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入迁河西地区移民问题探析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问题一直是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两汉时期,已存在大规模移民的现象,而入迁河西地区则是汉代移民的重要方向。
  一、河西成为移民地所具备的条件
  河西地区之所以能成为移民地,与其地理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河西南部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是由一系列成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覆盖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为河西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其北侧为山地和阿拉善高平原。自东向西有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这里山地地形起伏较小,逐渐趋于平缓,可以算作准平原,有利于当地农业与畜牧业发展。《史记索隐》引《西河旧事》载:“祁连山有仙树,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之饱,不得持去,平居时不得见。”另《元和郡县图志》载匈奴失掉祁连山时悲痛地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由此可见河西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
  除此之外,河西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曾是中原通往西域、中亚乃至欧洲的必经之路,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重要的路段之一,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内地农耕民族交往联系的通道。在这里,东西文明碰撞交汇,各民族交流融合。河西地区不仅是保护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王朝势力鼎盛之时,特别经营的西进道路上的中转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统治者在河西地区依险设关,保卫边疆稳定。
  据《汉书·晁错传》,早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来。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的移民河西的建议。但由于当时中央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各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分庭抗礼,以至诸侯国禁止自己所属人口迁出;外加匈奴不断南下侵扰边疆领土,中央无力抵抗,导致此计划无法推行。直到汉武帝时期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武帝时期采取推恩令、附益法等措施,使诸侯王割据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加之汉初六十多年来休养生息,到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开始不断对匈奴用兵。经过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三次大战,汉朝先后收复河南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并迫使“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汉书·西域传》载,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以后,“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当然,只有屯田卒将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设施建成,有了物质基础,才能“徙民以实之”。即是说汉王朝推行屯田政策,从而为移民入迁河西创造了物质条件。因此武帝于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前117年)掀开了移民入迁河西的历史篇章。
  二、河西移民的类型
  从总体上讲,河西移民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强制性移民,它是由汉政府运用权力和财力组织百姓进行移民,其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认为汉代强制性移民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戍卒、田卒及其家属:政府为了保卫边疆而组织的移民。汉王朝为实现“隔绝羌胡”的目标,在河西地区修建长城烽燧,派大量戍卒戍守。同时随着河西地区进一步地开发,政府又派遣大量田卒进行屯田工作。为了稳定军心,政府鼓励戍卒、田卒携带家属在河西定居。戍卒家属在当地进行农耕,发展农业,也促进了河西的开发。
  2.战俘:汉武帝时期,汉匈争战多年,汉王朝所虏获的战俘众多。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汉捕虏匈奴的记载。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如何安置这些战俘呢?《汉书·武帝纪》中颜师古注:“张掖所置居延县者 ,以安处所获居延人而置此县。” 由此我们可知大量战俘被安置在河西地区从事畜牧业。他们为河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也贡献了力量。
  3.罪犯及其家属:《汉书·地理志》提到“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可见河西也是流放罪犯及其家属的地区。《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载,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戾太子兵变被平息后,武帝对“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无论在西汉,还是东汉时期,罪犯及其家属在服刑期结束后,没有充足的钱财支持他们重回故土,加之他们早已适应河西地区的生活,不愿离开,便定居此地,成为当地居民。
  4.受灾的贫民:在汉代,通过安置灾民到非灾区就食的方法,也是移民入迁河西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治通鉴》卷十九载,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山东大水,民多饥乏。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名闻;尚不能相救, 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 七十余万口, 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 冠盖相望。” 其实古人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思想,我们认为受灾的贫民或许根本不愿意迁移,但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汉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运用财力与权力组织受灾贫民进行迁移。
  河西移民的第二类是自发性移民。它是指有人自愿移民到河西。这类移民方式的特点是无组织地、小规模地、零散地、缓慢地迁徙到河西地区。
  随着河西地区不断的发展,经济呈现出繁荣局面,导致大量内郡居民纷纷入迁河西,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这在居延汉简中多有反映。如“建平五年(公元前2年)八月,□□□□□广明乡啬夫客、假佐玄敢言之:善居里男子丘张,自言与家买客田居作都亭部,欲取□□。案张等更赋皆给,当得取检谒移居延,如律令,敢言之。”简文中提到的“客”和“客子”,都是自愿来居延的移民。据此可知,汉代已经有一批内地人自愿地入迁河西地区自谋生计。
  东汉初期,中原大乱,内郡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入迁河西地区。如《后汉书·孔奋列传》:“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后汉书·杜林列传》提到:“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后汉书·申屠刚列传》载:“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   还有一些人是历任河西地区的官员,他们卸任或辞官后不愿重回家乡而自愿在河西定居。如《后汉书·段颎列传》提及其祖先曾任西域都护,辞官后从西域返回,路经武威姑臧,便留了下来,于此地定居,成为武威姑臧人。
  三、移民入迁河西的影响
