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贫困生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物质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问题。因此,解决贫困生问题,不仅要从国家、学校和社会方面寻求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环境育人等帮助他们走出精神困境,促使他们奋发成才。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5—0094—04
  
  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数量庞大的贫困生群体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1]在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绝大多数学生有着优良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在心理层面,由于长期经受生活的磨练,承受生活的艰辛,相对非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刻苦、做事脚踏实地、严格遵守纪律,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更强。在道德层面,由于从小生活在贫寒之中,受传统道德和乡邻习俗的教化,爱憎比较分明,是非观念明确,道德感强。他们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甚至家人命运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成才的动机相当强烈。
  但是,也有一些贫困生由于自身认识的偏颇、教育的不适当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等,没有形成对物质贫困的正确认识,无法承受经济上的持续压力,由物质贫困进而走向了精神贫困,其主要表现为心理贫困和思想贫困。心理贫困对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思想贫困则不仅影响其个人成长,而且会对社会发展带来一定隐患:这部分学生如果不加强教育,即便是学有所成,走向社会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危险因素,且其学习成就可能与“危险”程度成正比。因此,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问题,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需要我们加以高度关注。
  
  一、贫困生的精神贫困现象透视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主要是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烈的自卑心理。强烈的自卑是贫困生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其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一方面,经济上的拮据,使其与其他同学在物质生活上出现较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往往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刺激,使其觉得低人一等,轻视自己,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经济弱势也抑制了他们适应现代生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知识面狭窄、缺乏特长,使他们自惭形秽,进一步加重了其自卑心理。长期强烈的自卑心理,使其害怕受到伤害,显得敏感多疑,缺乏对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挑战生活和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消极对待人生,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脆弱的自尊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往往正是与其较强的自尊相碰撞而产生的。贫困生能在较差的物质保障下考入大学,他们都有着比较强的成就动机,自尊心较强。但是,这种自尊心很脆弱,面对自己与其他同学在经济以及其它方面的差距时,会轻易地否定自己,从而走向自卑的一端。同时,又会用过度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因而变得更加敏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甚至拒绝学校、社会和同学老师的帮助,更有甚者则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三是明显的自闭心理。在经济拮据、自卑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封闭现象:行动上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漠不关心。虽然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但是,对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又非常敏感,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这种矛盾的心理致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和矛盾,最终就会陷入孤独的境地。四是严重的抑郁心理。抑郁是贫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因而言语减少或沉默不语,伴随有失眠等反应。抑郁状态产生之后具有很强的弥散性,使贫困生感到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具有强烈的无助感,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采取自杀行动。[2]
  贫困生的思想贫困现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贫困是指其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产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滑坡等现象,主要表现:一是悲观情绪和消极思想严重。面对家境贫寒所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一部分贫困生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是鼓足勇气战胜困难,而是怨天尤人,悲观厌世,恨自己生不逢时,怨父母无能,甚至失去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破罐子破摔”,进而心态和行为举止失常。二是依赖思想严重。一些贫困生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国家不会对贫困生置之不管,政府要管我们,学校也要管我们,不可能不让我们上学,学校和社会对其的经济救助是理所应当的。因而,“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不是靠自己努力学习拿奖学金或参加勤工俭学解决生活和学习困难,而是等待国家和学校的补助或社会的救助。三是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有的贫困生在拿着银行贷款的同时,抽烟喝酒,请客送礼,花钱大手大脚;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学校助学补贴后,泡网吧、谈恋爱,不仅不努力学习,反而以贫困为资本,进一步向学校伸手。四是缺乏诚信。有些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生,诚信缺失,贷款到期后不愿意还款,甚至钻国家政策和目前管理的空子,恶意拖欠。由于高校大学生的还贷信用差,目前已经导致银行再次提供助学贷款不积极,甚至有些银行不愿意为高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五是缺乏“感恩”和“孝道”。有的贫困大学生得到社会的资助竟没有一句感激的话,更没想到如何回报。还有的大学生父母举债供其读书,自己却贪图享乐。2006年3月《广州日报》一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因为虚荣心作祟,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充门面……
  
