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塞尚的绘画形式结构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着“现代绘画之父”著称的保罗·塞尚(Paul Cezanne)是法国著名的画家,他对19世纪欧洲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欣赏他的作品时,第一印象就是结构和感情,无论是静物——果实,陶壶,衬布,还是风景中的圣维克多大山,亦或大浴女中的裸女,都充满了他对绘画形式结构的冷静思索探究,以及这些形式结构背后的“热情而宁静”的情感。他唤起了19世纪90年代的新兴的运动,率先开启了20世纪的艺术大门,是后印象派的主将,他的绘画风格的出现带领了整个欧洲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塞尚;绘画思想;形式结构
  一、塞尚绘画结构形式的形成基础
  对于塞尚来说,画作中充满激情以德拉克洛尔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库尔贝及在其画中的色彩的熟练运用是他最喜欢的画家并且对他的影响也较大。在1872年他和印像派的画家结识,在毕沙罗的带领下常常去到户外写生,技术日渐成熟,便与印象主义一起参加了两次画展,可由于他的绘画目标和印象主义画家们的不同而显得格格不入,连左拉等权威人事都对他有着偏见,这种不被人肯定的心情使他痛苦不堪,所以他离开了印象派这个团队,独自一人回到家乡埃克斯,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上的研究,对于他的这种深居简出的行为他解释说:“我决定悄悄地作画,直到有一天我觉得能从理论上论证自己的实力成果未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会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所处社会中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影响。塞尚所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艺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局势下也显得异常的活跃又纷繁多样的复杂局面,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从这些流派可以看出艺术也越来越脱离了政治,走向自由的趋势。
  塞尚希望“依据自然重画普桑”,这一绘画艺术目标的实现是在长期深入研究自然和对景写生中获得的,是他强烈感觉的理性再现。他循着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认为“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谐体,绘画不是追随自然,而是和自然平行的工作着”,形成新的观察方式,以几何形体来观察自然,把无序的自然调节成一个有序的画面,打破传统透视的束缚,以多视点观看物体组织画面达到忠于视觉的真实,把三维的景深空间在画面中转变为更加牢固的趋于平面化的空间,在构成中使作品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用色彩表现结构获得物体的坚实感和鲜艳的色彩。塞尚使印象主义对于造型和光色问题的新发现和传统画面中的秩序感、坚实的单纯性和完美的平衡达到统一,表现出对自然深刻观察体验之后充满生命力的真实感受,实现了在自然的基础上重画普桑式的画面,塞尚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如同古典主义普桑的稳定、和谐的结构。
  二、塞尚绘画结构形式的发展特征
  在西方的美术史中,塞尚的绘画形式结构通常被概括为:把所有物体看做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为的是以一种简单化且纯真的眼光来对待自然,不被自然的细节所迷惑和限制,解放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将对自然的认识所表现出来。塞尚强调画面中的清晰感与坚实感,若是画面不清晰就无法寻求画面的构成意味。
  塞尚的《缢死者之屋》(图1)是塞尚印象派时期的代表作品,从画面中就可看出塞尚在用笔,色彩上与印象派的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画面结构的稳定性更加突出了塞尚的自己的特色,与印象派画家追求有所不同的是在塞尚的作品中,他所希望呈现的并不是光照在物体上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变化,而是在其带来的坚实感与永恒感,以及画面的色彩秩序和结构。这种差异使他和印象派其他画家创作的方向完全不同。
  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是他的“常客”,几枚苹果随便放在铺着布桌上或果盘里亦或装满一篮子苹果,旁边再随意的放个水杯亦或瓶子,便是一幅有意味的画面,如《篮子里的苹果》(图2),在这一幅画中,整体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的物体在画面中各司其职,任何细节和局部都不能随意改动,否则整个结构就失去了平衡。曾经有西方人这样评价说:“如果你试想从17世纪荷兰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那立即就好像到了你的手上;而如果你想在塞尚的静物画中挪动一个桃子,它就会连整幅画一起扯下来。”这样的评价就能看出塞尚的作品的整体性和每个物体的不可缺少性。
  在塞尚的后期,回到了家乡艾克斯居住,他的家乡有一座山叫圣维克多山,他在这段时期他不断的重新利用圣维克多山这个主题绘画,反复进行着他对于色彩和画面结构关系、空间关系、形式语言等各方面的尝试。如《圣维多克山》(图4、图5),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不同的关系来进行创作,风景中的各个构成体都被简化成接近于几何形状的块面,每个形体和造型的处理都极为严谨,使人联想到他的静物作品中的一个个苹果但却比静物画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
  塞尚作为“现代绘画之父”,带头冲破了绘画的传统束缚,打破了长久以来绘画的模式概念,将人类的绘画艺术带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为现代美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当时虽然塞尚的艺术思想不被人们接受,但塞尚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艺术追求,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为后来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 绘画·雕塑·建筑[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2,34 页
  [2][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238 页
  [3][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2 页
  [4][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8 页
  [5][英]罗杰·弗莱.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75 頁
