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ki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元素,是新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还是一切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新闻传播领域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由它产生发展而来,整个新闻业的工作也都是围绕它而进行的。“新闻”定义的外延和内涵决定着新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因此,对“新闻”定义的探讨始终是新闻学理论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当下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新闻传播的业态变化迅猛,新闻实践领域的操作和面临的问题都远远超越了理论研究现有的程度。很多问题用以往的概念、理论根本无法解释。重新对现实考察,根据当下新闻传播现实,确立全新的“新闻”定义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当下现实,提出全新的“新闻定义”。
  新闻 陆定一 事实 信息 媒介互动
  陈响园,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新闻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对象。关于新闻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加起来上百种。如此多的新闻定义,主要是新闻的特性及衍生特性众多,下定义的学者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不同的研究视角造成了要抓住新闻客观本质特性定义比较困难。现有新闻的诸种定义,多是局限于传统纸媒平面新闻的概括,传播技术的变革使新闻传播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传播主体、时空关系、传播模式,还是传播效果都与传统纸媒新闻传播截然不同。
  一、传统新闻定义的梳理和考察
  (一)国内外的不同新闻定义
  新闻活动的产生源于早期人类在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劳动生产和生存生活,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况。这种相互依存状态下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导致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产生,新闻这种特殊社会现象应运而生。由于人类自诞生后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生产生活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维系人类生活和这些社会关系的就是信息交流和传播。所以人类接触和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
  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信息交流需求也日渐增强,新闻传播活动成为一项社会事业。而对新闻理论的研究远远晚于新闻活动的实践,因此对新闻的定义早在实践中就产生了许多根据新闻传播直接体验做出的理解和界定。影响广泛的有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的副主编爱德华·贺说:“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定义的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等等。尤其在西方的业界形成的新闻定义大多都来源于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猎奇性和反常性。英语词汇中“news”,源于希腊,在《牛津词典》里就解释为“新鲜报道”。 整体来看,国外的对于新闻的定义大多将其归为信息。西方社会的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是“时效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认为这些是作为新闻的主要元素。这样认识新闻和西方新闻传播的环境分不开。近代西方新闻事业主要产生于商业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商品属性。商业化运作模式、受众市场主导新闻传播的环境下,大众化报刊对新闻的选择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广为流传和认可的定义。如此对新闻的认识也同西方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国内,新闻的定义多源于学界,主要是新闻教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们,根据他们对新闻传播研究的结果做出的界定。因此,国内的新闻定义往往较为宏观抽象,却又能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内涵。在表达上常以形式逻辑的肯定判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总体上,国内关于新闻的定义分为“事实型”“活动型”“功能型”“信息型”4种主要类型。
  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鼻祖”的徐宝璜在他的著作《新闻学》中讲道:“新闻者,乃多数阅听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民国名记者《京报》总主笔邵飘萍定义:“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可见我国早期的新闻定义多是将新闻看做是事实。这多是受到晚清和民国时期传入的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在“事实型”的定义之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范长江先生1961年发表的《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提到的新闻的定义。“什么算是新闻呢?我觉得,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是,它贯穿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徐宝璜先生还是范长江先生对新闻的定义,都强调新闻一定是事实,注重新闻最根本的真实性。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新闻就是提供关于某一事实的信息,没有事实依据,杜撰和凭空捏造的都不是新闻。同时,二者都是从受众的角度提出定义,都考虑到了受众对新闻的主动性。不过在范长江先生的定义中“欲知、应知而未知”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只是西方新闻思想中的受众客观信息需求,还有了传者主观传播导向的因素。在西方新闻理论中,新闻是客观中立的信息,而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中,新闻的引导教化功能一直被视为新闻重要的特性。