  二、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成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呢?笔者认为,既有贫困生自身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社会环境因素。
  从贫困生的主观因素来分析:首先,成长环境中的负面影响。一般贫困生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这些群体中的某些落后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等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等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其次,家庭教育的不适当。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 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正确的认识、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期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导致其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其三,自身认识的偏颇。有少数贫困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不公造成的,是由于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欠缺等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拉大,因此心理感到不平衡,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自己受社会帮助是天经地义的。 从客观社会环境因素来讲:其一,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社会急剧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东西差距、城乡差距、城市中不同阶层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由于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差距以及下岗增多、贪污腐败、都市繁华绚丽下的丑恶等问题,使一些贫困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表现为仇视、偏执、虚荣等,同时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其二,校园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对贫困生心理上、精神上的深层影响则是直接的。校园里的名牌服装、时尚饰品、笔记本电脑、私家车、贵族式生活与节衣缩食、为生计四处奔走、为学费发愁,这种强烈的落差给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经济上的困窘,使其很难在生活消费、日常社交、同学聚会等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进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对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产生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从而形成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对同学对社会的仇视。其三,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为主,以智育为中心,忽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能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的贫困生人大学前多为学校的佼佼者,一好百好,优秀的成绩成了其所有问题的遮羞布,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难以得到关注。上大学后,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且学习成绩也未必还是优秀者,同时生活能力差、缺乏个性、综合素质低又凸现出来,与现代都市生活和丰富的大学校园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导致其心理失衡、抑郁自闭。
  
  三、解决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路径
  
  (一)经济解困是前提
  经济贫困是造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最直接因素,要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首先要在经济上为其解困。就目前我国高校由“奖、贷、助、补、减、免”组成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而言,尽管它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奖学金由于其本质是为了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对贫困生的覆盖面比非贫困生还要低,难以很好地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由于还贷率低,银行综合收益不高、压力大,加之工作机制和贷后管理的很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使得此项工作困难重重,难以顺利开展;勤工俭学“僧多粥少”,高校中勤工助学岗位有限、稳定性差,报酬低廉,且大多数停留在校内“劳务型”层次上,难以真正发挥其解困功效;“减、免、补”措施,由于资金来自学校,受学校经济能力的限制,获得补助的贫困生的比例很小,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总量的需求,特别是一般院校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院校,这个问题更为突出。[3]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一资助体系是目前比较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解决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功效。尽快完善高校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更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和经济的手段去推动银行参与学生贷款,使银行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根据学生毕业后的收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等措施,提高还贷率,保证此项工作在学生资助中的主体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合作教育体系,实行有偿资助,拓展勤工助学范围,充分发挥其资助经济困难和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的功效,实现助学基金的良性循环;在目前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起救助贫困生的全部责任的现实背景下,鼓励和支持高校做好“减、免、补”工作,真正解决特殊困难学生的经济解困工作。
  
  (二)思想教育是根本
  贫困生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来帮助其解困,但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可能影响其一生,进而危害社会。目前对贫困生的解困工作,更多地把着力点放在了经济解困、心理健康教育上,对思想教育关注不够。我们认为,在党中央高度关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背景下,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1、教育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和正确对待贫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来转变他们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认识到暂时的社会不均,是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不能将家庭贫困全部归因于社会。正确对待高校收费制度,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实行上大学收费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走出金钱的小圈子,正确处理眼前困难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贫穷与成大事者的关系。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己甘于贫穷,不去努力改变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志,让贫困折断了奋飞的翅膀。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敢于承担责任,成为解困的责任主体,努力实现自我解困。
  2、加强对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教育。高校要积极鼓励贫困生不断立志进取,引导贫困生增强自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岗位,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摒除“一切靠父母供养、学校资助”和走出“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使他们在接受扶助的同时,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探求谋生的手段和“自救”的方法,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竞争,学会在竞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救”的信心,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3、树立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先进典型。在大学生中有很多自强自立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洪战辉感动中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学校可以举办优秀贫困生事迹报告会,请他们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奋斗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放下思想包袱,排除自卑情绪,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实现人生的飞跃。
  
