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充满创造的享受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创造享受的,应该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文本、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在享受中用内心的感应去印证、诠释语文的神韵、博大与深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超越知识,走向生命,走向智慧,熠熠闪现生命的活力。
   一、真诚对话:创造享受的惬意时空
   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创造享受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对话过程。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对话,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安全、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与课堂文化,这就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地聆听学生们的心声。因为真诚的聆听,意味着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往、情与情的融汇;意味着还学生思维的自由,还学生表达的自由,还学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对学生标新立异的青睐,对学生“旁逸斜出”的宽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聆听到学生思想“抽穗”、思维“拔节”、情感“裂变”的声音;学生们才能一篇文章多种读法,才能百鸟朝凤,各鸣佳音。
   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意味着教师要面向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与学生交流,是就是,非就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需要掩掩饰饰。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真实、质朴,不刻意雕琢,让教学在自然的状态下逐步生成。鲁迅先生曾说:一个情感冻结的思想家是绝对进入不了文学的。同样,一个情感冷漠的教师也是绝对走进不了学生心灵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自身情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真正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精神对话,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还意味着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式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唯有真诚的对话,师生双方才能亲切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唯有真诚的对话,才能让课堂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让师生在灵动、开放的“时间流”中,沐浴人性的光辉,享受思想的自由。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天,这位老人仅仅是在钓鱼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有的说:“老人是在欣赏风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下仍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课堂上,学生思维是那么深刻,那么广阔,那么独特——这一切正是真诚对话的结果。可见,真诚的对话带来的将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开放、开通和开明。
   二、有效激励:创造享受的不竭之源
   激励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的动力源泉之所在,更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相信儿童有创造的潜能。因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其次,要给儿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再次,要给儿童创造切实的指导。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激励必须是“有效”激励。当前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思想认识朦胧,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实质,误以为激励就是对学生“标新立异”的不置可否、一味盲从。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同时也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语文教师的激励应是基于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基础之上的“严格要求”,学生想对没有、说对没有,都是需要直面的。语文教师必须建构起科学而系统的实践策略,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指引。因为教师对学生做出的任何随意的迁就、低俗的认可和廉价的表扬,都将给其精神世界的提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自主作业:创造享受的自然延伸
   创造享受应该成为理想的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这种“创造享受”不应该只荡漾于课堂,更应该让这种“创造享受”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其乐融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个性。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角色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应真诚地当好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丰富的“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途径和方式,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期限——这无疑让“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学生主体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的精神“大餐”。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竹园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可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从人性这个角度分析潘金莲,她的淫乱之丑和杀人之罪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做支撑的。她同时也是受害者,从她的命运悲剧可以反衬出众多下层妇女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金瓶梅;潘金莲;人性    潘金莲是兰陵笑笑生从《水浒传》里借来,暂缓死期的一个女性。在《水浒传》中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我国体育院校社团文化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关于构建体育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议及对策。通过对体育高校社团文化存在问题、特点、对策的探究,了解到发展体育高校社团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对我国体育高校社团文化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体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所谓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的基础上自愿自发地组织起来,通
期刊
摘要:网络作为除了广播、电视、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体育新闻也逐渐成为体育界的强势领域。通过对网络体育新闻独特优势的研究以及当今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根源,并提出解决建议,使网络体育新闻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体育新闻;网络媒体素质   一、 网络体育新闻的独特优势  
期刊
摘要:思政课要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下工夫.。适时根据授课内容,引进红歌,在课堂教学中唱响主旋律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寓理于教中,达到预期的教书育人效果。   关键词:红歌;高职思政课;运用   一、高职思政课为什么要引进红歌   高职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
期刊
摘要:现在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自然科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利用不同领域的探究方法去认识自然世界,通过相互渗透,体现不同学科互相结合的优势,可以极大的拓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化学教学;等效;不确定性;等效性;互补性;守恒   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各方面存在广泛联系的动态系统。现代哲学思想提出了“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原则,以及人类思维的结构使得不同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能和谐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永恒目标。   一、以兴趣为先导,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学习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艰苦劳动。学习必须以勤奋为基础,但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爱好
期刊
摘 要: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安全思想教育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有效的安全思想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因而,增强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非常重要。   关键词:安全生产;思想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矿生产永恒的方针,而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则是煤矿各级党团组织的重头戏,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和评价检验的重点,本文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尝试将批判阅读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希望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批判阅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批判性阅读作为一种深层次阅读,强调
期刊
献给玛贝尔,也献给所有的  非洲妇女,她们受尽了  谣言、诽谤、敲诈  和大男子主义  带来的  痛苦。   读完这部小说,我为非洲妇女的处境流泪了。  ——巴贝特·西伯(驻喀麦隆的德国志愿者)   要改变现状,非洲妇女必须起来斗争,同时开明的男子有责任纠正传统之恶俗。  ——玛丽·阿玛(美国)   这是一场反敲诈、诽谤和恶意中伤的战争,这种敲诈、诽谤和恶意中伤导致非洲许多家庭破裂,也使许多
期刊
阅读教学本身具有的模糊性与明晰性,不确定性与确定性,近似值与精确值,变化性与稳定性,随机性与固定性,开放性与模式性等特性,是相互对立、两两共存、矛盾统一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决不能局限于精确领域,而忽略模糊领域。在阅读教学系统中,由于阅读主体(学生)本身存在的“模糊心理”,认识过程具有“模糊——精确——模糊”的规律,以及阅读客体(文本)内在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去阐释文本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