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忘年交 为我们书写一段温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民国画坛的风气亦是如此。中国画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常常口诛笔伐,论战不断。连一向自诩“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希望可以闭门安心画画儿的齐白石也难逃被人攻讦的命运。为此,齐白石还专门绘制过一幅人物画,画中描绘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正襟危坐,冷眼侧目,唯以右手伸出两指指向画面一侧,配合画中所题“人骂我我也骂人”,让人感觉幽默之余又颇多讽刺。
  虽然文入画家之间的相互攻讦体现出民国画坛相对自由、宽松的风气,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文人相轻”的种种陋习。国画大师李可染曾经回忆当年在重庆时期林风眠与徐悲鸿订交的过程——林风眠在李可染的陪同下先去拜访了徐悲鸿,三天后,徐悲鸿则设宴回请了林风眠。事后李可染曾回忆说道:“从前的大艺术家是互相瞧不起的,你叫我先去看他,这怎么能行呢?这说明林风眠心胸很开阔,这很不容易。而徐悲鸿的心胸也很开阔。所以这件事情,我认为应当在美术史上大书特书。”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民国画坛中文人之间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的知己之交便显得尤为珍贵。
  徐悲鸿,一位致力于改良中国画的中西融合型画家,不惜自身前途和声名,敢于同北平国立艺专的国画教师决裂;齐白石,一位从继承传统中创新的保守型画家。两位艺术家对中国画的理解、追求和探索方向存在着极大差异,更何况他们的出身、年龄、教育背景,乃至为人性格、处事原则也完全不同,按照常规理解,徐悲鸿与齐白石是根本走不到一起的。然而,两人却在1928年初识时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他们的友谊也一直持续到1953年徐悲鸿突然辞世,长达25年,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两人互相尊敬、支持,情意真挚的相互照料也为我们书写出一段文人之间的温情。
  木匠也能当教授
  1928年,“北漂”近十年的齐白石终于在北平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他刚刚经历了自己在艺术上的“衰年变法”,大写意画风的“红花墨叶”虽然仍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是却在市场上渐渐被人认可。这一年,风华正茂的徐悲鸿留法归来,受聘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此时的徐悲鸿风头正劲,大胆提出中国画的革新主张,在他眼里,陈陈相因的北平画坛太需要注入革新的理念了。所以徐悲鸿在见到齐白石的画后大为心折,对齐白石敢于突破自我,坚持艺术创新的精神和魄力更是敬佩不已。于是,徐悲鸿亲自到跨车胡同齐白石的家中拜会,两人初次相识,便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革新精神结为知己。
  徐悲鸿还力邀齐白石出山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在心里却犹豫了,自己年事已高,卖画收入足以养活自己,还有必要去“洋学堂”里冒险么?更何况自己是乡间木匠出身,惟一的教育经历便是童年时在家乡上的半年私塾,自己又能教授学生什么呢?面对老人的顾虑,徐悲鸿并没有放弃,反而“三顾草庐”客客气气地邀请,白石老人也被徐悲鸿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终于答应去担任教职。在《白石老人自述》里,他也回忆起这段教授生涯:“木匠当上了大学教授,跟十九年以前,铁匠张仲飚当上了湖南高等学堂的教务长,总算都是我们手艺人出身的一种佳话了。”
  当时京城画坛门户之见深重,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也多受人排挤,而徐悲鸿敢于在执掌艺术学院期间启用众所争议的人才出任教职,用人的魄力可见一斑。而在孤寂的艺术探索生涯中,齐白石也为自己能拥有徐悲鸿这样的艺术知己而老怀欣慰。齐白石曾欣然赋诗“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以此感佩徐悲鸿的知己之慨。
  千里传书显温情
  可惜单枪匹马的徐悲鸿没有抗衡住教学改革的压力,短短数月后,他便辞去职务离开北平只身南下。面对好友的离去,齐白石怅然若失。然而远隔千里的地理距离并没有隔断徐、齐二人的交往,相反他们之间通过书信的传递、画作的互赠等诸多小事而显得更加温情。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齐白石辞去艺专教职,深入简出,甚至停止卖画以拒绝日伪人员的骚扰,表现出一位文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烽火连天的战乱阻隔了徐、齐两人的相见,徐悲鸿心中既感佩老人的气节,又时时刻刻惦念着他的安危,常常在百忙之中去信问询老人的身体和生活近况,“乱离阻我不相见,屈指翁年已八旬。犹是壮年时盛气,必当八十始为春。”一首徐悲鸿的自作七言诗也道尽了他对老人的思念与敬重。