  (三)心理疏导是重点
  贫困生面临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封闭的状态,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实属正常,但是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宣泄或解决,就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甚至是有些学生越轨犯罪。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
  1、正确认识贫困生心理。目前我们在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贫困生就一定心理不健康,总是把“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对立起来,在研究时就将两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这样我们就很难对 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在正视贫困生的一些心理(下转第112页)问题的同时,更应看到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受到正面的鼓舞,这样更有利问题的解决。[4]
  2、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贫困生将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从学校领导到任课老师、从辅导员到班干部、同学都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心、注视学校中的这个弱势群体,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加以研究开展;其次,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心理疾病比较严重的特困生应该加以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逆反、虚荣、嫉妒等不良心理状态,从心理上真正摆脱各方面的压力,提高自强自立意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校园文化不可或缺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贫困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平等、关爱之风,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倡导以开阔的心胸包容和帮助弱势群体。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爱和希望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思想教育工作会更有成效。
  总之,数量庞大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而又棘手的社会问题。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将会发生变化,但勿庸置疑的是,它的存在将是长期的。城乡差距的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等等,这些都预示着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已经到了需要高度关注的时候了。基于以上认识,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和资助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政府、社会、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固然重要,但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亦应高度重视,并设法提高其效果,只有如此,才能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红.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解困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张晓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L].济南大学学报,2006,(4).
  [4]桂世权.谈辩证认识贫困大学生心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崔 颖]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当下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新变化,在强调“互利共赢原则”的同时,外交思维的构成上应以“和谐世界”为明确的外交价值目标。外交行为上应制定统筹全局的外交战略规划,完善协调各方的机制;开拓经济外交新路径,善用经济能力;围绕“国家利益”发展公共外交,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重视民间智库的作用,积极参与多边峰会,并在其中增强国家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外交思维;“积极作为”
摘 要:区域文化及建立其上的区域文化性格,在近年来我国危机传播管理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得以显现。文章以陕西为例,分析指出,该区域文化性格中的“安土重迁,因循自我,刚劲,隐忍,不善变通,宁折不弯”等鲜明特征,恰好与危机传播的规律相冲突,在群体性事件中其作用往往会被放大。对此,应当从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规律、做有针对性的应对准备、注意“危机迷情”现象、重视危机中心理干预机制的作用等四方面着手,遏制其消
关键词:王玉樑;价值哲学思想;辩证否定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109-03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剧烈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也相应产生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价值哲学理论,而价值观作为人们行为的核心理念直接制约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认识并把握各种价值观的合理性与缺陷,建构代表时代
摘 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目前,国企高管薪酬设计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薪酬确定缺乏可操作性标准,高管薪酬过高且增幅过快,薪酬透明度不高等。重新审视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设计和管理,并对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设计和管理提出可行性对策,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实诉求。  关键词:收入分配;国有企业;国
摘 要: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关系中最现实、敏感程度最高的问题。在现时台湾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之下,内源性因素已渐成推高台海政治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岛内形势的任何变化并不足以主宰中美关系的根本走向,反而始终受到中美关系整体环境的支配和制约,因此台湾问题最终也要放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台湾因素在中美双方各自利益认知中的比重有明显区别。尽管美国现行的台海政策从总体上看仍显得较为游刃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以人民大众为主要话语对象,以实践需要和大众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为辅助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情感、分析框架等五个维度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新组织”及其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日趋活跃。如何做好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关实践为例,对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比较务实的实践方略。  关键词: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曾经于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西方政治文化研究范式,对各国反省自身制度建构起到过推动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研究时代,无论社会学或是行为主义等学派的研究,都开始重新审视制度建构、执行的差异根源于文化角力属性的原理。从研究方式上对比中西方差异,了解中国制度建设的文化范式,能使我们更加理解制度自省、自觉之后的制度自信根源。  关键词:政治文化;研究范式;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制度差异  中图分类号:D
摘 要: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对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环境进行不断更新。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稳定及社会成员间的人际交往,提高社区体育参与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以西安市相关实践为例,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宜居城市提供策略选择。  关键词:城市更
摘要:赛博空间是借由数字信息通信技术(ICTs)而产生的新型空间范畴,它已成为人类首要的生活环境,并形成了赛博空间文化,其对人类的认知结构、世界观、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型构作用,既为人类解放的梦想赋予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对真实的威胁和碎片化与殖民化的担忧。  关键词:赛博空间;数字信息技术;虚拟;互动  中图分类号:TP393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