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凉的寂寥凉凉的寂寥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刚萌芽的花草都是相似的,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努力成长。多像豆蔻年华的小女子,只在年月里微笑着,还不知道自己盛开的样子。
  董小宛也曾如此。她进青楼之前的故事在文墨之外,据说她是苏州“董家绣庄”的小姐,名白,号青莲。彼时,家里生意兴隆,她是温室里的花,轩窗外总是风和日丽的好辰光。后来董家遭遇变故,父亡母病,生意倒闭,债台高筑。
  清宁如水的日子忽然变得破败不堪,养在深闺的董白拉下了绣帘,把一朵芍药斜斜地插在鬓间,来到秦淮河畔改名为董小宛。十里秦淮从来不缺绝色,小宛并没有因为沦落烟花巷而染了浑浊的脂粉气,她与众不同的性情,让她有了独具一格的艳名。
  冒辟疆第一次听到董小宛的名字时,并未觉得特别。可冒辟疆还是去访了董小宛,许是缘分注定,许是正好得闲。
  冒辟疆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英才,风流倜傥。他有书生意气,胸怀报国之志,期以直面狂澜,在世事沉浮中留一点英名。
  彼时他正在求取功名的路上,那个夏天的科举刚刚结束,秦淮河又逢繁华相拥,冒辟疆慕名而访,小宛门下却是人去楼空。
  小宛生性喜静,在丝竹喧嚣之地待久了,观身边人如对镜中自己,莺莺燕燕每日描眉勾唇,一样的笑容背后是千万般的忐忑,人散后几多薄凉只有自己最清楚。摆脱不掉这份生计,至少还可以离世俗远一些,恨不得躲到深林远壑做一朵幽兰,若有人寻觅而来,必是命运的牵绊。
  贡院放榜之日,冒辟疆落第,来不及整理郁结的情绪,便直奔董小宛隐居的姑苏半塘,却屡访不得。马上要离开苏州返乡了,冒辟疆再次探访,小宛的母亲见他又来,十分高兴,想他定是个长情公子,暗道小宛有福气。尽管小宛尚浓睡不消残酒,还是被母亲扶出来见客。
  廊下花叶扶疏,小宛浅笑着缓缓而来,面颊上有未褪的潮红,媚眼如丝,波光流转,慵懒散漫间带出骨子里的清高。
  这模样惊艳了阅人无数的冒辟疆。他着实喜爱,但怜惜小宛困倦,遂匆匆辞别。那年小宛十六岁,冒辟疆疼她之心,自始至终,也只有这蜻蜓点水的一次。
  这一别就是三年。小宛再登场时已是另一番境遇。彼时,有京中权贵到江南抢夺佳丽,让她惊吓不已,又逢母亲新逝,悲虑无着落,遂忧思成疾。冒辟疆恰好经过小宛门前,病里的她别有一番风情,其状堪怜。她见了冒辟疆却像得了神力,原本寝食俱废、惊魂不安,忽然就心定神怡。
  此后,小宛像得了失忆症刚醒来,第一眼看到的这个人就是全部,其他都不要了。只要有一个人可以依托,让她安心扎下根来,生生死死,再无所惧。可冒辟疆还是要离开,小宛苦留不住,就一路相送,从苏州到镇江,送了整整二十七天,送到再无可送,小宛立誓:委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面对小宛的心坚意定,冒辟疆许诺,将来带她同赴金陵赶考。
  可是日子到了,冒辟疆并没有如约去接小宛,而是一路直奔金陵。
  小宛似乎也知道冒辟疆的习性,并未一味傻等,她带着婢女买舟直上秦淮,谁料竟路遇强盗,她们躲在芦苇丛中一连三天没吃没喝,身家性命都拼上了,才与冒辟疆重逢。原以为这场追逐到此为止,以后只有生死与共,谁知这只是个开端。
  冒辟疆因家中有变再次丢下这个历尽艰险的弱女子,日夜兼程往回赶。小宛又是一路相随,在燕子矶遭遇风暴,险些丧命。两岸苍苍,前路茫茫,小宛如一叶渺小的浮萍,追着内心认定的星火漂流,勇气如潮涨潮生,支撑着孱弱的躯体。
  后来总算进了冒家的门,日后冒辟疆写《影梅庵忆语》时,也“恩赐”了她“妾”的名分。
  小宛能诗会画,尤擅抚琴,如今要做贤淑妇人,便只能舍闲情,却管弦,洗铅华,时刻警醒自己的身份。她倒是有做贤妻良母的慧根,家里大小事宜,她毫无怨言地承担,曾经孤傲的性子全不见了踪影,只一味地低眉顺目。她勤力女红,日可六幅,剪彩织字,缕金回文,样样不在话下。冒辟疆的母亲和夫人在时,小宛都侍立在旁,她记得全家人的口味喜好,小心谨慎得像时刻绷紧的弦。这苦苦追来的幸福日子,却望之心酸。
