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煮酒 苍山论道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作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滇西通衢、博南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9月24日,以“生活在别处”为主题的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在古城南门拉开了帷幕。一踏进大理古城的主干道,大理国际影会的宣传语和作品随处可见,让人感到了浓浓的艺术氛围。本届大理国际影会分成摄影展览和新媒体展两大类别,在国际化、专业化、展演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比前两届有所提高。至10月7日闭幕,共展出200多个摄影展览,照片总数超过6000幅,其中国外作品约占40%,国内作品约占60%。这些精美的摄影作品将大理古城变成了一座观看之城,吸引了无数游客、摄影师、专家前来观瞻,同时也为这座国际化的古城增添了文化气息。
  
  大理影会有什么
  展览:此次大理国际影会共分为国际展、中国展、媒体展、新媒体展和邀请展。其中银海山水间展区主要以国际性展览为主;桃源居展区为中国展;武庙会、红龙井展区、蒋公祠展区为媒体展;大理市电影博物馆主要播放新媒体展;复兴路展区、而居美术馆则为邀请展。
  摄影比赛:本次大理影会举办了魅力云龙摄影大赛、腾讯微博全民拍大理有奖摄影比赛、“银海之夜”谁的大理摄影比赛、评选摄影和新媒体的“金翅鸟”大奖等比赛及部分比赛的颁奖仪式。配合本次影会举办的主题,举办了美国顶级哈雷摩托现场拍摄、人体艺术摄影等系列活动,给参与者带来了新奇体验。此外,本届影会还推出了“360度实景漫游”,网友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网络置身于三维立体空间,穿行和观赏大理国际影会的各类摄影展,让活动从台前一直延伸到网上,延伸到摄影人身边。
  讲座&论坛:法国宇宙图片社总裁Annie Boulat,这位来自法国的70岁高龄的老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与摄影结缘的点点滴滴,回忆了她与已故丈夫、摄影大师皮埃尔相濡以沫的生活,并播放了皮埃尔的经典图片,讲解了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此外,雅昌摄影综合服务主题讲座、中国大理“腾讯”国际新媒体高端论坛如期举行。
  
  大理影会展什么
  本届大理国际影会主展区分为“浪漫欧罗巴”——欧洲作品展、“时空美利加”——美洲作品展、“活力亚细亚”——亚洲作品展、“精彩三地情”——港澳台作品展、“意象中国风”——中国大陆作品展五大类。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介绍时说:“我们邀请到国内外不少支持者,国内的有摄影家朱宪民、策展人姜建、颜长江、王瑞、画儿等;国外的有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美国光圈基金会和法国宇宙图片社等机构,相信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找到自己的快乐。”
  美国著名摄影家玛丽·艾伦·马克、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和曾经为美国多任总统拍摄肖像的美国摄影大师威廉·克鹏在内的诸多摄影作品集体亮相,一系列回顾和精品展格外引人注目;法国宇宙图片社送展的皮埃尔·布兰特和亚历山德拉·布兰特父女精选作品展“两代人两个亮点”令人目不暇接。皮埃尔曾为《生活》周刊工作近20年,其后又一直为《巴黎竞赛》画报工作到退休,此次展出的50幅照片时间跨度大、题材丰富。而相比父亲漫长的摄影生涯,英年早逝的女儿亚历山德拉更像一颗流星。1998年,她被派往科索沃担任战地记者,其作品像一部现代灾难的备忘录,并不过多记录战争的场面,而是从侧面展现战争的残酷,从人性的角度见证历史的发展;当年滇越铁路工程师亚历山大·玛尚拍摄的20幅百年玻璃底片首次与公众见面;世界摄影大师的经典原作如《胜利日之吻》、《失业者》、《达利与骷髅》等走进了展览区。
  新华社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大型展览之机,委派年轻驻外记者用两三个月时间对大部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进行拍摄,本次影展首次展出了这些作品;而由本刊主编李根兴策划的“热爱摄影,热爱世界”——纪念《摄影世界》三十华诞封面精品回顾展也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展览同时在银海山水间展区展出,颇受观众的关注。此外,由李媚、徐晋燕策展的“逝者如斯——张谦纪念展”展览,将张谦和他在云南拍摄的照片带回来,不仅是对故人的一种告慰,更是让一颗喜欢漂泊的心回到他的温柔之乡;摄影师王立力拍摄的“云南40年”、广州年轻摄影师陈海拍摄的“广州”、宋福利拍摄的“肖像”、安哥拍摄的“再见三峡”、克里斯汀·柯尔杰拍摄的“生活在别处”、策展人曾璜、焦红辉策展的“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王瑞策展的“泰吉轩画廊世界摄影大师原作展”等,都是本届大理国际影会值得驻足的地方。
  
  大理影会看什么
