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沁园春·长沙》既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作,也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学风范的大美之作。诗人通过精美的艺术构思,描繪出壮美的自然风光,歌颂了大美的青春理想,使这首词呈现出豪迈大气、开阔雄健、俊逸奔放的壮美特征,具有饱满而丰沛的审美内涵。这是一首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是青少年美育的极佳范本。
   关键词 自然美;青春美;理想美;《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足以彪炳千古的瑰伟之作,其绚丽的色彩、雄伟的气魄、高远的境界和永恒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本词也是一首具有崇高美学风范的大美之作,呈现出豪迈大气、开阔雄健、俊逸奔放的壮美特征,是一首自然美与青春美的壮歌,是青少年美育的极佳范本。
   一、江山绚烂,壮美的自然风光
   在传统诗文中,秋天往往是一个阴冷、凄凉、萧条,令人伤感和悲慨的季节,但在毛泽东笔下,秋天却常常表现出热情、绚丽、奔放的格调,令人胸怀开阔,心旷神怡,豪气倍增。如《采桑子·重阳》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和《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红旗漫卷西风”。最典型的当数这首《沁园春·长沙》。
   词作开篇一句“独立寒秋”,一个“独”字,一个“寒”字,本让人很容易想到孤独和寒冷,想到古人笔下的孤寂和清寒,甚至失意文人常见的顾影自怜,满腹哀怨。然而毛泽东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大江滔滔,一泻千里,境界顿然开阔,同时点明“独立”的地点,与前面的“寒秋”之时间交待相呼应。“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色彩绚烂,意象纷呈,活泼灵动,意境开阔,将人带到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美好境界当中。诗人善于写景,功力非凡。
   首先,层次分明。一是结构层次分明。以“看”总领,以“万类”总收,中间是具体鲜活的生动描绘,条理清晰,整饬严谨。二是远近层次分明。“万山”两句写山,是远景;“漫江”两句写水,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望,“鱼翔浅底”是俯视。全方位的视角将无限风物尽收眼底,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胸襟的广阔。三是色彩层次分明。上是湛蓝而空阔的长空,中间是被霜叶染红的远山,下面是澄澈透明的江水,青天、红叶、碧水,色彩搭配极其绚烂明丽,描绘出一幅明朗热烈的秋之画卷,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染,让人精神振奋,心荡神驰。
   其次,动静结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静景,但一个“染”字却用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山上霜叶的渐变过程,富于动态之美,也写了大自然的丹青妙手之功,将自然变化赋予人类的艺术灵思,可谓神来之笔。“漫江碧透”与“百舸争流”一静一动,写出了江水的宽阔清澈和江面上千帆竞发的景象,充满了力度与速度之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全为动景,长空浩荡,雄鹰是那样的舒展洒脱,奔放有力。江水清澈,游鱼是那样的轻灵活泼,自在无碍。这些充满壮美格调的景象,将南国秋天的生机和活力写得淋漓尽致,更展现出了诗人的自信和豪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选择这瑰丽壮阔、动感十足的景物,除了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由衷热爱和赞美,更传达出以天下为己任,肩扛国运、奋力前行的决心和意志,以及对未来美好前程的坚定信念。
   二、匠心独运,精美的艺术构思
   成功的文学作品,是鲜明的主题内容与精心的艺术构思完美结合的统一体,总有一些字词、句段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常常是我们感受作品意蕴、鉴赏作品美质的门径和支点。《沁园春·长沙》通过前后呼应的三组字词,将全词连缀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整体,可谓匠心独运,妙手天成。
   1.“看”与“忆”。诗人以“看”和“忆”分别总领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在上片,“看”字总领七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七句,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自然的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寥寥数语,将一幅背景辽阔、色彩缤纷、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秋之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自然蕴含着诗人的万丈豪情。
   下片,诗人以一个“忆”字总领八句,由对眼前美景的刻画自然转入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如果说“看”的内容是景中含情的话,那么“忆”的内容则是事中抒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群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在那峥嵘岁月里,立志救国,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激浊扬清,抨击黑暗,视那些反动官僚和军阀如粪土。这样,上片的“景”与下片的“人”紧密联系,互为映衬,美好的河山养育有为的青年,有为的青年报效美好的河山。这些新时代的热血青年才是这片热土上的真正希望。
   2.“独”与“百”。“独”是个体形象,“百”是群体概念。
   上片中,毛泽东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头,将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境界。在词中,诗人将自己“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形象点出后,就致力于写景,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诗人面对这壮丽的秋景时内心涌动的激情!这激情是“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激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情,也是“铁肩担道义”的激情。他在与这山水进行着深入的对话,同时他的伟岸形象也成了这山水美景的一部分。披文入境,我们感到这个“独”立的形象也是一个观察者与思考者融为一体的形象。