  汉代土地兼并情况较为严重,到武帝时代,不少自耕农已“贫无立锥之地”,成为了佃农或流民。为了解决土地问题,缓解阶级矛盾,政府将关东地区的人口迁入河西地区。这样一来,失掉土地的流民在边地可以得到安置,继续从事农耕生活。而那些豪强地主一经离开故土,原来所兼并的土地将会被政府所没收,并分配给贫民进行耕种。这样便缓解了关东地区人口的压力,增加了人均可耕种面积,又为河西地区的开发带来了大量劳动力。
  在移民入迁之前,河西地区长期处于空无一人的状态或者作为游牧之地。移民的入迁使得当地得到了初步的开发。来自关东、关中地区的移民,给河西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牛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很快地建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农业区。这些农业区的建立,使得河西地区农耕经济得到了发展,从而引起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游牧业发展为以农耕经济为主,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汉武帝在打败匈奴后,设置了河西四郡并大量移民进入河西。移民的入迁,带动了河西市镇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更为重要的是使河西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是西域路上最为重要的中转站。同时河西地区经济的繁荣,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虽然移民入迁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他们多数习惯于单一的农耕经济,定居边区后大多还是开荒种地,发展农耕经济,所以导致在移民集中的地区往往出现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甚至导致沙漠的扩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迁徙,一批一批的内地人来到河西,充实了当地的户口,改变了当地落后的经济面貌。总共迁去多少人,我们无从得知,但无疑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人口大量增加,给河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这些人为开发和建设河西地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移民的到来,也严重破坏了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因此现在我们对河西地区进行开发时,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古人先有名,后有字。字是对名的解释,有“表德”之义。历来表示礼貌则自称以名,称人以字。  孔子自称其名曰“丘”,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李陵称苏武“子卿”,朱孚称彭宠为“伯通”。《三国志》曰:“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民国时期李劼人写道:“达县刘士志(讳行道)先生教我以正谊,以勇进,以无畏之宠毅。双流刘豫波(讳咸荣)先生教我以淡泊,以宁静,以爱人。”皆以称字表达尊敬。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
期刊
成都的花会起源于唐宋,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在青羊官举行。它的举办为市民百姓游乐赏春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据文献记载,从每年春节开始直到四月,达官贵人、骚客墨士、淑女名媛纷纷西出笮桥门踏青赏花,正如陆游诗中所描述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官到浣花溪”。在经历了元明的衰落后,花会在清代得到恢复。然而直到清末,花会仍没有固定场所,每年农历正月末二月初便租用青羊官、二仙庵附近的
期刊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引严保庸语曰:  余所制《红楼杂剧》中有《巾缘》一折,叙花袭人嫁蒋玉函事。诘旦,将登场矣,曲师来请云:“场上铺设洞房,尚少一匾对”,乞余书之。余即书“玉软花娇”四字为额。对语屡思不属。正踌躇间,忽见雏伶二人翩然而至者,则其徒也。一名天寿字眉生,一名仙寿字月生,即同习此剧者。意有所触,即成一联云:“好女儿天仙双寿,小团栾眉月三生。”  承其上文分析,当属道光甲申(1824)年以
期刊
我为什么会自学历史,自学宋史?  数十年来,许多老友都知道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学历,一生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后来虽然成了一个学者,一点一滴全靠业余自修得来。这个世界上可学的本领很多很多,我为什么偏要自学历史,自学宋史?其中自有原因。  这就正如岳飞第二十八世嫡孙、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岳朝军先生在《中国不可无岳飞》一书的“跋”中所说:  史式教授的新著《中国不可无岳飞》一书已经脱稿,即将问世。我有幸对
期刊
南怀瑾,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有精深造诣,精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1937年5月,南怀
期刊
编者按:《玉清宫记》(校勘标点本)由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三位年逾七旬的馆员整理。它是目前比较完善的版本,为研究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的历史和四川文化名人尹仲锡(昌龄)的著述提供了可信资料;也可供广大历史文化和语文研究者参考。    尹仲老之外孙雷观明先生寄来《玉清宫记》和原文石刻照片(部分字迹漫漶,见附件),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同人考证。  先后有同馆冯修齐、冯广宏先生据网页刊载的青城山石刻《玉清宫记》考证
期刊
研究我国性文化,唐代性文化不容忽视,而敦煌写本则为此提供了大量可信的佐证。自1900年6月22日敦煌文书重见天日起,对敦煌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已经历了百年历史;特别是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千佛洞土地庙发现的一批文书更丰富了敦煌文献的内容。目前,敦煌遗书写本总数约五万卷,还有少量木刻本。它们多为汉文文献,也有一些西域文字。内容主要包括佛经、世俗文书等等,世俗文书中则有大量的有关唐代性文化—
期刊
我国今存之契约文书极为稀少,最近成都龙泉驿区档案馆将保存的自清代乾隆至民国时期的民间契约文书,选出其中三百件影印整理为《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这数百件幸存之契约文书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它是研究成都东山经济史的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其中的土地租佃契约35件,与之相关的土地买卖契约105件,买地收银凭据10件,押租收据10件,它们是研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租佃关系的最新发现的资料。这有
期刊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西高穴墓发掘一年,经专家研究,基本认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发布会公布了六大证据,其中,“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石牌,被认为是确定墓主身份的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我们认为,上述石牌应是后人伪造,以下试作辨析。  一、曹操下葬时没有“魏武王”的称谓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曹操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汉献
期刊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契约文书》)一书已经由巴蜀书社于2012年底正式出版发行。笔者作为此书的主编,为了让研究者和读者更便于理解书中所涉及地名、人物、税赋、计量等事项,又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文字资料的梳理,就上述几个问题形成此文。  一、关于“三甲”与相关地名  成都东山是指成都东门沙河一线以东至龙泉山两侧的浅丘低山区,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其核心区。在《契约文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