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不肯歇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金圣叹是奇人,有人说他是怪人,也有人说他是异人,总之他不是个平庸的人,任世易时移,他只是随心任性地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他是江南柳色里苍虬的松,枝叶并不繁茂,却四季不凋。
  金圣叹出生在舂光明媚的三月三,这天也是文昌帝君的生日,所以他被看作文曲星下凡。文曲星下凡是要中状元的,戴乌纱,赴皇宴,没准还能做驸马。可等他考功名时才知道故事当不得真。
  他在岁试时,或以俚词入诗文,或于卷尾作小诗,那些讽喻惹得考官大怒。由此一来,考不上才是应该的。
  明朝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八股取士是一项严密、严格又严肃的事。他虽以栋梁自勉,却不肯争一林之秀,落笔肆无忌惮,把考官当作坊间听书的市井百姓,先博他们一个开心。
  这番举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思通透,嬉笑怒骂尽显文采风流。他的言行举止不拘礼法,近乎怪诞,喜欢作对子,便左边写“一个文官小花脸”,右边写“三朝元老大奸臣”。他虽怪诞,却不误佳人,那枝带雨桃花斜斜地开入笔墨间。
  他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逐一批注,其词轻松,其意厚重,其心多情。
  好友徐增形象地描述过他的生活,说他“性疏宕,好闲暇,水边林下,是其得意之处;又好饮酒,日辄为酒人邀去,稍暇,又不耐烦。或兴至评书,奋笔如风,一日可得—二卷。多逾三日则兴渐阑,酒人又拉之,去矣。”
  他实在不是勤勉之人,甚至有些许不安定,宁愿醉得糊涂,或者埋首在非今时今日的情节里,恍若一梦。他的书法偶有郁结,所以不能一笔而成,就像岁月里多有停顿。
  明清易代,他改了名字再进考场。这次他名列榜首,却绝意问仕,然后仍关起门来批书,大笔一挥就是三十三则不亦快哉——“猫捉老鼠,不亦快哉;点火放炮,不亦快哉;看人街边吵架,不亦快哉;听壮夫唱吴歌,不亦快哉;瞧人风筝断,不亦快哉……”
  有人说他不做清廷的官是因为有气节,很多人为此赞不绝口。后来顺治帝读了他的作品,说:“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金圣叹听说后,感而泣下,垂袖向北叩首。所以又有人说他也不过是一俗人,到底还是在乎这点名头。其实他们看不穿,他此时叩谢的不是当朝皇帝,而是一个知己。
  有一次,十年未见的朋友突然深夜来访,开门才作完揖,没问是坐船来还是走路来,也没让人家床上坐或是榻上坐,自己扭头进了内室,央求夫人也学苏东坡的妻子,拿出一斗酒来。夫人欣然拔下金簪递过来,金圣叹一掂量,够喝三天了,真高兴啊。
  金圣叹说他的妻子如东坡妇,是苏东坡《后赤壁赋》里的典故。月白风清,如此良夜,有客有佳肴就是无酒,妻子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的佳作,写的是妻子温柔贤惠,事事迁就于他,死后得以与苏东坡同葬。幸好,金圣叹也有一位能与他同悲同乐的妻。他打心底疼爱妻子,在话本小说兴起的年代,却没有关于他的任何风流韵事,但讹传还是不少。
  坊间都说,金圣叹曾梦到仙人嘱托,断不可解说《古诗十九首》,他深以为戒。某天他喝醉了,忍不住畅谈里面的《青青河畔草》,结果没多久就摊上了事。
  那时,苏州府吴县新上任的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施以重刑,还把公粮高价卖给百姓,这一做法激起了民愤,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反对暴行。正好顺治帝驾崩,上百名秀才去孔庙痛哭,发泄不满,并向巡抚告发,可这上下级却勾结在一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巡抚上书朝廷,诬陷他们抗缴兵饷,聚众倡乱,还去惊扰先帝之灵,实在是不服管教。
  彼时,山河还未一统,朝廷为了让他们知晓扇害,竟判斩立决。十八个核心人物,其中就有金圣叹。
  金圣叹身陷囹圄,也念妻怜子。可这一切已无法挽救。悲切是真的,但既然不能改变结局,干脆游戏到底。
  马上就要被斩首了,金圣叹神秘兮兮地唤狱卒过来,请求他把遗书交给妻子,狱卒心中暗喜,想着定与财产有关,毕竟金家曾经显赫一时,藏点东西也是正常的。
  果然是个秘密,一般人金圣叹也不告诉——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赴死也绝不拖泥带水,狱卒立时目瞪口呆,可他还不是最后一个被金圣叹惊到的。刑场上,刽子手扬刀,金圣叹尸首分离,他的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展开来看,一张写着“好”,一张写着“疼”。
  好疼的金圣叹,任谁都要为之一叹,他这一生也张狂,也疯癫。
  他死后,妻儿被流放宁古塔。清朝时,很多江南文人被赶至那里,经年累月,倒在那北荒苦寒之地建起宁静的田园。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有的人穷尽一生,细细描画,唯恐哪一笔不够生动。而金圣叹的一生,则是串起的各色珠子,大小不一,质地不一,却是珍如细贝,每一颗都有凝聚,随手而拾,夜月寒霜是,断桥雪痕是,窗前流萤是,陌路枯荷、书里春秋尤其是。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这是金圣叹的自题。时局到底是误了他,还是成就了他,怎么说怎么有理,怎么说都说不透。这就是两下里的缘分吧,至少他成全了自己。
其他文献
