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是个伪命题?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一个看似耸人听闻的论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个伪问题”,所谓“十八亿亩红线”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从学理逻辑来看,茅于轼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的解释是:第一,中国的土地极度稀缺。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应该加大城市化力度,因为城市土地的价值更高,比种粮的收益高,也更能解决就业问题;第二,中国应该加大粮食进口力度,因为粮价还很便宜,中国进口粮食所需费用与中国出口额相比,微不足道;第三,从进口依赖度来看,中国面对的石油危机比粮食危机要严重十倍,粮食并非中国的短板;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国内外粮食市场正常运转,中国绝不会发生饿死人的大饥荒。
   单纯从粮食数量的角度提出反驳,看来都不够有力。比如有人认为:第一,外国可能停止对中国的粮食出口,或者以此为筹码进行要挟。但茅于轼可以反诘,少数国家要全面封锁中国,乃至中断全球粮食市场的运行,极为困难,几无可能。第二,粮食数量可能有波动,从而影响对中国的粮食出口。茅于轼仍然可以反诘,粮食由于气候原因而全球减产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龐大粮食市场的运行可以逐渐抚平缺口。
   应该说,这个方向上的博弈,经济学家略胜一筹。但是关于“粮食质量”的讨论,其他学者的意见就重要得多。单纯从字面来看,食物越多,当然越不可能饥饿。我们真的感觉饥饿了,就说明自身的需求发生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不是粮食。所以研究粮食问题,不应该光盯着土地和粮食产出。那只是供给的一面,还要看看全世界人民的胃,那才是我们的需求。
   比如说,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全中国人民一年最多消费4公斤肉,一般都要凭票供应。现在已经达到近60公斤,算下来每人每天都要消费三两肉。很多城里人都吃腻了肉,忙着减肥和“乐活”。与此同时,蛋、奶的消费数量也都有极大程度的提高。中国人已变得和西方人一样嗜肉,看看满大街的烧烤摊、快餐店应该想到,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怪现象。
   要知道,这种改变的同时,是我们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我们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一般认为是经济发达的表现,因为人们可以把更多资金投入娱乐、休闲或者更有回报的投资上面。只有似乎不通经济学的斯蒂尔不吃这一套,对这个现象表示忧虑,觉得人们把饮食这项天大的事情给工业化、机械化,每个人的胃和头脑一同全球化,实在是危机重重。
   这些数字的背后,更深刻的意义是我们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的变化。先是腌制品,然后是罐头,再后来是冰箱的普及。现在保鲜技术、运输技术和农业的发达,一面从储藏环节入手,一面从生产环节入手,已经可以保证我们在一切季节吃到一切食品。如果愿意再多付出少量运输费用,我们就可以随时吃到全世界的一切食品。
   千百年来,在粮食问题上,人们面临的总是食物的稀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动物就吃虫子,反正想尽办法来维持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热量。但是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食物丰裕社会”,我们目前稀缺的资源是胃的容量。很多人都说,现在要追求吃得健康,而非吃饱,用经济学术语表示,就是约束条件发生了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的时间也变得更宝贵,更稀缺。原本我们把一日三餐,特别是晚上一顿,作为每天最大的享受,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但在全球资本主义的今天,我们已经更习惯用资本家的眼光看世界,把吃饭当作浪费时间的琐事,只不过是再生产所必需的无奈条件。买菜、做饭、洗碗的过程尤其无法忍受,所以快餐以及各类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大规模出现,意味着我们对待饮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今天只有少数贫困的人和少数富裕的人才能认真对待饮食。贫困的人,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无所事事,所以可以安心吃饭。富裕的人,不需紧张地把时间用于再生产,所以也可以认真对待吃饭。
