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学生对数学课堂更感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从培养学生创新观念、还给学生课堂时间、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方面出发,阐述了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能力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才能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他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证明不等式。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为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而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就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它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融入游戏中,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感到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于是对学习乘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参考文献:
  [1]孙名符,谭瑞梅.数学教师.出版,1997(11).
  [2]王辉.中学特级教师教学思想与方法(数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03-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对话”的本真意义出发,对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本质加以分析,从儿童世界的立场深刻阐述对话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话教学的实践,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 对话教学 数学课堂 有效对话  一、寻根:对话教学的渊源  对话哲理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就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
目的:通过凝胶收缩实验体外观察中药组分灯盏花素、青蒿琥酯、红景天苷、黄芪总甙和粉防己碱对ET-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收缩的影响,筛选出抑制HS
摘 要: 激励机制早已经被证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信心,提升学习水平。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师的经验,从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 激励机制  “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是我国古代典型的激励思想。在现代教学中则更加注重采用激励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其主动地实现学业目标。初中是
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应抓住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差异性,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分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整体进步和发展。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he new cur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形成方法、理念及观点。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感受,并利用其进行有效实践,能够对教学
这场历时50多天的由学潮到动乱,最后在北京演变成的反革命暴乱被平息了。回顾这场风波的发生、发展,愈演愈烈的过程,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同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在一个时期
为了对云贵高原优质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合理测配杂交组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对2017-2018年度云贵高原组国家油菜新品种区试中的11个油菜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灰关联熵分
目的:探索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60例,分别选择优化急诊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目标之一。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那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呢?本文就结合亲身经历的两个课堂教学的案例来谈一谈。  一、精心设计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案例一】百分数的认识片断(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师先用课件出示姚
目前,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而新课标也提出了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