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命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83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命脉。核心问题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激活儿童的数学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核心问题,可以在新旧知识链接处设置,可以在知识本质处设置,可以在知识整合处设置,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呈现层次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教学;命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78-01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诸多数学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最有利于学生展开数学思考以及最能揭示数学知识本质的问题就是“核心问题”,它是数学教学的统领,能够让教学从被动转向主动,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那么,如何确定数学核心问题,并运用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呢?
  一、在新旧知识链接处确定“核心问题”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着横向和纵向的关联。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设置核心问题,让学生通过核心问题展开数学知识的比较、迁移。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节点”上设置三个问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转化时,同时移動被除数和除数小数点的操作依据是什么?同时移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以谁为标准?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提纲挈领,其间敞亮着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转化,可以说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的灵魂,并且对学生以后学习“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迁移性。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设置核心问题,能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展开探索。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二、在知识本质处确定“核心问题”
  数学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在数学知识的本质处设定“核心问题”。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往往是从具体的“座位图”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抽象的“点子图”,再到抽象的“数对”。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循序渐进,但仔细分析,这样的学习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牵引下的“被动学习”。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让学习真正发生,用“真问题”——“如何确定点的位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首先,教师出示一根数轴,让学生表示相关点的位置。然后,教师将相关点移到数轴上方,将点的位置从“线”移向“面”,由此生成核心问题——“如何确定点的位置”,学生自然地生发出一系列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诸如数字五的上面,数字五的上上面,等等。学生在多元的确定位置方法的展示中,产生了“如果有一根和横轴一样的向上的轴该多好啊!”的想法。最后,教师适时出示坐标系,并介绍“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数学规定,即列在前,行在后。学生围绕着“真问题”展开“真探究”,学习就成为一种真实的“发生式学习”。
  三、在相关知识整合处确定“核心问题”
  数学问题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我们对问题展开研究,就会发现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琐碎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对琐碎的数学问题进行提炼、整合,设计出能够直达教学重点、难点,直通数学知识本质,直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问题。
  例如,教学“平行和垂直”时,教师首先研读教材,将平行和垂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直线的位置关系出发,通过在不同平面和同一平面内两种情况,列举相关的数学问题,如“什么是同一平面?”“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交?”“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垂足是什么?”“什么是距离?”等。然后,教师从“平行和垂直”的内涵以及外延出发,梳理出最关键、最核心、权重最大的三个问题:(1)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其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3)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怎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这三个问题中,问题(1)是基础性问题,问题(2)是问题(1)的派生,问题(3)又是问题(2)的派生。教学过程由此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从生活出发,建立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和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其次是让学生在纸上或黑板上(同一平面内)画出许多条直线,引导学生对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建立相交和平行的概念;最后重点引领学生对“平行和垂直”展开深度研究。在这样的有序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真正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核心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命脉。抓住了“核心问题”就是抓住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缰绳,就是抓住了数学教学的“牛鼻子”。数学教学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有了聚焦点,就有了主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就能体现出层次性、连贯性,数学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责编 李琪琦)
其他文献
[摘要]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要突出数学的生活化,更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师只有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的过程,从而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活情境;思维素养;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以 “搭配”一课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由点及面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地开展数学思考,在探究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快乐。  [关键词]逻辑体系;数学思考;搭配  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按照该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编排的,难度由易到难,呈螺旋上升趋势。不仅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此,数学广角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一课时,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
[摘 要]几何直观既是认知方式,也是基本学科技能。强化几何直观,是顺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学几何直观时,教师要认准“感受价值”的目标,把过程表象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并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关键词]几何直观;数学学习;教学情境;教材资源;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68-02  在小学数学的探究
[摘要]基于单元视角整合课程,通过“三单”的设计与实施,使原有的师生一问一答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迈进,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的反思性学习,促使课堂转型,实现学生能动学习。  [关键词]课堂转型;单元视角;小学数学;三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30-02  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单元学习碎片化,教师过于精讲一课,没有立
[摘 要]以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一课为例,在教学中选用简单素材,从低起点开始,让每个学生都有数学思考的空间,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苏教版;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素材;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2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學活动中,
[摘 要]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能为学生创设让数引形、以形化数教学情境,成功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探究验算、专项训练、课堂总结四个环节,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突出了利用数形结合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让数引形;以形化数;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占据核心位置。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为例,从深度学习的视角下考量计算教学,用单一主题的深度覆盖来实现计算教学的新突破。  [关键词]计算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70-02  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进位”这个核心概念
目前,大多數的小学数学教师对课本中思考题的教学常采用灌输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思考题不属于教学和考试的范围内,而把它隔绝在教学内容之外。在这种状态下,思考题变得零碎而随意,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不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把学生解数学思考题的兴趣和创造性都扼杀了。长此以往,学生对课本上的思考题往往熟视无睹,连脑筋都懒得动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会造成他们的思维肤浅、缺乏深度,甚至造成了思
[摘 要]基于儿童理解的数学教学,在儿童的天性和数学学科本质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以“小数的意义”教学为例,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学本质,丰富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数学必须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  [关键词]数学本质;数学理解;个性表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15-03  一次试教结束后,我正在为课堂
[摘 要]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旨在通过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将“动”与“静”的特点融入教学中,借助“淘气的圆片”设计生活化数学情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肢体动作、思维想象、逻辑语言等形式来建构具有动静结合特点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的激发有重大帮助。  [关键词]平移和旋转;动静结合;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