   词的下片,诗人以“携来百侣曾游”起头,用“百”字与前“独”字形成鲜明的映衬。这是诗人匠心独运的精妙构思。如果说上片的“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革命者心系天下,伟大抱负的话,那么下片的“百”则让我们看到他一定能实现抱负的胆识与韬略。越是卓越的革命家,越能把自己融入一个先进的群体,并与这个群体一道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一个“百”字,昭示出诗人和他的战友们将革命理想与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强大力量和光明前景。    3.“问”与“答”。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我们把目光投向词作上下两片的末尾: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们注意到,上片发“问”,下片无“答”,但是,下片难道不是更加巧妙而有力的“以问为答”吗?
   上片临末,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是一个天大的问号,非雄心壮志者不敢问之,无博大胸怀者不能问之。这一问紧承上面写景,使我们看到,诗人不但关注自然,更思考社会,思考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诗人自觉地将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了,这是一个“大我”的形象。
   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结尾自豪地问道:你们记得吗,我们在大风浪中奋力拼搏,激起的波浪挡住了顺流而下的快船?这是一种信心的表达、力量的展示、能力的凸显,也是胜利的预言。这一问不但和上片末的“问”句遥相呼应,也形象而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这是多么坚定有力的回答,又是多么潇洒豪迈的情怀!这一回答,为全词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又为读者留下了深长的思索。所谓“举重若轻”,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大概就是这种境界。
   三、豪情满怀,大美的青春理想
   毛泽东诗词,大多豪放洒脱,在文采上不输古今任何大家,而在境界上则更是大气磅礴,独步天下。以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或豪放派词家为例,屈原的诗,浪漫中有哀怨;曹操的诗,沉雄中有压抑;李白的诗,洒脱中有不平;苏轼的词,豪放中有落寞;辛弃疾的词,激昂中有失意。唯有毛泽东诗词,毫无抑郁之气,满怀豪壮之情,洋溢着乐观自信的格调,不要说将秋天写得绚烂辉煌,就连凛冽肃杀的北国之冬,也写出了“山舞”“原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充满了活力和豪情。《沁园春·长沙》既是一首江山美的颂歌,也是一首青春美与理想美的壮歌。
   青春是人生最为美好的时节,但如果没有理想之光的照耀,青春也便黯然失色。青春的美丽不在等待而在奋斗,青春的美丽不在抱怨而在呼唤,青春的美丽不在索取而在奉献,只有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青春才会熠熠生辉。毛泽东在词作中以如椽巨笔和满腔豪情塑造了一组英气勃发、活力四射的青春群像,展现了当时一批胸怀革命理想、立志报效国家的有为青年的壮美形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写出了他们的学生身份和宝贵年华,他们的身上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无限希望。“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胸襟气度,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出了他们的理想抱负和杰出才华以及睥睨千古的崭新眼光和非凡境界。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洋溢着青春之美和人格之美。诗人后来有一个“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与这一诗句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诗人笔下的青年学子,理想高远,勇于担当,健壮有力,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傲視权贵,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推翻旧势力、创造新世界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这样的青年何其美好,这样的人生何其壮丽!毛泽东曾应诗人徐迟之请手书“诗言志”三字相赠,这首《沁园春·长沙》无疑是一首典型的“言志”之作。壮美的江山,伟大的理想,卓越的才华,无畏的气概,无比的自信,既是青年群体的生动写照,也是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的自然呈现。鲜明的壮美风格和丰沛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一代伟人的经天纬地之才、改天换地之志,这首词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座不可多得的丰碑,巍然矗立,高山仰止。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美育评价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甘肃通渭县第一中学]
   建议六:时刻细心。细心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渗透到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考场答题为例,养成工整书写和规范答题的习惯,可以规避不必要的低级失误;养成分区域打草稿的习惯,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也更容易查找出因粗心导致的错误。检查的习惯尤为重要,检查是对抗失误最直接的方式,要将检查整合到考试过程之中,将检查当作考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学会在做题过程中将不太确定的题号标注,做了标注的题号进行优先检查。这些习惯都是细心的体现。
