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收治的心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48 h内出现低氧血症且氧合指数<200的成年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37~82岁,平均(61.9±8.2)岁。中心随机法分为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组(研究组)和面罩高浓度氧疗组(对照组),各60例,疗程6 h。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入组前即刻、治疗3 h和6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超声心动结果等;记录ICU滞留时间、住院日、机械通气使用和30天内死亡;观察并发症和评价耐受性。通过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比较各项参数。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氧合指数升高(144.35±24.43对201.35±52.97,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383±0.0844对0.5540±0.0844,P<0.05);呼吸频率[(22.60±5.08)次/min对(18.53±4.13)次/min,P<0.05]和休克指数(0.85±0.35对0.75±0.15,P<0.05)降低;机械通气被迫使用率及ICU滞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67%对28.33%,41.0(25.0,67.5) h对49.5(32.5,90.8) h,P<0.05],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

结论

无创头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可安全用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有效提高氧合指数,改善心功能,减少ICU滞留时间和机械通气被迫使用率。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成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19例年龄大于18岁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35.3±11.7)岁,体质量(61.2±9.4) kg。术前心电图正常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异常Q波形成4例,ST-T改变13例。12例冠状动脉造影、4例CT提示左右冠状动脉间大量侧支循环形成,3例术前未行冠状动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及早期预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227例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115例;年龄18~58岁,中位年龄34岁;体质量(49.00±8.27) kg。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矫治手术,其中跨瓣环补片129例,61例合并粗大体肺侧支,4例同期hybrid手术封堵粗大体肺侧支。结果死亡12例,术后早期病死率5.3%;二次开胸止血24例
目的比较深、中度低温顺行性脑灌注、在成人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最佳脑灌注温度。方法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109例,根据术中采用的脑灌注温度分为深、中度低温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体外循环转流、主动脉阻断、脑灌注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主动脉阻断深低温组(111.4±58.4) mi
目的总结机器人微创技术在成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完成30例机器人微创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男20例,女10例;年龄16~45岁,平均(29.0±9.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VSD大小2~15 mm,平均(6.1±2.8) mm;4例并发卵圆孔未闭。所有手术均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于患者右侧胸部打3个直径为0.8
期刊
期刊
电视胸腔镜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生存与常规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异,故被广泛接受。然而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近期,非插管、清醒电视胸腔镜手术肺部手术正在逐步开展,该技术大大减少了全身麻醉在对患者创伤,但是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延长了手术时间。该技术在减少患者创伤的同时也给胸外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对其优缺点进
期刊
目的总结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结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50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其中250例接受内窥镜大隐静脉采集(EVH),250例接受开放静脉采集(OVH)。对比两组采集手术的结果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取静脉长度和静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相同。在获取静脉时间、切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