  1938年的夏天,已经78岁的白石老人喜得贵子,取名良末,意为最后一个儿子。此时的徐悲鸿远在千里之外的桂林筹办抗日赈灾画展,他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也为老人高兴,欣然挥毫一幅《千里驹》寄赠齐白石作为贺礼。而白石老人收到徐悲鸿的贺礼后,也精心绘制了《墨虾》小册回赠老友。多年后的一天,齐白石牵着这位幼子的手来到徐宅拜访,向老友徐悲鸿表露自己的托孤之情。据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回忆说:“当时齐白石先生说自己年事已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小孩,希望悲鸿能在自己百年之后对幼子多加照料。”奈何造化弄人,比齐白石小32岁的徐悲鸿却突然病逝,走在了齐白石的前面,令人唏嘘不已。
  会间相聚成诀别
  1953年9月23日,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徐悲鸿担任执行主席并主持会议,齐白石也是参会代表之一。会议结束后,徐悲鸿搀扶着白石老人一起在怀仁堂门口等车,两人亲切地叙谈着。未料当晚徐悲鸿便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脑溢血复发,三天后病逝于北京医院。
  徐悲鸿去世后,齐白石身边的人考虑当时老人已是93岁的高龄,而且他又与徐悲鸿的感情深厚,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他。每当老人问起,大家便谎称徐悲鸿出国公干了。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一件徐悲鸿、齐白石合作完成的作品《斗鸡图》,画中左侧为徐悲鸿题跋:“丁亥小除夕停电之际,暗中摸索,为刘金涛君糊窗,悲鸿漫笔。”画面中两只一高一低相向而立的公鸡出自徐悲鸿的手笔,也许是因为1947年小除夕夜的停电,使得他没有将画中背景完成。画面右侧为齐白石题跋“九十四岁白石补石并花草”,白石老人在两只公鸡的下方补画了石头和丛草,也就是说94岁的齐白石在补画这幅作品时,徐悲鸿已经离世了,这幅作品是两位至交好友在阴阳相隔的情境下合作完成的。画中的上款人刘金涛是深得徐悲鸿赏识、齐白石信任的青年裱画师,他拿着徐悲鸿未完成的作品找齐白石补画,也许是为了向老人隐瞒徐悲鸿已经去世的消息,而编织的一个美丽谎言。
  直到1956年,齐白石才得知好友徐悲鸿去世的消息,他匆匆赶到自己曾无数次到访的徐宅,却看到门前熟悉的“徐宅”已经换成了“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子。齐白石站在徐悲鸿的遗像前深深鞠躬,沉默良久才开口:“悲鸿先生,我来看你了,我是齐白石啊……”
  齐白石有一方印章“知己有恩”,在印章的邊款上他刻道:“予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记之。”面对徐悲鸿这位比自己小了30多岁的忘年交,齐白石心中常怀感恩之情,也多次对身边亲友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
其他文献
书斋虽小,却也像一个江湖。  它是文人的道场,是追求仕途的起点,也是寻找自我的归途。它寄寓了很多人的理想与抱负,也见证了许多人的大起大落。退隐的文人,似乎是从一个官场、社会的江湖,走向了另一个逍遥、快意的江湖。  现代人不需要像古人那樣几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读,繁忙之后也不必回到书斋就能放松自己。书斋生活的式微,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失落。  如何找回?绝非营造一个空间那么简单。别看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却能
期刊
书斋听起来好像是吸风饮露、梅花雪水,没有烟火,其实不然。  仕途的起伏,让许多古代文人隐迹江湖。所谓隐迹江湖,实际上是退回那个清静的书斋,寄情于闲雅自适的生活。而官场失意的文人,在书斋中真的能过上清静、安逸的生活吗?  知己难遇  提起书斋,给人的感觉总是隔绝尘世的,而我们在古典小说中也经常会看到“书斋议事”这样的字眼儿,总给人一丝神秘的感觉。其实书斋议事,如同山亭坐禅,只是一个说辞,没有多么神秘
期刊
佳好的摹本不止展现了摹画者在宗法经典画作笔墨技巧方面的超凡造诣,还融会了摹画者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本期,我们继续走近辽宁博物馆“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与策展人杨勇先生一道感受那些经典绘画的古今对话。  于非闇妙手摹经典  于非闇(1889年至1959年),原名照,别署非厂专攻工笔花鸟画。1937年曾任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导师,期间曾大量临摹、研究故宫所藏历代花鸟画作。  