  “活动型”的新闻定义是将新闻看做是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这是针对信息传播形态的一种定义。李大钊的新闻定义:“新闻是现在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3]“写真”就是客观记录,就是反射现实。用一种活动来定义新闻更能表达出新闻与现实的区别,体现出新闻还原现实的本质。在这一类型的新闻定义之中,原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的定义最具价值,他引入传播学概念认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4]定义的中心落在“传布”二字上,实质强调公开性和公共性,不是秘密也不是私下。这一传播过程的定义相对而言是客观的,从技术层面、传播角度考察,避免了主观立场对定义的偏见,丰富了定义的内涵。当下,用“传布”也能较好诠释新闻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功能型”的新闻定义则十分具有政治特色。功能说将其归为实现某种目标、完成某种使命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强调新闻作为手段的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原人民大学教授甘惜分先生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5]受到国内新闻学文人论政思想的影响,将新闻作为宣传工具似乎是近代中国救亡过程中不少传统知识分子的共识。甘先生强调“各新闻机构所发布的新闻,除了报道事实以外,还明白地显示出或隐晦地暗示着新闻机构对此事的评价或意见。”[6]长期以来,政治宣传一直是国人办报的出发点,在救亡过程中,政治宣传的工具属性成了新闻媒体的存在意义,新闻相当长时间都用于影响人的思想。“目的是为了‘影响舆论’,这是现代新闻报道的根本作用”,[7]“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手段,是影响广大群众思想的手段。”[8]工具论的新闻定义有其政治色彩的产生背景,但这只能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新闻”,最多只是新闻的一部分而已。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闻的政治属性越来越弱,商业属性和信息需求成为新闻的主要功能,工具论的新闻定义也不再适用。   (二)陆定一的新闻定义及其局限
  长期以来,被学界和业界普遍认可,并运用最广的是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文章阐述了“新闻的本源”问题,对“新闻”定义作了界定:“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9]这个定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较普世的定义,在于其强调事实第一性,新闻报道必须遵从事实。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划清了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的界限。其次,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成了一个标准。时效性的界定将新闻和历史区别开来。再次,新闻定义成 “报道”,强调了公开性和公共性。在当时的背景下,陆定一的新闻定义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现在看来,当时的定义也有其局限性。将报道作为中心,是站在传者的视角下。这与徐宝璜的新闻定义截然不同。如果说新闻可以通过办报的传者和新闻的阅者两个角度观察,毫无疑问,徐宝璜强调的是对阅者兴趣的注重。然而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显然和阅听者无丝毫关系。强调的都是传者如何筛选。这显然是和西方商业模式下的新闻定义不同的,隐含的还是传者主导的功能主义的新闻。更进一步说,陆定一的新闻定义单方面强调了传者的报道必须是客观的,但是忽略了客观的事实必须对受众而言是有价值的。而早在1927年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绪论里就提到了当时对新闻共识的“时宜性”和“一般性”。时宜性指的是时效性,一般性则指读者的共同兴趣。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提出的背景是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日报》改版,否定博古“新闻”本位办报思想,确立“宣传”本位办报思想的政治背景。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为了配合这一过程,建立符合边区革命生产的社会主义新闻观。陆定一批判了当时新闻学者对于新闻价值的表述为“资产阶级的新闻观点”。如此一来,新近发生的事实中没有报道价值的内容都成为新闻,包括琐碎的会议、日常行政事务诸如此类受众自身并不需要的事实都进入了新闻报道之中。这种做法去掉了新闻价值的判断,只报道事实,无形中异变为一种宣传。事实上,此后党中央和西北局的工作安排、宣传活动以及典型经验推广都通过报纸传达贯彻。
  二、新定义提出的新闻传播环境
  陆定一的新闻定义提出已过去70年了,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格局的改变都一次次冲击着新闻理论的脆弱界限。尤其是在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媒介平台的强势传播介入下,新闻产业、文化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边界日渐模糊。新闻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近事实的报道”显然已不能概括实际的新闻了。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要正确地理解一个术语,必须充分考虑此术语的语境。同样,如果要定义一个新的“新闻”,更需要充分考虑新时期“新闻”的语境。
  (一)宣传和信息矛盾升级
  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形态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实时传播。同时,虚拟信息空间的存储无限性解决了报纸版面、电视时长等限制因素,为信息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交换平台。传统的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传输方式不再适用。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一切信息都被放进了一个数字仓库等待受众挑选。新闻传播活动由信息的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受众的注意力史无前例地进入了短缺时代。大数据时代,流媒体等新媒介带来的传播格局变革,将人类信息传播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高度。传者和受众双方的地位发生了颠覆性的转换,新闻思想控制功能已不大可能再现。信息、议题往往都是通过个人媒介、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循环发酵共同生成公众舆论。原本强大的传统媒介,在网络环境下被削弱,新闻媒体舆论控制的效果分散化、微弱化、隐蔽化。
