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缝·补”策略是针对乡村生活空间环境现状,通过整合现有废弃地、闲置空间、废旧资源等发挥其“乡土、经济、集约”的特点,实现“本土营造,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文章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斗带村生活空间的景观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斗带村的环境特征、生活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村庄闲置资源现状,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乡土特征,提出适用于该村“本土特色景观”的“缝·补”策略,从空间整合、废旧资源再利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村落中原本割裂、无序、杂乱的闲置节点进行重构。改造后的斗带村生活空间景观考虑了村民记忆中的生活烙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独特村庄景观,保留了浓郁的岭南乡村特色。
关键词:景观重构;“缝·补”策略;生活空间;岭南乡村;斗带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14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8-0094-08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of Living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Lingnan Rural Areas Based on"Stitching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y: Taking Doudai Village in Yunf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U Suying, ZHAO Zeha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iv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the strategy of "stitching and mending" is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wasteland, idle space and waste resources to give full pla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conomic and intensive" and achieve the rural style of "local construction, one village and one product". 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life space landscape renovation on Doudai Village in Yuncheng District of Yunfu,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condition of living spa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n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idle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villagers’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cultural practices, proposes the "stitching and mending" strategy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of the villag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pace integration and reusing discarded resources, the discrete, unordered and messy landscape nodes are refactored. After transforming, the living space landscape of Doudai Village takes into account the brand of life in the villager’s memory, at the same time it reproduces the original unique village landscape and retains the strong r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Keywords]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stitching and mending" strategy; living space; Lingnan Rural Area; Doudai Village
引言
鄉村生活空间不同于乡村农业劳作等生产空间和村落外围生态空间,是村民居住、消费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由村民住宅建筑集聚围合而成的场所构成[1-2]。乡村生活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随着生产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传统乡村原本的肌理,昔日依山带水的居住格局逐渐恶化,乡村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的破坏。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思想的提出,除了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外,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等问题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3]。我国2017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全国乡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生活空间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斗带村生活空间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斗带村的环境特征、生活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村庄闲置资源现状,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乡土特征,提出结合“缝·补”策略进行空间景观重构,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1乡村景观营造中“缝·补”思想背景
