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语文教学虽然是课内延伸课外的大语文教学,但作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学主阵地还是语文课堂。新课程一个基本的理念是学生“主动参与”,那么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语文教师该采用怎样的提问启发策略才能十分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去“主动参与”呢?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中必须考虑它的性质、目的、内容、过程和教法。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新课程语文教学过程遵循的教学规律是语文认识规律,新课程语文教学方法更灵活更多样,新课程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在对学生激发情感智慧、开拓视野、体验社会角色的引领上。笔者想就此从几个方面提出新课程课堂提问的一些自己试用过的有效策略:
一,提问的实在性。比较新旧教案或一些课堂实录会发现,很多的提问,不具备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在性。看下面《静女》的一种提问:“第一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是什么?静女与小伙子‘我’各有什么样的举动?……静女是一位文雅的姑娘,你喜欢她吗,为什么?”这几个提问仿佛是从记叙的角度,从把握人物形象的角度理解诗歌内容,这种提问与其说是在完成教学目标毋宁说是在重复课文而已:没有人物思想情感的体睐,没有写法修辞的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比之下,上述的这种提问实在是不着边际。再看《静女》教学的另一种提问:“第一节写‘静女其妹’,‘其’起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静女其妹’表达了小伙子对静女什么样的情感?‘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写静女、小伙子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他们什么样的情趣?‘见’是通假字‘现’,在《微勒歌》哪旬里出现过?……”这些提问提得多好啊,抓住了关键词句,从动作心理上理解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语言。结合提问启发后学生主动思考阅读探究的情形来看。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是实实在在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提问。提问的实在性。就是要紧扣“语言”“思维…表达技巧”的学习,踏踏实实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实实在在提出教学问题。可以比较几种提问,看哪一种最能吸引学生、最实在,从而确保提问的实在性。提问的实在性是学生学有所得的保证,是学习语文激发兴趣和热情的客观基础,千万不能忽视。
二,提问的层次性。新课程学习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提问的层次性。题解、阅读、理清课文结构、筛选主要内容信息,这是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品读、赏析、拓展学习。这是深度感知和具体理解。由感知到理解,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层层学习,这就是新课程下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特点。语文科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层次性,即从整体感知到具体研读,再到具体运用。语文科学习的层次性决定了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决定了各階段的问题只能在各阶段完成。是整体把握的就不能在具体研读阶段完成,是具体研读的就不能在整体感知阶段完成。否则,就不符合新课程下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教学《宝玉挨打》初步感知宝玉挨打的全过程是“挨打之因——挨打过程——各方反应”,至于挨打的三个原因的来龙去脉要在具体感知中结合双方矛盾的性质分析提问解读。如果放在整体感知中提问把握,势必造成教学混乱,导致分析结构时结构又未弄清楚,分析原因及其矛盾性质时原因矛盾性质又分析不详细,最终导致学生认识模糊而枯燥乏味。
提问的层次性还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问引出什么问题,对此问题提问解释,提问分析,提问评价,这就决定了提问的层次性。提问引出问题是“是什么”是辨认性的,分析、评价是“为什么”和“怎么样”是探究鉴赏性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样”,从感知到研读到鉴赏品味很有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把握得好,运用得好,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符合认识规律,条理清楚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那种不按认识规律胡乱提问的教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并让学生逐渐淡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
