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文科综合模拟试题集萃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答1~2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体现了红军的
  A.团结统一精神 B.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艰苦朴素精神
  2.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包括
  ①雷锋精神 ②奥运精神 ③航天精神 ④铁人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回答3~4题。
  3.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下列事件中与之相关的是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4.温总理的讲话表明
  A.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就谈不上公平
  B.我国社会首次开始重视公平正义问题
  C.社会发展和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
  D.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有所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回答5~6题。
  5.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D.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科技进步和创新 B.人口数量的多少
  C.资源开发和利用 D.军队数量与质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回答7~8题。
  7.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8.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制定宪法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中的“法”指“宪法”
  D.依法治国就是依法行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回答9~10题。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资 B.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C.扩大对外开放 D.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0.对改革的正确认识是
  ①改革只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改革是立国之本 ④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长期努力,拼搏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又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回答11~12题。
  11.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较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奠基工程是
  A.素质教育计划 B.863计划
  C.希望工程 D.九年制义务教育
  12.党中央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这是因为
  ①我国的创新能力自古以来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当今国际竞争说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④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回答13~14题。
  1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下列会议中与之性质相似的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4.邓小平被称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D.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回答15~16题。
  15.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土地改革运动
  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16. 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涉及9亿选民。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②我国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④我国公民对政府有监督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其理解不正确的
  A.适合该阶段生产力水平
  B.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
  C.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
  D.无法解决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回答19~20题。
  19.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2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B.我国当前阶段的根本任务
  C.适应国际形势的被迫选择
  D.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基点
  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回答21~22题。
  21.中国在奥运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选手是
  A.陈镜开 B.郑凤荣
  C.许海峰 D.容国团
  2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谐音组成“北京欢迎你”。这表达了中国人民
  ①传承中华文明,抵制外来文化 ②建设和谐世界的心声 ③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热情友好 ④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回答23题。
  23.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必须做到
  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③搞好民族团结 ④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国际关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与世界和平、发展密切相关。据此回答24~25题。
  2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主要是因为
  A.国际联盟机构不健全
  B.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政策
  C.德、意、日主宰了该体系
  D.该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矛盾重重
  25.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消除竞争
  B.综合国力的竞争趋于平缓
  C.各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实力日趋均衡
  D.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在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往往是重大社会变革的前奏。回答26~27题。
  26. 18世纪,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
  A.达·芬奇 B.牛顿 C.达尔文 D.伏尔泰
  27. 20世纪70年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一运动,人们普遍认识到
  A.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B.“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C.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回答28~29题。
  28.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有
  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②“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③“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④神舟七号飞船的科技工作者奋勇攻关,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
  29.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因为
  A.艰苦奋斗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B.我国还未达到小康水平
  C.艰苦奋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
  D.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二、综合探究题: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0.材料一:“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温家宝总理曾深情地吟诵以上诗句。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生问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民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拥护的政策。但同时还有不少民生问题如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亟待关注。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用史实说明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民生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3)“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是近年来百姓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将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31.材料一: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充分享有监督权;“法治”就是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法律规范。
  材料二:自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正式施行。这些法律的实施使与普通公民相关的许多权利,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也使解决民生问题有了更强大的法律保护,这将对公众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三件大事及其影响。
  (2)材料二中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说明了什么?
  (3)党和国家为维护公民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公民,我们应当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32.材料一:西藏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悲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社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西藏的变化翻天覆地。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主席以及所属各地区、市、县的人大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均由藏族公民担任。截止到2007年底,西藏县乡两级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到了84.04%和87.49%。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达到3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0元。2007年,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788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将年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特困农牧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结合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谈谈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了说明了什么?
  (3)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怎样珍惜西藏目前良好的发展局面。
  33.材料一:当前,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材料二:50多年前,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站了起来;50多年后,中国人民在经济上也真正站了起来。建国50多年来,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实现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就是一个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与其他国家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是靠战争和掠夺起家的和平发展之路。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1)举例对材料一中的“老路”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中国应当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4)你该怎样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做好准备?
