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品甘露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茶,极好的时间,是在夜间,此时万籁俱寂。无琐事之扰,若无醉茶失眠之虞,就是最好的品茶之境了。
  有一位朋友,喜欢独自饮茶,常在入夜。窗门紧闭,帘幕重垂,沐浴,焚香,慎重之极。他只喝铁观音,茶价却只选择不上百的茶品,茶中常见茶梗、粗叶。他每啜一口。必盘腿闭目凝思。给他好茶,他却怕喝多了好茶,而过于在意它的滋味。未免贪恋,故一直只饮用等级较次的茶叶,这是我所见的一种独特饮茶习惯。
  一座城市,白日里车流追逐,只有夜的时候。—切才渐渐安静下来。
  这一晚,来了两位远方好友,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只有畅饮清茶以叙旧情。
  饮茶在斗室之中。虽然小。却一样有山水之画、清雅之竹。
  对于每一个爱茶人来说,都有其独有的口感与喜好。有人喜淡。有人嗜浓。还有一些刚刚开始爱茶的人。他们喜欢“兰桂人”,或者喜欢桂花乌龙这一类以花入茶带有浓重花香的茶品,而对一些老茶客来说,这简直是不能容忍的一种对茶的侮辱。可见千人品茶,自有千般滋味。
  今晚共三人饮茶,在口味上比较容易达到平衡的是清香型的铁观音。
  大江南北,会品一点茶的人,没有不知道铁观音的了。闽南人的拼搏与精明,使得这一种茶的清香与独特韵味让更多人迷恋。
  两位朋友饮茶的时候,都能细致地感受到铁观音本具的兰花之香。入口即甜,甘柔顺滑,而回味在第二杯开始就幽幽地散发,细闻盖碗之香,六道之后依然凝聚。慢慢地品味茶在口腔里的回味与悠远,大家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这是茶所带来的一种身心欣慰。
  今年的铁观音春茶比较难以找到很优良的茶品,若就茶而言,能够做到香清带韵,就是一道难得的好茶了,而这其中。若能用心。茶就会泡得更为甘甜。
  静歌,开始品饮另一类茶。
  在乌龙茶类当中。茶气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比铁观音茶气更重的,应该就是武夷岩茶了。
  而岩茶的凛烈之气很多人没有办法得识。也无法体验“三日未饮岩茶,心窍就会堵塞”的痴爱了。两个朋友中的—位就特别喜欢岩茶。看到岩茶,他的眼睛就会亮起来。
  我们从轻火岩茶喝到中火又到足火岩茶,又品饮一道陈放十年的水仙,这其中的感觉,自然让爱茶的他大呼过瘾。正岩之茶,自有一番岩韵,加上精致的工艺,花香也很好地溶入茶汤。茶可以直入肺腑,茶气渐在体内冲荡,一时间,却觉得恍恍惚惚。茶之余的任何东西也不复有吸引力。喜好岩茶的朋友只觉得毛孔微张,后背出汗,叹是一番难得的饮茶体验。
  品饮岩茶的最后一道。才是武夷山天心寺的茶。作为大红袍祖庭的天心寺,有史以来就是生产岩茶的经典庭院,早期农家往往还在寺里购茶。而天心寺的大红袍,因是禅茶,有其一番独特的滋味。这种滋味常常表现在,刚刚入口,看似平和柔软,然而茶气却是内敛。慢慢地,越来越浓重在体内张扬。此时方能体悟茶之真霸气并非在入口那一瞬间。
  爱岩茶的朋友感叹平生有幸这样饮茶。即使是通宵畅饮,也算是君子之痴了。
  然而,另一位喝茶的朋友,却在这个时候很迷惘地说,你们饮用的茶我是不习惯的。虽然她也跟着喝着茶,然而困倦却写在脸上。
  她饮茶也算有一段时间了,平时却鲜少独自饮茶,只是身边朋友大多喜茶,她就跟着喝一些,常常囫囵下肚,成为解渴之物。
  既曾饮用茶气最为浓烈的茶品。哪里还能再容纳其他的茶呢?
  这一个夜晚,可以当成一个特别的品茶时间。
  来品一道蒙顶甘露。
  ,
  甘露与岩茶。这是两个可以成为极端对抗的茶品,来自两个最负盛名的名山大川。自是两种不同的天地,也是饮茶者两番独特的心境。
  这种反差,却见证了另一些东西。
  不喜浓茶的朋友,在品味此时所浸润的一道蒙顶甘露后。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的困顿一扫而光。
  喝到第三泡,她惊叹,居然像是饮用山泉一般,舌尖的清香与舌底的回甘,都如清风细雨一般迎面而来。在深夜,这种独特的品饮之感,是她难忘的饮茶感受。
  她说,从来没有这样喝过茶。也没有这么认真地去感受一道茶。在这之前,我们没有听到她对于茶的这么肯定的评述。没有看到茶所带给她特有的愉悦。
  这一款的甘露,一定会成为她最难忘却的茶品。难道,这茶真的有这么好吗?
