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春拍成交2.38亿元 八大山人九开册页创纪录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泠印社200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第一日成交额即突破1.2亿。2个“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专场”共成交1.152亿,成交率达83.5%,“文房清玩·名砚专场”成交575万,成交率为69.4%。
  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一直是西泠的招牌,也是长三角地区买家聚集最多的拍卖专场。本次拍卖首次推出的“明清状元书法单元”在古代书画拍卖开场时就掀起一个小高潮,26位状元的书法作品,总成交价达145万元。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童衍方表示,有好多书法作品拍到了10万以上,诞生了新的市场价格。这就说明要让藏家接受、关注并引起兴奋,拍卖行需将拍品进行板块集中整合,对人物、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排比和说明——站到文化史的高度上看拍卖,这将是今后艺术市场和拍卖公司的一个努力方向。
  在古代书画中,3件作品成交都逾千万,它们分别是:八大山人《个山杂画册》,以全场最高价2352万元成交,位列史上八大山人作品成交价前列,低调的买家来自山东;徐扬的《归庄图》拍出1243.2万元的理想价位;而位列第三的则是众多藏家在预展时就频频心动的王翠的《吴山积雪图》,最终以1008万元成交。“八大山人”即明末清初画家朱耷,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擅画山水、花鸟、竹木,是“清初四高僧”之一。据西泠介绍,《个山杂画册》册页共十开,九开为八大山人所作,均为书画对题,有花鸟、蔬果、动物等,另一开为当代著名学者饶宗颐观后的题跋。《个山杂画册》水墨纸本,笔墨凝练淳朴,造型生动夸张,是目前所知的首次出现“八大山人”这一名号的作品,同时也是在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已知所出现的规模最大的一件作品。拍卖现场该画以1500万起拍,以2100万成交,加上佣金,该画以2352万元的成交价格成为西泠此次春拍的新标王。
  西泠春拍第二日举行的三大专场总成交额约为7827万元人民币。其中,下午举行的“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成交4577.664万元,成交率为78%。“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玩专场”,成交率为66%,由于两方硕大田黄印章抢尽风头,分别以385万和210万落槌,因此也带出了此专场1444万的成交佳绩。
  重达257克的“田黄冻双凤钮闲章”是此次名家篆刻专场上最受瞩目的明星拍品。从200万的起拍价突破了280万的估价上限而拉升到300万后,全场就只剩前排和后排两位买家激烈争夺。305万、310万、315万、320万……两位买家以5万的加价幅度展开拉锯式竞价。当前排买家报出330万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后排买家并没有因掌声而让步,而是毫不犹豫报价335万,再次将竞价推向高潮。前排买家也继续追加,340万的价位又在短短几分钟内一路拉升到380万,在全场的屏息凝神中,后排买家从容举牌,385万的成交价是西泠印社拍卖史上印章拍品的最高成交纪录。
  历来坚守古书画阵地的西泠今年在春拍中推出中国第一个“当代中国雕塑”专场,摒弃一贯的“油雕”专场拍卖格局,令雕塑作品以独立专场的形式亮相春拍。此次雕塑专场共推出中国当代60位知名职业雕塑家的67件作品,包括以潘鹤、刘士铭、叶毓山、汤守仁、潘赐柔等为首的老一辈雕塑家作品,又涵盖曾成钢、展望、向京、魏小明、蔡志松、傅中望等国内一批中青年雕塑名家的作品,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中国雕塑的整体风貌。整场拍卖总估价在800万~1000万元之间,其中中国雕塑家学会会长曾成钢1990创作的铸铜雕塑“梁山好汉系列”(一组5件)估价为80万~120万,为全场最高估价拍品,该雕塑于2003年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起拍价80万元,经过几番争夺,最终以128.8万元成交,掀起了整场拍卖的高潮。另外,知名雕塑家蔡志松的《故国颂》(2005年作)估价为45万~55万元,成交价为60.48万元;魏小明2007年新作的《青舞》,估价为25万~35万元,成交价为31.36万元;当代知名女雕塑艺术家向京《初恋的女孩》估价近20万,成交价为26.8万元;展望2006年的《假山石非89》估价则为30万~40万,成交价42.56万元。拍卖会最终成交率达到95.5%,总成交额为1067万元。
其他文献
一、《补陀洛伽之室藏书画》名人收藏经典出场    继2006年秋拍《玉莲斋藏画》专场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今秋荣宝将继续推出另一重要名家收藏专场——“补陀洛伽之室藏书画”,收藏者曾是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李瑞清的高徒,入门早于张大干,是代国学大师,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文字学家、金石家、史学家。这些作品现藏者为原收藏者的直系亲属,应邀为荣宝本次秋拍友情提供了上百件名家精品。  该专场中,汇聚了明清以及
