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床的那个男人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男人。
  男人姓苏,三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男人是本市菜农,城市扩建后被征了地,用补偿款开了一家沙石料厂,阔绰的出手与邋遢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暴发户。
  男人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每天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真想不通他怎么就那么爱吃肉。而且,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他便当仁不让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与3号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手术。儿子上小学,男人靠種地和养些鸡鸭过活。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是那个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街上卖的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日,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3号床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3号床的男人,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说自己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3号床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3号床的男人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新鲜的,有多少要多少。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压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挖。男孩很勤奋,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3号床的男人总是照单全收。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几个应季的水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多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3号床的男人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每个2毛钱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卖给男人。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接受了。从医院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3号床的男人手里拎者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及至走近,我才发现,他倒掉的竟是蝉蛹!男人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的太多。”
  “那你还买?”我疑惑地瞅着男人。“嘿嘿。”男人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接济者1号床的病友。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个男人粗糙容颜的背后,竟有一颗如此细腻而温软的心。
  
  (钟芳菲 摘自《辽宁青年》)
其他文献
教育,这是一个人类永远难解的题。坚守梦想或许是解题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俗人,也许永远都无法脱俗。但,只要你是一个教育者,就永远不应该去从俗,乃至媚俗,永远不应该在理想面前逃避——即便在现实中遭受打击、经历挫折,我们也不应该放弃追求理想的权利与自己当初的梦!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柱撑起一片天空时,惟有当你用理想之泉滋润、浇灌心田时,你的内心才会变得充实、澄澈和温润!也只有当你的
期刊
6月1日,学生们的节日。  学校里班主任们领着学生忙碌着,念童谣、写贺卡、排节目、练表演……  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  那一年,我什么都不懂。  那一年,我成了初中一年级四十多位学生的班主任。  往事如昨,依然清晰。  那时的我,其实自己也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什么教育艺术,什么班级管理,什么学生心理,啥也不懂。跌撞中,摸索中,我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着、成
期刊
2012年8月我有幸代表苏州,也代表江苏省,作为语文老师的代表来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1—2012年度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和来自全国18个省的31位语文老师一起进驻香港教育局,支持香港语文教育,帮助规划学校课程,培训语文教师。在这一年中,我们除了在香港教育局语文教育支持中心为自己所支持的两所学校工作外,还考察了十几所教育设施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确,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道德叙事是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用故事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传统经典与生活故事相辅
期刊
2012年9月22日至26日,“江苏省学科领军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研班”一行23人,赴台湾进行短期的教育考察。  考察行程短暂,我对台湾高中教育现状的了解仅是浮光掠影,但同祖同宗的文化根基,六十多年的政治割裂,使台湾的教育给我一种熟悉中透着陌生、平淡中透着新鲜的强烈冲击。在追记台湾之行时,我把这种点点滴滴碎片状的感受概括为“同根异枝花也艳”。  一、“火凤凰”与“板凳哥”
期刊
最近我镇举行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文。  这节公开课效果还不错,得到了校领导和评委老师的好评,我知道那是领导对我的鼓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本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  这篇课文重点讲述了“我”与母亲的对话,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
期刊
前不久,湖北襄樊市的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理由是“不懂感恩”。我不就事论事,倒想请教捐助者:“你为什么做公益事业?”回答肯定是:“为了回报社会。”既然是“回报”,那么理应只付出不索取,可现在,回报者居然要求被回报者“感恩”!这不叫公益事业、不叫慈善,甚至连“施舍”都谈不上,而是做买卖。不知道热衷慈善的比尔·盖茨每天要收到多少封“感恩信”!  我十分同情那5名贫困学子。他们首先是高昂学费的受
期刊
很多年前,我对门的邻居是一对小夫妻,男人姓李。  有一次,我家小兒拉肚子,止不住,跑到了市里的妇幼医院去看。医生说,住下吧。我说住吧。医生要我去交押金,我说多少钱,医生说,1500元。什么?1500元!我一下子傻在那里。  那时候,我刚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0多块钱。哪里会有那么多钱。  陪我同去的李姓邻居说,没事,我这里有。说完,从兜里掏出1000多块钱给了我。  半年以后,我去还钱,邻居家
期刊
博士回山村奔丧来了。  博士是村里飞出去的惟一的一只“金凤凰”。  博士上大学的学费是村人凑的,博士的母亲也由村人轮流照料。用村长的话说,博士是咱全村人的儿子,是咱们全村人的骄傲。就这样,博士由本科、硕士,一路读到今天。  山村偏僻,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跟外界联系。博士回村時,是村人用“山轿”抬进来的。村长说,除了当年八路军伤员,你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  博士回到村里,全村人齐来探望,大家把最
期刊
凡事最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是“略知一二”已经很不简单,能够把二看成三,当然可以更为圆满。在圆满中分是非,是中国人的和谐境界。    (一)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听见背后响起喇叭声,日本人会小步慢跑,闪到路边。美国人则挥挥手,边抱歉边走开。只有中国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无其事地走路。  中国人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到,更不是不管它。我们有反应,最后一定走开,只是急什么?慢慢来嘛,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