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女上司的来信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琪琪:
   很遗憾地通知你,这次转正名单上没有你的名字,希望你下一个行动是去财务部结算实习工资,偷偷躲在洗手间里哭也无法改变这个决定。只是突然发现,面对你的眼泪,即使最爱的蓝山咖啡也无法让我平静,所以,我以一个朋友兼前辈的身份给你写这封信。
   在你眼中,我就像一个罹患工作狂的巫婆,每天对着一些你不喜欢的客户施展巫术。OK,如果巫婆是正当职业,公司就聘请我来做一个巫婆,那么,我只能也应该尽力去做,不是么?
   我知道,实习的半年时间对刚毕业的新人来说,是艰难的时刻。你刚刚入职那个月的几个早上,隔着玻璃墙,我看到你眼睛红红地对着电脑,我猜你可能是和男朋友吵架了。上个月,在茶水间,我看到你接了一个电话之后脸色立刻黯淡了,我猜可能是房东要涨你的房租。两个星期前的实习报告会上,你做幻灯演示的时候语无伦次,最后尴尬结束。这次我猜不出原因,但我不用猜也知道,这次后果很严重。
   这几天我都在忙自己的事。也许你会认为,我的上司每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国内,我会相对轻松。但业绩不会骗人,如果我的任务只是讨好上司,也许我还会觉得更轻松。
   直到今天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你今年才25岁,我们看问题的标准是那么不一样,重要的原因是我已经45岁啦。你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自己。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研究生毕业实习之后,也没有被录用。我是几个同学中最勤奋最努力的一个,但最后因为我没有拿到进京户口的指标而没有转正。那天是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一次哭泣。
   那天我独自去餐馆吃了一大锅重庆的家乡菜——毛血旺,还喝了一瓶啤酒。接着在回到宿舍之后,发现我的钱夹被偷了,生活费和银行卡都在里面。正在我犹豫要不要报警的时候,我接到了大学同学的电话,说她下个月结婚,请我去做伴娘。在初春夜晚的街头,不顾过往行人诧异的目光,我放声大哭。
   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总愿意“生活在别处”。在那段时间,我们很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很轻易地放弃一段爱情,很轻易地放弃一个朋友。可惜很久之后大家都明白,“别处”是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
   所以,琪琪,我要给你一句忠告:好好工作。工作是一切非公主非大额财产继承人的女孩生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工作是一切自由幻觉中最接近现实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工作帮助你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你才能定位别人,最后才是定位世界。
   穿起职业套装并不代表你已经完全成为职场人士。我不需要你下班后加班,我也不想看到你慌忙关掉QQ页面的场景。对着小窗口,和认识、不认识的人抱怨社会是没用的。你改变不了社会,就像你不能重新选择你出生的家庭。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至于你的个人生活,唯一的标准是不要让私生活影响工作状态。你每天红着眼睛来上班,每个看到你的人都会认为你是生活中的弱者。在职场中,别人会同情你,但不会选择和你这样的人合作。像我这个年纪,每天都可以打起精神上班,我想你也没问题的。
   最后是金钱的问题。我肯定,你已经意识到钱是多么重要。在你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前,社会和现在一样,只是当时是你的父母在为你付账单。而现在,你自己埋单的时候,才知道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你有名牌大学毕业的背景,还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又赶上这个更自由发达的时代,在我看来,你是这样的幸运。我知道,你羡慕我的大房子,我的进口车,甚至我的PRADA高跟鞋,我的钻石耳钉。请你相信,我所拥有的这些,未来岁月中你都会拥有,但前提是你必须跟我原来一样要努力,甚至更努力。
   当今社会有些方面,我也看不懂。我不知道明星同款的裙子或者价钱5位数的包包对于一个25岁的85后女生是什么概念,因为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这些诱惑都不存在。但那时候,我也曾经反复质问这个社会,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有关系办进京指标,或者有海外关系可以出国深造。我想,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在年轻的时候,总有一些离自己很远的东西反复折磨自己。
   一路走来,我的运气并不算好。从很小的民营公司做起,资源和待遇都和当时的大国企没法比。打拼许多年之后,刚刚有些起色,公司又被外资公司全资收购。老板带着钱和全家移民之后,我们和公司的家具一起被经营、管理风格完全不同的老板接管。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也很犹豫。很多类似的民营公司,也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但我没有后退,这个决定和之后很多年的努力让我拥有了现在你们能看到的这些。
   我可以骄傲地告诉每一个人,我喜欢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以及未来每一个阶段的自己。二十年前,这个世界在我的眼前是混沌的,唯一清晰的只有我的青春。但现在,这个世界对我来说,非常清楚。我的过去,我的现在,也包括我的未来。
   给你讲我自己的故事,是希望你能从中看到你的未来,就像我在你身上看到我的过去一样。把这个结束,看作是下一个全新的开始。作为离别礼物,送给你美国诗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感怀小诗“未走的路”结尾处的几句:黄树林中有个两岔口/我不可能同时都走过/我伫立在岔口/尽可能地往前看/直到我看不见路为止/我叹气地告诉大家/很久很久以前/树林中有个两岔口/我选择了那条没人走的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