   食品的市场化、全球化,导致许多变化。很多人都已意识到,食品非季节化、非地域化(也就是全时段、全球化)的必然后果,是食品的同质化。全球很多地方都盛产苹果,但最后必然是少数表面光鲜、保存时间长的苹果被全球化,挤掉其他苹果的市场份额,很可能它并不是最好吃的。
   但反过来看,食品的市场化、全球化也有很大的正面意义。比如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淀粉食物中的两项,土豆和玉米,原产地都是南美。正是这两种食品传入欧洲和亚洲,才导致整个世界历史的改变。
   而且同质化的现象绝非食品领域所独有。在文化方面,全球各地方言正在迅速消失,英语等强势语言不断扩张;技术方面,从电脑到互联网到微软到谷歌,大公司通过垄断技术标准,消灭了无数小企业;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无不如此。有许多种理论都试图解释这些现象,如模仿、扩散、路径依赖、垄断竞争等等。而与之相应的反同质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比如更多人开始支持方言,更多人开始使用小众但出众的新技术产品。在食品领域,也有更多人拒绝快速食品,追求有机食物、顺应季节的本地食物等等。
   食物领域充满了悖论,也不妨视作不同观念的竞争。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牢骚,“只有农民每天吃的才都是有机食品”,“美国人吃那么多肉,然后再到跑步机上甩掉”,“有钱人都又黑又瘦,胖的都是穷人”,背后就是观念的竞争。
  英国作家Derek Cooper的一句话很妙:“那些在谈论食物时使用战争作为隐喻的人,对食物的认识往往比他们承认的更准确。”
   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雅典就开始从黑海进口粮食,因为雅典的局部土壤(疏松的砂质土壤)不适合种植粮食,只得进口。雅典设法把它的弱点转化为优势,发展出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随后在战争中成了一个决定性的武器。
   后来的罗马亦是如此。罗马虽然可以出产粮食,但只有进口粮食才能满足它不断扩张的需求。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罗马已经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进口粮食,后来更是把整个地中海沿岸都作为自己的粮仓:每天运往罗马的食物包括,来自西班牙和突尼斯的酒和油,来自高卢的猪肉,来自希腊的蜂蜜以及最重要的来自西班牙的酱汁,那是一种已发酵的鱼酱。很显然,如果没有它们,罗马人的生活是过不下去的。
   大英帝国在17世纪的崛起,背后亦是类似逻辑。比较一下英国和法国的温度、降雨,再计算一下英国的土地,就能知道英国是一个很难发展出高效农业的国家。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向外扩张,战争、殖民或者贸易,最终也做到了这一点。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这些没有很好农业基础、没有足够丰富食物的国家,不得不依赖进口,向外索取或者交换,最终竟然大半都获得成功,而且是极大的成功,远非重视国内粮食产量的国家所能比。按照Derek Cooper的逻辑,“粮食战争”有道理,但绝不是划定红线、准备了粮食去战争,而是放弃粮食自给,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了粮食,真正投身于全球化的博弈中去。
其他文献
闲来无事,沿着城关老巷徜徉。   城郭的建制并不算太悠久,然而却也颇有些年月,有其深入纹理的故事与往事。河道两旁,民舍参差,中间是石板路,表面光洁透亮,一路伸延。薄暮里,烟火的气息在我们四周弥漫,一串细微的咳嗽声,隔着木门,在炉膛深处闪亮,回忆里透着土香,是童年的味道,仿佛我们从前的故家。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往事徘徊不去,那些洋溢在心间的念想,静默到无声,仿佛记忆也在这里驻足、聆听。   多少
