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窃读记》是台湾“祖母级”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被收在沪教版六年级上“读书有味”单元中。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因家贫买不起书而躲在书店内偷偷读书的经历。这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在文中作者用细腻生动的描写表现儿时对读书的渴求,对知识的热爱。在窃读中作者品尝了人情的冷暖,感受到了被人关心爱护的温暖,使小时候因受屈辱而产生的对人间的仇恨荡然无存。
  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这篇文章全文近3000字,这在本册语文教材中应该是篇幅最长的课文了。对于这样一篇“长文章”,我们该教什么?怎样教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确定
  众所周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即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这一堂语文课要“教什么”。而对于《窃读记》这篇长文来说,要在短短的一节40分钟的课堂里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关键。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窃读记》的教学内容呢?我们以为最主要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要。最好能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于《窃读记》的阅读,学生完全能够能通过字里行间细腻的刻画感受作者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每个学生也曾有过各种“窃读”的经历,如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背着爸爸、妈妈或老师而偷偷地读书,与作品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贫富有差异、地点有差异,而身为同龄人爱书的情结有相似之处,学生也会被作者小时候这种强烈的读书欲望所感动,对学生在思想情感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学生在本文的阅读中,也存在着难解之处:在文中作者写了二次刻骨铭心的窃读经历,使作者对人情冷暖有了深刻的体验,作者在材料安排时特意在二次事件中还插叙了大量的窃读片段,除了起到鲜明的对比外,旨在表现作者对“长大”的独特理解,这是学生在阅读时不易懂或容易忽略的。
  另外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而且对于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都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对于上述的那些学生不太能读懂,或是容易一读就匆匆而过的内容,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
  《窃读记》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我们用讲读课的办法来处理,在教学中采用圈划——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教学中把“不变”与“变”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不变”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情感和文字的浸润,勾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变”中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整堂课以朗读为主,齐读、自由读、示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因为只有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含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的展开及感受
  (一)找准切入点,培养语感
  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汉语是奇妙而美丽的语言,而一个人对语言的敏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就需要我们做他们寻美的引路人。本节课我先从“窃”字的起源说起,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窃”字本身表示虫子躲在洞穴里吃粮食,是作为动词来使用,而文中的“窃”字表示读书的一种方式、状态,表示“偷偷地”意思,这个环节使学生明白要在不同的语境中把握词语的意思。
  那么作者为什么偷偷读书呢?在哪里读呢?这个问题,既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指导学生在长文中筛选信息,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
  接下来的问题设计旨在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窃读经历和窃读感受,在学生与作者之间,在文本与学生学习经历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这个切入点,既使学生感同身受,又为下面重点研读的内容做好铺垫。这一环节从文题中的题眼“窃”字入手,把握窃的意思,了解文中窃的种种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已所读所悟,参与到实践中直接体验,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二)突出重点,示范到位
  一篇长文,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需要探究的问题必然比短文要多得多,但是要做到长文短教,我们就必须明白,一堂课要真正解决好的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两个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文本,初步制定几个教学目标,然后依据课堂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取舍、精心选择切实可行的一两教学目标。事实证明,合理、简洁的教学目标是长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在教学时预设了第二个环节,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本课的重点。
  在长文短教的课堂上,教师应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太过强势,容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缺失语文学习的自信;过于放手,学生如脱缰的野马,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高效。其实,教师应该是优秀的导游,会给学生带来一次愉悦的学习之旅,协调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在学生已知处设疑,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感悟,在学生未知处引领,领略其曲径通幽的绝妙。
