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建议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互联网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立体化、全天候、全地域的万物互联,有效消除地面通信的“信息孤岛”问题,被视为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随着全球卫星互联网进入与地面通信网络加速融合阶段、国家部署“新基建”建设,航天产业将进入“卫星互联网时代”。成都作为国家布局航空航天的重点城市,在卫星电子器件研制、火箭制造、地面设备及服务、空间信息应用、北斗导航应用等领域,具有部分全国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有机会对接国家、省上产业布局,聚集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和政策支持,在全国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研制和商业化应用示范基地。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呈现新趋势
  低轨小卫星市场广阔
  建设卫星互联网可以实现网络信息地域连续覆盖普惠共享,将广泛应用于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信等领域。1200kg以下的低轨小卫星通信系统具备传输时延短、稳定性好、链路损耗小、投资成本低、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适合构建大规模卫星组网,是卫星互联网的必然选择。以欧美为代表的商业航天领军者已完成从计划航天向商业航天的过渡,英国“一网”计划、美国“星链”计划等国际低轨宽带星座启动业务化部署。卫星互联网产业正推动全球太空经济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低轨卫星入轨数量将达到22000颗,达到当前水平的近30倍;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70%。
  国内政策红利加速倾斜
  自2014年起,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支持航天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航天事业,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鼓励运载火箭、商业卫星、空间信息等细分领域发展。近年来,以航天央企为代表的国家队持续布局星座计划,商业航天创业公司不断涌现,预计2025年前中国将发射超过3000颗商业卫星。目前,武汉、上海、北京、西安、文昌等航天产业先进城市已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立航天产业基地。四川省正探索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实施“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


  产业链环节将先后受益
  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未来将呈现卫星制造与发射先行,地面设备和运营服务接着迎来广阔市场空间的次第爆发格局。中国卫星互联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近期以卫星制造及发射组网为主,卫星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等将快速提升,火箭发射成本、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能力也将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低轨卫星系统的大规模部署将催生更加密集、小型化的地面站进行存量升级更替和新增需求建设,卫星运营及服务环节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将在2021年开始迅速发展,到2023年卫星互联网可超过60亿美元规模,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领域预计2023年开始迎来高速增长,当年可达到693亿美元规模。
  成都卫星互联网产业基础
  科研综合实力较强
  成都在航天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不仅高校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军工集团也在蓉设有航天类院所。
  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拥有电子功能材料、电磁辐射控制技术、太赫兹通信技术、电子元器件等多个与航天相关的优势专业,以及30多个直接从事航天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团队;四川大学建有“985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关键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支持飞行器推进与燃烧动力学、先进导航与飞行模拟及飞行器结构与机构学等优势方向;西南交大、成都理工等高校也先后参与国家有关空间飞行器、卫星、导航测绘等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在成都均设有航天相关企业。其中,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以航天型号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为主,开发的“卫士”系列多管火箭武器系统已打入国际市场;航天科技五院503所、航天科技五院510所、航天科工三院、东方红海特、航天宏图等单位在蓉也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四川省测绘局、中科院山地所等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有一定科研基础;中电科10所、中电科29所、中电科30所、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飞等单位在电子器件、天线等航天相关领域也有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
  细分领域优势明显
  成都市衛星电子器件研制、火箭制造、地面设备及服务、空间信息应用、北斗导航应用等产业发展态势较好,部分具有全国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其中,北斗系统全产业链企业已超过3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个。
  卫星研制环节。国新宇航全资子公司星时代宇航公司是唯一拥有“研造发管用”全产业链的智能卫星公司,已成功研制发射了全球首颗AI卫星;电子科大在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国内领先;恪赛科技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首款Ka/ku波段低成本相控阵天线和首款满足EESS502标准的便携式Ku波段平板天线阵。
  卫星发射环节。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国内重要的宇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在国家商业卫星发射任务中承担了常规运载火箭箱体、运载火箭火工品等研制生产任务;天箭科技固态微波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测控等领域;毗邻成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全国重要的军民两用卫星发射基地,也是国内最早承担商业卫星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基地。
  卫星地面设备环节。中电科10所是我国最早参与航天测控通信系统研制任务、箭载外测研制任务的单位;星联芯通参与我国卫星通信领域多项重大项目的标准制定,是虹云工程、行云工程地面芯片、模组和终端研制单位。   卫星运营及应用环节。在宽带卫星网络运营领域,星空年代是国内获得卫星运营牌照的唯一混合所有制公司,已申报3条GEO卫星轨位;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及中科院山地所、省测绘局、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在空间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一定应用基础;在北斗导航应用领域,振芯科技具备“元器件-终端-系统及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北斗系列终端产业化基地,天奥电子和四川九洲均获得北斗试验性运营资格,四川启迪正在全国部署面向北斗的地面增强系统和数据运营平台。
  载体项目加快建设
  近年来,成都以产业功能区为主要载体,加快推进航天产业相关项目规划建设,特色园区和产业化项目加速成势。
  载体建设方面。目前,成都以航天为主导产业的功能区有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和未来科技城。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正在以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应用示范城市为目标,聚焦小微型通信卫星、地面设备及卫星通信示范应用等领域发展。未来科技城以国家级卫星产业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为牵引,重点发展卫星互联网、卫星装备等领域。高新区和金牛区以北斗产品制造产业集聚区和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区(西部北斗产业园)为支撑,聚焦北斗产业基础优势,发展航天领域导航系统等。


  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成都正规划建设四川省北斗产业园、成都芯谷产业园、天府新区盟升电子北斗产业基地、天府无线通信谷、休斯宽带卫星科技产业园、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中心、烽火通信成都研发中心等多个卫星互联网关联项目,省广电网络公司“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700M)项目”首批试点项目已经启动试验网建设。
  对策建议
  争取国家重点支持
