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的确,德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培养出一个个完美而合乎规范的人,而是为培养拥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
人作为一个主体,具有自己情感和德性形成的自我过程。人总是在接受后天教育中,通过自己的“同构”和“内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班队活动通常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德育的窗口,而且班队会活动是最好的德育“留白”形式。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班队会活动中,能始终感到自己是主人,对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班队会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呢?
一、以尊重为原则,培养自主意识
孩子的发展是多元的,要使学生个性获得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要让学生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调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的特殊现象较为明显,孩子挑食、对长辈不懂得关爱使家长愁眉不展。针对挑食这一情况,我开展十分钟班会《“打包”丢脸吗?》(此设计经本人整理发表于《少先队员》),通过情景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勤俭节约,情景故事后我抛出这样的讨论题:节俭是美德,不打包是种奢侈浪费的行为!同学们如何看待“打包”?孩子们踊跃发言,讨论相当热烈。
富从勤俭起,作为小学生更不应该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好面子的坏习惯。勤俭节约,有利于消除虚荣心!这样通过活动的形式,巧设德育“留白”,学生的改变会让我们觉得惊奇!我们会惊讶于学生身上竟会有如此巨大的潜力!在这个“留白”教育过程中,我们不用告訴他应该怎么做,而是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留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完成自我教育。
二、生活化的课堂,培养健康心理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常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成长的困惑、挫折。他们会感受到孤单和无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必须观察、了解、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如有一段时间我通过在平时批阅学生的“微作文”中了解到学生渴望长大,但又害怕长大,理想与现实让学生纠结。
孩子们认为:在当今教育体制下,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面对老师殷切的期望,毋容置疑,学生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在面对父母的循循善诱“孩子,你得好好读书,要不然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了。”于是他们开始害怕长大。特别在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他们心中纠结: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多好啊!在巴学园学习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啊!巴学园里多容忍个性啊!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必要告诉孩子:我们不能改变的,就要积极接受它!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大,懂的东西并不少。老师对学生说理,难度越来越大,常常口服心不服。因此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利用情感的规律,我精心设计了很走心的中队会《什么不痛?成长最美!》,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环节:也许,这是一道无解题:此环节通过背景告白的形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情,我最懂。第二环节:我只是脆弱了这环节通过选取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采用绘声绘色诉说烦恼的形式,向全体队员诉说烦恼,害怕成长,引起同龄人共鸣。第三环节:关键时刻,别输给自己:通过配乐朗读学生的这篇日记,让这趣味中队会进入高潮。学生收到教育,心灵强大。最后,主持人和辅导员老师都告诉队员: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心情,只要有目标,有冲劲,苦点累点都是一种积累。
第二天,我检查昨天布置的“写写中队会后的感受”。看到学生小琳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听了《遐想》,又让我想起了树,顶天立地的树,坚强的树,迎风傲雪的树。
我们常会看到树干上留有许多疤痕,但是树不会因为这些伤痛而倒下,往往在流泪后,伤口终会愈合,甚至连泪也不流。因为它知道,痛苦总会过去的,尽管疤痕永远留在那儿。树把疤痕留给了过去,努力地生长。……我也要做一颗坚强的树,快乐地面对生活。”
可见,走心的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变化,让学生在灵性中体验,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如此,我们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明了,学生也不会一下子长大。可这种情感却会像滴水穿石一般,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去!天长日久,如此不断地叠加,一次次的积淀。我发现,我们在构建一个课堂上的生活大“情”场,如此,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生动有趣的新鲜知识,而且是一个健健康康的亮亮堂堂的精神世界。
人作为一个主体,具有自己情感和德性形成的自我过程。人总是在接受后天教育中,通过自己的“同构”和“内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班队活动通常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德育的窗口,而且班队会活动是最好的德育“留白”形式。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班队会活动中,能始终感到自己是主人,对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班队会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呢?
一、以尊重为原则,培养自主意识
孩子的发展是多元的,要使学生个性获得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要让学生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调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的特殊现象较为明显,孩子挑食、对长辈不懂得关爱使家长愁眉不展。针对挑食这一情况,我开展十分钟班会《“打包”丢脸吗?》(此设计经本人整理发表于《少先队员》),通过情景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勤俭节约,情景故事后我抛出这样的讨论题:节俭是美德,不打包是种奢侈浪费的行为!同学们如何看待“打包”?孩子们踊跃发言,讨论相当热烈。
富从勤俭起,作为小学生更不应该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好面子的坏习惯。勤俭节约,有利于消除虚荣心!这样通过活动的形式,巧设德育“留白”,学生的改变会让我们觉得惊奇!我们会惊讶于学生身上竟会有如此巨大的潜力!在这个“留白”教育过程中,我们不用告訴他应该怎么做,而是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留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完成自我教育。
二、生活化的课堂,培养健康心理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常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成长的困惑、挫折。他们会感受到孤单和无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必须观察、了解、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如有一段时间我通过在平时批阅学生的“微作文”中了解到学生渴望长大,但又害怕长大,理想与现实让学生纠结。
孩子们认为:在当今教育体制下,面对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面对老师殷切的期望,毋容置疑,学生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在面对父母的循循善诱“孩子,你得好好读书,要不然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了。”于是他们开始害怕长大。特别在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他们心中纠结: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多好啊!在巴学园学习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啊!巴学园里多容忍个性啊!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必要告诉孩子:我们不能改变的,就要积极接受它!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大,懂的东西并不少。老师对学生说理,难度越来越大,常常口服心不服。因此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利用情感的规律,我精心设计了很走心的中队会《什么不痛?成长最美!》,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环节:也许,这是一道无解题:此环节通过背景告白的形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情,我最懂。第二环节:我只是脆弱了这环节通过选取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采用绘声绘色诉说烦恼的形式,向全体队员诉说烦恼,害怕成长,引起同龄人共鸣。第三环节:关键时刻,别输给自己:通过配乐朗读学生的这篇日记,让这趣味中队会进入高潮。学生收到教育,心灵强大。最后,主持人和辅导员老师都告诉队员: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心情,只要有目标,有冲劲,苦点累点都是一种积累。
第二天,我检查昨天布置的“写写中队会后的感受”。看到学生小琳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听了《遐想》,又让我想起了树,顶天立地的树,坚强的树,迎风傲雪的树。
我们常会看到树干上留有许多疤痕,但是树不会因为这些伤痛而倒下,往往在流泪后,伤口终会愈合,甚至连泪也不流。因为它知道,痛苦总会过去的,尽管疤痕永远留在那儿。树把疤痕留给了过去,努力地生长。……我也要做一颗坚强的树,快乐地面对生活。”
可见,走心的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变化,让学生在灵性中体验,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如此,我们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明了,学生也不会一下子长大。可这种情感却会像滴水穿石一般,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去!天长日久,如此不断地叠加,一次次的积淀。我发现,我们在构建一个课堂上的生活大“情”场,如此,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生动有趣的新鲜知识,而且是一个健健康康的亮亮堂堂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