  我国现在的媒体,大多是从传统的宣传机构转型而来。新闻工作长期以来被宣传代替,作为党的喉舌,宣传从我们党发展之初就是很重要的革命手段,宣传工作始终被视为媒体的第一职责。尽管媒体在国人眼中一直是文人论政的平台,政论也自近代中国报刊诞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媒体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大量增加,主要信息需求从救亡图存的主义、方法,转为了专业化的或服务性的信息资讯,媒体竞争中信息传播的比例极大地提高,有时甚至从量上超越了政治宣传。但我国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决定了政治宣传依旧需要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正确”的党性原则仍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属性。这就形成了宣传和新闻(狭义)并存的媒介现实。
  事实上,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二者很多地方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过宣传有很多方式,通过新闻进行宣传是其中一种。新闻天然就是一种宣传,不过二者有先后因果顺序。通常说的新闻具有宣传效果,实际是传播学的议程设置传播效果,是媒介报道对受众认知的一种影响作用。这是媒介运作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由此可见,宣传功能就是新闻的一个衍生功能,是从传播效果而来的。但是,当人们认识到这一衍生功能时,就开始人为主观地介入媒介,干预报道倾向。这就是我们口中经常说的新闻宣传。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工作过度倚重宣传,导致受众对于宣传的方式已经疲劳,具有了一定免疫能力。受众对于硬性宣传的抵触心理也越来越强。
  多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传播方式在个人、媒介、技术等多个层面展开,传统媒介进行舆论控制的纵向传播逐步被消解,甚至出现受众与之相对的逆向筛选。新闻宣传和新闻信息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二)媒体资源整合联动
  与传统报刊宣传时代不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演变,传播科技的进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基本单元的人的变化,共同建构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传播环境。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很难看到单一媒介形态的发声,更多的是来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形态的不断离散和融合。互联网、移动社交媒体、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相互联动往往才是新闻报道的常态。媒体运作不再集中在媒介组织内部,商业价值突破了单一媒体,任何媒体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单一和孤立的。媒体都必须在整个行业或是整个社会范围内寻找整合一切力量搭建新的共享的媒介平台。媒体不再是新闻的唯一发言人,传播不再是媒体的特权,人人都有了麦克风,都可以成为媒体。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明确分出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媒体作为传者负责生产内容,传播新闻。受众则从有限的媒介载体上获取传者发布的有限信息。新媒体的产生让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既充当着受众又充当着传者的角色,充分的互动过程,使新闻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增加着新的信息和意义。全方位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报刊新闻所占的份额比重越来越小,几乎所有的新闻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
  (三)娱乐时代情绪传递
  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人们对娱乐的消费产生了爆炸性需求。新闻传播活动也不能幸免。“娱乐工业正在制造一种直观的感性的感觉方式。它拒绝思想和人的深度意蕴,它反对文化的知识性倾向。这是一种易学的、可以随便仿造的文化”。[10]娱乐文化风潮下,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娱乐化的受众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娱乐化需求,也就催生了娱乐化信息的泛滥,甚至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绪化正成为争取受众的法宝。
  传统的新闻传播依赖于报纸,冷峻的文字传播方式从技术上尽管不便于传播扩散但有利于深度思考。而当下多媒体传播的背景中,情绪化传播成为新闻信息的主打,尤其是视频传播中的煽情化都已成为传受双方达成的传播共谋。在这样的背景下,给新闻作出符合新的传播环境的界定,以有利于区分出大众传播中的糟粕。
  三、新闻——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唯一的真正定义就是事物自身的发展。”就是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来考察事物,辩证逻辑把这一重要原则作为出发点。列宁也作了清晰明白的阐述:“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11]
  一个定义的准确与否要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也就是说,新闻的定义应该是不断发展的,应该包含新时期新环境下产生的各种新的因素新的内涵,要能够涵盖新时期语境下出现的新的新闻现象。对此,笔者提出新闻就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
  (一)信息取代事实
  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中,事实的界定变得难以把握。可以说网络炒的是信息,未必全是事实。实际上,事实在具体新闻操作中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没有人能说自己所掌握的就是事实。事实只在理论上存在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我们涉及的事实不过是通过记者描述,当事人复述组合而成的二手事实。很多时候为了达成客观中立的形式,媒体必须从采访、写作包括编辑等一系列流程中确保一种平衡。其实,新闻一直都是对信息的组合。况且,事实本身就是变动的,而且不同的视角得来的事实都只是事实的冰山一角。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下,新闻信息不再只是基于事实的二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不断增殖,若干信息相互交织。可以说,在复杂的媒介传播环境下,简单地用抽象的事实来解释新闻已远远不够。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更加便捷,信息传播空前频繁。由于互动参与性强,在互联网参与的事件中,往往汇集着来自不同角度、多元化的信息。在互联网提供的这一信息超市,受众能够自由地进行筛选。在这一媒介传播环境下,定义新闻用“信息”就更加贴切,可以说是一种舆论风潮和社会事件的“动态共振”。媒介对社会事件和舆论进行反复的联系。在这里,信息包含了事实、第一现场当事人的再现,第二现场的再现及社会舆论在互联网对于虚拟事实的反馈。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构成着同一条新闻。可以说在信息传播近乎同步的今天,受众反馈和受众参与往往直接作用在事实本身上。新闻很大程度上不是回顾发生过的事,而是各种信息的互动让受众直接参与到新闻事实中。用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来定义新闻,不只是符合唯物的物质观定义,还体现了唯物运动观的定义。