  冒辟疆也许只是一时性起,纳了一个风尘女子为妾,而小宛却心甘情愿、不顾一切,觉得他是最后那个可以停靠的港湾,甘愿把满腔真诚倾付。此后柴米生活过起来,这日子就成了只能向前走的路。
  后来战乱间,冒辟疆携全家避难,独留小宛看宅。告别时,冒辟疆甚至有了诀别之言,而小宛却没有再悲悲切切,也没有紧追慢赶,心甘情愿地守在宅子里对抗孤苦和战乱。
  这才是她一心追随冒辟疆的原因,她要“妾”这个名分安心,要“家”这个地方安身。昔日繁华如过眼云烟,余生只愿脱离风尘,得一安稳依托。她不是因为爱上这个男人才跟定了他,而是决心跟定他,才深深地爱下去。这一爱,再不回头。
  小宛无非是想做尘世里的朴素女子,淡泊度日。秋有晚菊“剪桃紅”,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小宛爱之,于夜间秉烛而观,置团扇相围,自己坐在其中,人入花影里,殊途同归宿。
  暮春红萼凋零,小宛在这绿肥红瘦间落泪了,她手把荷锄葬残花,可惜没有前世灌溉过她的宝哥哥。小宛的性子几时变过呢?她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她一心爱着冒辟疆,却忘了爱自己。
  小宛尽力把琐碎的生活过得精致而诗意,很少见她悲叹月缺月圆,离合经历多了,她早已不悔不怨,剩下的都是珍惜,一时一刻都不疏漏。迈进冒家门的小宛,哪里还有开花的愿望?花已凋零,此后只是一株卑微的草。小宛当年如飞蛾扑火般追随冒辟疆,后来更是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方式爱着他。
  冒辟疆在逃难路上染了痢疟,从残秋到寒冬又到初春,薄被破床,小宛席地而卧,日夜相守,一守就是一百五十天。后来冒辟疆又生过两次重病,一次正当酷暑,小宛煎药送汤,不知昼夜地照顾了他六十日;一次背后生疽,疼痛而不能躺,小宛硬是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入睡,而自己坐着打盹熬过了整整一百天。
  她把自己这株草连根拔起,生生熬成了药,治愈了冒辟疆,自己却弱骨如柴,面色苍黄,已是油尽灯枯,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命断于二十八岁。
  秦淮河又是一季桃红柳绿,你见到的这朵花不会是去年那朵,可她们同样灼灼其华,还牵挂着旧年的传说。
其他文献
某位风筝在来信中祝我“越来越年轻”,当时就懵掉了—这难道不是送给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标配祝福吗?为什么要塞给我这个小小少年?好气哦,但还是要努力保持微笑……为了平复心情,随手翻翻枕边的诗书,那里的年少光阴啊,花开成海。  少年心事,净如初雪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人果然有情调,连听雨都在歌楼这样的风雅之地。任凭外面风雨飘摇,罗帐中的红烛是心中不灭的灯火,
期刊
沈复喜爱插瓶和剪裁盆树,特别是盆景中的花石点缀,景小则如一画,景大则摄纳心神,若在一旁备上清茶一盏,氤氲里便迷蒙了一帘幽梦。石头的身上积累了难以枚举的风霜,像是沉默的璀璨,以蕞尔之躯括含了追忆。  沈复去山里扫墓,发现了纹理似山峦的石头,心喜而返,告知妻子:“我想用油灰把宣州石砌在白石盆里,这样颜色便匀称了。本山的黄石虽则古朴,若是也用油灰,放在白石盆里则黄白相间,斧凿痕迹便全部显露,这可怎么办呢
期刊