三,提问的知识生活性。这是新课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很有效的策略。提问的知识生活性即提问的知识性和提问的生活性两个方面。因作用一样故将之放在一起。先谈提问的知识性。课堂上凡是提到旧知,如学过的诗歌,名言典故,学生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提示,学生就跟着吟诵起来。因此,提问的知识性首先是联系旧知识。《静女》中“爱而不见”的“见”与《微勒歌》“见牛羊”的“见”一个意义,一个用法。这样提问:“‘爱而不见’的‘见’在《敕勒歌》里学过。记得吗?”随接师生齐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堂吹起了春风,荡起了波浪,加深了记忆,又搭建了内在的知识结构。提问知识性的另一种方式是用旧知感悟新知。《离骚》《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个别句子比较难理解,如“恐年岁之不悟与”、“日月忽其不淹兮”、“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等等,可以这样提问解读:“恐年岁之不悟与”,即担心时间不等待,用今天的成语来说,怎么说?“日月忽其不淹兮”即时间匆匆而过,用孔子的话怎么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在那个位就要施展才能,没有能力就不要在那个位,用今天的话怎么说?学生大多都能想到过去已有的知识“时不我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旧知识,这些名言典故,学生易记易理解,兴趣无量,配合热烈。
再谈提问的生活性。联系旧知识,课堂学习变得活跃起来。苏霍林斯基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是最高技能所在。”同样,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来提问,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好途径。刘国正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马上就活跃起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提问的特点就是提问的生活性。怎样联系生活提问呢?一、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课文《变形记》(节选)主人公格里高尔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这么简单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实在没什么滋味,而且作为一个旅行推销员,他的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距离遥远,所以课前调查学生,几乎对本文没什么兴趣。为激发热情从学生生活人手导人新课:还记得吗,时值秋天,烈日炎炎,你们高一的同学刚入校就参加军训。经历了齐步、正步各种步伐训练,累得腰酸腿痛,加之饭菜饮食乏味,又是离别家人,身边同学又陌生,真是孤苦难受。有些同学说,这不是人的生活,老师不禁要问,不是人的生活是哪一类生活?有的同学说,那是牛马生活。(学生笑)好,我们暂且不说,比喻恰不恰当,我们只说,人变成了 牛马,在形状上真的变成了牛马吗?不是,形状上还没有变成四只脚的牛马,只是在精神感受上跟牛马一样。但是有一位奥地利作家把人因工作奔忙辛苦起不了床的感受写成是人变成了有很多细脚的有甲的难以起床的大甲虫。这位作者是谁?这篇作品是什么?从教学效果看,这个引入生活的导语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因为昔日的生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啊。二、根据教学需要,尽量结合生活提问。《药》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作品,背景不熟,且象征又含蓄,如分析华老栓、华大妈的形象,教学中应尽量的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提问:华老栓、华大妈是辛亥革命时期在小镇里开茶馆的小店主人。他们家里有一个“独生子女”华小栓。按理说一个企业主,又是三口之家,生活应该幸福,只可惜独生子华小栓患上了“痨病”。现在听说过有“痨病”这种疾病吗?华小栓“咳咳咳”,是不是今天的肺结核?肺结核在当时是治不好的,但华老栓、华大妈相信“人血馒头”是良药,有名医介绍过吗?有“人血馒头”治好“痨病”的先例吗?没有,一点根据都没有,那你怎么从科学上评价华老栓、华大妈?这个提问好就好在像“独生子女”“肺结核”“名医介绍”这些现代生活用语拓宽了學生视野激起了积极探究的浓烈兴趣。 一堂课应该像一篇小说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而提问的生活性是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喜人高潮最好的方式之一。
四,提问的教法性。即提问还要考虑到适用的教法。教法应有其选择多样性。学法单调枯燥乏味不免厌学,教法多样异彩纷呈才有吸引力。不同的教法体现出不同的提问解答方式。教学《最后一课》,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如果以分析韩麦尔作为重点,选择提问讨论为主的话,那么分析小弗朗士就可以用引导学生填空解答的方法。如此避免教法重复单调乏味,也节约了时间。教学《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有题解、翻译重难点句子、把握课文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刘兰芝形象等。如果在课堂前面的时间去提问解答文学常识、翻译句子、分析情节结构就要用很多时间,就会冲淡分析刘兰芝这个重点,而且教法上没有体现多样性。因为分析人物除了用讨论法外,还要配合提问讲解、问答的方法,前面又主要用提问讲解问答教法,所以显得雷同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要有变化,前面的文学常识、翻译句子、分析情节结构,可以用抽查问答的办法,这样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后面分析人物重点,教法多样,一举多得。
巴尔扎克:“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同样“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是眼前新课程那些提问的有效策略。新课程提问有效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活力。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趣,在语文广阔的天地里,孩子们兴奋地驰骋!
