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国小学生作文想到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这样一篇民国时期小学生写的记游作文:“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文笔自然,平和,单纯,小作者兴之所至,信笔写成,很有些晚明小品的味道。时代在发展,孩子知识体验在逐渐丰富,后辈胜前辈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为什么我们现在高中学生的作文反倒没有民国时期学生作文有味道、有灵性、有内容?我想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作文题有突破吗?
  我们将现在的作文题与西方作文题、民国学生作文题比较发现,不同作文题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功用存在着巨大差异。以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例:《一个巴掌的声音》等,从中可以联想法国作文的考查内容与该国出现那么多思想家的关联;再看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题,《我看人类文化》《中国的昨天与今天》,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作文题对孩子开放的心胸的培养与这个国家战略人才辈出的联系;民国小学生识字之后首先要写的作文题就是《格物致知》,从中可以看出作文题与中国现代出现那么多文学大家的联系。而我们四年级学生写的最多的作文题是《我的好朋友》、《难忘的一件事》。高中生写的最多是“乐观”、“坚强”等这样的话题。高中作文题看似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形式各样,可是写来写去不外乎是写积极人生观、高尚道德品质等,所以又怎能怪学生一写作文就爱拿司马迁、屈原说事呢?一直拿这样的作文题来训练又怎么让大部分资质一般缺少人生体验的学生去寻求突破呢?而这些话题学生又有几个是有切身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动呢?当然只能无病呻吟,套用模式了。所以当我们在责备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时,还请问问自己,我们的作文题是不是也千“题”一律了呢?
  二、形式与思想的轻重权衡了吗?
  有些高考作文题目其实很讽刺,例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只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个既定的不容改变也无须思考的文章“灵魂”,你要做的,仅仅只是为这个“灵魂”添一些故事或者数据,来证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行了。如果一个材料已经有了铁定的情感意向,学生只能在一个既定的观点中阐发,那么这必然是一次伪话题的作文检测。可是如果有学生认为“只有一种答案”呢?那他也只能用说谎编故事的技巧来完成文章,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若作文的思想是既定的,那么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只能是代这种思想立言。繁忙的课业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积累,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也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师便通过训练类似开门见山、三段论,摆事实论证之类的写作形式,来弥补学生习作中空虚的思想内涵。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自然地沦落到作文技巧的训练,写作教学便由不自觉到自觉地丢弃作文的“灵魂”。然而这种杀鸡取卵,统一架构的机械的作文技巧训练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学生的个性、思想又从何谈起?所以,重思想轻形式的作文教学改革才是正道。
  三、优秀范文示范些什么?
  高中写作课堂,教师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展示符合高考语文作文一类卷要求的优秀范文。从文章的立意深刻、感情真挚等等多个角度夸赞一番,然后要求同学就照着这个样子写,但学生欣赏完优秀作文只会“羡慕嫉妒恨”。这样的作文固然是好,可是这样的要求,这样的境界对于考场中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谈何容易!就是教师要做到这番境界又谈何容易?我们这是在拿文学创作的要求去要求一般学生,可惜学生没这样的思维深度,没丰富的素材积累,没真实的情感体验,当然望而生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怎么办?说大话,以显示深刻;堆砌论据,以显示内容丰富;说假话,以显示真挚感人。学生越刻意的想拔高文章水平,却越造成文章的假大空。写得不好,被批评,到最后连写作的兴趣都没有了。对于优秀作文其实教师大可不必把它从立意到表达统统夸个遍,其实只需展示文章中能让学生可以模仿的那一种特色也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讲,示范的作文未必都要是满分作文,贴近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普通作文,只要其中有亮点,拿来学习,或许比像神一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范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继而接受。
  四、灌输的是保守意识还是创新意识?
