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个学生如果他的文采横溢,那么他的语文科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对语文科而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分析、作文这四块中作文占着很大的分量。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随时都可以欣赏到自己学生的佳作,那无疑是很欣慰的。
我刚接任七年级语文科时,学生的写作水平让我感到大失所望。多数的语文老师也有同感:这一届的学生写作太差劲了,平淡无味。一个班中很难找到一名文采飞扬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生活阅历单调,缺乏一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写作水平低的“疑难杂症”。针对学生“病症”下药,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个学期的摸索、探究中,我通过三个方面的努力,未见硕果也见开花,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首先,在互改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对待学生的作文?目前不少学校还规定一定要由老师批改,有的学校还规定一个语文老师每周要批阅至少8篇大作文和15篇小作文。其实,这样的规定值得斟酌。一堆堆像小山似的作文簿,每当埋头苦干地去批阅这些学生的“佳作”,语文老师都觉得苦不堪言。更让老师们觉得无奈的是自己辛勤批改,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不见什么起色。现在课改提倡的是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形式,我们不该走老路子——学生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要敢于、善于尝试新的方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指导性,减轻老师的负担,我在批改作文中找到了一条捷径,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好文章,然后互改作文。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把学生的作文簿传阅给他们,然后一步一步地分步骤指导他们批改:找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句子——篇章结构——中心体现——写上你最大的感受和看法。按照这样的方法给学生轮流批阅,各有各的独特见解。如我班开了一次辩论会,就此题材写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其中不乏精彩的描写:
“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开始了,先由我方代表进行辩论,我方的一位女代表信心十足地站起来,朝着对方敞开天窗说亮话,甲方对我方的开场白似乎了如指掌,潇洒地对出了“下联”,我方早已胸有成竹,另一个代表迅速站起来向对方发起了进攻似的辩论,甲方决不心慈手软,很快想出了对策给了我方一个回击,我方也不甘示弱,灵机一动,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回击弹。我方的精彩辩论,博得了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也笑了。
甲方也不服输,对方代表脑筋急转弯,立刻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开始了“长篇大论”,不仅博得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夸奖,而且又将我方的思路拦腰截断,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方代表与队员激烈地商讨对策,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冥思苦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我方的一位队员拍着桌子站起来,朝着对方指手画脚,提高嗓子说道理,解了我方一时的燃眉之急,甲方并不罢休……”
学生互改中,这样评议这篇作文:文章用词优美,如“毫不示弱”“理直气壮”“拦腰截断”等,辩论会激烈的场面写得非常形象。活动过程写得具体、形象,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写,如能写些精彩的辩论话语更好。文章结构设计较平铺直叙,如果开头以辩论的话引入,再交代事情的原因,用倒叙法更能吸引人。我平时写作文都无从下笔,难以表达,原来词汇太贫乏,从你文章学到不少优美词语,以后一定多看些文选等。
学生互改作文中,同学们都能畅所欲谈。这种互改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别人写作的精华之处,提高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表达能力。虽然一开始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知该写些什么,但只要教师遵循由低逐步向高要求的原则,让学生开始先写一句、两句评语即可,慢慢地学生就找到了路子,有些学生提出的见解有时比老师的更有价值,毕竟他们是同龄人,审美观点都比较相似。
其次,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与社会。新课标的改革,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关注生活,就是关注文化。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场面、一座公园、一件摆设、一次游戏、一席对话都可以是学生笔下的内容。针对学生平时一听写作文觉得没材料可写的状况,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如有一次我正想走进教室上课,见讲桌上粉笔乱七八糟,黑板擦仍在地上,我故意大发雷霆,责令值日生上来收拾好。值日生目中无人,气势汹汹样儿,其他学生则在旁边静观。突然我“咔嚓”停止,叫学生马上拿出作文簿,把刚才所见所闻写下来。学生都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当堂把“佳作”宣读并点评,无形中教育了值日生的过失,也让学生知道写作随时随地都可取材。还有一次更妙!我们学校周围环山绕水、绿树成荫。一天烟雾弥漫,笼罩着整个大地,简直就是一幅人间仙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如何?”学生一听兴奋不已,“飞”出教室,大饱眼福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大抒情怀,兴致高涨,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写得相当的好。除此以外,我还经常让学生观察校园的人和事并写下来或者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这样学生终于知道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我们亲身的体验,只要勤于观察、挖掘,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只要老师能灵活抓住一切时机,创设意想不到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和创造性,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笔下就可以写出最美的诗篇。
第三,吸取课文的精华——写作技巧,学以致用。语文教材的篇目,一篇篇都是精心挑选的美文,内容也罢,写作特色也罢,都是值得借鉴的。现在课改教学模式已大大改变了,不再是注重分析主要内容、中心了,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其中分析美词佳句、篇章结构、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等是重要环节,如《春》这篇文章指导学生赏析时可以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及作者的情感方面来进行;诗歌《化石吟》可以从结构特点来分析;还有很多运用丰富想象力和联想的写法,如《山中访友》《童趣》等。七年级上册这本教材体现了两大主题:感悟人生和浓浓的亲情,文章的选材能以小见大,平常中见不平凡,同时也与学生切身经历和感受相接近,学习课文让学生有更深体验,在写作中能有自己的创见性。总之,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弄懂写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达到审美鉴赏的目的。