  本届大理国际影会摄影类总策展人阿兰·朱利安是法国摄影家、著名国际摄影策展人,他在提到自己的工作时说:“作为总策展人,我把这次的重心放在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超现实主义摄影,一部分是肖像摄影。我们通过展示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以及其港澳台地区经典的、新锐的摄影师的作品,详细地诠释‘生活在别处’这个主题”。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总策展人、英国伯顿大学教授、荷赛第一届流媒体评委大卫·克拉克认为新媒体有三大优势:一是当你看所有信息的时候,可以往里面添加自己的观念,它是‘一对多’,但新媒体是‘多对多’;二是在新媒体中大家的联系更为紧密,信息不断叠加;三是让声音、图像、录像等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媒介中,不必被不同的媒介方式分开,媒介的功能不再单一,这对媒体人来说,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播新媒体理念,让中外新媒体作品进行一次正面“PK”,在影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大理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颇受媒体关注,论坛上播放了新媒体短片和纪录片100余部,每个视频约10分钟,分别为海外视频播放、中国视频播放和学生视频播放,并邀请国内外新媒体报道的杰出代表就“新媒体往何去”、“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新媒体职业道德技术规范”为主题进行了研讨。新媒体的运营模式随着因特网和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可报道方面为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准则、新媒体的交互平台运用与渠道、新媒体如何盈利都是值得业界人士关注的。大理国际影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摄影展览,更应该是各路人马的一次思想交锋。
  
  大理国际影会PK平遥摄影大展
  就在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的举办前几天,在国内业界同样颇具影响力的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刚刚落幕。同样在古城举办,同样是国际性影展,几乎同一时间举办,难免让人有所比较。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每年9月定期举办不同,大理国际影会的时间不固定,去年选择了8月初,而今年则选择了9月下旬;从作品数量上来看,已经举办了11届的平遥摄影大展吸引了国内外3000余名摄影师,奉献出400场展览、30000多幅摄影作品;而仅仅举办三年的大理国际影展虽然只展出了6000余幅作品,也算很不错了。
  从主题上来看,今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学术主题为“返回原点”,意在探讨数码技术之后的摄影将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确认自身的价值,面对摄影的新发展,是要向传统摄影术说再见,还是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摄影术的新价值。大理国际影会的主题“生活在别处”是19世纪法国一名天才诗人穷其一生努力实现的梦想,这句话很美,充满了活力,米兰·昆德拉用这句诗做书名,写下一本传世之作,后来又有人用这一诗句拍了一部传世的电影。作为大理国际影会的主题,主办方希望把影会办成一个美丽如梦的世界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的盛会。其实,无论是平遥摄影大展,还是大理国际影会,在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摄影节的同质化是都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摄影节的作用除了是帮助大家沟通和交流,帮助摄影师与策展人、评论家、观众之间建立联系之外,除了是一种传播手段外,更应该展现一种潮流趋势,唤起更多人对摄影、对艺术的尊重。
其他文献
一到新闻总署,就见到最崇拜的两个人  解放前夕,我正在上海东吴大学读法律二年级。听说华东新闻学院要招人,为新中国培养新闻人才。但它有个条件,要大学二年级以上才能报考。因为法律跟新闻有点关,我就去报名。一看,都是有名的人,当时上海报纸的主编、副主编都去报名了。我一看这些人来我怎么比啊!结果他们都没被录取,那些人背景都有些复杂。那个时候主要是政治审查,政审我没有问题,学生嘛,单纯,而且进步,是学生会介
期刊
这期的摄影人爱读书,我为大家选择了两位纪实摄影风格的摄影师,一位是湖北的“九头鸟”大哥宋刚明,现为影像学教授,享受长江学者待遇;一位是出自中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马宏杰。  如果是本刊的老读者,对宋刚明先生一定不陌生,他的器材使用心得及专栏“宋呆子侃影”,曾是许多读者的必读文章。他追踪多年拍摄出版的《戒毒女》,揭示了中国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疮疤,虽然有许多记者都关注这个题材,并进行了多视角的