  教师一面在强调学生作文要力求新颖,力求创新,一面又指导学生考场作文要选自己熟悉的话题,选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力求规矩。而殊不知创新和保守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要求。如果按照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两种指导思想来指导,学生又怎敢将平时作文中的大胆创新拿到考场上用,既然考场作文不敢创新,平时作文又有创新必要吗?不如平时就中规中矩地写写好了,考场上也老老实实保个基本分。所以我们教师也常常针对材料作文的特点和高考改卷老师的体会,将作文纳入程式化的轨道,按照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长时期的训练,于是,学生写出的文章,全是一个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想搞些创新,可是学生的这个创新对教师而言,对阅卷者和其他思想阅历远远高过他的人而言,仍然只是幼稚和肤浅的。于是,为了让教师和阅卷者承认自己的文章是“创新的”,他不说自己的话,而说出社会上认为是新鲜的话。他就不得不为了“假创新”,而背弃“真自我”了。到这时候,“创新”也就成了“个性”的刽子手,作文教学开始打着“创新”的旗号,扼杀起学生的写作个性来。于是便有了想关注社会现实就要写“表哥”,就要写最美教师,就要写小悦悦事件。最终这种创新又成为了一种模式,又归于保守。
  所以教师不要人为地将学生置于两难的境地,让他们不知所措。倒不如将作文指导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对话”或“商榷”,将学生的写作定位为一次心灵的袒露、一次真实的再现,这样学生的每一次写作便会是一次创新的过程。
  希望写作课能为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各种充分的营养,能为他们敏感的心灵施以合适的阳光,不去企盼每一个学生都开出瑰丽的花,只求他们能开出真实的花,而不是假花。
其他文献
【摘 要】就写作思维而言,“釜底抽薪”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新技巧。一旦我们能去表就里,弄清楚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由此产生出的思维不但让人耳目一新,有时甚至是振聋发聩的。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拿上“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去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努力去探寻事物的真面目,从而去接近“釜”下面的燃烧着的“薪”,如此,我们的观点才会有创新,也才更会有震撼力。  【关键词】写作 思维 创新 釜底抽薪  
在习惯了600字以上的中考作文后,突然被要求写800字以上,许多高一学生难以适应,尤其是写记叙文,问题多多:要么找不到素材无话可说,达不到字数要求;要么信马由缰,任思想的骏马自由驰骋无法掌控,文章繁冗拖沓而不知所云。笔者认为,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详略,详略处理好了,主旨的鲜明、结构的完整、描写的细腻甚至语言的凝炼都能得以解决。  玉不琢不成器,可以把还没有多少写作技巧的高一学生作文当作是璞,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坚持这样的文化观:用课程体现文化,用文化塑造素质,用素质体现价值。  《兰亭集序》这篇只有325字的抒情言志序文,恰恰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是“天下第一行书”;写作时间,又处在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战不断,水旱、地震等天灾人祸相加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借修禊事所表达的情志有异于当时的清谈玄学之风。这篇序文,蕴含着丰
“少教多学”这一理念的提出,从一定的意义上改变了语文课堂的现状。经过理论分析和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们提炼了“思·辩”式课堂模式。  所谓“思·辩”式课堂模式,一方面是训练学生深入问题思考分析,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使学生具备敏锐的理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学会辩论,掌握辩论的技巧,理性阐述观点,有效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学生是否拥有理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庄子以寓言连缀成文。寓言奇谲诡怪,行文中对寓言往往不做太多地解释说明,因而文章比较难以理解。《逍遥游》中鲲鹏变化而扶摇青天的寓言,究竟所寓何意,历来争论不休。而蜩与学鸠发笑的原因,文章很少议论,一般论者多从知识与视野的角度分析。王仲镛认为:“蜩与学鸠,指世俗的人,在庄子看来,一般世俗的人,由于视野狭窄,知识有限,是不可能了解明道者的精神境界的。”  其实,要真正理解蜩与学鸠在文中的寓意,应当从《庄
【摘 要】在当下的语文新课改中,课堂讨论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方式,但也存在不少的误区。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课堂讨论的实质、学生及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课堂讨论 实质 学生 教师 角色定位    语文教学走到今天,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似乎已被我们运用得炉火纯青,各种公开课,示范课,课堂上总会听见热烈的讨论声,似乎离了讨论就不成课堂,没有讨论就不能充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  鲁迅的语言,一般来说,学生不大喜欢,他们认为生涩难懂,不好理解,读起来感到吃力。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认
【摘 要】史铁生的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书写了作者一段苦难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揭示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本文试图从哲学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中的生命意识和禅意的美。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生命 禅意    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便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那时从文中读出的是一个“悲”字:为作者二十岁便双腿瘫痪而悲,为他“几乎什么也找不到”而“悲”,为如空屋般的寂寞而“悲”,为他母亲的痛
《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章节,在中国影响甚巨。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比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展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烘托,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去描摹等等,历来为人称道。  刘邦是《鸿门宴》中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极力展现他的“能屈”。主要手段就是写他在强大的项羽集团面前的谦辞卑礼。在此,笔者就刘邦台词中的两个“得”字,管窥司马迁用最精当的语言,展示人物心里细节的高明之处。  “得”字在
近日,笔者出了一份高二语文试卷,其中有一道选择题引发了语文组激烈的争议,这道题考的是文言句式问题,与“修敬”的理解有关。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  这道题是这样的: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是寡人之过也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我设计的答案是A,语文组有同事认为是C。  如果参考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