  (二)传受双方视角审视
  由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是单向传播,因此传统上的新闻定义一般都只能考虑到传者或受众其中一方,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定义新闻。一般西方新闻定义中较重视受众,从受众视角定义的居多;而国内则偏重传者的意志,传者视角定义居多。陆定一先生“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就是从传者的视角,抛去了新闻价值和受众选择的因素。徐宝璜先生“新闻者,乃多数阅听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则是从受众的视角定义的。
  由此可见,在传统定义中无论定义具有多强的概括性也无法涵盖传者和受者的两个视角。传播本身必须具备传者、媒介和受众三个方面。只有充分考虑到受众才能成立传播关系。受众必须接触到某个媒介或者看到、听到某条信息,这样这个传播过程才成立,媒介、传者、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才出现。否则即使有再丰富的信息,没有被受众接收到的信息便失去一切意义,成为在信息空间中的僵尸或幽灵。
  当下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传受双方角色交叉,没有固定的传者也没有固定的受众。“新闻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这一定义能够充分概括双向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将传者的导向和受众的选择统一起来,从宏观传播过程上对新闻进行定义,对当下跨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可以实现良好的界定。
  (三)强调媒介互动的过程
  对新闻的中心语界定上,大多定义将其定义为信息或是报道。这些都将新闻局限在具体的报刊文章之中,未免有些过于狭义化了。相比之下,原复旦大学教授王中先生的“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这一定义显得更加具有传播的意味。笔者提出的“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则更进一步用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完整反映新闻信息的实质。媒介互动在这里既包括传者与受众间的互动还包括传者与传者间、受众与受众间的互动。传者间的互动是多种形态媒体间联动的形式相互协同。受众间的互动是信息的自媒体传播和反馈。传者与受众间的互动则是依据受众需求的媒介信息流动。
  客观的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新闻也必定是动态反映的。只有动态的过程才能使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最大化的保证。只有充分达到媒介互动,汇集多方面的信息才可能还原出最大限度客观的事实。新媒介环境下,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获取。很大程度上信息是根据受众关键词或字条主动搜索得来的,新闻的传播过程就建立在受众和若干信息的互动之中。   当下媒介间的协同互动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通过微博平台的聚集,形成了新闻的发酵平台。可以说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传媒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整合。网络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应用,并且推动社会的发展。以“7·23动车追尾事故”的新闻报道来看,媒体的报道不再是单一媒体的发声,整个新闻事件就是在微博、门户网站、电视台和报纸之间的信息互动中一步步推进的。在这个新闻中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就是当事人在微博报道的信息。后续媒体的跟进报道包括官方公布信息都一次次在与受众互动中推进。在传播功效和力度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已没有什么界限。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开始成了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各种媒介形式在新闻事件中都找到了自己的空间,共同塑造着新闻全貌。微博爆料、网民质疑、传统媒体跟进、舆论发酵、官方发布成为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的基本方式。不同媒介形态和不同媒体单位在传播过程中相伴而生共同生产新闻。所以说新闻就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媒介和受众的联动,是舆论和社会事件的共振。这整个互动过程的良性程度就决定着媒体宣传或是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下,“信息的媒介互动”这一界定用运动的眼光将事实的动态发展内涵概括到新闻定义之中。通过“信息”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和客观事实在新闻上的统一,同时“媒介” 互动,能充分体现新闻的公共性和公开性,加上“互动”本身需要受众的主动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西方强调的受众角度趣味性及有效性问题。
  在改革转型的背景下,新闻导向依旧是符合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客观现实的。媒介和受众信息互动,传者和受众的全视角能有效地兼顾到新闻宣传、信息服务,传者、受众、媒介,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等多重层面。特别是确保了宣传导向和受众需求,这两个国内新闻传播业界最主要的传播诉求,能在“新闻”的定义中涵盖。因此,“新闻是新近信息的媒介互动”,这是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从宏观上尝试对新闻进行的一个定义。
  参考文献:
  [1] 徐宝璜. 新闻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 范长江. 记者工作随想[J]. 新闻战线,1979(1).