(武鸣县太平镇中心学校)
我刚接任七年级语文科时,学生的写作水平让我感到大失所望。多数的语文老师也有同感:这一届的学生写作太差劲了,平淡无味。一个班中很难找到一名文采飞扬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生活阅历单调,缺乏一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写作水平低的“疑难杂症”。针对学生“病症”下药,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个学期的摸索、探究中,我通过三个方面的努力,未见硕果也见开花,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首先,在互改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对待学生的作文?目前不少学校还规定一定要由老师批改,有的学校还规定一个语文老师每周要批阅至少8篇大作文和15篇小作文。其实,这样的规定值得斟酌。一堆堆像小山似的作文簿,每当埋头苦干地去批阅这些学生的“佳作”,语文老师都觉得苦不堪言。更让老师们觉得无奈的是自己辛勤批改,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不见什么起色。现在课改提倡的是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形式,我们不该走老路子——学生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要敢于、善于尝试新的方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指导性,减轻老师的负担,我在批改作文中找到了一条捷径,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好文章,然后互改作文。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把学生的作文簿传阅给他们,然后一步一步地分步骤指导他们批改:找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句子——篇章结构——中心体现——写上你最大的感受和看法。按照这样的方法给学生轮流批阅,各有各的独特见解。如我班开了一次辩论会,就此题材写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其中不乏精彩的描写:
“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开始了,先由我方代表进行辩论,我方的一位女代表信心十足地站起来,朝着对方敞开天窗说亮话,甲方对我方的开场白似乎了如指掌,潇洒地对出了“下联”,我方早已胸有成竹,另一个代表迅速站起来向对方发起了进攻似的辩论,甲方决不心慈手软,很快想出了对策给了我方一个回击,我方也不甘示弱,灵机一动,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回击弹。我方的精彩辩论,博得了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也笑了。
甲方也不服输,对方代表脑筋急转弯,立刻理直气壮地站起来,开始了“长篇大论”,不仅博得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夸奖,而且又将我方的思路拦腰截断,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方代表与队员激烈地商讨对策,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冥思苦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我方的一位队员拍着桌子站起来,朝着对方指手画脚,提高嗓子说道理,解了我方一时的燃眉之急,甲方并不罢休……”
学生互改中,这样评议这篇作文:文章用词优美,如“毫不示弱”“理直气壮”“拦腰截断”等,辩论会激烈的场面写得非常形象。活动过程写得具体、形象,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写,如能写些精彩的辩论话语更好。文章结构设计较平铺直叙,如果开头以辩论的话引入,再交代事情的原因,用倒叙法更能吸引人。我平时写作文都无从下笔,难以表达,原来词汇太贫乏,从你文章学到不少优美词语,以后一定多看些文选等。
学生互改作文中,同学们都能畅所欲谈。这种互改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别人写作的精华之处,提高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表达能力。虽然一开始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知该写些什么,但只要教师遵循由低逐步向高要求的原则,让学生开始先写一句、两句评语即可,慢慢地学生就找到了路子,有些学生提出的见解有时比老师的更有价值,毕竟他们是同龄人,审美观点都比较相似。
其次,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与社会。新课标的改革,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关注生活,就是关注文化。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场面、一座公园、一件摆设、一次游戏、一席对话都可以是学生笔下的内容。针对学生平时一听写作文觉得没材料可写的状况,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如有一次我正想走进教室上课,见讲桌上粉笔乱七八糟,黑板擦仍在地上,我故意大发雷霆,责令值日生上来收拾好。值日生目中无人,气势汹汹样儿,其他学生则在旁边静观。突然我“咔嚓”停止,叫学生马上拿出作文簿,把刚才所见所闻写下来。学生都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当堂把“佳作”宣读并点评,无形中教育了值日生的过失,也让学生知道写作随时随地都可取材。还有一次更妙!我们学校周围环山绕水、绿树成荫。一天烟雾弥漫,笼罩着整个大地,简直就是一幅人间仙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如何?”学生一听兴奋不已,“飞”出教室,大饱眼福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大抒情怀,兴致高涨,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写得相当的好。除此以外,我还经常让学生观察校园的人和事并写下来或者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这样学生终于知道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我们亲身的体验,只要勤于观察、挖掘,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只要老师能灵活抓住一切时机,创设意想不到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和创造性,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笔下就可以写出最美的诗篇。
第三,吸取课文的精华——写作技巧,学以致用。语文教材的篇目,一篇篇都是精心挑选的美文,内容也罢,写作特色也罢,都是值得借鉴的。现在课改教学模式已大大改变了,不再是注重分析主要内容、中心了,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其中分析美词佳句、篇章结构、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等是重要环节,如《春》这篇文章指导学生赏析时可以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及作者的情感方面来进行;诗歌《化石吟》可以从结构特点来分析;还有很多运用丰富想象力和联想的写法,如《山中访友》《童趣》等。七年级上册这本教材体现了两大主题:感悟人生和浓浓的亲情,文章的选材能以小见大,平常中见不平凡,同时也与学生切身经历和感受相接近,学习课文让学生有更深体验,在写作中能有自己的创见性。总之,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弄懂写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达到审美鉴赏的目的。
(武鸣县太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