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信贷产品为切入点,分析其市场使用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大学生对消费金融产品的认知情况,得出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综合影响,暴露出大学生在使用消费信贷产品时容易身陷骗局、出现信用危机、养成不良消费习惯等问题,在当前消费信贷市场环境下对大学生提出理性消费、培养征信意识等建议,从消费者角度推进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服务建设;网络平台要规范管理自身合法性,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要鼓励、支持、监管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推进征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互联网消费信贷利息低、放款速度快、还款时间灵活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用户。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但也给其消费习惯和信用记录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同时,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已经很普遍,但尚在发展初期,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风险,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了不少的骗局和惨剧。由此可见,针对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使用消费信贷情况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方面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为整篇论文奠定好理论的基础;实证分析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情况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王晋之(2019)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存在着行业门槛低、监管机制不全面以及技术风控能力薄弱等问题。李世详(2016)认为大学生自身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许多时候购物是非理性的,承贷能力和还款能力有限,容易出现违约风险。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便捷性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借贷实行消费
王红谕(2017)研究得出消费者获取消费信贷越容易,就越容易进行消费;同时,消费信贷额度越高,获取消费信贷的门槛越低,消费者就更倾向于通过借贷实行消费。
(三)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消极影响
赵立(2015)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在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上,都对大学生有着消极影响。朱琳(2016)则具体指出,互联网消费信贷助长了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前沿消费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而发生违约行为,影响征信记录。
三、互联网金融特征以及现状
(一)互联网消费信贷特点
1.申请程序简单,放款速度快
在大多数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上,消费者只需要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就可注册,注册之后即会获得一定的额度,日后在平台上借款时,平台放款速度也十分快。
2.贷款额度和利息存在差别及个性化定价
不同平台的消费信贷费率的计算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别,同一平台对不同客户提供贷款时收取的利率也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平台仅显示分期付款的金额,而没有具体标注利率。这样一来,一则使消费者难以计算出实际借款的成本和利率,二则增加了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风险。
3.扩张迅速、占比较低、发展潜力较大
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出现的时间只有五年左右,但在平台数量,使用人数、范围上都有快速的增长。例如,许多互联网消费信贷不仅只限于本平台的购物,甚至在小商铺也能使用。信贷规模从2014年的0.02万亿到2018年7.8万亿,增幅近400倍。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现状
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主要由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和P2P分期还款平台构成。
1.传统消费金融产品
2009年后金融市场开始出现消费金融公司并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但限于当时互联网技术,消费金融公司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后为适应互联网技术对信贷市场的冲击,传统银行也开始推出自建电商平台或与其他平台合作的线上信贷产品,如工行的“个人逸贷”。
2.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产品及服务
电商和支付平台处于互联网金融的主导地位。2014年,业内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在京东商城正式上线,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分期还款。2015年,蚂蚁花呗正式上线。最初,其只能用于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上的购物,之后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信贷产品服务。电商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花呗用户已超过一亿。
3.P2P分期还款平台
P2P最初以互联网小额信贷的身份出现,在2007年大量涌人国内市场,但由于“刚性兑付”的限制其发展止步不前。直至2013年P2P平台结合互联网创新,扩大规模,向一站式金融产品发展。但是人民日报在2019年4月发文揭示了监管P2P洗牌的三部曲,使得2019年全年P2P网贷行业成交量相比2018年全年減少了46.24%。
四、当代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一)大学生使用消费信贷产品的原因
1.消费习惯不好,容易冲动消费
大学阶段学生方才有了自主支配生活费的权利,由于没有完全适应这一改变,加之急于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大学生往往会冲动消费,甚至超过本身的消费阈值。因此,大学生会寻求互联网信贷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2.消费观念受到了提前消费模式的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多样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消费观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先消费后还款。
3.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使用新兴事物
大学生总体素质较强,有着开放的意识和良好的分析能力,理性消费,追求时尚。在互联网高度化的今天,大学生不落于时代的发展,消费逐渐电子化和零散化。 (二)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了解北京高校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状况,展开了此次问卷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14份。
1.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情况
第一,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大学生比例。
