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语言,体验文章中的深刻内涵,通过情知教学,提升朗读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通过具体案例,探究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朗读教学方法,以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58-02
  小学第一学段就是指小学一、二年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以识字、写字、阅读、朗读为主,要求教师通过图画、绘本、童话、寓言故事等展开生命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人际交往中,产生对事件的看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从这一层面来讲,朗读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让教学更加有生命力。
  一、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探析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保证朗读字正
  腔圆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要想提升朗读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明晰正确的发声方式。因此,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姿势,让学生明确朗读时要两肩自然放松,身体微微前倾,坐时两脚自然着地,如果是站立,双脚距离可以与两肩平齐,收腹平视,身体放松,让头顶有“上提”之感。其次,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可让学生作出“闻花香”的动作,做到“静”“深”“稳”;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吹蜡烛”的动作,确保呼气时“缓”“慢”“匀”。同时,在正式发声时,要提示学生不能直接用嗓子喊,而是应该运用“中气”助力,要做到有目的地控制音量,收音干脆利落,吐字清晰且完整,口型到位,提升读音基本功,从而做到字正腔圆。
  (二)善用朗读技巧,保证朗读行云流水
  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读的“精”、读的“准”、读的“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对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讲,要想通顺且完整地朗读一整篇文章,还是略有难度的,主要体现在“长句”“难懂句”方面,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少,语言积累不够,因此可能存在断句有误、停顿有误、朗读不通顺、容易“卡壳”甚至“结巴”的情况,难以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朗读技巧,通过技能训练,让其掌握文章各部分的逻辑顺序,结合换气方法,更好地完成朗读任务。首先,要抓住中心词组。任何长句、难句都会有中心词、关键字,并有相关修饰语,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修饰词和中心词勾画出来,为语句划分逻辑结构,破解学生的断句难题。其次,可以引入复杂句式,分析句子结构,利用标点符号,勾画出停顿、重读、重音词汇,确保朗读自然顺畅。
  (三)学会表情达意,强化情知教学
  朗读教学与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默读、熟读、诵读、背诵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但是朗读教学更注重情感的展现,学生需要通过语音、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读为文字增添感情色彩,一段好的朗读可以为听者提供“听觉盛宴”,可以将平面化的文字转化成立体化、形象化的“场景”,通过表情达意,让听者感受到文本的“鲜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开展朗读节奏训练,分析说话者的语气和情境,让学生明确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加快语速,如果是情感充沛,可以放慢语速,并加重读音。引导学生用语速、语调的变化塑造朗读情境,打造有声的环境,将情感变化教学渗入朗读节奏训练中。也可以根据文章特点,由教师进行范读,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生硬训练,强化情知教学。
  (四)提升自悟能力,实现“以读促思”
  朗读教学不应该以“流程式”“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而应该将被动学习、被动朗读转化为主动欣赏,让学生在朗读中明白读书的目的,深刻体会文章内涵,在朗读中悟理、悟法、悟情,提升自悟能力。此时,在必要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2]。教师可利用分角色朗读,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跟读,体会文章大意,从字、词入手,再分析句、段、篇的基本涵義。教师还应该在学生朗读之后,对其适当进行鼓励和评价,让学生有所思,并畅所欲言,引导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通过点拨,提升朗读实效,促进学生常态化朗读,实现“以读促思”,帮助学生养成朗读习惯,掌握朗读方法,突出朗读个性。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棉花姑娘》为例
  为探究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实施效果,笔者以S市××小学为例,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棉花姑娘》为教学案例,明确朗读目标,强化学生感知,沿着“分”目标 、“合”技能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体悟文本,提升朗读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朗读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学目标:让学生会读并会写“姑”“娘”“帮”
  “棉”“望”“啄”“斑”等生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①认识自然界中的益虫和害虫;②读出棉花姑娘“请求”别人治病的语气,体现其焦急的心态;③体会叠词短语的表达效果;④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关于益虫、害虫的图片,在课上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对其外观、样貌、生物特性有基本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策略
  ①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参加“谜语游戏”,通过几项谜语,让学生猜出“青蛙”“啄木鸟”“蜻蜓”“棉花”等谜底。营造良好的授课氛围,创建活跃的教学情境。②让学生通读课文,进行字、词学习,如学习生字“娘”时,“娘”读二声,但是在“姑娘”一词中,“娘”就读轻声,不发音,同样的朗读技巧还适用于“燕子”的“子”、“叶子”的“子”。③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朗读范本音频,让学生先进行朗读赏析,之后引导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分组训练,进行朗读实践,强化整体感知。④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说出“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之后是怎么做的?”,由粗读到细品,培养学生语感,并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屏幕中更加直观地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的状态。⑤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青蛙”   “七星瓢虫”“啄木鸟”,并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增加“蚜虫”“壁虎”“蜻蜓”“螳螂”“猫头鹰”等动物。教师要对角色扮演和朗读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要富有情感且语气、语调、轻重缓急要正确,抓住文章对话中的关键字和重点词汇。如“棉花姑娘”生病了,因此她在请求别人看病时的语气应该是焦急的、诚恳的,而青蛙、啄木鸟等益虫不能根治棉花姑娘的病,其语气应该是惋惜的、遗憾的。学生应该准确抓住角色性格特征和心理情感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在朗读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⑥进行教学拓展和延伸。《棉花姑娘》的朗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了解自然界中的害虫和益虫,因此设置了“蚜虫”“壁虎”“蜻蜓”“螳螂”“猫头鹰”等角色,可以通过对话更好地普及知识,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生态”“健康”“病症”之间的联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三)教学反思
