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篇社科类论述文是一栋神秘莫测的建筑,那么“重要概念”就是登堂入室的门。打开这扇门,也就拥有了整个建筑。这是一扇怎样的门,我们该配置怎样的钥匙?
一、门在哪里
“重要概念”仅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如何理解重要概念?
首先,要弄清其“含义”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考题中?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2013年湖北省高考题第6题考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属性——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内涵——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外延——“无须选择”的强加因果。只有三者兼而理解,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当然,属性、内涵和外延自从“文中”而来。义在文中,词在句里,命题原则强调“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为此,我们在回答上述题目时,毋须苦思冥想新造文句,也毋须浮想联翩生拉硬扯。牢记一句话:门在文中。
二、开门须知
门内有陷阱,开门须小心。
一是须知事物范围,防止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将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如2011年湖北卷第7题,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其中A选项“全都源自内部木构”明显偏离原文“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的意思,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是须知表述对象,防止不分彼此。在表述的对象上,命题者故意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2011年湖北卷第6题,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对斗拱作用的表述。其中D选项指向油饰的作用,而不是题干中斗拱的作用,犯下不分彼此之错。
三是须知事物性质,防止混淆是非。命题者故意将材料中肯定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事物加以肯定,或增删个别词语,以混淆是非。如2012年湖北卷第6题A项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看似引用原文“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其实故意添上“思想”二字,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不仅如此,A项末句却又对此加以否定“彼此不相联系”,如此故意添加信息使前后观点矛盾,从而诱使我们混淆“是非”。
四是须知因果关系,防止因果错乱。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命题者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如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中的D项,就是因果关系错乱,将乡民“终老于斯”说成是一种主动选择。
……
须知的事项还有很多。然而不离文中语境则是要中之要。理解重要概念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具体语境理解重要概念所附着的词语。
三、如何开门
如何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答题理念上,务必坚持“点线面”立体阅读,将题意与文意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故而,必须在句子的小语境、前后段落的中语境、文章思路的大语境中理解重要概念。
在解题工具上,把握属性与内涵、内涵与外延、题意与文意三大关系,从而找出打开“概念之门”的“钥匙”。
钥匙一 找“点”:找原文观点,并依据原文观点来判别选项内容。如2012年湖北卷第6题: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答此题,首先找出可供依据的原文观点:“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可以知道原文说“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侧重的是说篇幅上,思想上还是有联系的。命题者故意将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由此审视题目,不难发现“不正确”的选项。
钥匙二 顾“面”:面为整体,意即区别“部分”与“整体”,并在“整体”中理解“部分”。如2011年湖北卷第7题,找出涉及中国建筑“文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表述。理解概念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示范围的词语。
钥匙三 分“相”:相乃文意与题意,以此区别言此与言彼。在2011年湖北卷第6题中,命题者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对斗拱作用的表述。对待此题,我们应先行找到原文的对位信息,继而比较斗拱和油饰之异,终归于题意。不难发现D选项,对彩绘效果的描述已偏离斗拱作用,自然是不符合原文题意的。
钥匙四 求“里”:里是本质,据此甄别原因和结果。我们再看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不难找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根本原因不是主动选择,而是无须选择。由此,我们选择A选项作为答案: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打开概念之门的钥匙还有,破“然”——破解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之秘密;立“主”——确立主要与次要、主观与客观等等。
掌握了这几把钥匙,相信你也能打开“概念之门”!
