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古文中都凝结着前人的思想精华。学生学好文言文对于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前,我们教文言文,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讲,力求详尽透彻,生怕漏掉重要文言知识点,但其结果是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忘得精光。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践告诉我们:课上满堂灌,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便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的确,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热情,改变文言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仔细分析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固然是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法生硬僵化,使学生索然无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其不再视文言文为畏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以学为乐,就只有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高中文言文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不妨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激发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的兴趣;有些包含有成语的文言文,如《劝学》《秋水》等,不妨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而有些对话生动,人物形象突出的文言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特点,进行角色表演;有些文言文可以通过抄录诗句,名句或者引入历史背景而导入课文学习,如《勾践灭吴》《五人墓碑记》等;有些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激情,使学生对文言文“好之”、“乐之”,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诵读感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诵读的地位下降,分析之风盛行而涵咏之风日渐衰微。课堂上教师只知一味的灌输字、词、句的知识,只见老师讲,不闻学生读,忽视了诵读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本,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运用的规律。此外,加强诵读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兴趣。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或小声地吟,或高声的读,甚至可以摇头晃脑的诵。让学生多读多诵,其实也是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高中文言文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很适合朗诵,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使之能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从而读懂文意,领悟技巧,受到熏陶,不知不觉中与作者的心意相通,与作品共鸣,最终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
  在诵读中,老师的范读也尤为重要,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外,我给学生范读起示范作用,当我读到烛之武智退秦军时那一大段精彩言论时,我仿佛置身于情境中,学生们也深深被感染,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导读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过去,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过于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并以应付高考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解词—串讲—翻译”的僵化教学模式,将一篇完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只管记笔记,被动接受,因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事实说明这样的教法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
  其实,高中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也都是一些浅易的文言文,而且注解相当详细,对于经过了初中三年文言文学习的高中学生来说,结合注解完全能读懂课文大意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不必串讲课文。教师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性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变灌输为导读,变串讲为点拨,让学生进行自主式阅读。通过导读,注重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效果,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与课文对话,与作者沟通,体验阅读乐趣,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或学生的疑点实现突破。同时,教师善于引疑,鼓励学生对课文、注解或老师的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探究,师生共同释疑解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的导读点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实行导读、点拨、质疑的教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授《鸿门宴》这篇经典文言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之后在点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一出古代版《无间道》,理由是曹无伤和项伯互为刘邦和项羽阵营中的“奸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沸腾了,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学生纷纷结合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顺势引导,学生们最终认为两者有所区别,依据是项伯有“感恩的心”,为了报答张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二曹无伤更多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利。
  在此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写小论文。在这堂课中,我主要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而且许多学生都对《史记》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以致用,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文言知识去解决课外文言材料中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作用明确了,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借此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文言文教学,要善于拓展、延伸,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归纳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语的古今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文言句式以及文化知识等。因为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才有可能去读懂课外的文言作品。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读本和寻找与课文内容相似或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通过比较阅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让学生自读《邵公谏厉王弭谤》,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就可以让学生自读苏辙的《六国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掘学习的潜力,训练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发掘课文的现实意义。如学完《勾践灭吴》之后,让学生去发掘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成才与条件的问题,明白逆境兴才、刻苦自勉的道理,学完《劝学》,让学生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作为自己学习的借鉴等。
  此外,要注意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还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如对课外文言文进行续写、改写、补充细节和情节、新编故事、编写课本剧、评说人物等写作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总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教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窘境。
其他文献
早在30年前,当人们还不知道“自主学习”是何物时,魏书生就把自学当作主课题来研究,他在语文教学中,魏书生的“双自”能力培养为其创造了先例。其中自主学习——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传承着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我们一直追求与探索的根本问题,它更是学习的本源。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实质:忠诚学科,背弃学生;着重表演,没有观众;追求形式,忽视
幼儿的成长现在社会都很重视,一个健康的个体的行成离不开幼儿时期的教育,而对于幼儿的健康教育我们不只是如何保证他们的生理健康,还要注重他们在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增强幼儿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有益于多种疾病的早期预防,为其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同时也将人类带入了一个经济社会,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的整体趋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和思想道德体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扭曲了青少年的成才观。那么怎样的成才观才是科学的成才观,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成才观呢?对引导中学生成才有没有一些合理的标准呢?  关键词:标准的认识 问题及原因 成才标准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教育提升到了新高度,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情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而教学情景的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学生是情景教学的主体,情景模拟教学的好坏与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摘要: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即审美。学生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
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柚皮苷的热降解过程及热分析动力学.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的失重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结晶水脱出,其温度范围为343~545K,第二步为其分子骨架大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转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英语课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由不自觉到自觉,用眼看“语文”,用口说“语文”,用耳听“语文”,用心感悟“语文”,用手历练“语文”,把读写、听说、积累等语文学习和探究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真正养成习惯,成为活生生的“语文”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生活化  比如在我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将积累词汇、语言、素材等生活化。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确保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