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有“两把刷子”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坚持一手“软”,一手“硬”的方式抓思想——以“软”为主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对象是活生生的有独立思想性格和意志的人,因此,班主任就不能像管理无生命的物品一样做单纯的“管理”者,因为其自主、自尊的意识更强,对外在约束的反抗意识也最敏感和最强烈。所以,抓学生的各种事情特别是思想工作时,一定要首先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以温和的态度、“软”的手法去处理,注重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感情的理解和道理的引导,使其心服;切忌简单、粗暴、高高在上的强行压制。
  二、坚持一睁一闭的两只眼睛看问题——以睁为主
  学生的事情千变万化,极为复杂,即使是再全能的班主任,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因此,在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对待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么睁大双眼、严格要求,不能有半点马虎或放松,直到问题有效解决;要么干脆闭上双眼,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解决问题。即该管时严格地一管到底,不需要管时就完全交给学生自觉、自为。因为,我们育人成长,既需要有必要的教育引导,但这只是手段;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觉、自为精神,这才是目的。例如,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不必要时就装作不知,或知道也不过问、不探究,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两种方法的多少,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肯定是不同的,但从总体上说,对于此自在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更多的还是需要班主任严格、认真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以较好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三、坚持表扬与批评的两片嘴巴讲道理,以赞为主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即教育学生时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因为从心理角度看,正面的赞的语言让人容易接受,而反面的骂的语言则一般令人难以接受。我觉得教师的基本心理之一是要相信学生,而且事实上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要求进步和受到激励的愿望,特别是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批评教育的心理更应如此。所以,班主任在给学生讲道理时,一定要以赞的语言为主,激而励之,即使在批评学生时,也要多找其优点和长处,以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觉性。例如,批评学生时多说“你留给我的印象很好”等等,促使学生的自责、自省和改进。事实也同样证明,正面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以赞为主的教育方法决不能无原则地滥用,更不能“你总是心太软”,纵容学生的错误而误导学生。必要时,班主任严厉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用强烈的反面语言刺激学生的觉醒。
  四、坚持“点”“面”结合两方面做工作——以“点”为主
  所谓“点”,即具体、细致的工作,责任到人,特殊要求;所谓“面”,即整体、全面的工作,针对大众,普遍要求。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而负面的“点”的工作,一般不要直接在“面”上公开,但最后的结果班主任要以恰当的方式向全体同学说明,从而起到以“点”育“面”的教育效果。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特殊的、 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个体,因此,尊重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体现出对他的关心和重视,是使其接受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条件。要真正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必须要在“点”上下足功夫,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关注并使其真正体会到你的关注。
  五、坚持真心真情的一“心”一“情”对学生——以“真”至上
  上面所讲的“四两”的手法,决不是要大家学会“两面三刀”的手法或做两面派去玩弄学生。恰恰相反,真正能赢得学生信任或者育人卓有成效的班主任,都是用真心真情对待学生的,这是班主任一切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础。否则,没有真心真情的教师,无论他的手段、技巧多么高明,终究是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其教育也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因为做“人”的工作,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其实质是心与心的交往、情与情的交流,舍“心”去“情”,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物其必反。“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地为孩子付出爱心。如果您不能用爱心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敏感地认识到成年人对自己只想训斥和说教,而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
  这就是说,班主任工作成功的秘诀就是用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可见,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地位,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能力训练等,很少挖掘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师生之间更是很少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课文本身就文质兼美,富含丰富的情感,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若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情感人,以情悟文,用情
期刊
“我们为什么而写作”?这或许是庸人自扰,但这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而又慎重回答的问题。韩军认为写作是一种倾吐的快乐,是人的普通生活状态;巴金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史铁生也曾自问自答: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综其一点,写作应该是对自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进一步强调,为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应承担起“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艰巨任务。  作文,即制造文章,更准确地说是创造文章。在作文过程中,有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广阔空间。但传统的统一中心、统一格式甚至划一的表达方式的训练,使学生思维呆板,抑制了不少学生创作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摆脱指导的条条框框,让学生不背包袱,
期刊
世界上本没有末日,传谣言的人多了,便有了末日。——题记  说起谣言,我真的有很多话要说。  1.柿子+酸奶会致死。  这个消息,相信大家可能都看过,甚至有热心朋友还都转发过吧。但,这是谣言!  正文是这样的:“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就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了……”消息中夹带着视频,很吓人。  但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种种迹象,都无法表明:柿子+酸奶是女孩死亡的原因。
期刊
“细读”就是慢慢地、细致地、反复地阅读,作为一种读书的方法,“细读”不只是一般地停留在文字表面意义的仔细阅读,还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细细地想,去感受文本,理解文本,领会文本,并对文本做出判断,和人们常说的“精读”同义,也可以等同于古人常说的“熟读玩味”。美学家叶朗在教育青年多读经典、细读经典时就曾指出:“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古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
期刊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妈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后进学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和个性化过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班集体中存在后进生是客观的现象,班主任要对后进生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以此为教育、转化他们,要坚持做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断巩固已出现的进步。主要从
期刊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试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设计上对过去单调枯
期刊
学生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现实生活中因受应试教育的一些影响,说话训练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时代需要大批才思敏捷、善于言辞的人才,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更应该重视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为语言的交际打下基础。说话训
期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重视,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激发兴趣,实质上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  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就不
期刊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