  与四川省经信厅共同争取航天科工局将国家卫星互联网(内陆)基地落户成都,推动成都“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全链条式发展;争取国防科工局支持成都建立“5G+卫星互联网”产业应用园区,重点发展“卫星+智慧城市”“卫星+安全服务”等应用服务。争取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在成都布局商业卫星项目,以承接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孵化一批上市企业。积极对接省上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和“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星河”卫星遥感空间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AI卫星总装工厂、地基AI卫星运控网、卫星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等。
  培育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围绕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以卫星研制、卫星总装测试、卫星数据应用为重点,在空天产业功能区建设卫星产业园区或卫星产业基地。争取省上支持,先期导入四川省卫星产业资源,引进一批国家航天应用产业集群化项目。建立新型研发机制,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探索联合创新模式和成果转化机制,面向企业需求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和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西南卫星互联网应用研究院”,支持校企共建一批卫星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等。内培、外引一批卫星整星研制、地面测运控设备生产、卫星核心器件配套生产、地面5G+卫星信息链接、卫星通信终端等领域企业,在地理空间层面聚集一批卫星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和公服平台。
  培育产业链细分领域优势
  以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围绕低轨小卫星研制,重点发展姿轨控制系统、电源分系统、结构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热控制系统等卫星平台,芯片、天线等核心元器件及通信转发器、多光谱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围绕卫星发射中的火箭研制,重点发展发动机、箭载计算机、箭体结构及总装集成等。围绕地面设备研制,重点发展地面测绘运行控制系统,信关站、网络运营中心等网络设备以及卫星电视天线、物联网移动终端等通讯终端。围绕卫星运營与应用,重点发展通导遥数据的融合应用和共享开发,信号跟踪、运行控制、状态监测等航天测运控管理服务,空间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等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以及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宽带广播服务等卫星通信运营服务。
  聚集产业所需高端要素
  围绕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以做强龙头企业和建设产业集群为目标,在人才引进、研发补贴、用地指标、示范推广、融资上市、政府采购、资产投入补贴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快速实现融资上市,聚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由成都科创投等本土国有平台公司牵头,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和市场资本(如深创投、川创投、中信证券、申万宏源等),组建百亿级规模的“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卫星互联网产业人才体系,采取长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育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本地高校院所设立卫星互联网相关学院及专业,培育一批高端研发人才、高级技术人员。
其他文献
6月4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传达学习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和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他强调,当前平台经济正加快重塑人们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加快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创造新优势,努力构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环境,全力推动平台
期刊
“中国人不穿中国衣”,1988年,沈从文与世长辞留下这般临终遗憾。他没有料到的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传统服饰悄然兴起,其中高度凝练文化传承的汉服更是从小众市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把汉服穿在身上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这里的汉服并非特指汉代人的服装,而是指汉族人民经常穿的服饰。”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表示,现代汉服的概念更多
期刊
y近年来,有“新一线城市”排头兵之称的成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态势表现亮眼:全国医药百强企业,成都独占三席;全国21家世界灯塔工厂,成都揽收2家;全球一半的IPad和笔记本电脑CPU“成都造”。成都还率先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和飞机研制基地。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成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期刊
6月11日上午9点,早高峰的天府大道上,繁忙的车流中不乏绿色车牌的汽车,这一亮眼颜色,是城市给予新能源车特有的标识。  路旁的天府新城会议中心里,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座谈会正在举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与21家成都新能源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机遇下,新能源产业于企业和城市而言,是一条充满机遇的“史诗级”赛道。  而这场城市与企业面对面的座谈,也是为了取得双赢的结果—
期刊
努力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取得新成效  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李克强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关切,有效实施财政、金融、就业等宏观政策,把宏观与微观紧密联系起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则提出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力争到2025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综合发展“引领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市场应用“标杆区”,建成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绿色发展是制造業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先进生产、宜居生活、优美生态和谐统一的根本
期刊
人口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确定性最强的数据,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已经发布,我国人口总数及户别人口、人口地区分布、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等细分指标均有了明确数据,为经济发展、消费结构等宏观分析提供了权威的数据基础。国人在为不必过度担心人口总量问题而略显庆幸之余,又开始为人口普查数据中诸般变化所折射出的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而揪心,部分产业确实迎来机遇,但暗藏的产业危
期刊
制造业投资修复的滞后性、经济政策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影响制造业盈利能力等因素仍对制造业投资的走向造成显著影响,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过程中,挑战与投资机遇并存。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从这个语境而言,我国制造业投资的起势足证各方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谨慎看好。  化解金融支持实体的难点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十四五”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任务,若以去年年
期刊
云原生技术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塑造高能效、高敏捷、高可用、高弹性技术底座的最短路径,可为企业带来成本和资源以及研发效率的优化。随着云原生的市场接受度和落地成熟度逐步提高,该领域正以年均增速超過30%的势头迅猛发展。  普适红利的释放  全球范围内企业应用云的步伐都在加速,去年我国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已达1550亿元,超过6成的的企业已经上云。企业大量上云之后,充分利用云带来的优势梳理自己的管理架构
期刊
今年前5个月我国钢铁行业的表现并未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反弹,但钢铁产品供给充足,钢材价格冲高回落、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制造业需求变化叠加“双碳”目标,我國钢铁行业发展新径已现,“一方面,钢铁工业应积极探索实现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另一方面,钢铁工业需加快数字技术应用,迈向智能制造。”  拓展现况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全球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