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招找到更便宜的物流供应商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几年物流的人,都认为第三方物流太虚,转手太多,因此想釜底抽薪,花更少的钱。给真正干活的人。物流分包链确实很长,但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在选择物流供应商之前,有两点你必须要明白:
  1.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你没有压力就另当别论。
  2.服务仍然是关键。如果没有服务,也没必要讨论价格了。
  本文要探讨的是:假如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最便宜、最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呢?
  
  一、舍远求近
  
  物流公司的销售代表打电话来,一定记得先问问他公司在哪儿。如果在你的地方压根儿连个办事处都没有,我想也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早些年物流网络布局的机会很多,因此,如果到现在还没在你家门口布子,就不能说这家公司会下物流网络的棋。家门口的物流公司,往往最了解当地市场。别看人家门脸小,有的是经营多年的夫妻货站或兄弟父子公司,车场里南来北往的司机混得脸熟,那熟人价和生人价肯定差别大得很。
  当然了,不是鼓励大家都到货场去发货,而是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河边的鱼卖得最便宜。远道而来的公司一来适应成本高,二来沟通成本高,所以那些能在当地扎根多年的物流公司的性价比往往是最优的。
  
  二、化繁为简
  
  很多物流经理喜欢将业务同时分包给数家物流公司,认为这样可以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谁不行就下谁,各方肯定会拿出浑身解数。
  殊不知,你又不是三头六臂,哪儿有那么多心思去应对这么多的销售、客服、财务?但重要的是,十万的生意和一百万的生意,做法肯定不一样。何不给他更多的量,让他有更大的让步呢?
  所以,没必要分包那么多,把业务包给选好的一两家,让他们吃饱,活儿多了单位成本也就低了。企业的营销讲究批量作价,选择物流商也是这个道理。即使分包,也要有原则,不能把差异太大的服务交给一家不专业的公司,否则画蛇添足,反而不会走路了。
  化繁为简,把思路梳理好,就不会每天都焦头烂额。就算真出了险,一家大头的应收款多,他们也会更重视一些。这样一来,服务搞上去了,价格也低了下来。
  
  三、洋为中用
  
  前些年,洋物流纷纷大举进军内地,抢鲜体验一把外资服务成了物流用户的心头之痒。可体验来体验去,车还是车场的那几部车,客服小姐该不专业还是不专业。于是恍然大悟:外资物流公司都已经本地化了啊!
  这里并没有贬低洋物流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本地化的东西没必要花进口的价钱。
  那如何做到洋为中用呢?方法有三:
  1.剥离对你没有意义的服务。如在线实时查询,你不是快递用户,当然没必要掌控每个节点,再说那么多货,你查得过来吗?电话查询、日报汇总、紧急跟踪,才是最现实的。
  2.同台竞技,让内外资公司各显神通。在一旁仔细听听他们的唱标,就会发现差别并不大。应了那句话:中国特色啊!谁让它在中国干活呢?
  3.晾晾价。不是让你把价格公布出来,本人很反对这种做法,这既对物流公司不尊重,也有悖行业规则。所谓“晾”,是指在洋物流面前把本地物流的价格优势晾出来,让他们知道:如果用他们,成本会高多少。100%的利润让资本家上断头台,高出1倍的成本没几个老板会同意。
  以上三法适度使用,毕竟更换物流供应商是需要时间和勇气的。
  
  四、顺水推舟
  
  不仅外资物流,现在很多的本土物流公司都在拼命扩大规模,动辄投资上亿建物流园区,建全国网络。建了这么庞大的网络,必须有货才能运转下去。因此,在前期网络布局时,物流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销售起来往往不计成本,低价进入。
  那你还担心找不到便宜的物流公司吗?
  这与前面的“就近原则”有冲突吗?不然。想培养更多的供应商,是战略型买家的作为。
  
  五、搭顺风车
  
  在物流领域,1+1<2是你付出的低成本。
  比如,两个半车货分别装到一辆车上,每个的成本加起来,就大于把一车货放在一辆车上。当然你不可能来干配货站的活儿,但你可以找同类公司共用一家供应商,或成立战略同盟,共同应对物流供应商。这有点联合采购的意思,值得尝试。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魄力,多打听打听,用大公司为你“免费培训”的供应商。顺风车只要不走错方向,你就能免费享受便宜优质的服务。
  