所谓“缝”,《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作为动词时“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缝,以针紩衣也”,《广雅》中“缝,合也”;所谓“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补充、补足、填补等”,《说文解字》“补,完衣也”。
笔者根据缝与补的基本含义将其引申至当前乡村生活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之中。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7年8月出台的《广东省 2277 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第三章“规划内容”其中一条是“村容村貌整治”:明确村庄开展“三清理”(清理乱堆乱放、存量垃圾、沟渠池塘等)、“三拆除”(拆除危旧房屋、乱搭乱建、违规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等)。但是在执行“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过程中,有些相对完好的材料如砖、瓦及石材等被作为“垃圾”而清理,一些闲置的旧建筑、残墙被认定为“危旧”而拆除,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见图1、图2)。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缝·补”的思想策略——针对生活空间杂乱闲置空间、闲置“废料”、空置旧建筑等资源的处理思路。对杂乱闲置空间进行整合,即为“缝”;对空置旧建筑或“残墙断壁”等结合实际情况用闲置“废料”将其修补,营造具有一定的功能或观赏价值的构筑物或小品,即为“补”。通过“缝·补”策略达到景观重构的目的,营造具有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本土景观,实现真正的“本土营造,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
2斗带村传统生活空间环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斗带自然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安塘村,地处安塘街道东南部约5公里,距云浮市区约21公里(见图3)。斗带自然村是其所属的安塘村委会下辖的安塘、斗带、石头地、云龙、爱武、石仁背6条自然村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特色鲜明,低山丘陵、水网密布、丛林深深,共同构成了安塘村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附近缺少特色经济产业,没有工业厂房用地,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该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017年被列入省定贫困村。由于斗带自然村对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配合程度和热情相对较高,支持村庄景观改造意愿强烈,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安塘街道政府选定斗带自然村(下文简称斗带村)为示范村建设试点。斗带村当前有43户,165人,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项目建设之初,设计方对村落传统生活空间构建、传统生活空间的消失、当前村民新生活空间的转移及现状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2.1斗带村传统生活空间环境特征
斗带村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由张氏始祖从广东珠玑巷迁居到此地而形成,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广府村落。村落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块高地上,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形成梯状之势[4],风水塘呈弧形环绕于村落东、西、南三个方向;平面上是典型的梳式布局。空间交往方面,根据现状调研及村民口述,村民传统交往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村民结合村落小气候条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主要环绕于村落外围,也是人与自然的“自然选择”结果,具有“因地、因时”制宜的特点,如以风水塘为中心的交往空间、村后小树林、村口古榕树下和巷道空间等,为村民交往提供了舒适的小气候环境;另一种交往空间是根据村民的宗族活动或生活行为等形成的必要性场所,具有“因人制宜”的特点[5],如村民传统取水、洗衣用途的井台空间、宗祠前开敞空间、书室空间等。
这两种空间的形成,一方面是结合村落小气候条件在长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具有“因地、因时”性,如沿村落外围的风水塘、林地休闲空间等;另一方面是满足宗族活动和学习需求的交往空间,如宗祠与书室前的开敞空间(见图4、图5)。