母亲去天津打工,早晨四点多的火车,我送她。空荡荡的路上涂抹着昏黄的灯光和潜伏的春寒。行人稀少,只有摆早点的人在黑暗处生火。  候车室坐着不多的人,一列火车来,载走了一些。我跟母亲坐在冰凉的蓝椅子上,很少说话。我替母亲捏着火车票。  好多年了,母亲为了我,春节一过,我们乡下的花都没有来得及开,就去东边打工了。这些年,她患了焦虑症,头疼、失眠、眼睛涩得厉害,出去得少了。其实我心里清楚,母亲是操心,操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我们传统的说法是对男性公民的尊称。这个说法,有他的道理。但是,我觉得西方人关于这个“子”字他们的说法更好一些,西方人说这个“子”字其实可以解释为哲学家。孔子就是一个姓孔的哲学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最关键的词语是三个字:“学”、“习”、“说”。  所谓“学”,甲骨文的
从前有一位圣者率领门徒出国考察,来到某个地方,这地方本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可是这个国家早已灭亡了。  这位圣者是研究兴亡治乱的专家,他立即展开调查访问。他向一个年纪最大阅历最多的人请教:“贵国为什么会灭亡?”  老者摇头,叹息。  圣者在一旁温良恭俭让地等着。  弟子们在圣者背后肃立着。  良久,那老者说:“亡国的原因是:国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  群弟子愕然。  圣者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仍然“
中国式饭局就是一个小舞台,每个人都在有心无意扮演者属于自己的角色。我是极厌恶吃应酬饭的,担心的就是怕自己扮演不好属于自己的角色。——闫广慧  前一阵在单位不远的地方租房子住,和我同租的还有一位同事,年龄相差不大,都算是80后,他好动,我好静。两个人进进出出时不时地都会一起吃饭,吃了几次饭后觉得,我和他的花销概念不一样,我请的吃也就十多块,他请我吃的竟然是四五十块,一来二去的总觉得人情难还。我为了省
1  这里要简单讲个很“长”的故事:  17世纪,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位,他实行独裁政治,严厉镇压清教徒。自由的人民哪里受得了这种压迫,于是不少人纷纷想办法要离开这个国家。  他们听说大西洋彼岸有个自由的土地,地广人稀,而且最大的优点是没人管。于是,1620年,102名清教徒搭乘长27.5米、载重180吨的小帆船“五月花号”,准备横跨大西洋展开移居旅程。  一支前往“自由天堂”的小分队出发了。  
“喵~小鱼干呢?”   “有的。等一下。”我把从书包里掏出的两本练习册在桌上放好,拉开书包侧链,摸出两袋鱼干和一个小碟子。鱼干味道不重,是唯一能在图书馆这等清净之地喂猫的吃食。   把包装撕开,刚倒进碟子里,一只黑乎乎的毛脑袋就探了过来。手在猫脑袋上揉了揉,两只耳朵应和似的抖动几下。我把手收回来,也就不再管它,写起了作业。   说起我和这只会说话的黑猫的相识,一切都起源于那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
01   升到大四,我知道快乐的日子所剩无几了。   一年前,一位马姓学长告诉我,学校是不会为难毕业生的,你只管把屁股撅好,等着学校来给你擦就行。毫无疑问他因为学分不够,没能如期毕业。现在,我们都管他叫撅腚学长。   撅腚学长的惨案惊醒了仍在大学醉生梦死的我。当时我还混迹于学校隔壁的网吧,每天回到宿舍,盯着只写了标题的论文,主题是“心理学的‘行为研究’”,大脑一片空白。   直到一位奇葩游
从小时候的我到现在的我,最了解我的当然是家人。   我想要告诉他们一件藏在我的心底很多年的秘密。小时候,我曾经偷家里的东西拿到外面去卖。   一开始,我偷偷地把爸爸车里的几个硬币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去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糖块。   当然,爸爸平时也会给我足够的零花钱,让我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或者是直接给我买一些我喜欢的东西送给我,但是,自己拿着悄悄攒起来的钱买来的糖果要比爸爸给我买来的糖果
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   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过满是浮尘的街道,或者停留或者不停留,如今,已在某片草原上沐浴清风与星光,却把壮健与自由的气息留在了这个地方。   在即将关门的回民饭馆吃那一盘牛肉时,小镇正渐渐睡去。远处草原上传来牧羊狗的吠叫。感觉不到有风,却听见很高远的地方有风在呼啸,不禁叫人恍然觉得已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