  既然是导游,就要让学生领略最美的风光。因此我们向学生推荐了文本的第三节,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沉入文本,捕捉关键信息,说出自己的感悟,体会窃读时丰富的心理变化。
  然而这个过程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与我们预设的效果有些差距。有些同学概括了这段的内容,有些同学只读出了词句表面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很难一步达到我预设的答案。于是我再花时间进行引导,这样之后才使学生能够感受、理解到当时作者的心情变化,后来的学生回答就渐入佳境了。
  我们当时来不及细想,只是隐隐觉得,是不是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不明?通过回看录像,当时的问题如果改成“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作者当时怎样心理”可能会更好。   接下来,通过朗读指导(重音、音调、语速的变化),再次感受作者丰富的心理变化。在朗读活动中,我们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悟。学生的朗读很精彩,很能表现一个女孩子窃读时的表现,但我们觉得学生在表现内心独白处的朗读不应做重音重读,于是做了示范朗读,后来回看录像,觉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并表现作者当时的窃读场景,教师不必苛求。教师的示范朗读,有些画蛇添足。
  这个环节足足花了十六分钟,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设。但很清楚,只有这个环节做得踏实,学生的自读感悟才能深入,才能成功。果不其然,学生后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为了检测学生自读的效果,我们特意叫了语文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交流,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完成了这一个教学环节。
  (三)突破难点,选准角度
  文章通过“我”两次不同的窃读经历的对比,感受作者对人类态度的转变,表现“我”对“长大”的深刻理解,这是本文的难点。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表格,在书店老板对作者无情地指责中,重点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感受当时受辱后难堪、羞惭、尴尬、无奈、自卑的复杂情感。在好心店员无声的帮助中,引导学生关注对店员描写的词语,突出店员对她的理解、同情、关爱,这个强烈的对比使作者对人类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在窃读中作者成长起来了,感受到了爱和温暖,并把爱传递下去。
  三、教学反思
  “长文短教”效果如何?不妨这样思考:
  (一)反思经典长文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师不仅仅因为容量大、时间短选择了长文短教,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短教”长文的过程中,在短短的课堂上,语文教师手里拿的是课本,心里想的是学生,而就在教材和学生之中,折射出来了教师自己。教语文实际就在教教师自己。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不断向自己追问三个问题:
  1.这篇“长文”我自己阅读时沉浸其中了吗?
  2.我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它的价值了吗?
  3.我在课上讲的是学生想学的吗?
  “短教”后我们一直关注着:学生能不能通过生动细腻描写的句子体会到作者窃读时的种种感受?能不能感受到一个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深受感动?能不能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产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欲望?
  通过课上学生的学习交流及课下同学们作业完成的检测、读书交流的感受,我们证实“长文短教”实现了《窃读记》的教学价值。
  (二)珍视“长文短教”的教学意外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们要学着去感谢每次遗憾,是它们完整了我们的生命。长文短教在课堂中会发生意外,原因多半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距离太大。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重新上这节课,又会如何改变呢?
  1.教学的目标应集中、取舍得当
  因为是公开课,我们试图要教师把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展现出来,体现教学的全貌。因此既想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感受描写细腻的语言,又想把作者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做全面的分析,而这两方面也是作品的精华,实在不忍割舍。在教学时中如果把品味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就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从品味语言到运用语言的过程,即可以采用教师引领、品味语言——学生自读、合作交流——运用语言、独立练笔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这样对语言的品味不仅停留在理解层面,停留在“说说议议”这个层面,而深入到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把自己“窃读”或读书的场面写具体生动,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2.问题的设计应指向清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讨论、探究。如我们在教学第三节时设计的问题是: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这个问题实在太大,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是零散的。如果,当时的问题改成:你通过哪个词语或句子读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样问题会更集中,学生就有路可循,生成的理解可能更加精彩,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使学生的讨论更充分,更能呈现出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结果。
  总之,长文短教,要从课程标准、文本的特点、学情等几个方面出发,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文短教比长文长教更具挑战性。这不仅是“长文短教”的魅力,更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愿追梦的语文人为这份魅力而不断探索!