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使用过消费信贷产品。这说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和使用度之高,大部分大学生都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第二,大学生使用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种类及额度。
8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是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选择银行类消费金融产品的人数其次,最后是P2P分期还款平台。
尽管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大学生比例不低,但25%的学生表示一个月使用消费信贷的额度不超过100元,消费额度超过500元的仅占比18%。大部分学生使用消费信贷额度介于100元至500元这一区间,从金额角度反映出大学生借贷消费习惯。
第三,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原因。
在此多选题中,69.4%被调查者选择的原因是方便。也就体现了互联网便捷性的特点。70%被调查者选择利率低。其他原因如放款快、还款灵活等均有一定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
2.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看法
第一,互联网消费信贷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时容易陷入网络骗局以及负债过多,出现以贷还贷的情况。信息泄露和影响征信记录的情况占其次。
第二,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建议。
学生角度看大学生应当自身培养起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一选项占比71%,学校方面多宣传相关风险这一选项占比49%,政府部门限制对大学生的放款额度这一选项占比25%。
五、结语
(一)大学生在使用消费信贷中暴露的问题
1.容易陷入平台虚假信息诱导的陷阱
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一些不良虚假贷款机构也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些机构不依据法律规定向借款人披露产品相关信息,反而故意捏造虚假信息、组织开展校园宣传,让缺少金融知识的大学生陷入平台虚假信息诱导的陷阱。
2.以贷还贷日渐严重,出现还款危机
部分年轻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过度消费进行多头借贷,从而背负过大的还款心理压力。甚至有不法平台利用学生还款弱点,提供直接支付类产品,即允许提现贷款额度还其他贷款。以贷还贷的连环反应终使大学生在借贷上走向不归路。
3.易使学生养成提前消费的不良消费习惯
从消费心理看,大学生消费易冲动、随意。依赖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额外消费,逐渐习惯了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但是,消费信贷产品本质上是金融产品,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意识和理财意识,合理运用资金,养成理性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完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的建议
1.大学生自身
首先,大学生要具备基本的金融素养,学会辨别网络借贷产品的优劣。一定要明晰借贷本质,切勿贪图小利。其次,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规范自己,合理规划支出。最后,要培养自身征信意识,重视自己的信用评级,树立正确的信用观。
2.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方面
從互联网消费平台来说,要用合法的营销手段营销借贷产品,务必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平台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可以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不断优化信贷产品和平台服务,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优质、更新颖的个性化服务。
3.国家监管层面
从监管层面上讲,首先国家应重视金融政策和法律建设,在监管互联网金融机构规范的同时保障消费者借贷安全和消费安全。其次是完善国家征信体制,推进公民征信教育。最后,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大学生理性消费,限制大学生消费额度,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互联网消费信贷利息低、放款速度快、还款时间灵活等特点,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用户。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但也给其消费习惯和信用记录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同时,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已经很普遍,但尚在发展初期,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风险,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了不少的骗局和惨剧。由此可见,针对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使用消费信贷情况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方面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为整篇论文奠定好理论的基础;实证分析通过问卷的方式收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情况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王晋之(2019)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存在着行业门槛低、监管机制不全面以及技术风控能力薄弱等问题。李世详(2016)认为大学生自身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许多时候购物是非理性的,承贷能力和还款能力有限,容易出现违约风险。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便捷性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借贷实行消费
王红谕(2017)研究得出消费者获取消费信贷越容易,就越容易进行消费;同时,消费信贷额度越高,获取消费信贷的门槛越低,消费者就更倾向于通过借贷实行消费。
(三)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消极影响
赵立(2015)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在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上,都对大学生有着消极影响。朱琳(2016)则具体指出,互联网消费信贷助长了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前沿消费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现象,进而发生违约行为,影响征信记录。
三、互联网金融特征以及现状
(一)互联网消费信贷特点
1.申请程序简单,放款速度快
在大多数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上,消费者只需要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就可注册,注册之后即会获得一定的额度,日后在平台上借款时,平台放款速度也十分快。
2.贷款额度和利息存在差别及个性化定价
不同平台的消费信贷费率的计算规则和标准存在差别,同一平台对不同客户提供贷款时收取的利率也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平台仅显示分期付款的金额,而没有具体标注利率。这样一来,一则使消费者难以计算出实际借款的成本和利率,二则增加了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风险。
3.扩张迅速、占比较低、发展潜力较大