一,提问的实在性。比较新旧教案或一些课堂实录会发现,很多的提问,不具备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在性。看下面《静女》的一种提问:“第一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是什么?静女与小伙子‘我’各有什么样的举动?……静女是一位文雅的姑娘,你喜欢她吗,为什么?”这几个提问仿佛是从记叙的角度,从把握人物形象的角度理解诗歌内容,这种提问与其说是在完成教学目标毋宁说是在重复课文而已:没有人物思想情感的体睐,没有写法修辞的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比之下,上述的这种提问实在是不着边际。再看《静女》教学的另一种提问:“第一节写‘静女其妹’,‘其’起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静女其妹’表达了小伙子对静女什么样的情感?‘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写静女、小伙子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他们什么样的情趣?‘见’是通假字‘现’,在《微勒歌》哪旬里出现过?……”这些提问提得多好啊,抓住了关键词句,从动作心理上理解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语言。结合提问启发后学生主动思考阅读探究的情形来看。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是实实在在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提问。提问的实在性。就是要紧扣“语言”“思维…表达技巧”的学习,踏踏实实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实实在在提出教学问题。可以比较几种提问,看哪一种最能吸引学生、最实在,从而确保提问的实在性。提问的实在性是学生学有所得的保证,是学习语文激发兴趣和热情的客观基础,千万不能忽视。
二,提问的层次性。新课程学习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提问的层次性。题解、阅读、理清课文结构、筛选主要内容信息,这是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品读、赏析、拓展学习。这是深度感知和具体理解。由感知到理解,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层层学习,这就是新课程下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特点。语文科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层次性,即从整体感知到具体研读,再到具体运用。语文科学习的层次性决定了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决定了各階段的问题只能在各阶段完成。是整体把握的就不能在具体研读阶段完成,是具体研读的就不能在整体感知阶段完成。否则,就不符合新课程下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教学《宝玉挨打》初步感知宝玉挨打的全过程是“挨打之因——挨打过程——各方反应”,至于挨打的三个原因的来龙去脉要在具体感知中结合双方矛盾的性质分析提问解读。如果放在整体感知中提问把握,势必造成教学混乱,导致分析结构时结构又未弄清楚,分析原因及其矛盾性质时原因矛盾性质又分析不详细,最终导致学生认识模糊而枯燥乏味。
提问的层次性还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问引出什么问题,对此问题提问解释,提问分析,提问评价,这就决定了提问的层次性。提问引出问题是“是什么”是辨认性的,分析、评价是“为什么”和“怎么样”是探究鉴赏性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样”,从感知到研读到鉴赏品味很有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把握得好,运用得好,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符合认识规律,条理清楚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那种不按认识规律胡乱提问的教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并让学生逐渐淡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
三,提问的知识生活性。这是新课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很有效的策略。提问的知识生活性即提问的知识性和提问的生活性两个方面。因作用一样故将之放在一起。先谈提问的知识性。课堂上凡是提到旧知,如学过的诗歌,名言典故,学生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提示,学生就跟着吟诵起来。因此,提问的知识性首先是联系旧知识。《静女》中“爱而不见”的“见”与《微勒歌》“见牛羊”的“见”一个意义,一个用法。这样提问:“‘爱而不见’的‘见’在《敕勒歌》里学过。记得吗?”随接师生齐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堂吹起了春风,荡起了波浪,加深了记忆,又搭建了内在的知识结构。提问知识性的另一种方式是用旧知感悟新知。《离骚》《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个别句子比较难理解,如“恐年岁之不悟与”、“日月忽其不淹兮”、“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等等,可以这样提问解读:“恐年岁之不悟与”,即担心时间不等待,用今天的成语来说,怎么说?“日月忽其不淹兮”即时间匆匆而过,用孔子的话怎么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在那个位就要施展才能,没有能力就不要在那个位,用今天的话怎么说?学生大多都能想到过去已有的知识“时不我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旧知识,这些名言典故,学生易记易理解,兴趣无量,配合热烈。
