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随着城乡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相对应的农村金融问题也必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目前,农村的金融生态发展已经呈现出种种不良的状况,诸如射阳挤兑事件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暴露,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农村金融的生态发展。本文通过对盐城市实地调研数据的考察,剖析现今农村金融生态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融资难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 小微企业 融资贷款
一、引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如今的发展出现城乡不均的“二元化”模式,即城市发达繁荣,农村相对落后贫困。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大量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大城市,而农村的金融需求却无从满足。由此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畸形,各类金融机构频频违规,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能够让农村金融能够平稳运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从江苏盐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出发,探究这一实际问题的现状和由来。
二、实地走访
(一)黄海农商行概述
黄海农商行属于小型地方商业银行,由原来盐城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为宗旨,其在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方面相比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客户群体为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中小企业法人和其他中小型经济组织,从而弥补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乡一级地区的空白。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与拒贷原因
1.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相对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企业固定资产、经济收益、信用评级、担保方式、贷款用途等方面都作出了要求,但是从某些细节角度仍能反映出其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比如在担保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相对于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要求是相对较松的:农村商业银行只要求小微企业主可以找到担保人(比如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固定工作者),即可发放贷款。如果降低了这么多要求,小微企业还是找不到合适担保人,那么银行就会认为该企业对外信誉或是沟通存在问题,因此农商行就不会给这样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2.农村商业银行的拒贷原因。农村商业银行拒贷的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小微企业普遍的财务操作不规范。很多小微企业只聘用一名代账会计,而由于代账会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会计做的账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无法提供银行需要的财务信息。
其次,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不足,农村商业银行不接受设备担保,只接受房产担保;还有有些企业信用评级低,发生信用风险之后,银行虽能在法律上胜诉,可是在现实中具体执行追回欠款的过程中却往往碰壁。因此农商行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拒绝贷款给这样的企业。
(三)农村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
下图数据中,各县农商行市场占有份额均居于首位,位于盐城市区的黄海农商行市场占有份额,虽然不是第一,但也位居前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商业银行在给小微企业融资上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表1 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位次一览
表2 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位次一览(续)
图5 盐城市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
但是,根据黄海农商行信贷科经理的阐述,从黄海农商行内部数据看来,这几年盐城地区贷款量增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甚至还有下降。比如贷款的户数、户均额度,近几年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很可能与外部大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农村商业银行往往存在有钱却贷不出去的情况。综上所述,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帮助实体经济融资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更多宽松、有效的政策来发展变革自身,从而适应现在的金融环境,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服务。
三、结论与启示
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小微企业自身财务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其次,小微企业预防风险能力差,由于受资金、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高的生产、经营风险;小微企业担保能力不足,难以寻求资质较高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而越是需要资金的企业,银行设置的门槛越高,这是尴尬所在。
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不够完善与到位,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对贷款企业的要求较高,审批手续也比较繁琐,特别由于信贷产品创新性不高,只有极少数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最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十分脆弱,银企之间、金融机构之间,都未建立起成熟的信用征信体系。加之政府政策的激励作用不深,无法有效从根本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的矛盾,我们建议从政府的角度要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银企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宽松的政策帮助、技术支持。国家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而银行基于利润最大化和肩负社会责任的双重考虑,应该努力发掘、整合小微企业信息,积极开展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征信活动,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信贷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小微企业也应当从自身做起,规范财务制度,这对于企业来讲才是最根本的内部因素。
参考文献
[1]史亚荣,何泽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经济学家.2012(3).
[2]李海绒.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7(6).
[3]郭艳云.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农村金融环境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08(18).
[4]刘广明.市场化改革视域下的中国农村金融环境优化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4(3).
[5]肖隆平.求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5.
[6]唐月恒,陈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今日财富.2011.12.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 小微企业 融资贷款
一、引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如今的发展出现城乡不均的“二元化”模式,即城市发达繁荣,农村相对落后贫困。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大量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大城市,而农村的金融需求却无从满足。由此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畸形,各类金融机构频频违规,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能够让农村金融能够平稳运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从江苏盐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出发,探究这一实际问题的现状和由来。
二、实地走访
(一)黄海农商行概述
黄海农商行属于小型地方商业银行,由原来盐城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为宗旨,其在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方面相比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客户群体为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中小企业法人和其他中小型经济组织,从而弥补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乡一级地区的空白。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与拒贷原因
1.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相对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企业固定资产、经济收益、信用评级、担保方式、贷款用途等方面都作出了要求,但是从某些细节角度仍能反映出其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比如在担保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相对于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要求是相对较松的:农村商业银行只要求小微企业主可以找到担保人(比如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固定工作者),即可发放贷款。如果降低了这么多要求,小微企业还是找不到合适担保人,那么银行就会认为该企业对外信誉或是沟通存在问题,因此农商行就不会给这样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2.农村商业银行的拒贷原因。农村商业银行拒贷的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小微企业普遍的财务操作不规范。很多小微企业只聘用一名代账会计,而由于代账会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会计做的账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无法提供银行需要的财务信息。
其次,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不足,农村商业银行不接受设备担保,只接受房产担保;还有有些企业信用评级低,发生信用风险之后,银行虽能在法律上胜诉,可是在现实中具体执行追回欠款的过程中却往往碰壁。因此农商行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拒绝贷款给这样的企业。
(三)农村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
下图数据中,各县农商行市场占有份额均居于首位,位于盐城市区的黄海农商行市场占有份额,虽然不是第一,但也位居前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商业银行在给小微企业融资上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表1 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位次一览
表2 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位次一览(续)
图5 盐城市各县市农商行所在地贷款市场份额
但是,根据黄海农商行信贷科经理的阐述,从黄海农商行内部数据看来,这几年盐城地区贷款量增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甚至还有下降。比如贷款的户数、户均额度,近几年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很可能与外部大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农村商业银行往往存在有钱却贷不出去的情况。综上所述,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帮助实体经济融资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更多宽松、有效的政策来发展变革自身,从而适应现在的金融环境,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服务。
三、结论与启示
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小微企业自身财务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其次,小微企业预防风险能力差,由于受资金、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高的生产、经营风险;小微企业担保能力不足,难以寻求资质较高的担保公司为其担保。而越是需要资金的企业,银行设置的门槛越高,这是尴尬所在。
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不够完善与到位,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对贷款企业的要求较高,审批手续也比较繁琐,特别由于信贷产品创新性不高,只有极少数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最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十分脆弱,银企之间、金融机构之间,都未建立起成熟的信用征信体系。加之政府政策的激励作用不深,无法有效从根本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的矛盾,我们建议从政府的角度要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银企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宽松的政策帮助、技术支持。国家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而银行基于利润最大化和肩负社会责任的双重考虑,应该努力发掘、整合小微企业信息,积极开展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征信活动,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信贷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小微企业也应当从自身做起,规范财务制度,这对于企业来讲才是最根本的内部因素。
参考文献
[1]史亚荣,何泽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经济学家.2012(3).
[2]李海绒.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7(6).
[3]郭艳云.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农村金融环境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08(18).
[4]刘广明.市场化改革视域下的中国农村金融环境优化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4(3).
[5]肖隆平.求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5.
[6]唐月恒,陈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今日财富.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