  六、下去走走
  
  做物流经理的每天工作内容繁琐,天天坐在办公室看报表不说,接投诉、管库房,甚至担任灭火队长,基本没时间走访他的供应商。大家都说搞物流的像过河,常常看不清供应商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没什么特殊的办法,只能是平时多到河底下摸摸石头。
  怎么考察?
  要运输货物的,多到停车场转转,看看现在的行情怎么样了,跟司机也聊聊,问他们这一路油费多少,路桥费多少,哪儿乱收费,以后供应商跟你叫苦要涨价时,可以拿这些说事;要做仓储的,哪儿新盖了仓库打个电话问问价,上网查查政府物流园区规划,探探底价。
  大家都很忙,抽不出时间专程考察,平时现场处理时多走动走动,总能有所收获。永远不脱离群众的领导才是好领导,总在商贩中游走的买家才是聪明的买家。
  说到这里,物流费用可以节省一成以上了。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非要来个一竿子插到底,那不妨继续往下看。但注意了,以下方法可能会:1.让供应商没钱赚;2.服务急剧下降;3.公司重大损失;然后你下岗。所以,慎用。
  
  七、釜底抽薪
  
  做了几年物流的人,都认为第三方物流太虚,转手太多,总觉得付出的那些钱不值得,因此想釜底抽薪,花更少的钱,给真正干活的人。
  物流分包链可能很长,但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货物本身风险高,每次装货卸货,看似简单的体力劳动,实际上是资产转移的过程。上保险的物流公司不多,出了险赔得起吗?
  赔不赔得起是出事之后考验供应商的。正常运作,普普通通两个月账期,动辄数十万元的应收款,谁都害怕。投资的渠道很多,物流本身的资金回报率又不高,所以把资金压力转嫁到下一级身上是分包的原始驱动力。更多环节的人和公司参与到分包链当中,这种状况不可能短期内被打破。
  如果非要尝试,只能浅尝辄止。你把货直接给车场里的司机,现付。可财务那里预算不好办,给你大把现金你还不敢拿。浪费多少人力不说,出了事可就真抵不上省的那点钱了。
  
  八、过河拆桥
  
  有个故事一直在第三方物流公司流传。新人入行总被教育:不要相信甲方的承诺。曾经某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老客户要10万平方米的仓库,说你给我建,我租5年。这个老客户可是响当当的大牌企业,于是高层拍板同意上马。
  谁知风云突变,市场改变,没那么多货了,短期又没有其他客户填满偌大的仓库。仓库空荡荡,人心凉凉凉,大规模的投资承担着日出万金的损失。
  虽然甲方客户不是有意坑害供应商,但客观上却把物流公司拖进了苦海。把自己业务理顺之后,就抛弃当初付出巨大成本的供应商,这便是过河拆桥。是否遵守合同且不论,这样的行为捡了便宜,却失了供应商的心。
  