  [3] 陈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中. 论新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 [6] [7] [8] 甘惜分. 新闻理论基础[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49,51,50.
  [9] 陆定一. 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 解放日报,1943-09-01.
  [10] 胡智锋,张国涛. 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11] 列宁. 列宁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其他文献
2012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 053种,种数较2011年增长2%。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利润总额等指标,期刊业都占到了整个新闻出版业的6%左右。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经济的整体上升是经济背景,转企改制的整体推动是制度原因,数字化转型的大步前推是技术推手,回归内容性选择是战略基石。  期刊业 转企改制 数字化 内容战略  王晓生,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012年,中国期刊业在期刊种
期刊
摘要 文章以SSCI收录的研究文献为例,回顾了数字传播背景下美国广告研究的基本概况,发现美国学者在数字传播与广告领域的研究核心话语仍然以广告效果和广告受众为中心,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与之不同,中国在这一主题之下,重点关注的是广告的发展与变迁问题,是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阐释性研究。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在广告研究方面各具意义。  关键词 数字传播 美国 广告研究 研究范式  作者信息 谭辉煌,
期刊
文化风格是广告在成熟阶段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具有文化性和审美性的作风、格调,广告须考虑文化风格的呈现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在学术界还未引起重视。文章对文化风格定位进行界定和分类,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分析美国著名公司在华广告的文化风格定位策略,借此反观我国企业广告在这方面的问题,反思不足之处,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构建行之有效的跨国广告传播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跨国广告 文化风格 定位原则 美企经验  
期刊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机构改革运动,“大部制”作为一种高效的政府组织样式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的职责进行“整合”,从而组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电总局将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内容进行统一管理,自上而下地改变之前各领域条块分割的局面。新广电总局的成立将为传媒业发展带来4方面的促进作用,包括拓展传媒发展的维度、
期刊
在研读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在执行新的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对表示数值范围的连接号的选用提出建议。   数字用法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数值范围国家标准   曾红梅,人民教育出版社。    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以下简称“原标准”)相比,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
期刊
摘要 时至今日,许多新闻学的基础问题还未彻底厘清,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关于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性出发,可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判别标准归结为4点:研究对象和价值、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研究效用的差异,以此标准,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当属具有强烈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新闻学 学科属性 社会科学  刘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师,博士后。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选取北京地区6所重点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阅读载体变革、阅读行为转型导致当代大学生群体阅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对大学生阅读存在碎片化、快餐化,阅读内容趋同化和低质化,阅读目的娱乐化和功利化,阅读体验低满足感和副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阅读效率失衡,经典阅读教育缺位,阅读体验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基础教育文理分科和高等教育专业化,出版物精神产品属性弱
期刊
当前,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已成为我国法律及政策方面最为复杂且争论最多的焦点话题之一。虽然在处理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问题上已形成相对主流的意见,但在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出版行业要从采取技术措施、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提高维权意识等方面着手来构建积极主动的防御机制。  直接侵权 间接侵权 侵权归责 技术措施  张红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博士生。  201
期刊
2010年的新书“限折令”始设终撤,2012年3月,图书“限折令”再度报批,至今悬而未决。透过图书“限折令”,可以看到我国图书市场的混乱现状与定价失范,文章对我国图书市场价格的乱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对我国图书价格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限折令 价格战 价格规范  罗雪英,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生。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公众信息获取权利保障研究”(10CTQ005)阶
期刊
摘要 文章对2008—2012年间CNKI收录的以“媒介素养”为主题,且公开发表的2016篇相关文献从年载文献量、核心刊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勾勒出我国近5年来媒介素养研究的总体发展状况。  关键词 媒介素养 教育 CNKI  郑保章,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静静、王一茹,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