2.2斗带村当前生活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斗带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同样受到快速城市化的影响。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斗带村原有的人地关系、社会关系均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如村民大多不再以从事农耕为生,村中90%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①。斗带村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变化大等因素使乡村活力明显下降,虽然村中留守老人和小孩仍有生活空间需求,但村落原有的休闲空间年久失修,逐渐破败。从根源上讲,斗带村生活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2.1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生活空间
農业生产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改变了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如现代农业灌溉方式改变了原有村落中风水塘及周边河流的用途,原有饮水、灌溉用的河流、水塘变成了无人问津的“臭水塘”,同时也因为乡村生产结构改变带来的生活垃圾乱排乱放,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目前乡村人居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6-7](见图6);其次,农业养殖方面,由于“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交易成本高,经营集约化程度低,小农养殖模式日渐萧条。如原来生活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猪舍,如今因为生产结构的转变,大部分已经闲置并破败不堪[8-9](见图7);另外受传统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如乡村自来水的逐渐普及,以及地下水污染等因素,改变了村民以水井使用为主的传统空间交往模式。张氏祠堂前的饮用水井已废弃,原有村民打水、洗衣的生活场所,如今因其功能的消失,其空间交往功能也随之消失。
2.2.2村落盲目扩张导致资源浪费、村貌丧失、风貌趋同现象
首先是村民随意自建房屋的行为和无序化扩张切断了原来呈半圆形环绕于村前的风水塘,还扩张至风水塘以外的耕地、排水渠等,破坏了原本连续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网络[10],现如今风水塘已被切为几块,村口处已被填埋。斗带村村民的自建房在选址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风水塘以南原有自家田地上没有在政府引导规划下营建,另一种是拆除旧泥砖房在原有宅基地上营建。其次是村民自建房外观风格上受各种文化和观念的激烈碰撞也存在着盲目跟风模仿城市建设或欧陆风的现象。村落新建区域缺乏村庄规划,邻里间的建筑错综复杂,不仅整体上破坏了建筑风貌,并且已没有原有的巷道肌理,致使新建筑区生活空间闭塞、拥挤,无法形成供村民公共交往的空间。在村落旧址上重建的民房因片面追求面积扩张而乱拆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梳式巷道而变得杂乱无章。 2.2.3废弃建筑、废弃杂物占据公共空间
斗带村废弃建筑、废弃杂物占据公共空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废弃的牲畜饲养房屋或废弃柴棚等废弃建筑充斥公共空间;其二是建筑、生活或农用设施等废料挤占公共空间,如村后原有供村民休闲的小树林,如今已被多种杂物堆满。
基于以上现象,结合调研问卷中村民最关心的公共设施增设、公共环境及公共休闲空间改善等问题,渴望有运动、休闲设施及活动空间等,嘗试运用“缝·补”策略将斗带村生活空间中杂乱空间及废旧资源有效利用,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3 “缝·补”策略营造:再现村民记忆交往空间
综合来看,斗带村生活空间区域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引导和统一规划,使新建区域生活空间没有形成供村民交往的公共空间,而传统的交往空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村民当前最为关注的几个休闲空间为对象,采用“缝·补”策略将原有生活空间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废旧资源营造村民记忆中的交往空间环境。
3.1“缝”策略:传统生活空间的再现
生活空间规划设计秉持村民日常行为及风俗习惯,对主要休闲空间进行整合。斗带村整体空间布局上风水塘将新旧村分开,旧村区域保存相对完好,而新村区域因为无序建设而没有公共空间。根据现状调研及村民口述,村民日常休闲交往空间主要位于村口、村后背山区域、风水塘、祠堂等处(见图8)。从平面布局上看这些休闲节点刚好分布于当前村中新建环村路周边,因此结合当前村民居住分布状况可考虑将村民日常休闲空间整合串联环绕于旧村落外围,一方面以环村道为环状景观带,在景观带上营造多个景观节点形成流动式的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围合的景观带环绕于村落再现传统山水景观(见图9)。主要景观节点有:入口景观节点、村后休闲节点空间、以风水塘为中心的街心公园区(包括原有小树林)及环村道路景观带。
入口景观节点、环村道路和村后的休闲节点均是在前期村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基础上整理的空间。根据村民需求,入口处设置供村民停车用的空间,为将来村落发展、机动车辆增多预留空间。如前所述,斗带村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村落,人口较少,除了节假日村中车辆较多外,日常车辆较少,因此可结合乡村实际在入口区域平整后面积约800m2的地块上营造一处集健身、休闲、纳凉、停车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即在空间周边放置运动器材,平时没有车辆时可供村民休闲用,节假日可作为临时停车场所(见图10);环村道建设是根据斗带村发展需求将原有环村道拓宽便于机动车通行而新建的道路,道路两旁可增加绿化,靠近民宅一侧结合排水渠等基础设施适当铺设草坪,较宽敞区域适当种植乡土遮阴乔木,道路右侧因新建汕湛高速公路从村东侧通过,公路护坡绿化较为简单,破坏了原有景观,需要对坡地进行加固挡土墙和建设草坡以巩固坡地,同时还起到了隔离噪音的作用(见图11)。沿环村路向村后方向拐角处结合村民需求新建一处供村民日常交往的休闲空间,同时固化因新建环村道而破坏的后山护坡,避免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见图12)。