  九、拖欠扣钱
  
  这行情,做物流不容易,油价涨起来快,落下来难,今天抓抄,明天计重,物流公司的利润被剥蚀得所剩无几。钱对物流公司有多重要,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
  有账期就账期之前给,他们会给你好好干的。拖欠一来影响你在圈内的影响力,二来让物流公司也没法儿活了。有些客户靠罚钱来降低物流费用,这种方法能维持几许?你不忍心,更不能这样做。费用是要降低,但要用合理的方法。聪明的手段,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
其他文献
把必须协同的功能落实到位,至于这些功能到底是谁的责任,营销和研发部门到底采取什么流程来落实这些事,都是次要的。  研产销协同是企业运营效率之源,尤其是营销和研发的衔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产品力、策略水平,甚至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能不能落地实施。  而大多数企业的现实情况是:营销总是对产品不满意,认为研发有问题,业绩不理想的时候尤其如此;研发则总是埋怨营销提不出产品研发需求,“问你要什么你说不清楚,我开
期刊
自卑心理    特征:一见到卖场运营课长就紧张、害怕。“一是卖场办公环境很压抑;二是害怕话说不好,把事情搞砸了;三怕他们趁机‘敲竹杠’;最担心他们通知‘产品下架’……”    分析:  1.缺乏运作卖场的经验,面对训练有素,咄咄逼人的卖场运营人员,往往心生怯意。  2.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我们属于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每月都有可能被PK……”  3.过于高看竞品或其他产品。别人大做促销,自己“
期刊
为了进入农村市场,仅河南移动就要花费25亿元。而一旦让移动轰开了这个市场,哪个手机厂家能从中渔利呢?    25亿元搭建的农村渠道    以无公害大棚西瓜而闻名全国的河南省中牟县罗宋村,全村常住人口1364人,手机普及率达到28.3%,现在村里还在建设VPMN智能网和集团彩铃业务,村支部书记宋留志作为服务信息员,正积极带动乡人使用各种手机业务。  主导手机下乡活动的,是河南移动公司。从2006年开
期刊
这是个战略问题    激烈的市场竞争,逼迫啤酒行业逐渐引入深度分销理念,抢占终端已成为啤酒厂家的共识。  在城市市场,与中高档啤酒抢占大型餐饮宾馆、酒吧夜场、连锁商超不同,适合家庭消费的中低档啤酒的渠道出口,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类:  一类是即饮场所,如中小型饭店、大排档、快餐店,以及火锅店、小吃店、茶室、面馆、小饭店、烧烤店等;  另一类是非即饮场所,即顾客在售点买酒带回家消费,这样的终端主要包括
期刊
除了采购和课长,你还认识谁?在大卖场的运作链条里,还有其他角色你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打交道,不能不打好交道。这对二线品牌的业务人员来说尤其重要。    卖场总经理    卖场总经理就是店长,他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他关心卖场的总体业绩以及各品牌的营业数据,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一般不讲人情。在家乐福系,店长还对你的进场/淘汰出场握有相当的决定权。  所以在拜访店长之前,一定要在卖场内部人员的协助下,
期刊
制造商的零售化生存,并非源自大型零售商的强买强卖。纵然没有零售寡头,制造商的零售化生存也会以散落各地的专卖店或经销店的形态出现。    拥挤的零售空间    你需要购买一台空调,于是,你走近家门口附近的一家电器连锁店。从店员与你搭话的那一刻算起,到最终空调安装到位,能让你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看NBA总决赛的那一天为止,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经历了一场独具中国特色的购物体验。而且,这个过程远比你想象得复杂
期刊
“横柴入灶”是一句闽南语谚语。早年尚未发明瓦斯炉之前,人们需在灶中生火方能烹调,燃料则为木柴。因为灶门小、内炉大,放柴入灶必须直入,横放肯定进不了灶。此谚用来形容“明知行不通却蛮干”,或是引申为“强词夺理”的情境,十分精妙。  “灶”跟“柴”都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再怎么不知变通的人,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横柴硬挤入灶。然而,在工作领域上,面临的问题(灶)有时较为复杂,不易一次就用对方法(柴)。如果
期刊
合同成了纸上谈兵    与大卖场谈判,供应商往往非常关注合同基本面的条款,却忽略了合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执行问题。  事实证明,合同条款的增加是有限的,通常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产品年度谈判增加的比例为0~2%,而这些比例折算成金额也非常有限。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无效条款和执行消耗,以及由此给供应商带来的巨大隐性损失,却无人关注。  谈判的条款为何到了门店里,就很难落到实处?  深入调查后,我们发现
期刊
有的乡镇终端总是说没有现金。没问题。我买你一箱方便面。现在有钱进我的货了吧?店老板多会笑骂着将你的货摆上货架。    想跳得高,就得先蹲下    “乡下老汉不识货,只捡大的摸”。乡镇市场和城市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特性。某厂家曾千方百计将城市消费群普遍认可的浓缩洗衣粉铺货到乡镇终端,却卖不动,终端怨声载道,分销商叫苦连天,最后将主推产品调整为膨化洗衣粉,大量投入后才逐步稳定。  运作类似洗化产品这
期刊
厂家组织经销商坐在一起开会表决厂家的渠道政策,有人觉得这是负面的,但我觉得是正面的。大家都不签字同意的方案,即使强制推行,大家都不进货怎么办?还不如一开始就中止呢。  许多企业都觉得,自己的渠道管理似乎永远存在问题。创业时,成天为找到合适的经销商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企业做起来了,却又开始为了渠道忠诚度伤脑筋。  政策、回款、返利、结算,已成了厂商关系永远的主题词。经销商都在害怕,厂家是不是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