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教学只有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方法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就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初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认为应更有一种责任感,利用好政治课堂这一阵地为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往往枯燥无味,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课本中虽有不少材料,但由于材料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脱离实际,忽视了学生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理解,造成政治学科实用性不强。因而思想政治教学只有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培养跨世纪人才。时事政治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重视时事
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强调它的学科知识性,还强调它的思想引导功能。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理应受到思想的感化和熏陶,从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8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7.1级地震,对此国家都设立哀悼日,举国哀悼三分钟。这三分钟对学生心灵的触动,远远胜过教师对他们的一番讲述和分析。这就是时事政治的作用,不仅是“事”,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要求学生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把握尽可能多的生活现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渗透时事政治教育,充实教材,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才能很好地满足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这一要求。
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教学的方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学生关注的重大时事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作为导入新课的开场戏,用以撞击学生的兴奋点,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一问题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观看“国庆五十周年阅兵仪式”的录像,学生们一下子就被仪式上列兵们整齐雄壮的姿态吸引,这时我问他们:士兵们用了多少时间练习才达到整齐如一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由于国庆阅兵是学生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因而时事材料一提出,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再据此设问,通过设疑,激发同学们求知解惑的欲望,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二)由感性到理性,便于知识的归纳。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国内外重大时事材料作为学习理解政治理论观点的认识基础。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节内容时,我先用计划经济时的凭票供应比较现在市场经济时的开放搞活;然后列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数据——从数字看中国的发展;再引导学生看看自己身边的变化;最后显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评价,得出结论:我国的强盛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通过这样的时事教育,同学们接触社会现实问题,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方法观察分析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三)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实行双开考试,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试题注重设置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突出反映当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现象的一些热点和重要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选择典型的时事材料作为载体,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中考复习中,我精编了一些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一届人大、世博会、民生工程、中国统一问题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专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及邓小平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样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选取时事的具体要求
(一)选材要有针对性。
选择时事形式的材料不是盲目的,什么都可以选的。我认为在选材方面要考虑以下四方面:一是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国内外大事。二是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大事。三是按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国内外大事。四是要考虑学生对某一国内外大事的兴趣。按照这几点去选择时事材料,可以做到既精练又准确。
(二)形式要多样性。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时事教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教师讲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就某一专题收集材料,然后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归纳正确观点;还可以布置学生看报纸听新闻广播,出时事墙报和板报。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出时事专刊。
(三)时间要讲求经常性。
时事形势有着新闻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时事教育要抓住时间的特点,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进行。每当有重大时事政治事件发生,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通报,而且要时用时新,这就是经常性的基本要求。
(四)內容考虑知识性。
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科学,运用时事教育要考虑科学性、知识性。例如在讲解西部开发时,我不仅向学生解释了西部地区的概况,还向学生介绍了开发西部的意义及重大前景,使学生由表及里,不仅掌握了浅显的知识,而且向纵深发展。
(五)要求提倡行为性。
在教学中进行时事教育的目的在于不仅使学生懂得中国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大事,而且在于使他们了解时政大事的同时,懂得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能用科学理论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现象,并力求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去说话,去分析,去做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与“行”的统一。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时事教育,选材方面应从盲目性向针对性转变,形式方面要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时间方面要从突击性向经常性转变,内容方面要从肤浅性向知识性转变,要求方面要从观点性向行为性转变。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政治教师只有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利用好这一时事教学资源,并与课本内容的教学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资料:
[1]保丽云.浅谈时政教育的几个误区.楚雄师院附中.
[2]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 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方法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就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初中政治教学工作者,我认为应更有一种责任感,利用好政治课堂这一阵地为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往往枯燥无味,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课本中虽有不少材料,但由于材料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脱离实际,忽视了学生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理解,造成政治学科实用性不强。因而思想政治教学只有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培养跨世纪人才。时事政治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重视时事
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强调它的学科知识性,还强调它的思想引导功能。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理应受到思想的感化和熏陶,从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8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7.1级地震,对此国家都设立哀悼日,举国哀悼三分钟。这三分钟对学生心灵的触动,远远胜过教师对他们的一番讲述和分析。这就是时事政治的作用,不仅是“事”,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要求学生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把握尽可能多的生活现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渗透时事政治教育,充实教材,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才能很好地满足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这一要求。
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教学的方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学生关注的重大时事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作为导入新课的开场戏,用以撞击学生的兴奋点,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一问题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观看“国庆五十周年阅兵仪式”的录像,学生们一下子就被仪式上列兵们整齐雄壮的姿态吸引,这时我问他们:士兵们用了多少时间练习才达到整齐如一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由于国庆阅兵是学生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因而时事材料一提出,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再据此设问,通过设疑,激发同学们求知解惑的欲望,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二)由感性到理性,便于知识的归纳。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国内外重大时事材料作为学习理解政治理论观点的认识基础。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节内容时,我先用计划经济时的凭票供应比较现在市场经济时的开放搞活;然后列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数据——从数字看中国的发展;再引导学生看看自己身边的变化;最后显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评价,得出结论:我国的强盛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通过这样的时事教育,同学们接触社会现实问题,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方法观察分析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三)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实行双开考试,开放性试题、开卷考试,试题注重设置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突出反映当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现象的一些热点和重要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选择典型的时事材料作为载体,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中考复习中,我精编了一些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一届人大、世博会、民生工程、中国统一问题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的专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及邓小平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样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选取时事的具体要求
(一)选材要有针对性。
选择时事形式的材料不是盲目的,什么都可以选的。我认为在选材方面要考虑以下四方面:一是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国内外大事。二是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大事。三是按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国内外大事。四是要考虑学生对某一国内外大事的兴趣。按照这几点去选择时事材料,可以做到既精练又准确。
(二)形式要多样性。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时事教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教师讲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就某一专题收集材料,然后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归纳正确观点;还可以布置学生看报纸听新闻广播,出时事墙报和板报。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出时事专刊。
(三)时间要讲求经常性。
时事形势有着新闻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时事教育要抓住时间的特点,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进行。每当有重大时事政治事件发生,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通报,而且要时用时新,这就是经常性的基本要求。
(四)內容考虑知识性。
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科学,运用时事教育要考虑科学性、知识性。例如在讲解西部开发时,我不仅向学生解释了西部地区的概况,还向学生介绍了开发西部的意义及重大前景,使学生由表及里,不仅掌握了浅显的知识,而且向纵深发展。
(五)要求提倡行为性。
在教学中进行时事教育的目的在于不仅使学生懂得中国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大事,而且在于使他们了解时政大事的同时,懂得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能用科学理论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现象,并力求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去说话,去分析,去做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与“行”的统一。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时事教育,选材方面应从盲目性向针对性转变,形式方面要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时间方面要从突击性向经常性转变,内容方面要从肤浅性向知识性转变,要求方面要从观点性向行为性转变。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政治教师只有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利用好这一时事教学资源,并与课本内容的教学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资料:
[1]保丽云.浅谈时政教育的几个误区.楚雄师院附中.
[2]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