以中部风水塘为中心的街心公园位于新旧住宅区之间,景观区营造考虑了村民交流空间需求,设计方面要体现村民茶余饭后休闲聊天集中之地。首先对风水塘进行疏通清理,使其与村落外围的鱼塘、水田等连通变成有序的活水;其次根据现状调研、评估及村民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晒谷场、场所内旧建筑、风水塘周边空地、原有小树林等要素,通过整治提升,营造更多舒适的、供村民休闲的空间,并将原有老旧建筑改造成供村民日常休闲和村委会日常办公的文化室(见图13)。
3.2“补”策略:“斗带景观”的体现
设计团队进驻斗带村之初,村里正在进行政府要求的“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工作,大部分废旧建筑材料等被作为“垃圾”清理出村外,不仅直接危及当地自然生态安全,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资源。经过设计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很多废旧资源、残墙断壁均可以作为乡土景观素材用于营造村落标识系统、小品、构筑物等景观。为留住斗带村特色的“乡土味道”, 这些乡土景观素材一方面为地带性景观营造提供了原始素材,另一方面这些素材留住了历史记忆,为村民生活历史的延续营造最深刻的记忆。当前斗带村生活空间的“废弃资源”主要分为残墙、废弃建筑类和建筑残料砖、瓦、石料等两类,可以将所谓的砖瓦等废料与残墙、废弃建筑或地面、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结合,充分利用,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首先,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营造小品、景观墙、休闲空间硬质铺装、坐凳等。所谓“拆东墙补西墙”即将公共空间无用的旧猪舍或被确定为危房等的建筑拆除,将其有用材料补到那些可以通过稍加改造即可作为景观的实体上。如村后原有小树林与风水塘之间的残墙,根据其传统用途及规划更新,可将残墙保留并运用废旧泥砖将其高度结合需求稍加改善,再在其顶部放置废瓦片修建成景墙,一方面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保留了村民对场所的记忆(见图14);又如地面铺装可以利用村中废旧泥砖加入废旧秸秆做基础垫层,再用废旧青砖、石料等铺设表层,然后再在硬质铺装上适当增加乡土植被营造舒适的休闲空间。这些废旧材料经过景观的组合将场地的记忆转移至景墙、铺装等材料语言中,再现了村民记忆中的生活场景[11]。
其次,废旧建筑改造利用。村落有较多无人居住的旧泥砖房。由于村落的新区与旧区被风水塘隔开,这些旧区泥砖房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大多保存完好。结合村民意见和村庄发展定位,废旧建筑的利用改造尽量保留原貌的修整,使其再现传统乡村建筑风貌,留住乡愁,为将来发展村落旅游做储备。对于有部分损坏的泥砖房经过适当改造作为休闲景观建筑。废旧建筑改造利用往往涉及农村复杂的产权问题,应深入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与村民沟通交流,在充分尊重村民的利益诉求基础上进行改造。如风水塘旁边的一处旧泥砖房原为村长旧宅,经设计团队评估和村长沟通交流,村长非常赞同休闲景观设计思想,将泥砖房改造为公共建筑(见图15)。设计师根据现状及建筑所处位置,将建筑其中一面墙拆除,建筑内部适当整治,营造成三面围合的公共休闲建筑,为村民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室外交流场所,同时也留住了乡民的记忆[10]。 4结语
乡村生活空间中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是村民记忆中儿时的老建筑、古树、旧水井等。这些景观是家乡的象征,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自然的共鸣。斗带村结合“缝·补”策略实现了生活空間中破碎休闲节点的空间重构及废旧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休闲节点犹如围绕在斗带村环村道上的珍珠,使村落中原本割裂、无序、杂乱的休闲节点得以完整串联;其次斗带村生活空间景观营造充分整合现有废弃地及杂物堆放空间,利用废旧资源,一方面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充分利用旧砖、瓦等废料结合“残墙断壁”营造景观性和服务性小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旧泥砖房等建筑充当亭、廊之用途营造供村民休闲交往的公共空间,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还营造了原汁原味的具有本村生活烙印的独特景观,使斗带村传统文化得以完整的保留和延续。征求村民意见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认为是经济、可行的有效策略。斗带村实际案例说明,基于“缝·补”策略的生活空间景观营造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和营造乡村生活空间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注:
① 据云浮市云城区建设局提供资料显示,安塘街道的工业以石材产业为主,是著名的石材产业强镇。目前全街拥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附近青壮年基本都在石材厂务工。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 2013,68(8):1019-1028.
[2]张娟,王茂军.乡村绅士化进程中旅游型村落生活空间重塑特征研究——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7(6):137-144.
[3]杜文武,张建林,陶聪.等.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J].中国园林,2014(10):102-106.
[4]田银生,唐晔,李颖怡.传统村落的形式和意义——湖南汝城和广东肇庆的考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3.
[5]卢素英,袁晓梅.“食·疗·景”:岭南传统村落生活空间植被特征解析——以肇庆蕉园古村为例[J].风景园林,2017(9):50-56.
[6]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9,37(2):9-14.doi:10.3969/j.issn.1009-1483. 2019.02.003.
[7]卢树彬,翁子添.岭南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以东莞市石排镇为例[J].广东园林,2018(3):4-8.
[8]石好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5.