  我细心去体会,蒙顶甘露的清甘犹在口颊之中。如同细嗅山川的雾气。然而,另一位爱好浓茶的朋友却说茶太淡。
  最后这样一种矛盾的品饮结论,往往是许多人饮茶时候的最真实的品饮感受。
  三人的饮茶。并不在于需要达成一个统一一致的品饮体会。在今晚的茶品里面,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已经喝到他心中的好茶。这样说来,真正最好的甘露,不是一种。而可能有许多种,它各自存在于每一个爱茶人的心中。
  是夜,茶的香气浓厚,而悠思更为久远。
其他文献
作家何立伟为丰子恺画《品茶》配诗云:“总得有这样的时光/让我们坐在如烟柳阴下/坐在声声鸟啼中/品品茶/品品忙碌人生里的闲暇/品品庭院里的落花/品品似曾相识的清风/品品广大无边的季节/和土地深处的歌声。”如此喝茶品茗,是中国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亦是中国茶最鲜明的一个文化符号。  闽地茶道,源远流长,集中华千年茶艺之精粹,承华夏百代品茗之真谛,情趣高雅,求和求真。无论是观音茶道、武夷茶道还是白茶绿茶
期刊
作为最早成名的武夷岩茶,铁罗汉一直以其刚烈浓郁的品性吸引着不少老茶客。笔者有幸在短时间内3次品饮到难得一遇的铁罗汉,现在回想起3次邂逅真有点独特而奇妙。    壹    时间:午后,燥热  地点:老伍私人茶室  茶品:慧宛铁罗汉  茶器:白瓷盖碗,精巧的无色透明玻璃隔热杯  老伍的爱妻是地道的武夷山人,从小饮茶。岩茶,已经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夫随妇唱”的老伍也因此与茶结缘。常常借着看望老丈
期刊
福建茶名气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树上的一片嫩绿叶芽,到杯中的带着清香的健康饮品,福建茶业的发展一直承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今,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这片“绿叶”,开始进入历史发展的全新时期——从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迈进。2007年,全省茶园面积254.6万亩,茶叶产量22.4万吨,毛茶产值超50亿元;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近1/5,其中乌龙茶产量12万吨,成为我省第一大茶类,
期刊
邓时海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台湾师大茶艺社创社教授、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其《普洱茶》和《普洱茶续》成为普洱茶学界不多的畅销书之一。为普洱茶的研究和传播作出了特殊贡献。  每次去武夷山,我总能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留下可以回味很久的记忆,比如进桐木享受绿色,比如在天心寺静心喝茶。这次在武夷山的三天时间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聆听了邓时海对普洱茶的困境的见解之后,能有幸和邓时海
期刊
在笔者看来,日春掌门人王启联身上那股强烈的“和”气与日春在铁观音茶行业的王侯霸气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许,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和儒家“内王外圣”的茶界反映吧。正如王启联信奉的儒、道之说一般,日春对铁观音事业的经营,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盘生意,而是上升到了一门哲学、一种人生和经营境界。    茶业经营事业的三重境界    王启联结合自身10多年的铁观音营销生涯,对铁观音茶业的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经营
期刊
清晨醒来,肩头便觉微微寒意,朝窗外一看,原来落雨了。洱海上雾色漫漫,如青纱轻笼,岛边的柳树点着头,在水中画出一圈圈连绵的波纹。原来想好了今天去赶玉玑岛的乡街,可这绵绵雨天里只怕是人迹寥寥。  茶聚几日,一班人还是要各奔东西了,吴兄一行取道丽江到香格里拉探访藏家木碗的制作,枝红夫妇要提前回昆明,既然赶不了乡街不如与他们一同出岛,顺道去感通寺看看那两棵心思神往的古茶树。主意既定,古琴入囊,家什入篮,一
期刊
从茶的品鉴来说,叶底占据着重要的部分。  浸泡后的茶叶底,会把茶叶“本来面目”直露出来,这时候去看它的叶底,就能了解它的身世与故事。如同在江湖之中观察一位侠客。他的身世、他的武艺、他的品德以及它的性格与传奇。  通过茶叶底,可以看出茶青的生长发育、采摘时间、生长旺盛与否、是否有痛虫害等,更能判断制茶技术工艺的优劣。  很多茶,许多人只注重它的香气与汤色,实际上,从叶底可以知道它的身世、它的大半。 
期刊
盛世中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里。传承了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得到了重新繁荣茁壮的土壤和契机,而作为收藏界最引人注目的中国陶瓷。更是重新焕发了绚丽姿彩,被世人重新追捧。  茶和陶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但是茶和陶瓷,作为中国文化元素的基点,历来都仅仅局限于文人士大夫这个特定的社会层面。这里所说的中国文化元素。指的是这两者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博大与内涵,并非日常
期刊
戊子春月,逢双塔寺牡丹花期,无法安坐家中,欣然邀约好友二人,一同前往寺中煎茶赏花。  还未入得寺中,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花香便扑面而来,似从寺中满溢而出。循着花香,踏着脚下青石,数步之遥,就进入了一个与俗世完全不同的世界:  安静的空间之内,几无行人,斑驳的朱栏,悠远的长廊,残破的碑文,远上的石阶,将寺内空间分隔得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寺院的最高点,双塔巍峨耸立,如在圣坛上俯瞰众生。而所有的建筑之间,统
期刊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聚焦“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的成果的突破点。  茶业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农业的一部分,茶叶产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基本模式,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而且,随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品牌带动、培育龙头企业等有力举措,福建茶业的规模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