期刊
高清影像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可谓瞬息万变,技术的改进势必会造成拍摄设备——DV的功能进化。佳能DV作为当今市场的主流DV产品也在今年的新品中增加了很多有用的功能。  在了解高画质图像的成像过程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些FULL HD的概念。FULL HD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也是全高清视频影像的标准,它的有效显示分辨率为1920×1080。正是因为使用了更大画幅和更精密的像素
期刊
编者按:“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截至7月中旬已收到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多国的投稿2000多幅,其中不乏佳作。有意以摄影关注贫困的摄影师们,应该了解哪些历史,避免走进哪些自觉或不自觉的误区,还有没有拓宽题材表现范围的可能?本刊特约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胡武功和顾铮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思考。    “拍摄贫穷”当下很热,也终于成为主流传媒的话题,虽然晚了一些,毕竟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普世价值。其实,早在上
期刊
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画册,《瞬间·幕后——新华社记者陶明百幅新闻照片聚焦》。画册中收录的都是陶明这些年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有些曾被媒体多次刊登或获过大奖。画册中也附有照片中人物、情节的故事。新华社摄影记者出画册的不少,但是就我所见,陶明是第一个以新闻图片附采访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个人作品集的摄影记者。  翻看这本画册,我就像看到电影的一幕幕情节。透过照片,和这照片讲述的故事,一个风
期刊
第十一届平遥摄影大展除了大规模的作品展览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继承了平遥自创办以来注重学术交流的传统。国内外众多资深策展人和摄影界专家聚集一堂。像“返回原点”学术展论坛、“面对面”专家见面会、早期摄影史研究暨《中国摄影史》新书发布对话会、如何走进基金会及画廊讲座,以及许多针对某个方面或个人作品的讲座,大大小小从平遥大展的开始贯穿至最终。    “解答了我的一些问题”  摄影节值得
期刊
2009年10月13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瓦基尔地区,一头长颈鹿因干旱而死亡。   位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某村庄的一座仓库。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地区的一座村庄,人们从一个20米深的坑里取水。   肯尼亚东北部,人们走在通往取水点的路上。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拼版照片,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阿提埃克比贫民区生活的孩子,渴望拥有像样一点的玩具。  11岁男孩库利巴利·沃里希奥手中拿着他最喜爱的玩具;左下图:这
期刊
应该说,我的摄影历程是跟国际摄影节密切相关的。1996年3月我参加了美国著名的休斯敦摄影节,那是我第一次在国际上参展。说到那次参展,还要从马克·吕布说起。  1993年,我正在深圳出差,杨延康说带我去见马克·吕布,而我正巧也随身带了一盒自己的小样片。记得当时马克·吕布的房间里站满了等他点评作品的中国摄影师。看着他们做工考究的照片,我又羞愧又后悔:没舍得买80多块一张的进口相纸,用的是30多块的国货
期刊
2011年9月19日至25日,第11届平遥国际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摄影师参展,展出图片3万余幅。本届摄影大展以“瞬间·永恒”为主题,回归了摄影艺术的本源,也开启了大展新的航程。   再次踏上平遥的土地,摄影节的气氛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展览场地有所减少,前来观展和看热闹的人似乎没有以前多了,然而展览和作品的整体质量却有一定提升。十年磨一剑,本届平遥大
期刊
当许多人将蒂姆·弗兰克的这组名为《马属》(中文画册译名也称《天马》)的作品集翻译为“马”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其中的许多内容和作者的特别用意。就像在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蒂姆都要与每一个交谈者强调的一样,这组有几十幅的展出作品不仅仅是关于“马”这一种动物,还包括马属中其他如驴、骡等奇蹄目动物。  当然不仅仅是种类丰富这么简单,其实蒂姆·弗兰克的这组《马属》作品在看似商业拍摄光线唯美表现、充分展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