[9]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徐斌,洪泉,唐慧超,等.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中国园林,2018(5):11-18.
[11]卢素英,袁晓梅.蕉园村明清时期栖居环境的“情志”养生特征解析[J].南方建筑,2018(3):18-23.
关键词:景观重构;“缝·补”策略;生活空间;岭南乡村;斗带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14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8-0094-08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of Living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Lingnan Rural Areas Based on"Stitching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y: Taking Doudai Village in Yunf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U Suying, ZHAO Zehai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iv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the strategy of "stitching and mending" is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wasteland, idle space and waste resources to give full pla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conomic and intensive" and achieve the rural style of "local construction, one village and one product". Taking the example of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life space landscape renovation on Doudai Village in Yuncheng District of Yunfu,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condition of living spa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n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idle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villagers’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cultural practices, proposes the "stitching and mending" strategy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of the villag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pace integration and reusing discarded resources, the discrete, unordered and messy landscape nodes are refactored. After transforming, the living space landscape of Doudai Village takes into account the brand of life in the villager’s memory, at the same time it reproduces the original unique village landscape and retains the strong r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Keywords]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stitching and mending" strategy; living space; Lingnan Rural Area; Doudai Village
引言
鄉村生活空间不同于乡村农业劳作等生产空间和村落外围生态空间,是村民居住、消费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由村民住宅建筑集聚围合而成的场所构成[1-2]。乡村生活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随着生产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传统乡村原本的肌理,昔日依山带水的居住格局逐渐恶化,乡村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的破坏。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思想的提出,除了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外,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等问题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3]。我国2017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全国乡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生活空间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斗带村生活空间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斗带村的环境特征、生活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村庄闲置资源现状,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乡土特征,提出结合“缝·补”策略进行空间景观重构,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1乡村景观营造中“缝·补”思想背景
