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命运”一词在本文中反复出现,贯穿文章的始末,影响着“我”对人生、爱情、职业的态度。文章从文本出发,分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阐释“我”的命运观的矛盾性,并揭示这种矛盾命运观的成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命运观;矛盾性;成因;影响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视角,“通过描述一个遗容化妆师的内心独白向我们展示出了她的爱恨纠葛和心理状态”。开篇即是:“我所以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处境,完全是由于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对于命运我是没有办法反击的。”看似平淡的语言,却又很强的悬念和吸引力,牵引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文本去挖掘:“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有着怎样的命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命运观?
一、矛盾的命运观
在整篇文章中,“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我”在认命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命运的反抗。
一方面,对于命运,“我”觉得自己是无法反击的。因为觉得无能为力,所以“我”对爱情不够坚定,总是不断地诉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这种宿命观,让“我”在与夏的恋爱过程中总是显得很悲伤。当夏捧着一束鲜花出现时,“我”就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猜想,因为认命,所以“我”会将花当做诀别的意思,而不是美好爱情的象征。
“我”对于命运的妥协,还表现在渐渐认可姑母将技艺传给“我”的用心。“我”希望从事一些亲切、典雅的工作,但是“我”放弃了这些想法,最终接受了姑母的说法:“像我这样一个读书不多,知识程度低的女子,有什么能力到这个狼吞虎咽、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去和别的人竞争呢”。
另一方面,“我”对于命运又是质疑的,“我”想反抗命运。“我”觉得命运会让我失去美好的爱情,但是“我”在爱情中仍然存有一丝的幻想,“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像我们一般,并不畏惧的人”,期望夏对爱情的勇气能够帮助他克服对死者的恐惧。
二、命运观的成因
1.特殊的职业。当“我”坦白地告诉朋友们“我”的职业时,“他们从我的手感觉到另一个深邃的国度与冰冷,他们从我的眼睛看到了无数沉默浮游的精灵,于是,他们害怕了。”“起先他只是不喜欢,渐渐地他们简直是害怕了”。就这样,因为“我”总是和死人接触,渐渐地便没有了朋友,“即使我的手是温暖的,我的眼睛也会流泪,我的心是热的,他们并不回顾。”就这样,“我”越来越沉默,深信“命运在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而这种摆布是“我”无法反击了。
2.姑母的不幸。“我”从小失去了父母跟着姑母长大。怡芬姑母手艺足可以让她过上十分体面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她的勇气让她选择了常人都害怕的职业。后来怡芬姑母结识了一位男子,他们和所有的恋人一样甜蜜快乐。直到有一天,怡芬姑母将这位男子带到她工作的地方时,“他是那么的恐怖,他从来没想象她是这样一个女子,从事这样的一种职业”,在那样一群没有生命的死者面前,他曾经许下的誓言彻底被击倒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就是因为这样一份特殊的职业,让怡芬姑母失去了爱情,渐渐地变得沉默。
3.父母的爱情。“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从事为死者化妆的人,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我”的母亲,“我”母亲说:“因为爱,所以并不害怕”。母亲的这句话不仅成为怡芬姑母的精神支持,也成为“我”对于生活的一丝希望。当“我”对生活、工作、爱情感到迷茫的时候,它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尝试去相信世界上有那样一群人,因为爱你而无所畏惧。
特殊的职业、姑母的不幸、父母的爱情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相互抗争,使“我”形成了矛盾的命运观。在这种命运观里,“我”一面屈服了命运的摆布,一面又渴望摆脱命运的束缚。
三、命运观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命运观,让“我”的性格呈现出复杂性。朋友的离去让“我”相信了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由此使“我”变得沉默悲观。但是“我”的内心又存在一股冲破命运束缚的渴望,因此在对现实感到无奈时,“我”仍能保持人性的善良,平静地接受周围人异样的态度,宽容他们不友善的言行。
2.对爱情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命运观让“我”愿意在爱情中等待一个勇敢的人,像母亲那样因为爱而无所畏惧。正是怀着这种对命运的反抗意识,所以“我”忍不住和夏一起去看电影,忍不住和他一起去探望远方的朋友,渴望他能是那个因为爱的力量而冲破对死亡的恐怖的人。同时,由于对命运的屈服,让“我”又质疑这种人的存在。
3.对职业的影响。对命运的妥协,让“我”渐渐地安于自己的职业,“我只希望凭我的技艺,能够创造出‘最安详的死者’出来”。而对命运的反抗意识,又让“我”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命运,为什么要从事如此令人难以忍受的职业?这让“我”也曾产生了想要换职业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肖媛.《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动静相生之美[J].文学教育,2010,(12)
[2]高沁.不只是宿命——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探讨当代女性生存尴尬[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5)
[3]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蔡雪莹(1992.10.07),女,汉,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命运观;矛盾性;成因;影响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视角,“通过描述一个遗容化妆师的内心独白向我们展示出了她的爱恨纠葛和心理状态”。开篇即是:“我所以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处境,完全是由于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对于命运我是没有办法反击的。”看似平淡的语言,却又很强的悬念和吸引力,牵引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文本去挖掘:“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有着怎样的命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命运观?
