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学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繁荣,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数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生活与数学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本文试图在“数学—生活”双向化的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化 生活化 双向化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渗入了数学知识。社会不断“数学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与数学交叉的学科,比如生物数学、金融数学等。随着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每个公民的数学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一)分析学生特征,修订教学目标
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是带着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背景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的,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的起点(已有的数学现实)、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数学—生活”双向化的层次、学习风格等)、学习需要等。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和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如果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将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高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缺乏达到该目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这样显然也是不可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于对学生的分析,可以将教学目标明确化,确立更贴近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清重难点,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承载着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育人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一般是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教学难点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距离较远的抽象的数学内容。因此,要将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已有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衔接起来,在吃透教材与课表的前提条件下,确立科学的教学重难点。
二、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组织教学内容的策略
虽然现在小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融入了生活中的元素,但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不同,教材中提供的生活情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出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常识、客观事物规律等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孙子定理”的过程中,将学生所熟悉的成语故事“韩信点兵”融入到“孙子定理”的教学内容中,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改教学内容的一个契机。“韩信点兵”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数被3、5、7整除都余1”即可。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与叫教学材料的融合,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感悟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三、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教学过程实施的策略
(一)引入新知环节
在引入新知环节,将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知,从而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通过创设情境,拉近了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为实现“数学—生活”双向化教学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时,教师想到了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把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由商品的价格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另一位教师在教学《旋转与平移》这个课题时,发现教科书中呈现地生活图片素材虽然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这些素材在同一幅图里,显得有些混乱和复杂。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还不够集中,可能直接让学生观察这些静态的图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课前引入中,这位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了一张自己在游乐园玩耍的且倒置的图片,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看到了老师在游乐园玩耍,但是照片是倒置的。教师追问,如何将倒置的图片还原成正立的呢?学生又抢答回答道,转一下。然后教师经过多媒体演示,将照片还原了回来。通过旋转教师在游乐园玩耍的照片,充分点燃学生了学习的热情,也初步感知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旋转。接着教师便带领着大家一起“进入”游乐园,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的事物是如何运动的。
(二)运用新知环节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基础上,掌握了新知,为了学生巩固新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存在并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因此,在教学中的运用新知环节,应鼓励用数去表示身边的事物,并在生活中去找一找数字,并解释其中的含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总结。比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估计班上喜欢玩儿数独的同学;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喜欢玩魔方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这个例子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百分数,而且通过调查,学生可以感受到百分数在自己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并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无论是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或是生活数学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韩延珍.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N].发展导报,2019-04-19(018).
【2】魏曰公.谈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92-93.
【关键词】:数学化 生活化 双向化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渗入了数学知识。社会不断“数学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与数学交叉的学科,比如生物数学、金融数学等。随着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每个公民的数学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一)分析学生特征,修订教学目标
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是带着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背景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的,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的起点(已有的数学现实)、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数学—生活”双向化的层次、学习风格等)、学习需要等。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和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如果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将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高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缺乏达到该目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这样显然也是不可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于对学生的分析,可以将教学目标明确化,确立更贴近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清重难点,完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承载着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育人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一般是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教学难点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距离较远的抽象的数学内容。因此,要将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已有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衔接起来,在吃透教材与课表的前提条件下,确立科学的教学重难点。
二、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组织教学内容的策略
虽然现在小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融入了生活中的元素,但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不同,教材中提供的生活情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出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常识、客观事物规律等等。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孙子定理”的过程中,将学生所熟悉的成语故事“韩信点兵”融入到“孙子定理”的教学内容中,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改教学内容的一个契机。“韩信点兵”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数被3、5、7整除都余1”即可。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与叫教学材料的融合,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感悟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三、基于“数学—生活”双向化视角下教学过程实施的策略
(一)引入新知环节
在引入新知环节,将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知,从而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通过创设情境,拉近了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为实现“数学—生活”双向化教学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时,教师想到了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把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由商品的价格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另一位教师在教学《旋转与平移》这个课题时,发现教科书中呈现地生活图片素材虽然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这些素材在同一幅图里,显得有些混乱和复杂。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还不够集中,可能直接让学生观察这些静态的图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课前引入中,这位教师在幻灯片上呈现了一张自己在游乐园玩耍的且倒置的图片,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看到了老师在游乐园玩耍,但是照片是倒置的。教师追问,如何将倒置的图片还原成正立的呢?学生又抢答回答道,转一下。然后教师经过多媒体演示,将照片还原了回来。通过旋转教师在游乐园玩耍的照片,充分点燃学生了学习的热情,也初步感知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旋转。接着教师便带领着大家一起“进入”游乐园,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的事物是如何运动的。
(二)运用新知环节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基础上,掌握了新知,为了学生巩固新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存在并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因此,在教学中的运用新知环节,应鼓励用数去表示身边的事物,并在生活中去找一找数字,并解释其中的含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总结。比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估计班上喜欢玩儿数独的同学;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喜欢玩魔方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这个例子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百分数,而且通过调查,学生可以感受到百分数在自己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并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还要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无论是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或是生活数学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韩延珍.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N].发展导报,2019-04-19(018).
【2】魏曰公.谈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