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枷锁中对抗的女性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80年代,一群女性作家异军突起,她们在创作中对于女性的形象心理的刻画独具女性的特色,首先作为女性这个性别本身来描写女性,这个是男性作家无法跨越性别这个隔膜所能做到的,而陈染就是这一群女性作家中独具个性的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细腻流暢的笔致表现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并且以个人的微弱的力量企图达到对强大困境的反叛与对抗。
  【关键词】:陈染;枷锁;女性;对抗
  陈染的小说创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篇小说《嘿,别那么丧气》发表于1985年,1986年小说《世纪病》的发表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但影响尚不明显,1995年完成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由此引发中国文学界关于“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的强烈争议。从9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许多的学者对她的作品进行研究解读,这些论文都运用不同的视角或者是方法对陈染的小说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但是,而涉及到陈染小说中的对抗的方面只有寥寥几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陈染小说中的对抗性,但是未能从性别的角度分析陈染小说中女性面对现实的各种问题所作的对抗,未能深层分析形成对抗的原因,以及对抗之后女性的处境,而这些正是本篇论文所要探明的问题。
  一.女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是卢梭自由观的表达,但是在这里我想运用这一句话来说明女性的立场,就像是法国女性主义支持者西蒙·波伏瓦所说的:“所有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我们是谁,我们都应该被看做是人。”[1]女性首先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自由,在自由这一点上应该是超越性别的,是任何人都应该享有的。然而,封建社会所给予女性的是禁锢与限制,女性被排除在权力的范围之外,无法进入社会的管理层面,三纲五常,各种伦理道德,使女性已经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未出嫁之前要听从父亲,而出嫁之后又要听从丈夫,永远被限制在家庭的内部,听从男性的调遣。即使在性别意识淡化的现代社会,由于传统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和女性自身的一些弱点,依然会受到各种外在的隐性存在的限制。《无处告别》中黛二的闺蜜繆一虽然美貌而才情丰富,但是她从边远的北国小镇不费吹灰之力调到北京的一所大学工作却并非靠她的才情,并非是靠她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而她的女友麦三的一句话却揭开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道理:“你以为那公关小姐、女经理容易哪,凭什么这钱这好事往你身上跑而不往别人身上跑!那钱不是干不出来的,而是睡出来的。”[2]这句话虽然有些粗俗露骨,但是却的确揭示除了当代女性仍然存在的困境,就算是有才华有思想,但是依然要靠自己的身体取悦男性,从而靠男性的权威来获得自己的地位和工作,从属于依附于男性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多少改善。
  二、对抗男性权威
  西蒙·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曾说过:“《创世纪》的故事也包含着明显的象征意义……夏娃是从亚当多余的骨头重抽取出来的,这表明人类是男性的,男人不是从女人本身,而是从相对男人而言来界定女人的,女人不被看做一个自主的存在。”[3]在陈染的小说中,残忍暴虐象征着男性权威的父亲几乎存在于每一个黛二与肖濛的童年和梦魇中,而小说中女性对于男性权威的对抗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强烈,在行动上最为强烈的一次反叛似乎就是在《私人生活》中幼小的倪拗拗趁母亲不注意,用剪刀将父亲的裤子剪坏这样的幼稚做法,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陈染小说中女性对于男性权威的对抗是精神层面的。她们总能透过男性的高高在上发现隐藏在这背后男性的自卑或者是弱点。《破开》中,殒楠对于男女关系的描绘:“一般来说,两个人较量,更坏的那个人取胜。这尤其适用于男女关系。”[4]因为看透了有的男性虽然对于女性作出一种貌似恭敬不违的样子但却潜藏着将女性束之高阁、一边凉快的险恶用心,一种掩埋得格外精心的性别敌视,所以黛二懂得在这用心的后面是出于对女人的恐惧,因而企图建立一个无性别歧视的女子协会,渴望着性别的平等,渴望打破由男人建构起来的文化、艺术规则和生活,并借用殒楠已经故去的母亲之口道出女性单独存在或许只是普通的符号,但是倘若串联在一起,抱成团,便会闪烁出奇异光彩的真谛。这与“女权主义”并不相同,并非宣传女性至上,只是希望能够打破这种女性依附从属的地位,从而实现真正的男女性的平等,女性不再是“第二性”,这可以说女性对不甘于屈从男性权威的一种对抗与反叛。
  三、对抗之后
  不管在《破开》还是在《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中,黛二都毫不掩饰对于“婊子”这个词的喜欢,“婊子”这类为世人所不齿的女性,与男性所欣赏的那种冰清玉洁、贤惠、纯良,忠贞于男性的女性不同,她们遵从于自身的欲望,在身体上断绝了对于男性的从一而终,在精神上拥有更大的精神自由。在《私人生活》中倪拗拗在被父亲打骂之后选择了躲在母亲的怀里,在遇到与她发生关系的几个男性之后都会去禾寡妇那里寻求一处安谧的空间,静静地享受着禾寡妇的抚慰。《凡墙都是门》中伊堕人对于黛二说的话也许揭示除了对抗男性之后女性的处境,她告诉黛二,没有男人会肯要他,因为她的内心强大有力,使男人恐惧。若不与她在一起,黛二的心将会永远孤独。黛二在现实和精神上与男性脱离开来,在无形中进入了同性的女性世界,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只剩下与女性相处的甜蜜与烦恼、孤独和存在。但这并不能简单的用同性恋这一类的词来概括,在同性的世界中,不再存在性别的歧视问题,但是依然存在着类似爱情、亲情和友情的问题,可以说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她们在同性的世界中實现了超越性别的存在。在孤身一人的时候,黛二一方面品味着孤独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感到不可遏制的空虚,虽然将自己隔离于男性世界之外,但是却获得了孤独的自由,空虚之后得到的是精神上的饱满和升华,这也许就是出于弱势的女性在对抗男性权威的世界之后所得与所失吧。
  陈染小说中的女性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来对抗社会和男性所给予女性的枷锁,虽然对于现实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但是却获得了个人意义上的孤独的自由,这相对于为了获得更高地位而迎合男性趣味的女性来说,也算是一大进步吧。
  注释
  [1][3]西蒙·波伏瓦著,郑克鲁译:《第二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06;08
  [2]陈染:《无处告别》,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78
  [4]陈染:《破开》,见《陈染中篇小说精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258
  参考文献:
  [1]吴义勤:《生存之痛的体验与书写——陈染小说论》,载《小说评论》1996年第三期。
  [2]陈染:《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8月。
  [3]陈染:《私人生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
  [4]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5]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其他文献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摘要】:摘要:大学简介是影响学校招生率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其具有特定的语步结构。 本文以四十篇中美大学简介为语料,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找出异同点并分析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以期给大学简介写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裁分析;大学简介;体裁结构;交际目的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来进行宣传。在网站主页上,最吸引人的
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20)  【摘要】:在中国,地摊经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形式,但是地摊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是地摊经济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地摊经济也造成了如扰乱治安、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以及影响市容等问题。在中国的城市管理过程中,城市管理和地摊矛盾尖锐而不可调和。既然无法消除这个矛盾的存在,就应该去尝试接受,不能因地摊经济无序的现状而否定地摊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期刊
二十五岁的展信佳:  亲爱的,你好吗?我是十年前的的展信佳,你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吗?还是随着时光远去已经淡忘了呢?如果已经忘了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告诉你关于那时候的展信佳。  那时候你十五岁,正读高二,每天都为学业奔忙,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乏味,学习和生活日复一日,你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偶尔也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感受另一个世界里细雨霏霏的江南,或是狂沙漫天的塞外,那都是你生活的调
期刊
【摘要】:“边疆”是美国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向西部拓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边疆精神已融入美国精神与文化中,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对“边疆理论”有重要阐述。而当今社会,“边疆”的内涵在不断延伸,包括政治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科技边疆等多重意义。而精神边疆则是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对自身潜能的发掘,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对于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以及对于自由的无限渴望等,是纯净而本真的精神的“世外桃源”。本文将
期刊
【摘要】:沈从文在《边城》中构造了一个湘西世界,少男少女之间产生了“湘西式”的爱情,这种爱情因其真实淳朴的特性而吸引着人们,虽为真实却披上了理想化的外衣,其与现实的对立面与其他种种因素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湘西式”的爱情是一种极富缺憾感的美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边城》;“湘西式”爱情;合理性;对立性;悲剧性  翠翠与沈从文其他作品中的湘西女子都取材于现实中那个他爱的正当最好年纪的人——张兆
期刊
【摘要】:20世纪初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过渡期,这一特殊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小说界文化生态的变化,作者群读者群的变化,以及新文学的异军突起。而这些结果直接促使了社会、言情小说走向合流。整合后的社会言情小说在创作与叙事模式上都呈现了独特的形态。  【关键词】:言情小说;社会小说;整合诱因;整合形态  一、引言  在新文学产生以前,通俗小说曾是小说的正宗,创作队伍和作品也相当壮大。现代通俗小说由
期刊
【摘要】:易卜生剖析了一个为家庭而生的贤妻良母型女性,转变为不惜抛夫弃子、追逐自由的反叛女性的心路历程。《伤逝》则用男性的口吻,诉说了女性在男性话语霸权背景下的卑微与绝望。当娜拉问题被放置在五四风起云涌的特殊时段,关于女性解放的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笔下得到了不同的阐释。  【关键词】:娜拉;子君;女性解放  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以“伊孛生”将著名的挪威话剧家易卜生及其话剧作品介绍到中国
期刊
【摘要】:品特的戏剧语言中沉默和停顿是明显标志,被称为“品特式”沉默、停顿。他的作品被指具有一种“现实的荒诞感”,而这正源于他的这种沉默。这种沉默不只是剧中人的沉默,还包括了剧作家的沉默。一边是剧作家不提供剧中人的身世,另一边是剧中人含混其词。在说出的词语之下经常是已经知道而又没有说出的东西,沉默不语的同时却又饱含着生活的真实。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品特式沉默;不确定性;荒诞感  哈罗德·
期刊
【摘要】:自《雷雨》问世以来,可谓是集万千关注于一身,随之而来的批评也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中李健吾先生就是话剧演员出身,同时作为剧作家,又身兼文学评论家一职,所以他对《雷雨》相关言论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与关注。本篇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李健吾先生对《雷雨》这篇作品的批评产生背景、批评的具体内容,对被批评的作者——曹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对他批评的回应。  【关键词】:李健吾;《雷雨》;曹禺  “当年海上惊
期刊
【摘要】:沦落风尘的秦淮八艳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由于她们的美貌与才华,更与她们斗霜傲雪、不折不挠、生死无贰、尽节竭诚的气节有关,经历明清易代动荡的她们,在家国、情感之中,谱写了自己的壮歌。  【关键词】:气节;爱国情怀;刚烈;奉献  秦淮河源自于今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入长江,是中国河流中最具脂粉气的一条河,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水仿佛也有着缠绵的味道。在秦淮河水的哺育之中诞生了一个个有气节的女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