所谓“缝”,《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作为动词时“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缝,以针紩衣也”,《广雅》中“缝,合也”;所谓“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补充、补足、填补等”,《说文解字》“补,完衣也”。
笔者根据缝与补的基本含义将其引申至当前乡村生活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之中。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7年8月出台的《广东省 2277 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第三章“规划内容”其中一条是“村容村貌整治”:明确村庄开展“三清理”(清理乱堆乱放、存量垃圾、沟渠池塘等)、“三拆除”(拆除危旧房屋、乱搭乱建、违规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等)。但是在执行“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过程中,有些相对完好的材料如砖、瓦及石材等被作为“垃圾”而清理,一些闲置的旧建筑、残墙被认定为“危旧”而拆除,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见图1、图2)。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缝·补”的思想策略——针对生活空间杂乱闲置空间、闲置“废料”、空置旧建筑等资源的处理思路。对杂乱闲置空间进行整合,即为“缝”;对空置旧建筑或“残墙断壁”等结合实际情况用闲置“废料”将其修补,营造具有一定的功能或观赏价值的构筑物或小品,即为“补”。通过“缝·补”策略达到景观重构的目的,营造具有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本土景观,实现真正的“本土营造,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
2斗带村传统生活空间环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斗带自然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安塘村,地处安塘街道东南部约5公里,距云浮市区约21公里(见图3)。斗带自然村是其所属的安塘村委会下辖的安塘、斗带、石头地、云龙、爱武、石仁背6条自然村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特色鲜明,低山丘陵、水网密布、丛林深深,共同构成了安塘村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附近缺少特色经济产业,没有工业厂房用地,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该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017年被列入省定贫困村。由于斗带自然村对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配合程度和热情相对较高,支持村庄景观改造意愿强烈,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安塘街道政府选定斗带自然村(下文简称斗带村)为示范村建设试点。斗带村当前有43户,165人,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项目建设之初,设计方对村落传统生活空间构建、传统生活空间的消失、当前村民新生活空间的转移及现状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2.1斗带村传统生活空间环境特征
斗带村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由张氏始祖从广东珠玑巷迁居到此地而形成,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广府村落。村落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一块高地上,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形成梯状之势[4],风水塘呈弧形环绕于村落东、西、南三个方向;平面上是典型的梳式布局。空间交往方面,根据现状调研及村民口述,村民传统交往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村民结合村落小气候条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主要环绕于村落外围,也是人与自然的“自然选择”结果,具有“因地、因时”制宜的特点,如以风水塘为中心的交往空间、村后小树林、村口古榕树下和巷道空间等,为村民交往提供了舒适的小气候环境;另一种交往空间是根据村民的宗族活动或生活行为等形成的必要性场所,具有“因人制宜”的特点[5],如村民传统取水、洗衣用途的井台空间、宗祠前开敞空间、书室空间等。
这两种空间的形成,一方面是结合村落小气候条件在长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具有“因地、因时”性,如沿村落外围的风水塘、林地休闲空间等;另一方面是满足宗族活动和学习需求的交往空间,如宗祠与书室前的开敞空间(见图4、图5)。
2.2斗带村当前生活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斗带村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同样受到快速城市化的影响。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斗带村原有的人地关系、社会关系均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如村民大多不再以从事农耕为生,村中90%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①。斗带村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变化大等因素使乡村活力明显下降,虽然村中留守老人和小孩仍有生活空间需求,但村落原有的休闲空间年久失修,逐渐破败。从根源上讲,斗带村生活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2.1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生活空间