互联网消费信贷虽然出现的时间只有五年左右,但在平台数量,使用人数、范围上都有快速的增长。例如,许多互联网消费信贷不仅只限于本平台的购物,甚至在小商铺也能使用。信贷规模从2014年的0.02万亿到2018年7.8万亿,增幅近400倍。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现状
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主要由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和P2P分期还款平台构成。
1.传统消费金融产品
2009年后金融市场开始出现消费金融公司并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但限于当时互联网技术,消费金融公司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后为适应互联网技术对信贷市场的冲击,传统银行也开始推出自建电商平台或与其他平台合作的线上信贷产品,如工行的“个人逸贷”。
2.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产品及服务
电商和支付平台处于互联网金融的主导地位。2014年,业内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在京东商城正式上线,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分期还款。2015年,蚂蚁花呗正式上线。最初,其只能用于阿里巴巴旗下平台上的购物,之后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信贷产品服务。电商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花呗用户已超过一亿。
3.P2P分期还款平台
P2P最初以互联网小额信贷的身份出现,在2007年大量涌人国内市场,但由于“刚性兑付”的限制其发展止步不前。直至2013年P2P平台结合互联网创新,扩大规模,向一站式金融产品发展。但是人民日报在2019年4月发文揭示了监管P2P洗牌的三部曲,使得2019年全年P2P网贷行业成交量相比2018年全年減少了46.24%。
四、当代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一)大学生使用消费信贷产品的原因
1.消费习惯不好,容易冲动消费
大学阶段学生方才有了自主支配生活费的权利,由于没有完全适应这一改变,加之急于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大学生往往会冲动消费,甚至超过本身的消费阈值。因此,大学生会寻求互联网信贷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2.消费观念受到了提前消费模式的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多样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消费观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先消费后还款。
3.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使用新兴事物
大学生总体素质较强,有着开放的意识和良好的分析能力,理性消费,追求时尚。在互联网高度化的今天,大学生不落于时代的发展,消费逐渐电子化和零散化。 (二)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了解北京高校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状况,展开了此次问卷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14份。
1.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情况
第一,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大学生比例。
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使用过消费信贷产品。这说明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和使用度之高,大部分大学生都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第二,大学生使用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种类及额度。
8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是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选择银行类消费金融产品的人数其次,最后是P2P分期还款平台。
尽管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大学生比例不低,但25%的学生表示一个月使用消费信贷的额度不超过100元,消费额度超过500元的仅占比18%。大部分学生使用消费信贷额度介于100元至500元这一区间,从金额角度反映出大学生借贷消费习惯。
第三,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原因。
在此多选题中,69.4%被调查者选择的原因是方便。也就体现了互联网便捷性的特点。70%被调查者选择利率低。其他原因如放款快、还款灵活等均有一定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
2.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看法
第一,互联网消费信贷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时容易陷入网络骗局以及负债过多,出现以贷还贷的情况。信息泄露和影响征信记录的情况占其次。
第二,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建议。
学生角度看大学生应当自身培养起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一选项占比71%,学校方面多宣传相关风险这一选项占比49%,政府部门限制对大学生的放款额度这一选项占比25%。
五、结语
(一)大学生在使用消费信贷中暴露的问题
1.容易陷入平台虚假信息诱导的陷阱
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一些不良虚假贷款机构也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些机构不依据法律规定向借款人披露产品相关信息,反而故意捏造虚假信息、组织开展校园宣传,让缺少金融知识的大学生陷入平台虚假信息诱导的陷阱。
2.以贷还贷日渐严重,出现还款危机
部分年轻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过度消费进行多头借贷,从而背负过大的还款心理压力。甚至有不法平台利用学生还款弱点,提供直接支付类产品,即允许提现贷款额度还其他贷款。以贷还贷的连环反应终使大学生在借贷上走向不归路。
3.易使学生养成提前消费的不良消费习惯
从消费心理看,大学生消费易冲动、随意。依赖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额外消费,逐渐习惯了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但是,消费信贷产品本质上是金融产品,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意识和理财意识,合理运用资金,养成理性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完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市场的建议
1.大学生自身
首先,大学生要具备基本的金融素养,学会辨别网络借贷产品的优劣。一定要明晰借贷本质,切勿贪图小利。其次,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规范自己,合理规划支出。最后,要培养自身征信意识,重视自己的信用评级,树立正确的信用观。
2.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方面
從互联网消费平台来说,要用合法的营销手段营销借贷产品,务必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平台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可以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不断优化信贷产品和平台服务,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优质、更新颖的个性化服务。
3.国家监管层面
从监管层面上讲,首先国家应重视金融政策和法律建设,在监管互联网金融机构规范的同时保障消费者借贷安全和消费安全。其次是完善国家征信体制,推进公民征信教育。最后,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大学生理性消费,限制大学生消费额度,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