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4-02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由此,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成为科学教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小组合作是科学课堂上学生共同探究的基本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仍是实施任务型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我曾经执教《筷子“折”了》一课,学生们在小组中充分体验了集体学习的快乐、完成科学探究任务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重要。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在科学课堂上,当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时,性格开朗、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表现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经常成为课堂上的“看客”。在日常的科学课堂中,对前一部分学生往往引导、调控不强,而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
2.表面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家面对面坐着,其实学生还是在走独立学习的老路。有时在课堂上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往,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偏离课堂学习内容;有时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另外,还出现学生之间不能相互倾听,发生课堂喧哗等现象。
3.缺乏合作探究的意识。目前我们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处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之中,养尊处优,很少顾及他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不愿与人合作探究。当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自己摆弄实验材料,不愿与人共同合作分享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应明确各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和成员的任务分工
为了确保任务高效完成,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实验员1人、记录员1人等。在人数上,如果科学学习任务较多,人员应多一些,每个职位由2人或更多人担任,如果科学任务少的时候,一个组可以2-4个人,这样才不至于时间到了完不成任务,或者有人没有事情可做,而分散注意力。我在教学《筷子“折”了》一课时,因为实验任务较简单,所以每小组设了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每人分工明确,实验时精力集中,全体组员积极投入。
其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种探究性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观察、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没有一定的时空,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信息。这种同龄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更容易使他们掌握互惠的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理,增强自信与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在我教《筷子“折”了》这一课时体现得最为明显。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默默无闻,由于喜欢研究科学,所以在观察的时候非常仔细,描述得也很细致,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结果该组实验最成功。而她在科学课上更有自信了。
再次,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前面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学生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最后,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我们可以利用评价建立小组合作的规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良好表现,要通过及时表扬,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成为其他小组模仿的模范,促使其他学生向好方向发展。在我执教《筷子“折”了》的课堂上,有一个小组的组长主动帮助观察员遮挡烧杯,而且还指正记录员的观察记录,帮助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我就这两点提出了表扬,其他小组因此迅速学会了在合作中互相帮助。
总之,在实施科学新课标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显其效,这就需要我们更充分、有效的运用。但是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在教学中做到“合作愉快”!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由此,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成为科学教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小组合作是科学课堂上学生共同探究的基本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仍是实施任务型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我曾经执教《筷子“折”了》一课,学生们在小组中充分体验了集体学习的快乐、完成科学探究任务的喜悦和团结协作的重要。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在科学课堂上,当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时,性格开朗、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的表现机会,而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经常成为课堂上的“看客”。在日常的科学课堂中,对前一部分学生往往引导、调控不强,而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
2.表面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家面对面坐着,其实学生还是在走独立学习的老路。有时在课堂上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往,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偏离课堂学习内容;有时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另外,还出现学生之间不能相互倾听,发生课堂喧哗等现象。
3.缺乏合作探究的意识。目前我们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处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之中,养尊处优,很少顾及他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不愿与人合作探究。当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自己摆弄实验材料,不愿与人共同合作分享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应明确各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和成员的任务分工
为了确保任务高效完成,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实验员1人、记录员1人等。在人数上,如果科学学习任务较多,人员应多一些,每个职位由2人或更多人担任,如果科学任务少的时候,一个组可以2-4个人,这样才不至于时间到了完不成任务,或者有人没有事情可做,而分散注意力。我在教学《筷子“折”了》一课时,因为实验任务较简单,所以每小组设了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每人分工明确,实验时精力集中,全体组员积极投入。
其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种探究性学习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观察、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没有一定的时空,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信息。这种同龄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更容易使他们掌握互惠的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理,增强自信与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在我教《筷子“折”了》这一课时体现得最为明显。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默默无闻,由于喜欢研究科学,所以在观察的时候非常仔细,描述得也很细致,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结果该组实验最成功。而她在科学课上更有自信了。
再次,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前面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学生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最后,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我们可以利用评价建立小组合作的规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良好表现,要通过及时表扬,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成为其他小组模仿的模范,促使其他学生向好方向发展。在我执教《筷子“折”了》的课堂上,有一个小组的组长主动帮助观察员遮挡烧杯,而且还指正记录员的观察记录,帮助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我就这两点提出了表扬,其他小组因此迅速学会了在合作中互相帮助。
总之,在实施科学新课标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显其效,这就需要我们更充分、有效的运用。但是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实现教学作用的最大化,在教学中做到“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