  34.材料一:200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自此,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典型事件或决策。
  (2)材料二中的表一和表二各说明什么问题?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35.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材料一:在回想到大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时,那时的西欧是富有生气、积极扩张的地方。当时,敢于从事性命相关的航海探险不是中国人、印度或阿拉伯人,而是……他们,驾着前程远大的浪潮——最终将吞没整个世界的浪潮——前进。
   ——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航海探险”是指什么?促成这种探险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类探险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2002年3月,美国纽约市中心的一幢大厦正式更名为海尔大厦,这里作为中国著名的家用电器厂商海尔集团的北美总部正式启动。美国的波音公司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21世纪初,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飞机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部件。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
  (3)就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见本期第62页)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研究室 供稿)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词隐含义虽是一种非本质的附加意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的重要因素。利用汉字构意探求语词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语词的意义、辨析近义词,而且可使诗词赏析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以“尽”为例,通过字形构意分析,说明“尽”具有“逐渐变小变少直至完全消失不见”的隐含义,并用该隐含义赏析古诗词,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诗词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微课作为现场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能够更简洁、精炼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视觉”的实际课例为载体,基于概念建构,从微课的观看、微课的分析、微课的探究、微课的学做出发,探讨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重点问题化、思维与过程可视化的方式并举一反三,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建构科学的生命观念,引
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是美国社会完整的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同样鲜明地体现出了美国式法治文明的精神实质。详实地勾勒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典型的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创制、实施和发展变化的历程,不仅可以使人们透彻地了解美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律制度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也可以为人们打开一扇认识美国式民主法治精神的窗口。荣艳红博士的《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发展历程研究》一书,就是这样的一部很有
一家餐厅推出了一款价值2.5万美元的冰激凌。这款冰激凌的原料有价格昂贵的可可豆和松露巧克力,还有5克可食用的金箔(b5)。令人意外的是,吃完这款冰激凌,你還可以带走吃冰激凌专用的金杯和金勺(sh1o)哟。
摘 要:品味语言,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用详实而丰富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字词溯源法、联想想象法、表演法、助读法、比较法等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品味语言;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9-0041-04 
摘 要:随着大陆和台湾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两岸在教材编写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通过对大陆人教版和台湾龙腾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课文内容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两版教材的编排特色和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促进两岸教材编写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龙腾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6-0004-0
关于天府之国成都,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入川小记》,他对成都的风物人情,绿柳窄巷、戏院茶肆的绘声绘色的描画和赞叹,充满诱惑,撩人心弦,不免令未曾到过成都的人心神向往。  终于有一日,真正来到成都,真切感受了成都人的热情和爽朗,也实地体验了贾先生的文章之妙,大赞所言不虚。成都地道的麻辣火锅、手撕鸡、猪油糕,还有宽窄巷子的酒吧、茶楼、戏院弥漫的老成都生活情调,不禁让我们大饱了口福眼福
在树叶的吹拂中,夜莺  见证月亮的影子。  洁白中,暗藏的浑浊  并不能影响它的残缺与完美。  而在风中,我感觸到的,会有疼痛  会有虚空,亦有麻木  甚至我想放弃伪善的修辞  在空中挖一口井,一个黑洞  漫长而扭曲,可它正是自由的出处。  这是我仅仅能赋予它的  最可靠的想象,或史前的记忆。
摘 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其短小精悍、言简义丰为后人所景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对于课上学生的问题教师仅凭学生小组讨论就下结论有失草率。关于学生认为古人多在“傍晚”送别的问题,很多诗人就是为了表现内心的活动为情造境,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诗中体现的“傍晚”应该是采用“虚”的手法,借境抒情。由此,也提醒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诠释文本的内容,更要广泛占有材料,
伍尔芙家的灰色松鼠  身上有神秘气息  也有人类信仰的静默  哀悼的静默  而我们是有趣的人  酒与红  哲学与诗  为你找到一个  突破自我的精神出口  牢狱的记忆窄门  你在餐桌旁给另一个自己写诗  饭菜成诗  咸湿成诗  饥饿也成为诗的一部分  你所有写下的  将是对良人和上帝的赞美  那人说  诗就像河马的深喉  需要消炎  比如柴胡,黃芩和马齿苋  决不能放在一起煎用  它们的价值  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