  四、《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圈划表现作者心理的词、句,体会作者窃读时丰富的心理变化。
  2.感受作者对书的热爱、对人类态度的转变。
  (二)教学重点
  通过圈划、朗读,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感受作者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三)教学难点
  概括、感悟细腻描写心理的词、句。
  (四)教时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至少读2遍),扫清字词障碍。
  (六)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体会“窃”在文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学生窃读的经历体会作者窃读时的感受。
  2.通过圈划、朗读,体会作者不变的情怀
  (1)教师推荐:PPT出示第3节,齐读。
  (2)学生谈谈喜欢这一点的理由。
  (3)圈划表现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当时丰富的情感变化。
  (4)指导朗读(语调、重音的处理),自由读、指名读。
  (5)学生活动:
  文中通过窃读场景表现我热爱知识、渴求知识的句子特别多,试着再找一找、圈划下来,分析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
  (6)师生交流
  3.通过对比,感受作者对人类态度的转变
  (1)无论何时,作者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改变,缘于两次深刻的经历。
  填写表格(多媒体出示)
  (2)引导学生关注两次经历,对我的影响。(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深入理解主题。
  4.作业
  必做:
  (1)将P124积累部分的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2)继续采用圈划的方式,品读其他段落。(至少2句)
  (3)请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等描写,写一写自己窃读的经历。(或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随笔。)
  选做:
  阅读书籍或观看电影《城南旧事》
  [作者通联:栾锟,上海浦东模范中学;胡根林,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整本书阅读”的历史追叙。从经典的整本书形成,到经典的整本书传承,聚焦“整本书阅读”的要害。尤其孔子读经,其读出经典的精髓、读出经典的价值、读出经典的要义,无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孔子释经的独到——“删”,也可能提供给我们“整本书阅读”参照。而从“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照中,亦可了然读书的至理。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孔子;五经;春秋  央视热播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其实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特别重视古汉语知识的讲解,“串讲法”教学成为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先逐字逐句翻译,重点讲习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最后总结全文思路、思想及艺术手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把课文遴选的名篇佳作教成了文言语法的梳理和归纳,陷文言文教学于枯燥乏味之中,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更无从体悟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也难以积淀“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串讲法”径顾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
一、情景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传统节气中的立夏。老师却要在今天和大家赏析一个关于“雪”的场景。老师在新闻上听说,在今年的年初,武汉降下了一场多年难遇的大雪,大雪一连几天。老师作为东北人,下雪是我非常常见的情景,那老师想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咱们武汉的雪景是怎样的?  生:其实我想说,雪第二天就被扫雪工给扫没了。  师:根本就没有
在2017年的全国新课标I、II、III卷中,第21题均采用了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方式注重运用,具有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阅读、培养考生思辨能力等特点,是今年全国卷的一个新题型,但其难度不大,要做好这类试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该题题干明确告诉我们有四个要求,一是“文段有三处推断”,二是这三处推断均“存在问题”,也就说,我们要阅
[片 段]  在导入新课,了解背景后,笔者要求学生先自由朗读全诗两遍;然后,再要求读两遍课文下面的有关注释;最后,对诗中还不理解的意思,圈点勾画,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唧唧复唧唧”的理解,我在课外看到两个不同的解释版本,一种认为是木兰的叹息声,一种看法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老师,您认为哪种解释为好?  师:这位同学能够广泛阅读以及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值得肯定
作文课上不少学生抓耳挠腮,无病呻吟。有的觉得没有材料写,有的感到有材料写不出来。其内因或许是“没有生活的积累、缺乏语言积累”,外因则是教师指导不得法。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一、多读,胸中有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 “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很多学生限于种种原因,根本达不到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需要一定的语言沉淀。古今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韩愈是写序文最多的一位,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被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誉为“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足见这篇赠序艺术成就之高了。而对比虚托手法的巧妙运用则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色,甚至可以说,韩愈将这一手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文章开篇,简明扼要地叙写盘谷之美及其得名由来之后,作者随即引述了一大段李愿的话,其实是假托李愿之口,来写当时社会上三种人的所作所为和人生追求,对比
智慧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当解读的文本中出现智慧的时候,也往往是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时候。《母狼的智慧》是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被选在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专题:狼”中,与蒲松龄的《狼》同处一专题。文中借一个老猎人之口,讲述了一头母狼是如何牺牲自己保护两头小狼的故事。文中母狼将小狼藏匿在骆驼粪中,然后自己将猎人引向远方并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了幼崽,彰显出一种智慧。在解读的过程中,课堂的前半段一如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没有哪位教师不衷心拥护,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达到这个美好的境界。其实,让学生当堂达标,让课堂当堂见效就是一种好办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再学习的兴趣与内部动机,形成了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进而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同样也焕发出教师的生命的活力。因此,语文教学要遵循当堂见效的课理,教学目标要符合当堂达成的原则,教学
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孰轻孰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文课堂是应该重教,还是重学,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联想到前几年方兴未艾的有效教学和近几年争论的高效教学,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评估曾奉为圭臬的经典教学体系和现正流行的各种时髦教学模式,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语文课堂“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如何确定?教师“教的内容”是否满足了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如何评估自以为之重点、难点是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