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社会情境的可行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近些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其类型的文章不在少数,但笔者发现大部分学者都集中在问题情境、探究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几种情境。社会情境基本没有被人单独地研究和阐述,可见阐述社会情境具有填补情境教学的理论空白的意义。现笔者就社会情境做粗浅的探讨。
  一、社会情境的定义
  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它的定义为“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后来由于人本主义思想渗透到教育领域,于是教育领域也开始用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课堂、研究情境,接着一些学者和著作对社会情境的含义做了阐述,虽然社会情境仍存在很多争议,最基本的概念内涵界定仍未清晰,但经过我梳理有这样几个定义可做参考:社会情境就是社会环境中的对团体或个人发生直接影响的社会微环境,如风俗、文化、语言、角色规范、小群体(其他学生)等;与团体或个人有一定联系的其他团体(其他学生)和他人;是某个文化或次文化中的成员所熟悉的社会互动类型。
  从这几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社会情境的几个关键点:第一,它是一种人际互动的场合;第二,这种场合具有社会属性,重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三,不是所有的环境都叫做情境,只有对人发生影响的有社会属性的环境,比如人,才叫做情境。
  在了解社会情境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社会情境的可行性。
  二、创设社会情境可行性的论证
  1.社会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从古至今,课堂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但他们的研究大多从教育学的角度,近些年来课堂的社会属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承认。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康宁教授就是其中一个,他在《课堂教学社会学》中的前言部分写到“从理论层面看来,课堂首先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然后才是教育(特殊社会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即是说课堂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空间,具体地说,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课堂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系统——班级与小组;(2)课堂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角色——教师和学生;(3)课堂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文化——作为法定文化的教学内容以及作为亚文化的教师文化与学生群体文化;(4)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以及人际交往;(5)特定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以及由此发生的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总之,课堂具有各种社会属性,而且存在“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及人际交往”。所以在这样一个小社会创设蕴含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场景的社会情境是再自然不过了。
  在课堂上创设社会情境即是要利用这种人际交往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营造浓烈的人际互动氛围。但这种社会情境必定是特殊的,因为它的主体是学生,空间是课堂。
  2.社会情境创设的实践依据。一是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生物教育领域所倡导的STS教育要求生物知识要融入生活情境、生产情境,生产、生活情境中必定含有人际互动。二是初中生的特点。初中生处于一个朝气蓬发的年龄,他们爱动,爱与同辈交往。所以说创设社会情境是完全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
  三、与社会情境创设相关的问题
  1.创设社会情境的意义。不少人对生物课堂上创设社会情境持怀疑的态度,认为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各种情境是具有理科特色的,它能促进学生和自然科学的相关素养的培养,而社会情境很明显是带有人文色彩的,和生物学科的性质不符。
  笔者认为这种思想不妥,至少偏狭隘。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新课改后,大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从以往的单纯灌输和接受转变成了互动交往,也就是说符合新课改的课堂是充满了社会情境的,不仅仅局限于人文学科;第二,我们很清楚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终将走向社会,他们需要各种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学科知识和技能,也可包括各种社会技能。如果说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都依赖于鲜活的情境,那么社会技能对情境的依赖性可以用鱼和水来比喻;如果说这些社会技能仅仅依赖于少得可怜的集体活动或者班会活动,那么培养这些技能的设想也就是一纸空文。所以,生物课堂创设社会情境来培养合作技能是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2.创设社会情境面临的问题。与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的创设相比,创设社会情境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具备更强的课堂管理能力,毕竟青春期的学生生性活泼,教学中容易出现比较乱的局面,这些都是正常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后拓展视野,多研读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自身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而不是逃避困境,要知道任何一种新理念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总的来说,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在课堂上创设社会情境都是可行的,相较于以前的情境创设,它是用崭新的社会学角度考量,笔者相信在以后的情境研究中,这是一种趋势。
  (责任编辑黄春香)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
据经合组织网站2012年6月28日报道.该组织近日发布了PISA第17份专题报告——《大城市是教育的资产还是负债?》这份报告指出,在大部分国家.各国大城市的学生成绩差距很小。葡萄牙
5月14日,美国FDA发出通告,确定临床医师和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可恢复使用Rotarix(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混悬液)疫苗,并可继续使用RotaTeq(五价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液)。
一、听的解析  听在本文章的含义是指学习者通过人与人的对话交流活动,或者通过听音频设备所播放的音频,对相应的语言信息进行解构(解析、分辨、筛选、储存)和建构(理解、整合、再理解)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听者要想很好地把握听的内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正常的听力;(2)音频的音质要达到一定的标准;(3)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技巧;(4)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5)具备一定的综合智力。在此
一直很喜欢贵刊“声音数字”栏目中的漫画,恰到好处的评点了社会热点,发人深省又能博人一笑。上期贵刊的漫画讨论了“山寨药”,不由让我想起前两天刚买的山寨版金嗓子喉片——金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内容触及个人的心理、品德和行为,而且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乃至天文地理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力地促进广大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正】据越南《民志报》5月15日报道,与前些年的低迷情况相反,越南今年师范专业报考人数比前几年明显增多。最明显的是河内第二师范大学,今年报考人数大约有1万人,2010年只有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配股是其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配股是指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目标与经营需要,经证券监管部门核准后向全体股东按一定比例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有关概念,分析了现代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北大钱理群教授近年来颇受世人关注,尤其是他针砭中小学教育时弊入木三分,且大胆把脉,勇于进言。笔者近来翻阅了钱老的一些著作、访谈资料,觉得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很有帮助。笔者不揣浅陋,试就钱老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略谈个人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首先,钱老十分强调育人功能,张扬个性。钱理群认为,语文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立言”来“立人”,中学语文教育要在人文精神培养上给学生打下“一种精神底子”,即厚实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