想象一下,家里有个大阳台空着也是空着,除了种种花草外你还能做什么?有没有想过种点蔬菜,既陶冶情操又收获美食,二者兼得不是更好?  樊伟,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年青人,他创立了武汉哈哈农场,研究起了居家蔬菜种植。  对于大多数年青人,尤其是城市里生长的年青人,对于蔬菜的种植一定是充满了好奇和冲动,但是他们往往又缺少技术和时间,他们需要这项可以陶冶心性的活动但却很难付出繁复的劳动和技能。为此樊伟他们正在研
期刊
“孝心之旅”引发创业狂想  2009年,合肥女孩于小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堪称“班花”的她不仅漂亮、文静,而且性格浪漫。  从小被奶奶带大的于小萌,一直与老人感情深笃。80多岁高龄的奶奶,已经近30年没有回故乡了,却因年事已高、身体条件不允许而无法成行。奶奶曾拉着于小萌的手,跟孙女讲述她记忆中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说那里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拥挤的人群,有的只是宁静和美好……2011年夏
期刊
时隔多年,曾子昀仍记得故乡戏园里的那株白梅。那时细雪轻落,他路过园子,隔着黛瓦高墙,看那梅花开得浩瀚。伶人正唱着一折关于白梅的戏,那是一株梅花和一只燕子的故事:燕子爱上了白梅,想看白梅盛开的样子,可它受不住寒冷。曾子昀站在墙外听着,心想,自己若是那燕子,宁可死了也要留下来。  一转眼,数十年已过,身处异乡的他只笑那时的自己不谙世事,拼了命也要守住珍愛的东西。吱呀一声,小书童抱着一瓶白梅推门而入,“
期刊
2014年11月22日,国内首档青春分享节目《青年中国说》登陆央视,90后总裁余佳文成为第一位嘉宾,并以独特新锐的演说让全场惊呼“史上最霸气总裁来了”!高中赚得人生第一个100万,前不久,他的公司还获得阿里巴巴数千万美金风投!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男孩,凭什么能率一帮90后缔造出估值3亿的公司?  不走寻常路,高中毕业身家百万  1990年,余佳文出生在广东潮州饶平县。他不喜欢读书,常常和老师顶嘴
期刊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的俊逸之风。杜甫以庾信和鲍照的诗来比李白的诗,简洁随意,意蕴悠长,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好奇庾信和鲍照是何人,竞在杜甫心中堪比李白。  庾信和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玄、道、佛学多维流行,文人雅士崇尚古风,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不拘世俗,雅好清谈。也因为这种多元文化,魏晋风度历朝无
期刊
宋朝把绝美的冬天封存在《卜算子》《南歌子》《风流子》中,供我们抄抄写写、吟吟哦哦。  宋朝的冬天,雪里暗香,月下疏影;宋朝的冬天,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宋朝人把雪天雕琢得玲珑剔透,当作节日来过。  李清照借着醉意把红梅插满发髻,叹惋青春易逝,殊不知她的酡颜更胜花颜。  卢梅坡騎着青驴踏雪寻梅,在清凉天地间做出公正的判决——梅花没有雪花白,雪花没有梅花香。  范成大更是不愿辜负任何一个雪天
期刊
“裸辞”创业,开家网店卖故事  丛平平,一个颇具文艺范儿的80后南通女孩。从扬州大学毕业后,她独自漂泊南京多年,在一家知名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的同时,还是《南风》、《花溪》等10多家青春文学杂志的撰稿人。  虽然名叫平平,女孩却不愿走平常路。2012年5月,就在同事们一片惊诧中毅然“裸辞”走人了。辞职后刚享受到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有多幸福,爸妈就开始催促28岁的她结婚生娃。平平开始琢磨为自己打造一份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江南浸透了菱角的气息。  绿水绕青山,碧波上拥着一簇簇翡翠般的菱叶,叶底藏着一颗颗饱满的菱角。清风徐来,把湛蓝天色吹得更高更远,又在水面漾起盈盈涟漪,像化开了万般柔情,逗弄着从巷子里飘来的菱粉糕的清香。  菱粉糕是南方的特色美食,《红楼梦》中就曾提到过。贾母偏好甜食,众人难免投其所好,所以贾府宴席上的点心大多甜腻,而菱粉糕则是淡淡的清甜,入口生津,似乎含着江南的袅袅水气。  菱粉糕色
期刊
南宋时期,许是因为家国失守,梅花成为众多文人的知音。这些文人遥望对岸的故国,一望就望了近两百年,他们的心也冷了近两百年。桃花、樱花、杏花、梨花都经不起这般寒冷,只有梅花在整个南宋占尽风情。  陆游,一个自愧不能与梅交友的人,一生都在努力秉承着梅的气节。他曾写下诗句:“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这说的是梅,也是他自己。  陆游二十岁那年就定下了“上马击狂胡,下
期刊
曾经,坐从南往北的绿皮火车,途经一座橘园时,可谓惊鸿一瞥,思忆多年,很有意味。  漫山遍野的橙光碧叶是水墨江南苏醒的颜色,像极了丰腴柔媚的乡野姑娘,热情,活泼,不沧桑不世故,扎两个顶翘的羊角辫儿,赤足濯湖荡秋千,与世无争,浅笑盈盈,朝着山高水远处遥唱山歌。  往后,再见橘子,先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次念旅途橘园。在那样的葳蕤之间,人与自然相互遇见,野生的默契,一生只得一回。  唐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