期刊
中国文人书房的本质,在于它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而其中的文房配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在南北朝时期,“文房”一词主要指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到了唐代,其内涵得以延伸,主要指代书房。唐代李峤有诗云:“朋席余欢尽,文房旧侣空。”随着“文房”含义的扩大,它不仅仅再指代“书房”,更普遍的意义则是指文房用具。因此许多与此相关的新称谓也应运而生,如“文房四宝”、“文房四友”等。  中国古代文人有着明显的阶层等级划
期刊
提及江湖,首先冒出的是武侠小说。在那个江湖,绝世高手们飞檐走壁、武功盖世,为了一本武林秘笈掀起血海腥风。成为武林至尊,是每个江湖人的梦想。  而说到书斋,则往往是一派吟诗作画、读书弹琴、啜茗弈棋的高雅场景。一个是书香人家,一个是武林高手,不相干的二者,却因为一句话在某天“相遇”。  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任我行向令狐冲说:“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即为
期刊
时间的船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即日起至4月30日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于日前推出了艺术家朱金石的大型个展。此次展览根据北京双空间的独特建构,将艺术家代表性的装置艺术和独领潮流的“厚绘画”同时呈现。第一空间“时间的船”宣纸装置使用1.4万张宣纸、1800棵细竹、2000根七米绵线。当光线从顶部天窗撒下,穿过密密的细线打在宣纸的褶皱上。在观者走进作品通道的过程中,瞬间封闭的形态在浮动其中的
期刊
虽然大多数文房用具如今几乎已经失去了其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随着中国藏家在历史文化认知上的深入,文房清供凭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和所承载的延续千年的文人雅趣,近年来却在拍场上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人们热衷的收藏品。  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推“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反响大大高出预期,全场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翦淞阁”由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所书,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收藏
期刊
如果说书斋是一个令人陶醉的迷人夜空,那么文房用品就是这夜空中星罗棋布的闪烁星辰。  没有文房用品的点缀,书斋则黯然失色。提起古代文房,真可谓名目繁多,常用的就有十余种。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在古人那里最普通的文具,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早已成为“深不可测”的艺术品。  说它深不可测有两层含义:一是价格,一是内涵。对于资金实力雄厚,常年混迹收藏江湖的人来说,价格不是问题。而内涵呢?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你
期刊
时间是一条河,世上万事万物不过是河里流淌的物,惟有人文附身事物方能与河并流,不会消沉,此理皆然,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这方砚。  此砚长方形,色微紫,质温而细腻,石品丰富,有雨淋墙、青花、火捺等。名“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是以铭家之名作砚名,原因当然是因为伊秉绶金石书画艺名大,还因为他铭得好,铭得醒目。其实此砚主人是张锦芳(号药房)。  张锦芳何许人?他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翰林院编修,
期刊
有钱可以把书房弄得很大。比尔·盖茨的豪宅世界知名,看上去像是山脚湖边的一片宫殿。他的书房估计有几百平方米,分为藏书区、阅读区、景观区……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书房被怡人的湖光山色包裹着,一派简约、沉静。  有钱也不一定把书房弄得很大。我们的乾隆皇帝比今天的世界首富更富有,不知富多少倍。他坐拥天下又喜爱园林,仅仅是京西的三山五园,就不知道他盖了多少屋舍宫殿。而他的书房一一著名的三希堂,竟然只有区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