  [6]E.H.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贡布里希文选》[M].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7] H.H.阿那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
  [8]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9]沈文婷:《几何结构的传承与发展》[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09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湖湘文化精神对于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20世纪湖南小说在叙事的语式与语态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对湖湘文化精神与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性的探究,能够全面了解语式和语态对小说叙事的影响,有利于发掘适应我国文化发展的小说叙事方式,也能为以后探索各地文化特色对小说叙事的影响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湖湘文化精神;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性  湖湘文化精神是以政治作为
期刊
【摘要】:月作为古今文学创作常用的意象,对于作品内容和思想情感有着极大的拓展升华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进行了探讨:情意的时空传递者、孤独悲伤时的陪伴者、明月的象征性与哲学思辨。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体会中华诗词的魅力。  【关键词】:月意象;古诗文;分类;情感  引言  月亮作为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我们抬头便可很清楚地看见。
期刊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训练性和审美性研究古典舞身韵“划圆”中的“律”,以古典舞身韵中的“律”为切入点,用“正律”与“反律”相比较,着重阐述了古典舞身韵中的“反律。”通过对古典舞中经典动作“燕子穿林”描述,分析古典舞身韵中的 “反律”以及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及训练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古典舞中的形、神、劲、律,大体了解中国古典舞的
期刊
【摘要】: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旗手之一,在他的创作中始终展现了个人、地域以及历史身份的追问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而《童年往事》作为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具有极为浓厚的自传体色彩,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光影诗人般的他通过大量的长镜头,客观冷静的努力尝试运用文化的视角去探寻诸多的身份疑问,关注个体成长的真实状态,又在历史的大变迁中反思,其创作手段更是影响到了许多第六代导演。  【關键词】:侯
期刊
在中国画中,以马为形象题材进行描绘的时期大致可追溯到远古,在岩画或者石窟壁画中可以见到。在古代,马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和骑射的工具,往往被皇室贵族所喜爱和重视,故而多方收罗,出于对马的喜爱并寄予其永恒性,往往将其表现在绘画或者雕塑上。  (一)  《照夜白图》为唐代画家韩幹所做,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纸本设色,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描绘的是唐玄宗非常喜欢的坐骑之一—照夜白,画家使用精细的
期刊
【摘要】:《锦瑟》虽然篇幅短小,但思想意蕴十分丰富,将这首朦胧模糊,甚至充满歧义的诗作为新批评的分析文本非常合適。  【关键词】:新批评;复义;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作为唐代晚期的诗人,他创作了一组以意指丰富朦胧而为主要特征的诗歌。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
期刊
【摘要】:补考是各级教育、考试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和内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因其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故其考核与补考方式也应当因势利导。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补考形式进行了一点探索,认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补考方式应当与教学目的相一致,补考形式应当灵活多变、侧重综合性的考察等。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补考,形式,探索  补考是各级教育、考试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和内
期刊
【摘要】:大足石刻雕塑从初唐至民国,延续时间长达一千余载。而这一千余载的石窟造像,是这一千余载历史的折光反映和记录,它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在这千余载中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的发展,记录了这千余载的民俗民风、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拥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三维艺术再现的使用,对大足石刻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对三维艺术再现的技术性、艺术性、真实
期刊
“蜀锦”,指产于蜀地的锦类总称,是以染色和素色丝线,按照经、纬重组织结构,形成的提花丝织物。具有质地光滑柔软、色彩绮丽鲜艳、工艺精巧细腻、纹样生动灵活、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传承久远等特点。蜀锦,在古代主要用于衣着服饰和贵重物品装饰材料,在货币交换不发达的时期,一度充当过交换货币,直至近现代发展为展示工艺品。汉代曾用蜀锦缝制过袖章,魏晋南北朝用蜀锦织造过袜子,唐代用蜀锦制作琴袋、鞋面等,宋代用于过文人
期刊
【摘要】:“现代符号学之父”索绪尔在他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次阐述了语言符号这个概念。随着各国学者的深入研究,语言符号学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能指与所指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解读中,本文将试着从符号学角度分析《魔鬼的迷魂汤》这部长篇小说中的恐怖主题。《魔鬼的迷魂汤》是德国作家霍夫曼的代表作,作品借助自然环境、超自然现象、死亡、凶杀等典型的黑色浪漫主义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