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
中国古代学人不仅有“论”的旨趣,而且有重视“论”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史上,如孔子后学所编《论语》,如《荀子·天论》,如王充《论衡》等,以“论”名书、名篇者累世不绝。在史学上,太史公司马谈是较早重视“论”的史家。其后,《史记》各卷卷末的“太史公曰”,班固著《汉书》于纪、传之末发表议论,谓之曰“赞”。其实,“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本质上都是“论”(这种“论”,可以上溯到《左传》中的“君子曰”)。
对于议论的重视,不限于纪传体正史,其他各类史书也多有议论,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罢了,如唐人刘知几所概括的那样:“序”、“诠”、“评”、“议”、“撰”、“奏”、“某某曰”、“史臣曰”等,都是“论赞”之义。刘知几认为,论的作用有二:第一是解释疑义,“夫论者,所以辨疑惑,释凝滞”;第二是补充史事,“史之有论也,盖欲事无重出,文省可知”。他不赞成史家在“论”中发表评价性的意见,认为那样会造成“与夺乖宜,是非火中”的结果,“或言伤其实,或拟非其伦”(《史通·论赞》)。显然,刘知几对“论”的两种作用的肯定,当属于历史撰述中史家关于“论”的技术性处理,这虽然反映了史家关于处置“论”的机智,但却并非“论”的主要作用。从“论”的发展趋势及主要功能来看,还是重在评论史事和人物。史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在求得历史“真相”的基础上,解释历史、评价历史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说明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看,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是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论,是在通过具体的史事讲道理。而这种道理,不是空论,是从一定的史事中概括、演绎出来的。
(选自《文史知识》2013年第8期,有删改)
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中“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学人有重视“论”的优良传统,以“论”名书、名篇者累世不绝。如《论语》《荀子·天论》《论衡》。
B. “论”的形式可以上溯到《左传》中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还有“序”“诠”“评”“议”“撰”“奏”等,本质上都是“论”。
C. 在古代史家看来,“论”有解释疑义和补充史事的作用,他们不赞成史家在“论”中发表评价性的意见。
D. 从本质上看,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是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论,是在通过具体的史事讲道理;这种评论和道理往往成为空论;而要想不成为空论就必须对历史进行解释、概括。
B (A混淆了表述对象,选项讲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论”,不是题干要求的史学中的“论”;选项C未明事物范围,选项表达的观点只是唐人刘知几的个人见解,不是所有史家的。选项C显然以偏概全;选项D混淆事物性质,由正确的性质,导出错误的结论)
一、门在哪里
“重要概念”仅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如何理解重要概念?
首先,要弄清其“含义”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考题中?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2013年湖北省高考题第6题考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属性——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内涵——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外延——“无须选择”的强加因果。只有三者兼而理解,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当然,属性、内涵和外延自从“文中”而来。义在文中,词在句里,命题原则强调“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为此,我们在回答上述题目时,毋须苦思冥想新造文句,也毋须浮想联翩生拉硬扯。牢记一句话:门在文中。
二、开门须知
门内有陷阱,开门须小心。
一是须知事物范围,防止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将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如2011年湖北卷第7题,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其中A选项“全都源自内部木构”明显偏离原文“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的意思,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是须知表述对象,防止不分彼此。在表述的对象上,命题者故意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2011年湖北卷第6题,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对斗拱作用的表述。其中D选项指向油饰的作用,而不是题干中斗拱的作用,犯下不分彼此之错。
三是须知事物性质,防止混淆是非。命题者故意将材料中肯定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事物加以肯定,或增删个别词语,以混淆是非。如2012年湖北卷第6题A项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看似引用原文“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其实故意添上“思想”二字,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不仅如此,A项末句却又对此加以否定“彼此不相联系”,如此故意添加信息使前后观点矛盾,从而诱使我们混淆“是非”。