  在朗读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将授课形式、内容固化,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实时表现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如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部分学生朗读方式不正确,再加之较为紧张,性格内向,因此在分角色朗读时双肩收缩,头部低下,声音较小,目光躲闪,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培养其良好的朗读姿态和习惯,并为其分配一个语言较少的角色,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喜欢上朗读、爱上朗读。其次,还应该在学生朗读之后,展开具体的教学评价[3]。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引导性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保证朗读字正腔圆;善用朗读技巧,保证朗读行云流水;学会表情达意,强化情知教学;提升学生自悟能力,实现“以读促思”。
  【参考文献】
  [1]陈晓兰.读出汉语言的滋味——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的現状、问题与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3).
  [2]纪秋香.吟唱青春 拥抱未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20(2).
  [3]罗先慧.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分析[J].语文建设,2020(4).
  【作者简介】
  曹冠群(1984~),汉族,山东滨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更是强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本研究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尝试将音乐活动融入其中,达成跨学科融合,开发和构建“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本文在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从开发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多方面出发,提出完整的课堂方案,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阅读已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具有引领、检查、诊断、激励、反馈等功能。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引路,拓展学生阅读思路;展示分享,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评价助力,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业;设计;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从创设情境、看图引导、由易到难、绘本分析等角度入手,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打好基础,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堂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更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本文針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适当分析,意在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再仅以文化知识教学为主要内容,而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小学音乐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从组织音乐游戏、诗歌朗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节奏等七方面提出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期刊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体验中,完成对具体学习主题的自主学习。项目化教学一般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选题,能全面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会集思广益,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对生活的美好意义,推动学生更有效、更全面地掌握美术知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
期刊
【摘 要】阅读链接是伴随教学内容进入到课堂中的阅读指导材料。在阅读链接中,课外文本、语文故事、文学作品等素材较为常见,合理应用阅读链接,能持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阅读链接,能解决语文教学无目的、无计划等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借助阅读链接凸显语文要素,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链接;语文要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
期刊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往往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其中故事情境教学法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所要展开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适合的故事来引入教学内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等教学目的。  【关键词】故事情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趣味情境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第一,绘画室“画”字;第二,录音棚“唱字”;第三,故事大会“讲”字。  【关键词】趣味情境;识字教学;小学第一学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74-02  “化”本意是变化。甲骨文的“化”字,左边正立的人形表示“生”,右边倒立的
期刊
【摘 要】整本书阅读就是不再局限于教材课文,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综合思考,进行深度阅读。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德的综合性人才。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作用,分析了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