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世俗社会之中的烧香不同,道教的烧香是一种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宗教行为.在道教存思修炼、坛场科仪等宗教活动之中,香往往作为重要媒介,承担着沟通神灵的功能.这种借香以通真降神的宗教行为并非域外传来,而是自本土传统发端而来.殷商之时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普遍使用音乐、香气等方式感通神祇,以求其降格.至周代之时,在事神的吉礼之中更是尤其重视香气的功能,将其排在了音乐之前.道教的烧香继承了先秦祭祀活动中以香气感通神祇的传统,并将其中利用牺牲、血、酒等气味的方式予以清整,最终形成了道教的烧香.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项目(批准号: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2018]576号); 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世俗社会之中的烧香不同,道教的烧香是一种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宗教行为.在道教存思修炼、坛场科仪等宗教活动之中,香往往作为重要媒介,承担着沟通神灵的功能.这种借香以通真降神的宗教行为并非域外传来,而是自本土传统发端而来.殷商之时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普遍使用音乐、香气等方式感通神祇,以求其降格.至周代之时,在事神的吉礼之中更是尤其重视香气的功能,将其排在了音乐之前.道教的烧香继承了先秦祭祀活动中以香气感通神祇的传统,并将其中利用牺牲、血、酒等气味的方式予以清整,最终形成了道教的烧香.
其他文献
唐代的“才人”一词内涵丰富,所含不止内官才人,还有才子才人与后宫才人.唐代才人的这三重涵义,是对前朝制度或前人用法的承袭,并略有发展.从实态上看,内官才人虽为皇帝嫔妾,但在封授上是有重才倾向的.才子才人指才俊之士,而其才既含文也有武.后宫才人则是拥有特殊才技的宫女,辇前才人或射生宫女就包含在此类才人中.才人射生不见于唐代制度.唐代才人的骑射,一是对前制的承袭,二则是受了胡文化的影响.
“红嫂”形象是沂蒙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交融的典型,不仅象征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也已成为人们心中经典的红色人物形象.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下,通过对叙事声音与权威、视角以及形象与修辞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男作家,女作家笔下的“红嫂”叙事更加关注女性命运、贴近女性经验,构建了一个融合不同年龄、性格与更多主体的“红嫂”式的人物形象谱系,为新时代红嫂形象乃至经典红色人物形象的重构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更好地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近代摩梭人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川滇两省交界处泸沽湖周围地区的一个族群,以其母系家庭和两性异居走访制而闻名于世.以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大落水村作为田野点研究发现,20世纪以来摩梭人母系家庭与性别分工历经了土司统治、人民公社及民族旅游开发等不同历史阶段.在当地旅游业发达的今天,摩梭人也有了文化自觉意识和保护摩梭文化的在地行动.
托育托幼政策是家庭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低生育率社会的基本背景下,需要构建整体性的提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托育托幼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生育配套服务,并促进妇女和儿童发展,实现家庭和工作的良好平衡,增进家庭的生活福祉.同时,通过对婴幼儿健康和教育的不断投资,为未来世代人的发展和国家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提供支持.我国托育托幼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重视质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建设和市场机制的协同治理,实现更加普惠性、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发展模式,以满足不同家庭对婴幼儿托育托幼服务多样性和差别性的需求.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承担着物质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功能,国家通过家庭实现社会发展与民族繁衍,也为家庭功能的实现提供相应的支持.对家庭生育(人口再生产)功能的保障包括生殖和抚育两方面,通过保障妇幼健康、女性生殖健康以及女工劳动保护等促进家庭生殖功能的实现,通过产假、哺乳假、生育补贴、照顾津贴、公共托幼服务、家务劳动社会化等方式对家庭的抚育功能给予支持和保障.对家庭生育功能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优生优育服务等进行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调整.
现代社会家务劳动女性化已成社会事实,但分析家务劳动女性化的成因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引入机制解释的视角,尝试从微观层次讨论家务劳动女性化的内在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近代社会以来,家务劳动女性化是由以下五项互为补充的机制所导致的结果:条件机制——家务家庭维系模式的变迁、传递机制——家务劳动性别分工的教育化、惩罚机制——性别角色倒错的歇斯底里化、激励机制——家庭女性角色的诗化,以及补偿机制——家务劳动市场化或半市场化.家务劳动女性化会引发多重困境,如家庭女性的母职惩罚和双重剥夺,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021年11月7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东女子学院和《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 的山东社科论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新时代妇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女子学院举办, 来自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五、我们应该如何从"十部妙经"内在结构理解"元始旧经"的共同特征?(一)"十部妙经"内在结构与《灵宝五篇真文》的核心地位从《太上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真文篇目》和《元始旧经紫微金格目》对"十部妙经三十六卷"的著录来看,"十部妙经"对每一部"元始旧经"在其中所属具体部类、次序和宗教功能等等,早在"元始旧经"创作之初就已经被确定下来.
本文对于西方宗教学和道教神系研究中的"虚神"概念和中国学者王卡教授提出的"虚神"概念,从发表时间先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指出中西方学者对"虚神"概念的命名虽有文字的交集,但是其内容和使用目的却是各不相同的.西方学者的"虚神"仅是对宗教史上神灵地位和功能的解释,而王卡教授的"虚神"说却包含了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系统构成及其功能的重新评价.
解注文主要用于墓葬解注与厌镇.运用弗雷泽等西方宗教人类学巫术理论解读汉晋注鬼信仰和解注仪式,发现其遵循的是原始的巫术思维;解注仪式的主持者天帝使者是从众多巫师中脱颖而出的"最能干者";布留尔关于葬礼的论述、伊利亚德的过渡仪式理论和道格拉斯关于污秽与危险理论,为深度解读举行解注仪式以及解注文中强调"生死异路"提供了理论参考.