在御姐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却越来越喜欢看少年的故事,似乎能在那清澈如水的一顰一笑里重拾红彤彤的少女心。停泊在光影彼岸的少年啊,永不老去,帮我看守着新鲜如故的春梦秋云,让我可以随时调回blingbling的风华正茂模式!  他在成为郭大侠之前,只是一个憨厚呆萌的傻小子,却拥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年少时光,来得及结交天下英雄,来得及淬炼凌云胆魄,来得及把青涩的感情种在心底,慢慢开成桃花潋滟。  年少的他还不懂
期刊
九九是只鸣唱悦耳的金丝雀,自幼生长在山林,被山神点化出灵识后一直在山中潜心修炼。当九九还差十余年便可幻化成人时,被猎户抓住卖给了县丞夫人。  起初九九不愿开口唱歌,县丞夫人便用长针扎她,九九无处可逃,只能痛苦嘶鸣。当她以为自己快要被折磨死时,一个青衣小童悄悄打开了鸟笼,“快走吧,以后小心一些,不要再被人抓住了。”  放她的小童名叫石青,是府中的下人。九九飞出鸟笼后,石青放鸟的行为也被人发现了。他被
期刊
他这一生好像只做过两件轰轰烈烈的事。  爱一个女子,爱到天地变色、江山为聘,恨不得让天下人为之陪葬;看破红尘,斩断情丝,万丈山河不管,皇权和亲情都齐齐抛下。  就像个任意妄为的孩子。  可少年时的他,分明是一只困守笼中的小兽。  父皇在他幼时便因思念逝去的爱妃而病终,即便在世时,他浑浊暗淡的目光也极少在他身上停留。当他最需要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作为少年信仰时,父皇缺席了。陪伴他的是宫女和太监,还有
期刊
赤壁古战场沉睡着太多英雄旧梦,很多人溯梦而来,抱梦而归。  危岩峭壁如凶兽的獠牙,在乱云的怂恿下沉沉压来,仿佛日渐逼仄的年岁。狂风把你冗长而苍白的过往狠狠揭开,两手空空的你顿生蜉蝣之感,像鸟儿不着痕迹地从长空跌落,一朝逝去,名姓将比肉身腐烂得更快。于是对功业长存的人陡生艳羡,任凭大浪淘沙,亘古的潮声一遍遍讲起他们的故事。比如在三国乱世中指点风云的周郎,大多数人就算熬到白头也难企及他的少年功名。光芒
期刊
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会受到他的偏宠。福寿安康,她的名号也被赋予最隆重的祝祷,仿佛天下盛景都该簇拥这颗掌上明珠。  她也不负所望,明媚可人,纯孝知礼,多少英年才俊为她倾心。她有足够的资本骄傲,若能看上那人便交谈几句,若是瞧不上,自会婉言相拒。在最无拘无束的少女时光里,每一缕微芒都是甜的,梁怀吉便是站在微芒中央的那个人。  恰值豆蔻年华,梁怀吉成为她的随身内侍。宋朝重文轻武,即便是身世低
期刊
暮色西沉,天空像是打碎了的胭脂盒,晕开深深浅浅的红,呼应着黛色的远山。竹隐坐在宿舍里,捧着搪瓷杯小口小口地喝水,耳边响起舍友的声音:“今天那个朱先生,你觉得如何?”  竹隐回想起今日的场景,狭小的饭店包间里,她们几个女同学挤在一起,听老师溥西园介绍面前的男子。  他穿米黄色绸大褂,戴眼镜,看起来很是文雅,只是脚上的双梁鞋,令这副斯文的形象大打折扣。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作家朱自清私下竟是这个样子呢?
期刊
有人为求一笑戏诸侯,有人冲冠一怒为红颜,金屋藏娇的承诺被长门秋风吹散,曾經沧海的深情被西厢故事冷嘲……太多气势磅礴的爱如烟花坠落,我更喜欢盛开在烟火角落的小浪漫,温暖可人,点亮了每一个长相思的夜晚。  我记得你最美的模样  恋解语 齐景公很器重晏子,见他的妻子又老又丑,便打算将他招为乘龙快婿。晏子说:“我们老夫老妻早就不在乎颜值了,她年轻时可是村里一枝花,却甘愿跟我这么多年。虽然君王的赏赐够大方,
期刊
雨丝微凉,轻拂过坤宁宫沉静的鸳鸯瓦,湿润了她的目光。  年轻的皇后屏退了宫人,独自站在廊下,鬓发端庄地绾成髻,一身锦缎撒金的袄裙服帖齐整,愈发衬得气质高雅。  今年的春日似乎来得特别早,刚到二月,燕子便早早归来,连廊前的海棠花都垂了满树骨朵兒。胡善祥的目光落在不远处那株海棠上,淡淡一笑,只怕她看不到今年的花开了。  她静静瞧了许久的雨中花,直到被宫人们迎驾的声音惊动。抬眼看去,她的夫君正向她走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