農业生产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改变了原有的小农生产方式,如现代农业灌溉方式改变了原有村落中风水塘及周边河流的用途,原有饮水、灌溉用的河流、水塘变成了无人问津的“臭水塘”,同时也因为乡村生产结构改变带来的生活垃圾乱排乱放,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目前乡村人居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6-7](见图6);其次,农业养殖方面,由于“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交易成本高,经营集约化程度低,小农养殖模式日渐萧条。如原来生活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猪舍,如今因为生产结构的转变,大部分已经闲置并破败不堪[8-9](见图7);另外受传统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如乡村自来水的逐渐普及,以及地下水污染等因素,改变了村民以水井使用为主的传统空间交往模式。张氏祠堂前的饮用水井已废弃,原有村民打水、洗衣的生活场所,如今因其功能的消失,其空间交往功能也随之消失。
2.2.2村落盲目扩张导致资源浪费、村貌丧失、风貌趋同现象
首先是村民随意自建房屋的行为和无序化扩张切断了原来呈半圆形环绕于村前的风水塘,还扩张至风水塘以外的耕地、排水渠等,破坏了原本连续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网络[10],现如今风水塘已被切为几块,村口处已被填埋。斗带村村民的自建房在选址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风水塘以南原有自家田地上没有在政府引导规划下营建,另一种是拆除旧泥砖房在原有宅基地上营建。其次是村民自建房外观风格上受各种文化和观念的激烈碰撞也存在着盲目跟风模仿城市建设或欧陆风的现象。村落新建区域缺乏村庄规划,邻里间的建筑错综复杂,不仅整体上破坏了建筑风貌,并且已没有原有的巷道肌理,致使新建筑区生活空间闭塞、拥挤,无法形成供村民公共交往的空间。在村落旧址上重建的民房因片面追求面积扩张而乱拆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梳式巷道而变得杂乱无章。 2.2.3废弃建筑、废弃杂物占据公共空间
斗带村废弃建筑、废弃杂物占据公共空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废弃的牲畜饲养房屋或废弃柴棚等废弃建筑充斥公共空间;其二是建筑、生活或农用设施等废料挤占公共空间,如村后原有供村民休闲的小树林,如今已被多种杂物堆满。
基于以上现象,结合调研问卷中村民最关心的公共设施增设、公共环境及公共休闲空间改善等问题,渴望有运动、休闲设施及活动空间等,嘗试运用“缝·补”策略将斗带村生活空间中杂乱空间及废旧资源有效利用,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3 “缝·补”策略营造:再现村民记忆交往空间
综合来看,斗带村生活空间区域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引导和统一规划,使新建区域生活空间没有形成供村民交往的公共空间,而传统的交往空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村民当前最为关注的几个休闲空间为对象,采用“缝·补”策略将原有生活空间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废旧资源营造村民记忆中的交往空间环境。
3.1“缝”策略:传统生活空间的再现
生活空间规划设计秉持村民日常行为及风俗习惯,对主要休闲空间进行整合。斗带村整体空间布局上风水塘将新旧村分开,旧村区域保存相对完好,而新村区域因为无序建设而没有公共空间。根据现状调研及村民口述,村民日常休闲交往空间主要位于村口、村后背山区域、风水塘、祠堂等处(见图8)。从平面布局上看这些休闲节点刚好分布于当前村中新建环村路周边,因此结合当前村民居住分布状况可考虑将村民日常休闲空间整合串联环绕于旧村落外围,一方面以环村道为环状景观带,在景观带上营造多个景观节点形成流动式的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围合的景观带环绕于村落再现传统山水景观(见图9)。主要景观节点有:入口景观节点、村后休闲节点空间、以风水塘为中心的街心公园区(包括原有小树林)及环村道路景观带。
入口景观节点、环村道路和村后的休闲节点均是在前期村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基础上整理的空间。根据村民需求,入口处设置供村民停车用的空间,为将来村落发展、机动车辆增多预留空间。如前所述,斗带村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村落,人口较少,除了节假日村中车辆较多外,日常车辆较少,因此可结合乡村实际在入口区域平整后面积约800m2的地块上营造一处集健身、休闲、纳凉、停车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即在空间周边放置运动器材,平时没有车辆时可供村民休闲用,节假日可作为临时停车场所(见图10);环村道建设是根据斗带村发展需求将原有环村道拓宽便于机动车通行而新建的道路,道路两旁可增加绿化,靠近民宅一侧结合排水渠等基础设施适当铺设草坪,较宽敞区域适当种植乡土遮阴乔木,道路右侧因新建汕湛高速公路从村东侧通过,公路护坡绿化较为简单,破坏了原有景观,需要对坡地进行加固挡土墙和建设草坡以巩固坡地,同时还起到了隔离噪音的作用(见图11)。沿环村路向村后方向拐角处结合村民需求新建一处供村民日常交往的休闲空间,同时固化因新建环村道而破坏的后山护坡,避免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见图12)。
以中部风水塘为中心的街心公园位于新旧住宅区之间,景观区营造考虑了村民交流空间需求,设计方面要体现村民茶余饭后休闲聊天集中之地。首先对风水塘进行疏通清理,使其与村落外围的鱼塘、水田等连通变成有序的活水;其次根据现状调研、评估及村民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晒谷场、场所内旧建筑、风水塘周边空地、原有小树林等要素,通过整治提升,营造更多舒适的、供村民休闲的空间,并将原有老旧建筑改造成供村民日常休闲和村委会日常办公的文化室(见图13)。
3.2“补”策略:“斗带景观”的体现