   建议七:相信自己。迎战高考的路途注定是孤独而艰难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并坚持梦想。没有人会嘲笑你的目标有多高,人们只会嘲笑你的努力与目标不匹配。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07日 作者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作文课上不少学生抓耳挠腮,无病呻吟。有的觉得没有材料写,有的感到有材料写不出来。其内因或许是“没有生活的积累、缺乏语言积累”,外因则是教师指导不得法。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一、多读,胸中有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 “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很多学生限于种种原因,根本达不到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需要一定的语言沉淀。古今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韩愈是写序文最多的一位,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被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誉为“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足见这篇赠序艺术成就之高了。而对比虚托手法的巧妙运用则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色,甚至可以说,韩愈将这一手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文章开篇,简明扼要地叙写盘谷之美及其得名由来之后,作者随即引述了一大段李愿的话,其实是假托李愿之口,来写当时社会上三种人的所作所为和人生追求,对比
智慧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当解读的文本中出现智慧的时候,也往往是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时候。《母狼的智慧》是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被选在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专题:狼”中,与蒲松龄的《狼》同处一专题。文中借一个老猎人之口,讲述了一头母狼是如何牺牲自己保护两头小狼的故事。文中母狼将小狼藏匿在骆驼粪中,然后自己将猎人引向远方并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了幼崽,彰显出一种智慧。在解读的过程中,课堂的前半段一如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没有哪位教师不衷心拥护,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达到这个美好的境界。其实,让学生当堂达标,让课堂当堂见效就是一种好办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再学习的兴趣与内部动机,形成了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进而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同样也焕发出教师的生命的活力。因此,语文教学要遵循当堂见效的课理,教学目标要符合当堂达成的原则,教学
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孰轻孰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文课堂是应该重教,还是重学,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联想到前几年方兴未艾的有效教学和近几年争论的高效教学,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评估曾奉为圭臬的经典教学体系和现正流行的各种时髦教学模式,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语文课堂“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如何确定?教师“教的内容”是否满足了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如何评估自以为之重点、难点是否转
《窃读记》是台湾“祖母级”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被收在沪教版六年级上“读书有味”单元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因家贫买不起书而躲在书店内偷偷读书的经历。这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在文中作者用细腻生动的描写表现儿时对读书的渴求,对知识的热爱。在窃读中作者品尝了人情的冷暖,感受到了被人关心爱护的温暖,使小时候因受屈辱而产生的对人间的仇恨荡然无存。  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
文化阅读必然涉及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也就是当代语文所说的文本解读。虽然解读的理论很多,如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主体间性”的现象学等。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传统的“作家-作品”式的知人论文,还是“文本-读者”式的互动重构,都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符合文化基因的精神指向。  文化基因才是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文本。文化基因体现一个民族对世界的文化认知方式与文化表达方式。文化解读,是用相同的方式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出自唐代韩愈的著名论说文《师说》。关于此句之“者”的词性和意义,邓木辉老师和黄硕老师各执一词。邓老师撰文认为:“此类‘者’是代词,可译为‘的’‘的人’。”(《语文月刊》2020年第3期)黄老师撰文认为:“‘者’是语气词(助词),表提顿语气,略带些许加强归因判断,强化下文承接意味,不译。”(《语文月刊》2020年第8期)  笔者读后认为,黄老师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查阅王力主编的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  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
随着新课标、新高考的逐步推进,新教材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统编新教材中,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高中古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而且,近年中高考语文试卷也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宝库中文字的精粹、文章的精妙、文化的精深。   新课程改革呼唤对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