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之有度 “导”之得法 “习得”自然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语文课堂,要不要让学生预习,是在课外预习,还是课内预习,怎样预习,面对这些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用 “是”或者“不是”能回答得了的。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从关注形式的浮华到关注生命的成长,驱使我们对学生有效预习进行深层追问并作出很现实的回答。审视目前的预习环节,要么在布置巩固性的课外作业之后,捎带“明天开始讲新课,大家先预习一下。”至于学生怎样预习、预习什么,都非常的模糊。这样的安排,教师主要将学生定位为“零起点”,在思想上产生了“课外亏空课内补”的依赖心理,因而导致这种预习的空泛和无效。另一种,特别关注课堂效率的提高,把第一课时的有些环节挤到了课前,预习任务布置得比较具体,从学习字词,到查找资料,从熟读课文,到理清段落层次、归纳课文的内容等等,与第一课时初读文本的任务如出一辙,压根儿就是第一课时内容的超前越位,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初步接触文本的阅读兴趣。如何科学的预习?笔者以为,预之有度,导之得法,方可习得自然。
  1“预”之有度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倡导阅读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以“有度”来观照当前学生预习要求的明确和预习效果的呈现,都存在失度的事实。要么预习任务过分简单,内容空洞,预习要求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要求。要么过分复杂,把课内的任务简单的挪到课外,把教师“扶着走”硬生生的变成“推着走”;纵然在课内呈现预习效果时,也常常有失尺度。张庆老师曾经列举一位执教《恐龙》一文的课, “老师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恐龙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呈现资料,先小组再大组,光呈现预习效果就花费半节课,那么这个度就过了。”我们强调预习的“有度”,从“量”上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适度把握预习内容的量,过简或过繁都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简了则空泛,繁了则累赘。从“质”上看,就是要在认真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预习要求,其中有共性的比如“扫清字词障碍”、“标出小节”等,更有个性的比如“插图细节与课文内容一致的词句”、“哪一段文字最难忘”等等。这样的预习从学生最近处着力,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而且为参与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期待。
  2“导”之以法
  叶圣陶先生把预习视为“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强调 “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该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由此看来,学生的任何预习行为绝对不可以轻描淡写、放任自流。这里的“测知”和“指点”,就不是简单地安排学生预习什么,重要的是如何预习才能达成一定的目标,促进良好阅读行为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对课文要有充分的解读,对预习方法要有实在的指导。随着年段层次的提高和方法的积累,预习的要求也必须循序渐进,体现学生逐步成长的过程。比如,起初指导学生学会请教字典词典,利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字词障碍;然后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字里行间做标记,即“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全篇或全书的主要部分,有力部分,表现最好的部分”(叶圣陶语)。这样,严格要求,逐步提升,预习的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3“习得”自然
  经历一系列预习方法的指导、矫正、补充等强化训练之后,学生便积淀了一定的自主读书、自能读书的习惯。即使离开了老师,这样的习惯照样管用,不须教师的唠叨,学生就能够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遇到陌生的字词,会不自觉的伸手翻查工具书;碰到内容精彩、语言优美的语段,自己能够自觉标注,潜心吟咏、品悟,从中汲取营养;就是发现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明显的错失,也能够琢磨思索,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的读书习惯再也不是初级阶段的预习,而是建立在长期有效预习基础上的自然习得。
  “教,是为了不教”,同样,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说,“预,则可以不预”。即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刻意布置任何阅读任务,学生手执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或著作,无须任何提醒和强迫,这是阅读方法的习得,是自能阅读能力的自然流露和彰显。因此,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层面,把“预习”环节安排在课外还是课内,已经不十分重要了。只要是有度的预习、有效的预习都是有益的预习。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供继承发扬的精华不少,但也确实存在着套袭、虚假,僵化等严重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非大改不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认为,让学生作文时突出个性写真,应是作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个性写真”即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它追求的是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其实,小学生作文做到个性写真,并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的步步深入,我不由得感到它的魅力所在。我们只有真正将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才能使语文教学逐步提高。通过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1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讲究一个“活”字,只要课堂活起来了,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妙趣横生。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还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心态,幽默的语言等等,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调控课堂的气氛,让
期刊
【摘 要】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通过先进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在研究过程中经过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使教师逐渐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尊重学生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内在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索,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 数学 课堂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
期刊
新课标下的生物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在智能,使学生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提高一定的能力。新课标下的生物学教学渗透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是新课改的目的。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是实现生物学教学的最优化关键。这不仅是生物学教学的内在要求,更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教师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1生物学教学是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的共同体  当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教师要变“教书者”为“课程实施者”,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有所体验,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产生和丰富学习体验大机会;要让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掌握方法并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型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教育工作者的应有的贡献。现就本人教学中总结的法制教育融入英语教学 “三要素”和各位同仁作如下探讨。  要素一:因材施教  因为英语课毕竟不是法制课,它有本学科内在的特殊性,适时地运用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很重要,而具体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如果错
期刊
【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文章对情感教育内涵,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探索与运用,进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提出以合作精神作为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观点,有一定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和谐课堂 合作意识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
期刊
“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1放飞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也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的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就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1当前高中生物学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大胆地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于语文作业,大多数老师还是因袭老套,没有作相应地思考和创新。  1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单一,注重作业程序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