再谈提问的生活性。联系旧知识,课堂学习变得活跃起来。苏霍林斯基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是最高技能所在。”同样,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来提问,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好途径。刘国正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马上就活跃起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提问的特点就是提问的生活性。怎样联系生活提问呢?一、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课文《变形记》(节选)主人公格里高尔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这么简单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实在没什么滋味,而且作为一个旅行推销员,他的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距离遥远,所以课前调查学生,几乎对本文没什么兴趣。为激发热情从学生生活人手导人新课:还记得吗,时值秋天,烈日炎炎,你们高一的同学刚入校就参加军训。经历了齐步、正步各种步伐训练,累得腰酸腿痛,加之饭菜饮食乏味,又是离别家人,身边同学又陌生,真是孤苦难受。有些同学说,这不是人的生活,老师不禁要问,不是人的生活是哪一类生活?有的同学说,那是牛马生活。(学生笑)好,我们暂且不说,比喻恰不恰当,我们只说,人变成了 牛马,在形状上真的变成了牛马吗?不是,形状上还没有变成四只脚的牛马,只是在精神感受上跟牛马一样。但是有一位奥地利作家把人因工作奔忙辛苦起不了床的感受写成是人变成了有很多细脚的有甲的难以起床的大甲虫。这位作者是谁?这篇作品是什么?从教学效果看,这个引入生活的导语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因为昔日的生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啊。二、根据教学需要,尽量结合生活提问。《药》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作品,背景不熟,且象征又含蓄,如分析华老栓、华大妈的形象,教学中应尽量的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提问:华老栓、华大妈是辛亥革命时期在小镇里开茶馆的小店主人。他们家里有一个“独生子女”华小栓。按理说一个企业主,又是三口之家,生活应该幸福,只可惜独生子华小栓患上了“痨病”。现在听说过有“痨病”这种疾病吗?华小栓“咳咳咳”,是不是今天的肺结核?肺结核在当时是治不好的,但华老栓、华大妈相信“人血馒头”是良药,有名医介绍过吗?有“人血馒头”治好“痨病”的先例吗?没有,一点根据都没有,那你怎么从科学上评价华老栓、华大妈?这个提问好就好在像“独生子女”“肺结核”“名医介绍”这些现代生活用语拓宽了學生视野激起了积极探究的浓烈兴趣。 一堂课应该像一篇小说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而提问的生活性是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喜人高潮最好的方式之一。
四,提问的教法性。即提问还要考虑到适用的教法。教法应有其选择多样性。学法单调枯燥乏味不免厌学,教法多样异彩纷呈才有吸引力。不同的教法体现出不同的提问解答方式。教学《最后一课》,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如果以分析韩麦尔作为重点,选择提问讨论为主的话,那么分析小弗朗士就可以用引导学生填空解答的方法。如此避免教法重复单调乏味,也节约了时间。教学《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有题解、翻译重难点句子、把握课文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刘兰芝形象等。如果在课堂前面的时间去提问解答文学常识、翻译句子、分析情节结构就要用很多时间,就会冲淡分析刘兰芝这个重点,而且教法上没有体现多样性。因为分析人物除了用讨论法外,还要配合提问讲解、问答的方法,前面又主要用提问讲解问答教法,所以显得雷同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要有变化,前面的文学常识、翻译句子、分析情节结构,可以用抽查问答的办法,这样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后面分析人物重点,教法多样,一举多得。
巴尔扎克:“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同样“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是眼前新课程那些提问的有效策略。新课程提问有效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活力。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趣,在语文广阔的天地里,孩子们兴奋地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