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本文围绕现代诗歌教学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方面,浅论几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 作品背景 诵读 情感 深层意蕴
  
   相对古代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这就像苏轼诗中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然而,我也相信,百仞之山,行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现代诗歌如何教学而效果更好这方面,谈几点自己肤浅的体会,也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
  笔者以为,现代诗歌教学要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了解作品背景,抓准解读诗歌的切入点
  高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正因为这样而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内涵的一些东西。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就必不可少地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这是能否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闻一多的《死水》,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的色彩的描述是浅显易见的,情感的表达也是非常鲜明的,但对诗中的反讽手法以及象征意义如果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所以,课前就务必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关于闻一多的一些情况,诸如其生平经历、作品解读、世人评价等等。于课间,尚未读文,即可集中从初中所学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激发起学生对闻一多精神的景仰。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辅之讲述作者创作此诗文的背景,教学这首诗歌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了,学生对了解诗中特殊的意象、对作者心中愤恨的情感、对民族强烈的爱就有了很好的依据。
  同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充满浪漫色彩,但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徐志摩当时极大的忧郁、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有了有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形象及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二、以诵读为依托,欣赏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炼、形象及富有音乐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读《再别康桥》时,就像听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以及沉重的分离,这些都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有了这个基础,再将学生引向诗歌的赏析。
  我们教师在指导诵读时,非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康河的深深眷恋之情“唱”出来。虽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的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来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折人性。
  三、把情感作为贯穿全诗的主线,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诗的开篇,诗人即以委婉的笔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悱恻动人的爱情故事:阳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轻扬,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正在苦苦等待心上人归来。在绵渺无期的等待中,她始终没有听到青石街道上意中人的足音,因而她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孤寂的心宛若寂寞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此时,浪迹天涯的“我”恰巧打从这里经过。听到窗外响起了“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开放般绽开了笑颜,以为朝思暮想的他已经回来,正准备推开久闭的小窗,但转瞬间,马蹄声又渐行渐远。此时女子才意识到刚才燃起的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窗外的那人,并不是她日夜守望的归人,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失意之余,她的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多情的女子再次陷入了无穷的苦苦等待之中。
  许多人评论此诗时,说它具有古典婉约美,又有中国式情感愁结,可我更欣赏它的是情感内敛美。如说寂寞的城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春帷不揭,这些细小的事物的封闭状态与含蓄细腻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情感的内敛美。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轻描淡写的交代,愁绪缓缓弥散开来。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正是一种情感内敛的体现么?“我”的惆怅,思念都是含蓄的,内敛的,那位女子的心也同样如此。作家在情感抒发上是内敛的,没有疾声高呼,没有热情奔放的字句,但细看,那种欲现不现,若浮若沉的情感反而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角度与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所以说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
  《错误》的主旨是什么?学生们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说“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执著的爱情”;还有的说写“我”知道女子在寂寞中等“我”,但“我”却只是“过客”,“我”让女子等待、盼望、误会、失望伤心,“我”捉弄了她;也有人说写“我”对“你”的追求和遭拒,表现“你”对爱情的专一执著,抒写“我”爱情的真诚和失意的怅惘。对学生的各种理解我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让学生们通过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以及贯穿全文的情感来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凸现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清代的王夫之就说过:“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現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
  四、放飞联想的翅膀,品味诗歌的意境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即是壮阔、豪迈之意境。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从诗的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现代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境”呢?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就比如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辅之展现湘江两岸“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图景,假定词人立于橘子洲头的一个至高点上,放眼四周、所见所想,由此品味出词人在“看”所包含上、下、内、外的空间里,“忆”所包含风华正茂、峥嵘岁月的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一代伟人的气魄、胸怀和人格魅力。