设计团队进驻斗带村之初,村里正在进行政府要求的“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工作,大部分废旧建筑材料等被作为“垃圾”清理出村外,不仅直接危及当地自然生态安全,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资源。经过设计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很多废旧资源、残墙断壁均可以作为乡土景观素材用于营造村落标识系统、小品、构筑物等景观。为留住斗带村特色的“乡土味道”, 这些乡土景观素材一方面为地带性景观营造提供了原始素材,另一方面这些素材留住了历史记忆,为村民生活历史的延续营造最深刻的记忆。当前斗带村生活空间的“废弃资源”主要分为残墙、废弃建筑类和建筑残料砖、瓦、石料等两类,可以将所谓的砖瓦等废料与残墙、废弃建筑或地面、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结合,充分利用,营造独特的“斗带景观”。
首先,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营造小品、景观墙、休闲空间硬质铺装、坐凳等。所谓“拆东墙补西墙”即将公共空间无用的旧猪舍或被确定为危房等的建筑拆除,将其有用材料补到那些可以通过稍加改造即可作为景观的实体上。如村后原有小树林与风水塘之间的残墙,根据其传统用途及规划更新,可将残墙保留并运用废旧泥砖将其高度结合需求稍加改善,再在其顶部放置废瓦片修建成景墙,一方面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保留了村民对场所的记忆(见图14);又如地面铺装可以利用村中废旧泥砖加入废旧秸秆做基础垫层,再用废旧青砖、石料等铺设表层,然后再在硬质铺装上适当增加乡土植被营造舒适的休闲空间。这些废旧材料经过景观的组合将场地的记忆转移至景墙、铺装等材料语言中,再现了村民记忆中的生活场景[11]。
其次,废旧建筑改造利用。村落有较多无人居住的旧泥砖房。由于村落的新区与旧区被风水塘隔开,这些旧区泥砖房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大多保存完好。结合村民意见和村庄发展定位,废旧建筑的利用改造尽量保留原貌的修整,使其再现传统乡村建筑风貌,留住乡愁,为将来发展村落旅游做储备。对于有部分损坏的泥砖房经过适当改造作为休闲景观建筑。废旧建筑改造利用往往涉及农村复杂的产权问题,应深入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与村民沟通交流,在充分尊重村民的利益诉求基础上进行改造。如风水塘旁边的一处旧泥砖房原为村长旧宅,经设计团队评估和村长沟通交流,村长非常赞同休闲景观设计思想,将泥砖房改造为公共建筑(见图15)。设计师根据现状及建筑所处位置,将建筑其中一面墙拆除,建筑内部适当整治,营造成三面围合的公共休闲建筑,为村民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室外交流场所,同时也留住了乡民的记忆[10]。 4结语
乡村生活空间中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是村民记忆中儿时的老建筑、古树、旧水井等。这些景观是家乡的象征,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自然的共鸣。斗带村结合“缝·补”策略实现了生活空間中破碎休闲节点的空间重构及废旧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休闲节点犹如围绕在斗带村环村道上的珍珠,使村落中原本割裂、无序、杂乱的休闲节点得以完整串联;其次斗带村生活空间景观营造充分整合现有废弃地及杂物堆放空间,利用废旧资源,一方面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充分利用旧砖、瓦等废料结合“残墙断壁”营造景观性和服务性小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旧泥砖房等建筑充当亭、廊之用途营造供村民休闲交往的公共空间,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还营造了原汁原味的具有本村生活烙印的独特景观,使斗带村传统文化得以完整的保留和延续。征求村民意见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认为是经济、可行的有效策略。斗带村实际案例说明,基于“缝·补”策略的生活空间景观营造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和营造乡村生活空间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注:
① 据云浮市云城区建设局提供资料显示,安塘街道的工业以石材产业为主,是著名的石材产业强镇。目前全街拥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附近青壮年基本都在石材厂务工。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 2013,68(8):1019-1028.
[2]张娟,王茂军.乡村绅士化进程中旅游型村落生活空间重塑特征研究——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7(6):137-144.
[3]杜文武,张建林,陶聪.等.弹性理念,乡村重塑中的风景园林思考[J].中国园林,2014(10):102-106.
[4]田银生,唐晔,李颖怡.传统村落的形式和意义——湖南汝城和广东肇庆的考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3.
[5]卢素英,袁晓梅.“食·疗·景”:岭南传统村落生活空间植被特征解析——以肇庆蕉园古村为例[J].风景园林,2017(9):50-56.
[6]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9,37(2):9-14.doi:10.3969/j.issn.1009-1483. 2019.02.003.
[7]卢树彬,翁子添.岭南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以东莞市石排镇为例[J].广东园林,2018(3):4-8.
[8]石好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5.
[9]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徐斌,洪泉,唐慧超,等.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中国园林,2018(5):11-18.
[11]卢素英,袁晓梅.蕉园村明清时期栖居环境的“情志”养生特征解析[J].南方建筑,2018(3):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