期刊
辛亥革命时期发行的“陕西官银钱号”(即“秦丰字号”)银两票,在以往的集钞界中 向被誉为“陕西龙票”,但笔者为避免其名称与其他陕西清钞相混淆,故正名为“陕西五彩龙票”。此钞具有清钞和军票之双重性质,乃中国纸币之大名誉品,也是历代纸钞收藏家们最难追寻的目标之一。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举办过无数次的中国纸币拍卖会,但始终都没有这项钞票的踪影,可见其珍罕程度非同一般,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亦不为过也
期刊
此为“国之重宝”展作品选登的最后一辑,作品年代跨越宋,元、明二三朝。这一部分刊登的书画重器,与杂志之前刊登的作品紧密衔接。宋代崇尚文治,后更偏安于江南,在文学与艺术上开创一代新风。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中烟雨空漾、云雾变幻的“墨戏”山水,体现了画家的借物写心、崇尚自然的意境,尽显“米家云山”的神髓。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页》也以市井卖艺为题材,将骷髅之戏暗喻人生变化无常,开拓了风俗画的新境界。自元代
期刊
居廉师承何人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传统的说法,“居廉少从居巢学书学文学画”,又言张嘉谟“画花卉、草虫学居巢、居廉”;张嘉谟子张崇光“善画花卉,学居派画法”(见谢文勇:《广东画人传》)。而在近年的一些研究专著,亦依此说,甚至直言居巢有三个学生(张素娥:《居巢居廉年谱》中曰:“居巢平生不轻易为人师,惟收三徒:居廉、张嘉谟、蔡德馨。”),居廉便是铁定名单之中。这显然是值得商讨的。  东莞籍的文人
期刊
居巢在他生活的年代,根本没有想过要以职业画家的身份生活,所以他的作品不带有市井的气息,更多的是文人的情趣和墨韵。正是由于他的绘画是精心之作,极少应酬作品,所以留存的真迹,非常稀少,目前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真品更是少之又少。  在近年若干场拍卖中,居巢可信的真迹,大概不超过5件,有些仿品还着实“有趣”。  近年内地拍场出现比较高价位的居巢拍品,是2004年11月北京翰海所拍出的《花卉草虫》四屏,画牡
期刊
这是张佩纶殁后一年,张之洞在金陵所作《过张绳庵宅四首》其中的两首,其对早逝故友的伤悼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史、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张之洞 直以来都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张佩纶作为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祖父,不但一般人对其知之甚少,连张爱玲本人也对他缺乏基本的了解,从而在世人面前蒙上了 层神秘的面纱。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广雅、壶公、无
期刊
上虞罗雪堂先生,雅人深致,好古敏求,泽古功深,传古业广,释古学精,国史罕得其俦。即所用印信,艺之小焉者也,亦典雅蕴藉,匪徒小道可观,文采风流,斑斑可征;且伤心人别有怀抱,身世家国之感,学艺性情之会,寓于其中,颇耐考索。平生所用印,文立目见者,凡百四十有六方,可知为自治者都四十有七。今节录所撰《罗雪堂自称集释稿》,各附印蜕。不贤识小,犹胜博弈。容有里疏,高明教旃。戊子端午,蓬莱萧文立谨记于莲湾西山枕
期刊
2007年秋季登陆上海博物馆的“瑞典银器500年”特展来自瑞典哥德堡市的罗斯卡博物馆,该馆是一座专业的工艺与设计博物馆,开放于1916年9月16日。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中,罗斯卡博物馆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收藏,其藏品范畴包括织物、陶瓷、家具、书籍、服装、工业设计、金属、玻璃以及中国与日本的装饰艺术,充分践行了建馆之初即已树立的“放眼全世界”的意图。  在这门类众多的收藏品中,本国的银器制品无疑是大
期刊
北京为千年古都,封建时代已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因而也是古代官方报业的枢纽。  历史上的北京报业主要传递的是朝廷或地方的重大活动信息,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差使,对自身的活动记录甚少,同时期的其他书籍资料对报业活动的情况,也着笔无多,以致后人在研究老北京报业史方面深感困难。但毕竟这个历史时段刚过去百余年时间,自然遗留下来的资料偶然还可遇到。本人在近20年的收藏老报纸过程中,就曾发现并收集到一些前人疏于
期刊
1874年11月29日是个礼拜日,冬季的北京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早上8点多钟一排轿子连成长长的队伍向皇城进发,马路两旁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老百姓。原来这天美国公使艾忭敏觐见清同治皇帝,面呈国书。在公使身边做翻译的是卫三畏博士,第二天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详细叙述了此事,卫三畏曾反复请求不要将会见定在礼拜日,而这日子似乎是中国人根据黄历的吉凶早已定下的,总理衙门并无权利更改。卫三畏还在中国官员的一再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