一、矛盾的命运观
在整篇文章中,“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我”在认命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命运的反抗。
一方面,对于命运,“我”觉得自己是无法反击的。因为觉得无能为力,所以“我”对爱情不够坚定,总是不断地诉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这种宿命观,让“我”在与夏的恋爱过程中总是显得很悲伤。当夏捧着一束鲜花出现时,“我”就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猜想,因为认命,所以“我”会将花当做诀别的意思,而不是美好爱情的象征。
“我”对于命运的妥协,还表现在渐渐认可姑母将技艺传给“我”的用心。“我”希望从事一些亲切、典雅的工作,但是“我”放弃了这些想法,最终接受了姑母的说法:“像我这样一个读书不多,知识程度低的女子,有什么能力到这个狼吞虎咽、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去和别的人竞争呢”。
另一方面,“我”对于命运又是质疑的,“我”想反抗命运。“我”觉得命运会让我失去美好的爱情,但是“我”在爱情中仍然存有一丝的幻想,“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像我们一般,并不畏惧的人”,期望夏对爱情的勇气能够帮助他克服对死者的恐惧。
二、命运观的成因
1.特殊的职业。当“我”坦白地告诉朋友们“我”的职业时,“他们从我的手感觉到另一个深邃的国度与冰冷,他们从我的眼睛看到了无数沉默浮游的精灵,于是,他们害怕了。”“起先他只是不喜欢,渐渐地他们简直是害怕了”。就这样,因为“我”总是和死人接触,渐渐地便没有了朋友,“即使我的手是温暖的,我的眼睛也会流泪,我的心是热的,他们并不回顾。”就这样,“我”越来越沉默,深信“命运在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而这种摆布是“我”无法反击了。
2.姑母的不幸。“我”从小失去了父母跟着姑母长大。怡芬姑母手艺足可以让她过上十分体面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她的勇气让她选择了常人都害怕的职业。后来怡芬姑母结识了一位男子,他们和所有的恋人一样甜蜜快乐。直到有一天,怡芬姑母将这位男子带到她工作的地方时,“他是那么的恐怖,他从来没想象她是这样一个女子,从事这样的一种职业”,在那样一群没有生命的死者面前,他曾经许下的誓言彻底被击倒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就是因为这样一份特殊的职业,让怡芬姑母失去了爱情,渐渐地变得沉默。
3.父母的爱情。“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从事为死者化妆的人,很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我”的母亲,“我”母亲说:“因为爱,所以并不害怕”。母亲的这句话不仅成为怡芬姑母的精神支持,也成为“我”对于生活的一丝希望。当“我”对生活、工作、爱情感到迷茫的时候,它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尝试去相信世界上有那样一群人,因为爱你而无所畏惧。
特殊的职业、姑母的不幸、父母的爱情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相互抗争,使“我”形成了矛盾的命运观。在这种命运观里,“我”一面屈服了命运的摆布,一面又渴望摆脱命运的束缚。
三、命运观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命运观,让“我”的性格呈现出复杂性。朋友的离去让“我”相信了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由此使“我”变得沉默悲观。但是“我”的内心又存在一股冲破命运束缚的渴望,因此在对现实感到无奈时,“我”仍能保持人性的善良,平静地接受周围人异样的态度,宽容他们不友善的言行。
2.对爱情的影响。这种矛盾的命运观让“我”愿意在爱情中等待一个勇敢的人,像母亲那样因为爱而无所畏惧。正是怀着这种对命运的反抗意识,所以“我”忍不住和夏一起去看电影,忍不住和他一起去探望远方的朋友,渴望他能是那个因为爱的力量而冲破对死亡的恐怖的人。同时,由于对命运的屈服,让“我”又质疑这种人的存在。
3.对职业的影响。对命运的妥协,让“我”渐渐地安于自己的职业,“我只希望凭我的技艺,能够创造出‘最安详的死者’出来”。而对命运的反抗意识,又让“我”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命运,为什么要从事如此令人难以忍受的职业?这让“我”也曾产生了想要换职业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肖媛.《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动静相生之美[J].文学教育,2010,(12)
[2]高沁.不只是宿命——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探讨当代女性生存尴尬[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5)
[3]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蔡雪莹(1992.10.07),女,汉,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