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自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学习,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有效的学习的教学,才称得上最高效的教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形成习惯、提高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持续求知的欲望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过程也就是化解知识矛盾的过程。学习从未知到已知,从不能到已能的过程的需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足,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提出让学生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要求,信心挖掘书本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种种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我先以钟表激起学生兴趣,紧接着提出:“你见过花钟么?”这个问题,在此激发了学生一连串的猜想,一下子就揪住了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很主动地参与到下一环节的课文学习中,迫不及待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疏导,使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学途径
  学生自学方法套路的形成,很大因素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考虑要全面,既要想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想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吃透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多样的教学,即使是同一问题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学生懂得怎样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解词释句,如何读懂一句话、一段话,怎样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去。有了这些方法的引导,学生选择那一种最适合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点滴积累、在实践过程中自悟总结。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自己亲身实践摸索出来的,才是适合自己的、是受用的。例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中,对于幼稚等词语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读,还可以利用练习题给语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方法,使学生理解“幼稚”一词除了年纪小的意思外,还有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另一层意思。通过多角度的训练,必定有一种最喜欢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反复运用、逐渐沉淀,形成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
  三、注重学习过程中反复实践、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从低级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思考、预习和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修改作及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引导、对所学知识反复训练、巩固加深,形成学习习惯的模式化。比如:每学习新的一课,我都采取提前预习,让学生弄明白学生学习哪些新字,积累了哪些词语及哪些词语不理解,通过读课文谈谈学生们自身的感受。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掌握大量的字词、了解文章大意和自己不懂得的地方。在听课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减轻了课堂的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任务,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经过我的不断学习和大胆尝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开启思维的大门  实验表明
期刊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我校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阅读中,学生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
期刊
课堂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鼓励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光是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向着更新的方向发展,使得课堂讨论的质量不再是一种无原则性的“吵吵嚷嚷”型。课前的预习、搜集资料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注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制作卡片等。如在一篇新的课文学
期刊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复述原文,而是通过学生兴趣盎然的“品味”,从认读——揣摩——自培——练习——学会——会学等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现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节奏突飞猛进,人际关系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类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现象日益盛行,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变的日趋复杂。这一洪流冲击到了人们的心灵,也波及到了每一个校园、每一位学生。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好的正面的引导教育会使人正言正行、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反之则对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为此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加强品德教育尤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我来浅
期刊
新课程实施后,大家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但这种气息并没有强大到让教室里使用新教材的师生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他们依然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痛苦挣扎。如何挣脱樊篱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实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课堂呈现出互动、激情、高效的特点,就必须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原则大胆探索和实践。  一、确定探究目标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整个过
期刊
教育学家和家长都认为动机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能增进学生的自尊心。使孩子对外界充满兴趣,做事投入,有好奇心,并促使努力学习,能持之以恒,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有战胜自我的信心。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动机,我试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学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属母语教学范畴,学生已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和经验,因此,使外部刺激与学生内部条件形成恰当差距,才能使学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愤悱”之感,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
期刊
新课改,新思路,新理念,这是新课程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地方。纵观我国初中语文课程发展的历史,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结构过分强调统一性,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传统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往往是看教案是否详明、板书是否工整、课堂是否步骤化、公开课是否够味等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肯定地说,课程结构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蕴涵了极为鲜明的个性教育理念,对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探究、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