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解析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开展,独立学院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困境和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认知角度分析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为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对策
  一、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理念认识欠缺
  首先,独立学院学生的功利性已经成为一个通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读的大学不是重点大学,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刻。很多通识课程还只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课程本身要体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没有引起通识课教师的重视。
  (二)通识教育制度建设不完善
  由于我国独立学院办学起步较晚,通识教育也落后于其他研究型高校。所以,通识教育相关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
  (三)专业的师资队伍匮乏
  大部分独立学院的通识教师都是系部专业课教师兼任,或者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这部分人群大多缺乏最新的育人理念,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的认识或者较为陈旧或者不全面。
  二、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降低
  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应用型、技术性为主的高校,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把自己定位成和高职一样的培养目标。部分学生怀疑自己的三本文凭不利于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所采取的学习态度更趋于功利化,更多的选择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而对其他综合方面的知识学习往往不够重视。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但由于通识教育作用隐性,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学生忽略了通识教育的作用。
  (二)通识课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不深刻,通识教育实效性欠佳
  高校教师本身多由专业教育培养而成,无论从通识教育精神还是从通识知识底蕴来讲,都显得“先天不足”。有的教师缺乏对知识的融通性的理解和掌握、缺乏整体性思维,这些都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要么将通识课就上成专业课的难度,要么就是学生说的“水课”。
  (三)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识教育后备保障缺乏
  不少独立学院固守各自为营的保守的办学理念,不愿打破传统的利益藩篱。思想认识不到位是导致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多数独立学院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和学术活动由教务处代为管理,由于缺乏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导致课程管理松散,对教师管理职责不明确,导致课程质量不高。
  三、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和普及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实践必须有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做指导。提高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度要推进通识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和认同最为重要。首先,要摒弃功利化、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某一狭窄领域中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育完整的人,所以要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宣传。对学生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要通过各个方面,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不只是通识教师的责任,需要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学生手册、班会、讨论交流会等形式来推广和普及通识教育理念。
  其次,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贯于独立学院教育的整体精神之中。在独立学院育人过程中,通识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通识教育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是一种旨在促成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无论在独立学院文化培育、学院发展设计中,还是具体的制度设置中,都要将通识教育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其中。比如移通学院的培养方案就是“专业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三位一体。
  (二)加强对通识课教师的培训
  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通识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教好通识教育,一定要先改变通识教育无关紧要的认识,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认同通识教育理念,教师才可能教好通识教育。
  首先,独立学院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案。一方面,有目的多渠道聘请校外合适的教师资源,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刻的认识通识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通识课程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建设,精心培育本校的通识教育师资团队。其次,要不断增强教师的通识知识底蕴。教师想要通过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最后,要加强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要改变专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学习采用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
  (三)完善通识教育課程的设置
  首先,精心设计通识核心课程,使其核心化、精致化、规范化、本土化,提高质量。对通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授课师资、学习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增强课程的实效性,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其次,拓展整合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发挥潜在资源的作用。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通识精神,“如果专业课的设置与实施能够不囿于某一专业或某门课程就事论事,而能引导学生跳出狭隘的专业窠臼,着意于引导学生感悟不同学科或课程领域共通的精髓,那么,它也能够称得上是通识教育。”合理利用学校的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发挥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隐性课程建设在整个通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肖俊峰.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理论研讨,2017,08.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01.
  作者简介
  张艳(1979.0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职高专教学的普及,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高职高专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现象,订单培养、企业课堂又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理论学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基于此,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港航管理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院主导式企业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
期刊
一、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体育教学计划是确保体育课教学成效的关键与前提,其首要步骤是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及学生基础等,具体制定本校的学年、学期、单元教学目标。  第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在确定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基础、兴趣爱
期刊
摘 要:朗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只有牢牢把握课标要求,将朗读训练贯穿語文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有效地训练,不断夯实朗读的基础,让教室里书声琅琅,让校园里到处都有朗朗书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标;朗读;第一学段  一、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语文素养是
期刊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的共同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在幼儿园教育的今天,家长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儿童教育的特殊力量。家园合作也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家长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元的。教师必须立足于教育的实际需要,认真收集家长资源的资料,及时了解每位家长的职业、文化背景、个人爱好、特长等相关信息,有目的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时代意味着教育的方式也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变化,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初中教学,我们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技能,性格开始定型注重追求自由个性,相比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相对枯燥的物理知识,通过网络教学也许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自素质教育在中小学
期刊
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徐霞客、马可波罗,潇潇洒洒,一路走来,洋洋大作,让人好生羡慕。我们为什么不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写作本该是开心的游玩,是心灵的远足,是思想的顿悟,是情感的渲泄,是才情的展现……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写作变成了完成任务,抄袭套作,千人一面,面目可憎。写作成了一种痛苦,批改更是苦不堪言。让我们不忘初心,把写作变成一种终身的快乐吧。  关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因此,要充分发挥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
期刊
摘 要:With the rapid advancing of human society,a great quantity of neologisms are crated in English.This paper roughly discuss about the reasons of creating neologisms,the approaches to create neologis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数学极限自建立起几百年以来,在大学里一直是难教难学的。一度放在中学里开设,也因困重重难而被迫停止下來。而今我实验研发了一种新的极限定义,从而我完全解决了这个世界性、历史性的难题了。  关键词:大学数学;创新;实验
期刊
摘 要:实习是解决学前教育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经费短缺、教学负担重的问题,也是中职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职中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职中实习;问题;指导策略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如何提高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都是幼儿教育活动关注的重点问题。我院是职中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与职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