四是须知因果关系,防止因果错乱。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命题者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如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中的D项,就是因果关系错乱,将乡民“终老于斯”说成是一种主动选择。
……
须知的事项还有很多。然而不离文中语境则是要中之要。理解重要概念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具体语境理解重要概念所附着的词语。
三、如何开门
如何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在答题理念上,务必坚持“点线面”立体阅读,将题意与文意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故而,必须在句子的小语境、前后段落的中语境、文章思路的大语境中理解重要概念。
在解题工具上,把握属性与内涵、内涵与外延、题意与文意三大关系,从而找出打开“概念之门”的“钥匙”。
钥匙一 找“点”:找原文观点,并依据原文观点来判别选项内容。如2012年湖北卷第6题: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答此题,首先找出可供依据的原文观点:“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可以知道原文说“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侧重的是说篇幅上,思想上还是有联系的。命题者故意将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由此审视题目,不难发现“不正确”的选项。
钥匙二 顾“面”:面为整体,意即区别“部分”与“整体”,并在“整体”中理解“部分”。如2011年湖北卷第7题,找出涉及中国建筑“文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表述。理解概念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示范围的词语。
钥匙三 分“相”:相乃文意与题意,以此区别言此与言彼。在2011年湖北卷第6题中,命题者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关于对斗拱作用的表述。对待此题,我们应先行找到原文的对位信息,继而比较斗拱和油饰之异,终归于题意。不难发现D选项,对彩绘效果的描述已偏离斗拱作用,自然是不符合原文题意的。
钥匙四 求“里”:里是本质,据此甄别原因和结果。我们再看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不难找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根本原因不是主动选择,而是无须选择。由此,我们选择A选项作为答案: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打开概念之门的钥匙还有,破“然”——破解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之秘密;立“主”——确立主要与次要、主观与客观等等。
掌握了这几把钥匙,相信你也能打开“概念之门”!
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
中国古代学人不仅有“论”的旨趣,而且有重视“论”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史上,如孔子后学所编《论语》,如《荀子·天论》,如王充《论衡》等,以“论”名书、名篇者累世不绝。在史学上,太史公司马谈是较早重视“论”的史家。其后,《史记》各卷卷末的“太史公曰”,班固著《汉书》于纪、传之末发表议论,谓之曰“赞”。其实,“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本质上都是“论”(这种“论”,可以上溯到《左传》中的“君子曰”)。
对于议论的重视,不限于纪传体正史,其他各类史书也多有议论,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罢了,如唐人刘知几所概括的那样:“序”、“诠”、“评”、“议”、“撰”、“奏”、“某某曰”、“史臣曰”等,都是“论赞”之义。刘知几认为,论的作用有二:第一是解释疑义,“夫论者,所以辨疑惑,释凝滞”;第二是补充史事,“史之有论也,盖欲事无重出,文省可知”。他不赞成史家在“论”中发表评价性的意见,认为那样会造成“与夺乖宜,是非火中”的结果,“或言伤其实,或拟非其伦”(《史通·论赞》)。显然,刘知几对“论”的两种作用的肯定,当属于历史撰述中史家关于“论”的技术性处理,这虽然反映了史家关于处置“论”的机智,但却并非“论”的主要作用。从“论”的发展趋势及主要功能来看,还是重在评论史事和人物。史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在求得历史“真相”的基础上,解释历史、评价历史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说明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看,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是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论,是在通过具体的史事讲道理。而这种道理,不是空论,是从一定的史事中概括、演绎出来的。
(选自《文史知识》2013年第8期,有删改)
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中“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学人有重视“论”的优良传统,以“论”名书、名篇者累世不绝。如《论语》《荀子·天论》《论衡》。
B. “论”的形式可以上溯到《左传》中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还有“序”“诠”“评”“议”“撰”“奏”等,本质上都是“论”。
C. 在古代史家看来,“论”有解释疑义和补充史事的作用,他们不赞成史家在“论”中发表评价性的意见。
D. 从本质上看,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论”,是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论,是在通过具体的史事讲道理;这种评论和道理往往成为空论;而要想不成为空论就必须对历史进行解释、概括。
B (A混淆了表述对象,选项讲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论”,不是题干要求的史学中的“论”;选项C未明事物范围,选项表达的观点只是唐人刘知几的个人见解,不是所有史家的。选项C显然以偏概全;选项D混淆事物性质,由正确的性质,导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