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需要具备职业道德、职业安全、职业形象、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具备良好的综合品质,确保思政课与职业素养课程相互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本文通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进一步认识,分析了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专业资格标准、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结构的调整,“就业意向,服务意向”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体系的主流模式之一,但是,在当前课程的实施和各学校的实际调整中,教师的配置、学习领域的变化、学习状态等问题不可避免。为此,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技术人才,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1对中职课程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再认识
课程设计的研究模式是深入理解课程以及设计具体课程的关键,一位课程设计者知道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按照课程设计模式工作。結合课程设计模式及使用者可运用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正确设计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与设计以培训目标为中心,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为导向,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并结合课程的实施与评估,验证其特征。职业教育就是以学生职业生涯为导向的教育,要面向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和适应未来世界发展。中职课程旨在培养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专业技能,反映了学生在学校指导下学习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过程。大多数职业课程从模仿大学专业课程的主体性设置转向模块化课程。尽管这种学习方式提倡体验、实践、参与、调查、交流、合作,但项目式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也很难有效地监督学生在非选择性课程中的个别活动。一些课程难以组织课堂标准化,难以进行评估。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职业资格标准跟不上行动领域或学习领域的变化
以“知识本位”为主干课程强调理论知识的转化,不重视实践性训练,脱离实际训练的课程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进行改革。虽然这是一句老话,但如今教师大多采用学科为导向的系统知识学习,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程开发,都与“知识性”学问的影子分不开,穿着“新鞋”是旧的,近几年专业技术快速变化,加上传统课程的“考试”和“普考”,直接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展。老教师思维惰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少“双师型”教师是难以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难题。
2.2选择的“典型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
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征、教育与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模式,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技能不是自然形成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练习,才能熟练地使用各种技术工具,从而提高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岗位调研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往往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短时间内符合学生就业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学生工作岗位多变,所需职业技能也发生了变化,此时“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之间出现脱节,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3中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3.1充实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初、中级技术人才,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实用的教育环节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要尽可能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求。以前,有些课程强调忽略策略层面,以帮助学生学习经验水平的技术技能。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策略水平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师团队是基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首先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吸收具有职业教育工程实践经验和对工程技术有热情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完善教学队伍结构。标准化、制度化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推动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2增设选修部分,满足学生需求
根据学生需求增加选修部分,在调整原有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调整了课程的教学模式,把原来是必修课程的内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必修课程部分:从就业岗位的需求入手,主要完成专业就业所需的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况。这是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教育的针对性会更强,目标更明确。选修课部分: 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将典型工作任务中不能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部分必修部分需要深化的内容以选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所需课程进行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结语
在中职专业教育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课程建设深入挖掘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元素,充分加强育人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调研掌握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科教学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真实情况,探究工作过程系统化最佳实施方案,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程优化。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欢欢,刘辉. “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在学徒制试点专业课程开发中的探索 [J]. 科技风. 2020(09)
[2] 王方,陈朝明,赵佳.工作过程系统化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0)
[3] 程子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20
关键词:中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结构的调整,“就业意向,服务意向”成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体系的主流模式之一,但是,在当前课程的实施和各学校的实际调整中,教师的配置、学习领域的变化、学习状态等问题不可避免。为此,解决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技术人才,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1对中职课程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再认识
课程设计的研究模式是深入理解课程以及设计具体课程的关键,一位课程设计者知道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按照课程设计模式工作。結合课程设计模式及使用者可运用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正确设计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与设计以培训目标为中心,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为导向,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并结合课程的实施与评估,验证其特征。职业教育就是以学生职业生涯为导向的教育,要面向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和适应未来世界发展。中职课程旨在培养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专业技能,反映了学生在学校指导下学习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过程。大多数职业课程从模仿大学专业课程的主体性设置转向模块化课程。尽管这种学习方式提倡体验、实践、参与、调查、交流、合作,但项目式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也很难有效地监督学生在非选择性课程中的个别活动。一些课程难以组织课堂标准化,难以进行评估。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职业资格标准跟不上行动领域或学习领域的变化
以“知识本位”为主干课程强调理论知识的转化,不重视实践性训练,脱离实际训练的课程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进行改革。虽然这是一句老话,但如今教师大多采用学科为导向的系统知识学习,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程开发,都与“知识性”学问的影子分不开,穿着“新鞋”是旧的,近几年专业技术快速变化,加上传统课程的“考试”和“普考”,直接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展。老教师思维惰性、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缺少“双师型”教师是难以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难题。
2.2选择的“典型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
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征、教育与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模式,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技能不是自然形成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练习,才能熟练地使用各种技术工具,从而提高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岗位调研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往往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短时间内符合学生就业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学生工作岗位多变,所需职业技能也发生了变化,此时“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之间出现脱节,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3中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3.1充实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初、中级技术人才,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实用的教育环节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要尽可能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求。以前,有些课程强调忽略策略层面,以帮助学生学习经验水平的技术技能。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策略水平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师团队是基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首先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吸收具有职业教育工程实践经验和对工程技术有热情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完善教学队伍结构。标准化、制度化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推动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2增设选修部分,满足学生需求
根据学生需求增加选修部分,在调整原有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调整了课程的教学模式,把原来是必修课程的内容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必修课程部分:从就业岗位的需求入手,主要完成专业就业所需的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况。这是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教育的针对性会更强,目标更明确。选修课部分: 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将典型工作任务中不能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部分必修部分需要深化的内容以选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所需课程进行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结语
在中职专业教育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课程建设深入挖掘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元素,充分加强育人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调研掌握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科教学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真实情况,探究工作过程系统化最佳实施方案,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程优化。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欢欢,刘辉. “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在学徒制试点专业课程开发中的探索 [J]. 科技风. 2020(09)
[2] 王方,陈朝明,赵佳.工作过程系统化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0)
[3] 程子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