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职教育特征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展,传统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立足高职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深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如何立足高职教育特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立足高职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且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落后
  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课堂知识的讲解,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有效形成。
  (二)缺乏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开展的问题严重存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并没有切实得到有效重视,尚未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在课堂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教学实习等多个关键环节,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真正实现。
  (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尽管大多都是专业科班出身,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水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较低,也就难以对本专业学生在实践方面开展有效指导。
  三、深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开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树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理念
  在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当由一个主导者转变为一个引导者与帮助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实践水平。
  除此之外,还应当树立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并重的教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同实践操作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管理能力。所以说,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树立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并重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努力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课程的设置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界限,整合课程,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
  专业课程可由企业和学校联合调整、选定,建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开设管理、市场营销等宽口径就业课程,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总之,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方向。
  (三)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复杂的。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只借助校内实验室进行训练和培养还不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课程和教学都要走校企结合的路线,让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始终不脱离企业,到一线去学习和锻炼。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立足高职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是当前非常有必要开展的一项工作。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当前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高职人力资源毕业生能够满足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霞.浅析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J].职业时空,2010(12).
  [2]魏晓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3]许红华.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2005(0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实务的角度分析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推进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27-02    引言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并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现在有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并就提高企业管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信息社会;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
摘要:新奥能源经过20多年的高速成长,树立了在2020年进入全球500强的宏伟目标。[1]但是近几年来,在城市燃气项目拓展上表现得差强人意,究其原因焦点集中在是继续凭借成熟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开拓市场,还是进行组织变革建立基于市场洞察的战略管理体系来实现攻城掠地,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奥能源在河北省城市燃气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领先的燃气行业企业的成功经验,认为新奥能源要想持续确保自己的
摘要: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尚不乐观的环境下,企业主广泛应对谨慎的紧缩政策;而融资形势的困难迫使企业必须增加营收以自救。因此在投入相对减少,但同时需注重营销效果的情况下,网络媒体的高性价比优势对广告主而言更具吸引力。本文从四个角度出发,对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网络广告;精准模式;互动营销;C2C模式;网络视频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摘要: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经济学中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且从经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托达罗人口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创立了人口流动模型理论,该模型的提出具有重要
摘要: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下,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造成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混乱、技术人才流失,同时又面临的竞争对手的日益强大和多样化,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分析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重大经济事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流量,关乎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建设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和进行设计施工的基本单位,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基础。  关键词:审计;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47-01    加强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有利于企业规范投资行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
摘要:近年来,低碳逐渐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一次实地的调查活动,以进一步认识人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以及低碳经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就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活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223-02    在2009年12月6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变暖引发的
摘要:通过对森美(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系香港上市公司——天溢控股:HK00756的子公司)加盟农民合作社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描绘出国家龙头企业参与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及企业带来双赢的美好前景和广阔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柑橘农业合作社);加盟合作社的模式;土地流转;(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文章结合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应措施就强化人才队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效机制;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89-01    企业的“企”由“人”和“止”两部分组成,结构虽然简单,却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企业无“人”即“止”。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无论是表现为积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