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必须依法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严格遵守推广程序;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加强自身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
[关键词]农机化 技术推广 推广程序 推广方法 推广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92-01
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将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摆在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和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依法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严格遵守推广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是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依据,也是自觉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的准则。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为方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农机化发展区域布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遵循技术先进适用,为使综合效益显著,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和适应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的先进农机化新技术。
实验—示范—推广—普及是农业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主体,在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农民都渴望以农业机械替代人力劳动,市场上有成百上千种农机产品,寻找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的农机产品以及技术性能可靠、适应性强的农机化技术,需要农机推广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农业生产、农民的需求。首先选择先进适用、技术性能可靠、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或机具,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程序开展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小面积和多点对比试验,通过大量的对比验证工作,积累资料和数据,熟悉掌握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积累经验,发现、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后续的示范和推广普及工作。在试验取得成果后进行示范阶段的工作,要制定计划,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制定示范方案,关键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技术验证工作。试验成功取得成果后,通过论证认为可大面积推广,通过扩大示范范围,开现场会和巡回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技术资料等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以促进面上的推广。建立完善的新机具及配件供应、维修、培训等售后服务网络,以巩固推广成果,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普及。
二、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有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法,是实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普及的有力保证。由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小农思想、守旧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多利用廣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和直观性较强的广告、展览、录像等传播手段,及时地传播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新技术或新机具,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深化其对新技术效果的认识,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兴趣。二是要以建立试验示范点和基地为重点,以点带面,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和新机具的优势,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三是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让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引导其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四是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契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普及性和引导性,是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推广补贴,而不是对农民的收入性补贴。农机补贴政策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各地农机推广部门要在政策的宣传落实中,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既要做好农机具的更新配套和合理布局,又要加大对机械化水平低的薄弱环节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支柱产业所需的机械引进、推广方面给予倾斜,如设施农业配套装备技术、畜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贮运、保鲜、高效节水灌溉等机械设备,力争使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五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既是一种技术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和经济活动。农机推广部门既要强化公益职能,又要加强引导和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的作用,参与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建立,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推行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农艺制度,农机作业要满足农艺技术要求,农机、农艺联合进行对比试验和建立示范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开放式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六是大力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农机合作组织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对当地的实情和农民实际非常了解,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如果他们运用农机化新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其辐射带动和影响力将会逐渐提高。因此,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推广、普及农机新技术,实用性更强,费用更低,影响更大,农民更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推广效率。
三、加强自身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其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农机推广部门要多向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宣传和汇报项目推广进展情况,在新技术试验示范过程中要不断地请他们参观现场,汇报增收情况和取得的社会效益,以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用于新项目的科技推广专项经费能得到保证和增加。对于一些成熟的、适应生产需要的项目辅以行政推动的手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思路,不等不靠,多渠道争取支持,自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理念,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工作,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宁.加强农机科技推广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实用技术,2009(11):36-37.
[2] 赵厚美.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思路[J].河北农机,2008(6):9.
[关键词]农机化 技术推广 推广程序 推广方法 推广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92-01
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将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摆在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和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依法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严格遵守推广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是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依据,也是自觉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的准则。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为方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农机化发展区域布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遵循技术先进适用,为使综合效益显著,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和适应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的先进农机化新技术。
实验—示范—推广—普及是农业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主体,在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农民都渴望以农业机械替代人力劳动,市场上有成百上千种农机产品,寻找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的农机产品以及技术性能可靠、适应性强的农机化技术,需要农机推广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农业生产、农民的需求。首先选择先进适用、技术性能可靠、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或机具,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程序开展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小面积和多点对比试验,通过大量的对比验证工作,积累资料和数据,熟悉掌握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积累经验,发现、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后续的示范和推广普及工作。在试验取得成果后进行示范阶段的工作,要制定计划,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制定示范方案,关键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技术验证工作。试验成功取得成果后,通过论证认为可大面积推广,通过扩大示范范围,开现场会和巡回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技术资料等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以促进面上的推广。建立完善的新机具及配件供应、维修、培训等售后服务网络,以巩固推广成果,促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广泛普及。
二、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有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法,是实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普及的有力保证。由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小农思想、守旧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多利用廣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和直观性较强的广告、展览、录像等传播手段,及时地传播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新技术或新机具,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深化其对新技术效果的认识,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兴趣。二是要以建立试验示范点和基地为重点,以点带面,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和新机具的优势,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三是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让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引导其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四是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契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普及性和引导性,是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推广补贴,而不是对农民的收入性补贴。农机补贴政策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各地农机推广部门要在政策的宣传落实中,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既要做好农机具的更新配套和合理布局,又要加大对机械化水平低的薄弱环节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支柱产业所需的机械引进、推广方面给予倾斜,如设施农业配套装备技术、畜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贮运、保鲜、高效节水灌溉等机械设备,力争使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五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既是一种技术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和经济活动。农机推广部门既要强化公益职能,又要加强引导和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的作用,参与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建立,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推行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农艺制度,农机作业要满足农艺技术要求,农机、农艺联合进行对比试验和建立示范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开放式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六是大力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农机合作组织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具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对当地的实情和农民实际非常了解,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如果他们运用农机化新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其辐射带动和影响力将会逐渐提高。因此,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推广、普及农机新技术,实用性更强,费用更低,影响更大,农民更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推广效率。
三、加强自身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其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农机推广部门要多向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宣传和汇报项目推广进展情况,在新技术试验示范过程中要不断地请他们参观现场,汇报增收情况和取得的社会效益,以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用于新项目的科技推广专项经费能得到保证和增加。对于一些成熟的、适应生产需要的项目辅以行政推动的手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思路,不等不靠,多渠道争取支持,自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理念,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工作,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宁.加强农机科技推广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实用技术,2009(11):36-37.
[2] 赵厚美.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思路[J].河北农机,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