  其次,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引导学生一点点地感悟到诗歌意韵之美,也是教学中能避免架空赏析的一个好方法。如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几个单纯的意象:“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将这些意象和“荡漾”“招摇”“揉碎”“漫溯”这些简单的动词融合在一起,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对诗人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强烈的共鸣,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惆怅和无尽的哀愁。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联想的,而联想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但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比如上文所述应把握其相关背景来解读便是避免曲解的关键依据。解读诗歌不可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作“可能的”多重解释,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原意的解读,而不是远离或僵化地就诗论诗。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上,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本着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抓好了前面的四个环节,如再能让学生学写诗那就更好了,这个问题我在这篇文章里就不详细讨论了。总而言之,由于我在教学中运用了这些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表示喜欢上现代诗歌课。所以说,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方法得当,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较好的文学素养,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的。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八中。
其他文献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坚持这样的文化观:用课程体现文化,用文化塑造素质,用素质体现价值。  《兰亭集序》这篇只有325字的抒情言志序文,恰恰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是“天下第一行书”;写作时间,又处在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战不断,水旱、地震等天灾人祸相加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借修禊事所表达的情志有异于当时的清谈玄学之风。这篇序文,蕴含着丰
“少教多学”这一理念的提出,从一定的意义上改变了语文课堂的现状。经过理论分析和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们提炼了“思·辩”式课堂模式。  所谓“思·辩”式课堂模式,一方面是训练学生深入问题思考分析,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使学生具备敏锐的理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学会辩论,掌握辩论的技巧,理性阐述观点,有效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学生是否拥有理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庄子以寓言连缀成文。寓言奇谲诡怪,行文中对寓言往往不做太多地解释说明,因而文章比较难以理解。《逍遥游》中鲲鹏变化而扶摇青天的寓言,究竟所寓何意,历来争论不休。而蜩与学鸠发笑的原因,文章很少议论,一般论者多从知识与视野的角度分析。王仲镛认为:“蜩与学鸠,指世俗的人,在庄子看来,一般世俗的人,由于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是不可能了解明道者的精神境界的。”  其实,要真正理解蜩与学鸠在文中的寓意,应当从《庄
【摘 要】在当下的语文新课改中,课堂讨论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方式,但也存在不少的误区。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课堂讨论的实质、学生及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课堂讨论 实质 学生 教师 角色定位    语文教学走到今天,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似乎已被我们运用得炉火纯青,各种公开课,示范课,课堂上总会听见热烈的讨论声,似乎离了讨论就不成课堂,没有讨论就不能充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鲁迅的语言,一般来说,学生不大喜欢,他们认为生涩难懂,不好理解,读起来感到吃力。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认
【摘 要】史铁生的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书写了作者一段苦难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揭示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本文试图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中的生命意识和禅意的美。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生命 禅意    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便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那时从文中读出的是一个“悲”字:为作者二十岁便双腿瘫痪而悲,为他“几乎什么也找不到”而“悲”,为如空屋般的寂寞而“悲”,为他母亲的痛
《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章节,在中国影响甚巨。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比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展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烘托,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去描摹等等,历来为人称道。  刘邦是《鸿门宴》中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极力展现他的“能屈”。主要手段就是写他在强大的项羽集团面前的谦辞卑礼。在此,笔者就刘邦台词中的两个“得”字,管窥司马迁用最精当的语言,展示人物心里细节的高明之处。  “得”字在
近日,笔者出了一份高二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道选择题引发了语文组激烈的争议,这道题考的是文言句式问题,与“修敬”的理解有关。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  这道题是这样的: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是寡人之过也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我设计的答案是A,语文组有同事认为是C。  如果参考答案是A,
看过这样一篇民国时期小学生写的记游作文:“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文笔自然,平和,单纯,小作者兴之所至,信笔写成,很有些晚明小品的味道。时代在发展,孩子知识体验在逐渐丰富,后辈胜前辈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为什么我们现在高中学生的作文反倒没有民国时期学生作文
今年暑假,有几个孩子让我和他们一起补习语文,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讲了几天的语文基础知识,我犯怵了——这样下去,和课堂上别的老师讲的没什么两样,还不如自己看看书,做做作业。想想,孩子一年到头都在老师的管束下学习生活,接触不到真正的广阔生活,观察体验到的只是校园角落里的点点滴滴,体悟到的只是阅读、聆听后的琐琐碎碎。  路过一个园子,十来亩,四围的墙,高高低低,墙头上密密的草在刺眼的阳光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