其他文献
1  我爸是个爱面子的人。  我时常想起2011年春节,他在邻里乡亲的恭维声里,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那一年的他,可谓春风得意。儿子在上海注册了装潢设计公司,女儿大学毕业后在魔都当了记者。一双儿女混得风生水起,看起来各种高大上。光是这些,就足以让我爸在小县城赚足面子。何况那年,我们还是开着小车回的老家。  我爸脸上笑成一朵花,而我听着邻里乡亲们或羡慕或嫉妒的恭维声,有点不自在。一辈子呆在老家的乡亲们
期刊
他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理发师,他走过一段特殊、坎坷的童年。他听不见,也无法用语言诉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可是他有一颗婴儿般纯洁赤诚的心,用无私的付出给予了太多人关爱,也收获了同样真挚的掌声。他就是江苏丰县华山村著名的手语理发师——贾保卫。  让妈妈吃第一口糕的孩子   1990年,贾保卫健康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为父母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可8个多月大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发烧改变了一切。发烧好了之后,父母
期刊
出镜人物:胡思客,男,1970年出生,资深媒体工作者,自称自由不撰稿人、皮包公司合伙人、各种不靠谱项目策划人。   胡思客原名陈寰中,之前叫过尔东尘,用这个笔名,他写乐评,主编音乐杂志,在《城市画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精品购物指南》、《都市周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后来又用笔名胡思客,连续几年在杭州的《每日商报》上与巫昂一男一女隔着报纸与来信者促膝谈心,朋友称他为“知心姐夫”
期刊
出镜人物:梅涓,女,1977年生,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兼设计总监   梅涓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真的可以实现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从事时尚行业。   梅涓是70后人,在她小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爱打扮,穿得灰扑扑的。可是,梅涓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常常自己买面料给女儿做衣服,或者买毛线给女儿织毛衣。那时候,梅涓只要穿一件新衣服去学校,老师都会把她拉过去看半天。小小的梅涓觉得很开心
期刊
有理想   理想这件事,在我们生活中似乎就像空气一样哪儿都有。   理想是梦想,是方向,实际上就是未来的某一件事。   因为梦想离现实总还有距离,所以会推动你学习。有梦想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不拒绝任何新东西。心里头的那盏灯点亮了,剩下的事我们就都会做了。   我常听到一种声音,说80后是理想被房价、现实粉碎的一代,没理想。这话我不信。我从来看到的都是希望。年轻人当然想法跟你不一样,凭什
期刊
出镜人物:大洋,男,1983年出生,上海通用汽车项目工程师   2005年,大洋从某重点大学2001级车辆专业毕业。提起毕业找工作的事,仍然历历在目。   第一份工作是在学校找的,沈阳,做三菱汽车发动机。他说:“拿到第一笔薪水的时候,相当感叹。虽然工资很少,但那时更多的是憧憬。”   由于在三菱发展受到很大局限,工程师的薪水很低,大洋盘算着将来自己怎么能跳出这个圈子,实现自我价值。   他
期刊
择善固执的罗永浩   罗永浩,教师,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著有《我的奋斗》一书。高中辍学,曾经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从事文学创作。   2001年至2006年罗永浩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由于教学风格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气质的感染力,所以极受学生欢迎,有“老罗语录”流传于网络,成为网络红人。其中,“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
期刊
当黎明咬破夜的唇,血迹还留在天边的时候,教室里的灯已经被一群考研学子点亮了,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活跃、大三的迷茫,到如今大四的拼搏,成长在我的身上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大一时的我,青涩而乖巧,怀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一花一木一世界,云淡而风轻。似乎每个人每张脸每件事都是那么的绚烂而多姿。一切随着时光缓缓地晕染开来,恍若隔世的月季,徐徐地探出小
期刊
刚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的新生,都要到上海西南方的一个郊区——奉贤报到。记得4年前的9月,我满怀激情和好奇,踏上了接送新生的车子,去见证那一片未知的风景。  校园建筑 流连忘返   上师大奉贤校区的教学区、生活区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办公区和教学楼基本集中在东部,三个食堂、一条学生街和所有的宿舍区分布在偏西侧,没有一个栅栏或者一条路可以划分得很清楚。两个操场和多个篮球场很自然地镶嵌在食堂、教学楼等建筑之间
期刊
花开花落,又一年,对于2012届的毕业生来说,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告别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我们的人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走向工作这个站点。我们满心期待与“成功”相见,却木讷地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走。   大学使我从一个懵懂少年长成了心智相对成熟的时代青年,我始终相信自己有能力主导未来,只是时间并不会轻易停止对我的考验。稳定而令人赞不绝口的工作当然是毕业后的最佳选择,是良好的开端,但面对当下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