社会。
  西方一些国家的德育实践表明:学会判断与选择,有助于学生改变背记知识、注重说教和成人化的传统德育方式,而不再把某些书面知识或社会规范作为德育的全部;可以使个体适应多变、复杂的社会,增强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能够对复杂的、新的社会问题作出准确判断,表现出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较高的理性行动。
  为此,学校德育必须直面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这一事实,必须正视道德困境,解决道德困惑,在新的道德情景中及时生成相应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学校要帮助、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与自觉性,使德育过程成为自我认识、选择与判断的过程。学校德育必须把学生的道德发展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以此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从而真正使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问题和价值观,让他们把握现实情况,自主、独立地进行道德判断与选择,真正成为道德判断与选择的主人。这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有能力自行判断和处置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最终由“他律”走向“自律”。唯此,道德教育才能穿透心灵而非是抽掉人性本质的简单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而贴近人性的基本需要与追求,彰显“德育是人学”的伦理与德育意蕴。   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通过灌输完成的,它只能通过学生的道德自我建构。但长期以来的“灌输”不仅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而且还取消了学生承担道德责任的基础。这使德育成为了学生服从的“工具”,造就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特别是对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发展的关怀。在此意义上,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道德选择需要,而且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这种需要。因为,道德只有成为个体自觉自愿的选择,进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念之中,才能在个体那里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学会判断与选择的应然思考
  学校德育要实现学会判断与选择的重大使命,必须积极应对,承担起德育能够完成而且也应完成的责任。“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明确提出理想、信念、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是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学校德育不可能照搬过去的观念和模式,必须立足于现实不断变革、创新。有学者言:“在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德育走出尴尬,唯一的选择就是走向改革,而改革需全方位地探索与思考。”唯其如此,植根于现实的学校德育才能获得其持续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活力,在现实中关注人的道德实践。
  诚然,实现学会判断与选择这一使命,绝非是轻而易举之事,它要求学校德育在观念思维、德育目标、德育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在笔者看来,“学会判断与选择”的德育变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1.观念的更新
  学者班华说:“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在此意义上,首先,学校德育应由“训导观”转为“指导观”。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应是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而不是以一套既定不变的,不容怀疑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评判学生。其次,教师也应由“裁判观”转为“顾问观”。在传统的德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变成了矗立于学生面前的代表社会意志的制度权威。而在这个变化日趋频繁的时代,教师对于许多道德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澄清与提高的过程,其认识也未必比学生更为准确与清晰。他们往往与学生共同面临一些道德难题,需要与学生一起去正确认识与思考。因此,教师应以“朋友”和“顾问”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探讨,而不是以“权威”者自居。最后,学生应由“容器观”向“主体观”转变。也就是说,学生不再是道德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任何强求他们接受特定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做法都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2.德育目标的定位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德育目标的定位是由德育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德育自身的逻辑性所规定的。从德育自身的逻辑规定性来看,德育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道德人格。换言之,应以培养社会化人格来定位学校的德育目标。而此目标的达成要求德育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热情,使之生成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德育之人”,完成德育之“终极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现行的德育目标,将培养社会化人格作为德育的归宿。
  3.德育方式的变革
  道德理性的发展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发展,而应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景下做出应该如何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为此,对传统的德育方式必须进行批判性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变革,打破过去那种同步化、划一化的“限制”性方法,从单纯的约束、规训的德育走向发展、解放的德育,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为重点。在多元社会条件下,把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的生成作为重点有其特殊的德育意义与实践价值。它可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从容坦然地面对社会现象和具体、复杂的道德情景,敏锐地做出相应的判断与明智的选择,这恰恰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我们必然要求德育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传递知识向发展能力转变。
  4.教师的正确引导
  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期望与学生的道德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而主流道德观与各种道德规范也是“流动”的。因此,教师往往很难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智与智慧进行独立判断与选择呢?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开放的德育过程进行引导,对各种德育观念与行为进行辩证地审视,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他们去思考、理解、体验、判断与选择。因此,要使德育超越认知领域,教师就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是要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对善、恶作出正确的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采取教条化、机械化的方式,不应一味地向学生提出一些不容置疑的道德戒律,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的立场,而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所经历的真正的道德生活来分析、比较、判断与选择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同时,对于一些新的道德现象与问题应当十分谨慎,认认真真地与学生一起思考与分析。在实施策略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水平,应以多元化代替程式化,并以学生的参与、体验为主。这既可通过案例分析法等形式,也可借助网络技术、虚拟德育环境等创设德育行动空间,并且还能灵活地进行道德评价,为学生做好道德价值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最终走向道德自律。
  5.德育合力的整合
  这里的“整合”意味着要有整体的德育观,要有整合的思想,即对原有的事物按现有的情况进行调整变化。其主要包括对德育对象、时空、体系及价值取向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整合。通过整合的德育来实施德育,才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实践的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系统化的德育体系中,通过创造性地发挥各种德育资源,拓展德育时空,优化德育方式,才能使德育力量促成德育目标的最大生成。为此,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德育力量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德育网络来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创设各种环境和资源,积极配合德育课程的教学需要,开辟多种德育渠道,加强德育的全方位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
其他文献
基于目前课程设计“目标、过程、情景”三大类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近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及现状,本文对“扑克+”行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体系的要求有所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持各行各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信息
本文概述了钢结构预算的概念,并结合钢结构施工图在预算中所发挥的作用,说明钢结构工程预算编制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为提高铜结构工程施工预算编制的质量提出建议
构建"小小志愿者"活动课程,应注重社区优质人力资源、场地及活动资源的有效选择及运用,强调以幼儿的活动组织为中心,拓展各类课程活动方式,丰富幼儿在活动课程中的各种体验,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人们消费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体验性经济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目前我国的线下实体建设远远低于消费者数字化升级和消费需求升级,主要
电工电子课程是高等学校机电、机械、汽车、电子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上述专业的必修课程。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现有教材的实用性受到挑战,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受
本文通过介绍锅炉氧腐蚀的机理与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某单位一台锅炉省煤器内壁存在氧腐蚀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高效单晶PERC电池为当前太阳电池产业中主要的大规模扩张方向,其主要的生产流程包括制绒、磷扩散、掺杂、刻蚀、PECVD、丝网印刷、烧结等工序,其中PECVD工序负责光学减反射氮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什么样的人生能够不断实现生命价值,并使其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这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探索主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把它喻为人生成长的“黄金期”实不为过。因此。它提醒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肩挑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另一肩挑着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反思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
城市文化建筑的微公共空间是拥有多元化使用者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文章以广州大剧院为例,从使用者行为出发,对通过行为注记法观测到的2245个使用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对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